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省电子地图 > 福州市地图 >
马尾区地图
马尾区相关地区地图:

社会发展

社会事业:2008全年获国家创新基金项目9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8项,新产品认定14项,新入驻火炬创业园企业33家。教育督导评估通过市级验收,琅岐实现“双高普九”,师大二附中、开发区职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亭江中学通过“三级达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基本建立,职业病防治列入全国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单位,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检。建成马江剧院。深度挖掘船政文化,成功举办纪念福建船政140周年系列活动。总投资8000多万元的船政文化城二期、天后宫等工程全面开工建设。举办首届“两马”体育联谊赛和书画摄影艺术展。
为民实事:2008年,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特困居民医疗救助,全区近9万农民和城镇低收入群体得到实惠;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农村低保补助标准全省最高;投资2300万元的琅岐过江供水工程建成并实现供水。完成亭江水厂2.5万吨扩容改造,日供水能力达4万吨。建成红山村自来水工程。完善公交站点布局,新增3条公交线路,群众出行更加便利。解决538户群众房屋产权登记历史遗留问题。
新农村建设:2008年,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完成龙门、亭头、红光等一批试点村的新农村规划编制。全年共吸纳富余劳动力5000多人。累计投入1800万元,实施长柄、后水等一批农村的道路硬化、水利设施、旧村改造工程;安民、湖里、马鞍水库以及马鞍溪清水工程基本完成,磨溪明渠等38项水毁工程全面修复。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6.14亿元,增长7.8%;农民人均纯收入7478元,增长8.4%。

区位优势

1、马尾港正成为我国沿海主通道上的主枢纽港之一。马尾港是我国外贸口岸,年吞吐量近万吨,位列全国十大港口之列。加上104国道,长乐机场专用公路,罗长高速公路,福温铁路在此交汇,交通枢纽功能日益突出。2、马尾是福州对外开发的窗口及对台“三通”的重要口岸。福州马尾港与台区拥有历史文化名港和“临江、拥海、青山、秀水”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同时还拥有诸多的文物古迹及名胜,具有发展旅游的诸多优势,可开辟如闽江水上游,近代革命史教育游、山地观景旅游等专项旅游项目。与台湾仅一水之隔,自古以来的地缘及血缘特殊关系使其在实现两岸“三通”和开展对台贸易上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已被列为对台直航试点的两个口岸之一。3、马尾是福州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马尾现有高新技术“火炬”项目数量及科技含量在全国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中名列第一。马尾区正成为福州市乃至福建省经济的新的重要增长点。另据《东南快报》报道,2006年福州马尾区将打造船政文化城项目,并争取通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点)的申报。今年通过在台湾、澳门、香港、上海、广州等地举办船政文化旅游专场推介会,并邀请各地旅行社来马尾,全面展示马尾风光和船政文化独特魅力。

历史沿革

马尾历史悠久,是中外闻名的贸易港口、著名的侨乡、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中国近代航空事业的发源地、中法海战的古战场。自1982年成立马尾区、1985年起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后,经过20多年的开发建设,昔日古港小镇今已发展成为集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台商投资区、科技园区、显示器件产业园、出口加工区、生态工业园区、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等特殊经济功能于一体的产业聚集突出的外向型工业园区和创新型和谐社区。马尾名称的由来,据《闽县乡土志》闽东下游浮礁若马,礁西马头江、礁东马尾江,旧镇在马尾江边,才叫马尾,又称马江。马尾历史悠久,东汉光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各地商船经过马尾来往福州,开始了水上贸易,马尾一带人口渐繁。五代闽王王审知发展对外贸易,初步开拓了马尾港。明宪宗成化十年(1474年)市舶司从泉州移设福州,琉球商人纷纷经马尾赴榕,马尾港的地位更为突出。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被迫开辟五口通商。福州是五口之一,各国兵商船来福州均停泊于马尾港。1866年,洋务派在马尾创办船政,聘法国人建厂制造轮船,次年创办船政学堂,马尾成为我国近代科技队伍萌生和形成的基础。1884年8月23日,马尾爆发了中法海战,法舰发起突袭,我海陆官兵及民众奋起抗战,谱写出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的篇章!,1949年8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第三十一军全歼马尾港守敌,宣告马尾区解放,从此马尾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马尾,民国初叫马江镇,解放前属林森县第二区,设马江镇公所。1951年设马尾镇人民政府,属闽侯县第三区公所。1982年8月28日设马尾区,辖马尾镇(1984年改为马尾街道)、马尾公社(1984年4月改为马尾乡,1994年3月21日撤乡建镇)直属福州市。1995年12月15日马尾街道更名为罗星街道。1996年1月1日,福州市辖区行政区划调整,马尾区辖罗星街道和马尾、亭江、琅岐三镇,面积从原来的76平方公里扩大到274平方公里,2000年琅岐设立经济区。2003年2月27日新增魁岐等5个村。据区国土资源局统计,2006年末全区土地面积189.96平方公里。至2006年末马尾区辖罗星街道和马尾、亭江两镇,全区户籍人口9.26万人,12个社区,35个村委会。1984年4月在马尾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首期开发面积4.4平方公里,后经国务院批准,1985年1月23日,正式设立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1989年5月国务院批准在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福州台商投资区,面积1.8平方公里。1991年3月国务院批准设立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马尾科技园。1992年11月19日国务院批准在马尾设立福州保税区,面积1.8平方公里,1993年1月18日正式运营。1993年1月,国务院批准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沿闽江北岸向快安延伸,面积扩大至10平方公里。1993年1月1日,马尾区与福州开发区“两区合一”,实行两块牌子、一套行政机构。区内的福州港于1996年8月经交通部批准作为海峡两岸定点直航试点口岸。2005年1月24日,商务部、国土资源部批准福州开发区在原有10平方公里的基础上,再扩大13平方公里,其中长安投资区6平方公里、琅岐2平方公里、林浦5平方公里。2005年5月16日,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获信息产业部授牌,成为首批“国家显示器件产业园”。2005年6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在长安投资区内设立福州出口加工区,总用地1.14平方公里,并于2006年12月22日顺利通过国家九部委验收。2006年10月24日,国家级生态工业园获批启动建设。2006年12月4日,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商务部和科技部授予第一批18个“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

