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电子地图 > 徐州市地图 > 铜山县地图 >
马坡镇地图
马坡镇相关地区地图:

执政为民

马坡镇是陆川县14个革命老区乡镇之一,借革命老区基础设施大会战的东风,该镇党委、政府认真实施“路桥经济”战略,以“路”为主,全面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镇村公路建设大会战高潮。该镇通过动员马坡籍在外工作、经商、打工的人士自愿捐款一点,广泛发动群众捐资捐物、投工投劳解决一点,引进外地老板参与项目开发筹集一点,市、县挂点部门支持一点的办法筹集资金。目前,已到位公路建设资金750万元,村民义务投工投劳3万多个工日,共建成通车的镇村四级水泥公路达17公里。靖西、新山、东西三个村修建了20.5公里的沙土四级公路。2002年总投资120万元、长4.2公里的马平水泥公路,于2003年春节前正式竣工开通。目前,有四条公路在紧锣密鼓的施工之中。

经济发展

该镇经济发达;99年财政收入492.73万元,工业主要产品有红砖(年产21600万块)、水泥(年产75000吨)、复合肥(年产6000吨)、铁锅(年产90万口)、皮鞋(年产10.7万双)等;农业主要产品有:水稻、杂交种子、糖蔗(年产2万吨)、大白菜(年产4200吨)、蚕茧(年产186吨)、香蕉(年产800多吨)、甜玉米(年产500多吨)、石瓜(年产1300多吨)。该镇界垌村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蔬菜基地以及雄鹰村的蚕桑生产基地远近闻名。马坡镇把冬菜生产作为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精心制订冬菜生产方案,有条不紊地开展冬菜生产工作。目前,全镇已种下冬菜9000多亩,其中马铃薯2500亩,大白菜4500亩,萝卜750亩,其他1400亩。该镇由镇村干部组成13个工作组,深入村屯,宣传发动群众搞好冬菜种植,千方百计帮助农民解决冬菜生产所需资金,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蔬菜和名、特、稀、新蔬菜品种。镇农业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深入村屯,认真做好冬菜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举办种植冬菜培训班。目前,该镇各村农民种下的冬菜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微山县马坡镇概况

梁山泊和祝英台的故乡马坡镇位于山东省微山县的北端,东临邹城,西邻任城,地处县市区的"金三角"地带。距济宁市区,兖矿矿区,邹城电厂均半小时的里程,104国道贯穿全镇,白马河、泗河从东至西流过,交通便利。总面积72.8平方公里,共辖王庄、马坡、址坊、石里、西庄、朱集、姬堂和荆集8个管区,58个行政村,5.8万人口,7.3万亩耕地。农产品质优量大,有“微山粮仓”、“芦笋之乡”、“蔬菜瓜果之乡”、“梁祝故里”之美誉。2010年7月12日,马坡撤乡改镇。

各业经济

农业经济全面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形成南林北果、东渔西菜的格局。微山湖产出的优质无公害米深得大众喜爱;瓦矿村、和畅村建成万亩特种蔬菜种植示范区;后八段村建成千亩优质冬雪蜜桃果林示范区;以九段村为核心建成万亩青虾、河蟹水产养殖示范区;以大新庄村为核心的畜禽生产加工基地得到进一步巩固。工业经济发展较快,镇内有省级前八段实业集团,下辖三个玻璃瓶厂,瓶盖厂、模具厂、化工厂;镇办工业有化工厂、农具厂;村办厂有后八段轻丽强板厂、九段高频焊管厂和杜沟编织袋厂等。马坡建管站1994年晋级为铜山县第四建筑工程公司,现有办事处8个,建筑工人近万人。施工阵地遍及全国大部分地区,所承建工程全优率在97%以上。荣获省颁发的“建筑之乡”称号。第三产业有较快发展,贸工农一体化建设得到加强。境内有马坡湖产品批发市场、前八段农贸市场和马坡矿市场。湖产品、土产品、畜牧产品和日用百货供应充足品种齐全,日贸易额近200万元。

自然资源

境内煤炭资源丰富,煤质优良。坨城矿马坡井年产原煤20万吨。湖产品丰富:四须鲤鱼、螃蟹、青虾、藕、莲籽、鸡头米、菱角是沿湖地带的特产。

社会公益事业

全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有初级中学四所,小学19所,适龄儿童入学率100%。镇级卫生院医疗设施齐全,村级卫生室全部达到“甲级卫生室”标准。镇驻地有中心水场一座,水质良好。文化、体育工作成绩显著,1990年获省“体育先进乡”、1997年获省“群众文化先进乡”的称号。

名村简介

靖东村坐落在陆川县马坡镇的北部,距二级公路2公里多,全村有48个村民小组,1576户,总人口7752人,其中党员71人,总耕地面积10172亩,其中坡地6790亩,水田3382亩,2005年末村内农民收入均纯收入3120元。近年来,靖东村群众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并通过外出办企业劳动致富后,率先于2004年底开始了新农村村容村貌建设工作,在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后,群众建设热情更高涨。靖东村的群众勤劳智慧,村民群众积极通过多种方式发展生产,农业方面以优质谷、糖蔗种植为主,其他作物为辅,其中糖蔗种植1200多亩,年创收210万元以上;在村内有养鸡场12个(其中万羽以上2个),小型养猪场3个,副食品加工厂3个,在工业方面,村内有投资3000万元占地40多亩专业生产自行车、汽车轮胎的橡胶制品厂1个,容纳300多人就业的石场1个。2000多名劳动力到外地办企业、打工,在广州、深圳、南宁、昆明兴办企业成功创业,为周边村镇群众外出创业带了好头。全村90%以上的农户住上了新楼房,100%的家庭有电视机。村内95%以上群众拥有手机、固定电话,有货车120台,小车160多辆,村内修通了环村水泥路,交通便利,群众生活宽裕。靖东村民风纯朴,村民一直和睦相处,代代相传的乡规民约一直有效地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他们勤劳善良、尊老爱幼、遵纪守法,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强,很少发生赌博、斗殴、偷盗、吸毒和卖淫嫖娼等社会丑恶现象。靖东人求知奋进,清嘉庆5年(1800年)胡姓一人获广西举人“文魁”称号,道光8年(1828年)中两榜进士,2003年出了一名广西“十运会”女子摔跤46公斤级冠军。近年来,每年考上区内外大中专院校学生20多名。优良的读书传统一直保持至今。2004年底,靖东村外出经商打工的人回到家乡,带回金钱、技术的同时,也带回了新想法、新观念,他们萌发了改变村容村貌的念头,并立即付诸实施。由外出经商的年轻人带头捐款57万元,修通了530多米长的霞地坡村民小组水泥环组公路,建好一个舞台、篮球场,将村里的两口池塘进行整治,修建成养鱼、休闲的景观,把池塘周围建成绿化带,池塘中央建两个休闲、纳凉的小凉亭,村容村貌得到很大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