经济发展

经济概述:2008全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8.64亿元,增长14.3%;财政总收入20.04亿元,增长19.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36亿元,增长2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73亿元,增长25.3%。全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39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地区生产总值175.5亿元,增长17.6%;财政收入(不含基金)23.58亿元,增长14.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98亿元,增长1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2.7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95亿元,增长27.5%;完成农业总产值6.6亿元,增长6.3%;农民人均纯收入9300元,增长10%。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39亿元,增长21.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14家,10亿元以上企业超过10家。全年共安排重点项目96项,完成工业投入35亿元,29家企业实施重大技改提升工程。高新产业。全年共引进重点产学研项目19项,总投资10.6亿元;新增国家、省市企业技术中心10个、科技进步奖18项、自主创新产品9项;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名牌产品8个、省著名商标3件,市级以上品牌企业达70家;福大百特成为全省首家承建国家工程实验室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区工业产值的56%。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1项、国家标准制修订39项。服务业。全年共引进天晴在线、汉鼎网络、东煌集团、中船租赁等现代服务业项目13项,总投资超过3亿元;新大陆进入全国软件企业百强。经贸。全年新批外资项目13项,增资项目28项,累计合同利用外资2.1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37亿美元,总量列全市前茅。全年实现出口总值15亿美元,增长1.1%,其中,出口超亿美元企业4家、超千万美元22家,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比重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进口22亿美元,增长0.2%。建成大陆首家台湾商品超市,“两马”(马尾、马祖)邮政业务试点成功,全国水陆路邮件经马尾直达台湾,两岸货运直航专用码头建成投入使用,“华航3号”等4艘货轮成功直航,“两马”客运航线延伸拓展至台湾本岛。全年往返“两马”航线人员达5.8万人次,增长23%;对台小额贸易1700万美元,增长68%。城区建设。城区新一轮总体规划、琅岐中心区和工业区控制性详规基本完成。新建或改造儒江大道东三段、世纪路北段、马江大道、快安大道、琅岐三平至凤窝路段等8条道路。完成君竹路、联安路、港口路等路段57栋建筑景观改造。船政滨江长廊、天马山体育休闲公园等工程全面动建。琅岐轮渡码头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完成21个小区3000户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初步建成东方名城、水岸君山等高档住宅小区。顺利通过省级绿化模范区验收,亭江镇获“福建省环境优美乡镇”。生态环境。循环经济示范工作深入实施,中铝瑞闽废油废渣利用、升兴集团原材料节能技术等列入资源循环利用示范项目,新增清洁生产企业15家。强化节能减排,全年26家企业开展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减少能耗5000吨标准煤,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5%;圆满完成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强化54家重点污染源监管,全年净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126.1吨、化学需氧量119.4吨,实现削减率11.2%和5%目标。建成6千米污水接驳管网和君竹截污泵站工程,城区绿化率35%、空气污染指数全年平均55.2、饮用水源达标率100%、噪声达标区覆盖率100%,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名列全省前茅。“三农”工作。全区村财收入超百万元村有16个。全区80%以上村建立专职环卫队伍,生活垃圾实行集中转运,23个村通过市级验收。林浦排涝站和新店、上溪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完成,茶洋山公路初步建成。率先成立亭江惠农便民服务中心、琅岐综治服务中心,全区村级会计实现委托代理,农村信息网络初步形成,发放种粮农民农资综合直补、渔船燃油补助等200多万元。社会事业。全年教育经费投入1.74亿元。开发区职专创建国家级重点职专通过省级验收,乌山小学儒江分校正式挂牌。全面落实免费义务教育,并免费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教科书。建成开发区职专学生公寓、综合楼,建成亭江中学、琅岐中学教师宿舍楼。罗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动运作,快安、亭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区医院综合大楼工程进展顺利。新建镇街综合文化站,改扩建区档案馆、文化馆、图书馆。“马尾马祖元宵节俗”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罗星塔公园被授予第二批“国家重点公园”称号,琅岐肩顶戏列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录。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平移工程完成新建小区数字化布设工作。全年共推荐就业1.95万人次。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3%,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69%;医改前关闭破产的国有、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医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工业经济: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81.2亿元,增长20.1%,比上年净增45.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88家,实现产值277.46亿元,增长20.2%;支柱产业产值比重达75%;亿元以上企业41家,比上年增加8家。全年工业总投入12.2亿元,在建和新投产企业37家。中钢60万吨棒材生产线、马尾造船适应性技改工程等一批重大技改项目建成投产;日立数字、冠城大通、中铝瑞闽和马尾造船跻身“全省百强企业”。国脉科技、飞毛腿集团成功上市。全年新引进国光电子、福建船舶工业等一批技术研发中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51.2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比重54%;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著名商标4个、省名牌产品5个。
对外经贸:2008全年合同利用外资2.1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34亿美元,分别增长62.4%、90.2%,其中新批总投资千万美元以上项目11项、增资项目27项;服务贸易利用外资实现零的突破,达4项,总投资2800万美元;全年新批内资34.24亿元,增长1.15倍。外贸全年累计出口总额13.7亿美元,增长31.4%,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60.7%,进出口获权企业累计达212家。出口加工区顺利通过国家九部委验收。“两马”往返人员达3.9万人次,增长22.4%;对台试点直航194航次,进出箱量达9.6万标箱;启动建设海峡农产品批发市场、对台小额贸易码头工程,对台小额贸易额1256万美元。
第三产业:2008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5.7亿元,增长11.5%。服务外包企业达9家。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43亿元,增长18.5%;全年实现旅游行业收入3.1亿元,增长72%;新引进盛辉、福顺等5家知名物流企业,马尾港货物吞吐量达8800万吨,增长19.5%。

城市建设

2008年,新建和改造儒江大道东Ⅲ段、铁北路、和平路、海润路、华映路南段、长安7号路、君竹路。东江滨公园、名城港湾及假日酒店、市民中心广场、船政文化城、天马山体育公园、马江渡广场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全面展开。琅岐轮渡码头、闽白公路、建星路、建设路等一批改扩建工程相继开工。琅岐过江通道工程进入论证阶段。长安污水处理厂动工建设,青洲、快安污水处理厂技改工程基本完成。实施港口路、青洲路、君竹路灯光夜景工程,104国道马尾段实现全线亮灯。全年造林绿化100公顷,抚育幼林153.33公顷,新增绿地5.7万平方米;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获批启动建设。清理整治违章建筑2万多平方米。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行政区划

地级市市辖区、县级市、县福州市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马尾区|晋安区|福清市|长乐市|闽侯县|闽清县|永泰县|连江县|罗源县|平潭县厦门市思明区|海沧区|湖里区|集美区|同安区|翔安区莆田市城厢区|涵江区|荔城区|秀屿区|仙游县三明市梅列区|三元区|永安市|明溪县|将乐县|大田县|宁化县|建宁县|沙县|尤溪县|清流县|泰宁县泉州市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惠安县|永春县|安溪县|德化县|金门县漳州市芗城区|龙文区|龙海市|平和县|南靖县|诏安县|漳浦县|华安县|东山县|长泰县|云霄县南平市延平区|建瓯市|邵武市|武夷山市|建阳市|松溪县|光泽县|顺昌县|浦城县|政和县龙岩市新罗区|漳平市|长汀县|武平县|上杭县|永定县|连城县宁德市蕉城区|福安市|福鼎市|寿宁县|霞浦县|柘荣县|屏南县|古田县|周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