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云南省电子地图 > 保山市地图 > 龙陵县地图 >
勐糯镇地图
勐糯镇相关地区地图:

勐糯镇-文化旅游

民族民间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勐糯是一块丰腴的民族民间艺术沃土,汉、傣、彝、傈僳等多民族聚居,嬗生颇具边地特色的民族文化,被国家文化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分别命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乡镇”,2001年被市政府授予“先进文化乡镇”。勐糯4000多年前人类先民就在这里生息繁衍,留下了深深的历史印迹。域内以大花石新石器遗址为代表的原始遗存文化记载着勐糯古老而悠久的历史,出土的文物造型逼真,装饰纹样精美,陶器器面有制刺刻划、拍印、缕孔、指捺等堆塑而成的大量饰纹,艺术之精湛实为罕见,石刻花卉和陶器上的枝叶、水草等植物纹饰填补了云南原始文化遗存的空白,画面简洁、形象逼真,生动地表现了怒江流域的自然景观,又率真地反映了勐糯先民对艺术执着追求。勐糯的民族民间歌舞艺术旎旖多姿,颇具人文内涵,有傣族的“千盏灯”、“嘎秧”、彝族的“窝者”、傈僳族的“刮欠”等。民间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经常开展的有“斗牛”、“打陀螺”、“打歌”等。一年一届的农民篮球运动会是群众参与面最大的体育盛会。剪纸、刺绣、染织、篾编,歌舞构成勐糯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这些来自土地、来自田间的“农家艺术”,已成为勐糯文化之乡的金字招牌。
勐糯镇-基础设施:勐糯镇党委、政府准确理解中央“有促有控”的政策,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实施“兴边富民”工程计划的机遇,树立投资拉动经济发展,抓项目建设就是抓经济的思想,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和资金,农田水利、道路交通,农村能源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实施,农村生产生活等各项基础设施得到逐步改善。截止2008年,全镇通水、通电的村民小组有83个,达100%;实现通水、通电、通路的村民小组83个,达100%;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
勐糯镇-特色产业:勐糯镇充分利用热区资源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种植业以香料烟为主,热带水果、干果为辅,林业以珍贵柚木为主,畜牧业以高峰黄牛、黄山羊、三元杂交猪为主。2008年香料烟种植面积达3571亩,大牲畜存栏3868头,羊2200只,猪16765头。水干果产业成为我镇充分利用热区资源优势。冰糖橙面积共300亩,声誉已在保山市各县几周边地区,釉子310亩,荔枝273亩,龙眼440亩,芒果515亩,柑橘453.24亩,咖啡2949亩,全年实现总产值279万元。
勐糯镇-社会保障:2008年10月,全镇累计把符合条件的484户1425人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范围,1—10月发放低保资金28.2万元,实现了“应保尽保”。临时救济108户408人,发放救济款3.4万元。救济五保户53人,发放救济款3.1万元。发放复员、退伍、伤残军人抚恤金5.1万元。全镇医疗预防保健网络逐步健全,强化了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目前,全镇共有卫生室6个,乡村医生14名,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22名。2008年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参合人数15003人,实际参合人数13833人,参合率达92.2%。

勐糯镇-民族人口

勐糯镇辖勐糯、大寨、田坡、海头、丛岗、沟心6个村,83个村民小组,60个自然村,总人口17685人,其中男性9029人,女性8656人,农业人口15003人,占总人口的84.83%。
勐糯镇-文化教育:龙四中大门,多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文化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不断完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得到提高。同时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为目的,创新思路,开展丰富多采、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充分发挥镇文化中心和村级文化室的辐射作用,拉动了全镇农村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全镇文化事业欣欣向荣,校园文化、老年人文化、节庆活动丰富多彩,各项文化活动有效开展。全镇有镇级宣传文化中心1个,内设图书室、阅览室、健身室、篮球场、乒乓球室。有村级文化室3个。基本能满足人民群众学习科技、文化意识的需求。有高中学校1所,村级完全小学6所,学前教育班11个,2008年全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100%,毕业率达100%,九年制义务教育在普及的基础上得到巩固和提升。
勐糯镇-经济建设: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勐糯的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日趋合理,集镇建设日新月异,文、教、卫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4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360万元,财政收入6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05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镇党委、政府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不平衡是制约勐糯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三农”问题是亟待破解的难题。决定举全镇之力以小城镇建设和“三农”问题为着力点,实施远景近景科学规划,软硬件环境统筹建设的战略,用经营企业的理念经营小城镇,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发挥6大优势,打造勐糯二次创业的发展平台,着力构建公司制发展农业,城镇化建设农村,专业化致富农民的镇域经济格局,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勐糯镇作为怒江流域最具活力的经济中心的发展态势已日愈显现。交通区位优势。勐糯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有三条公路与三二0国道、保龙高速公路、昆畹公路连接,黄(草坝)勐(糯)县级油路,龙(陵)镇(康)公路、龙(镇大桥)等(养)公路和即将开工建设的三达地至龙镇桥二级油路直通镇康县南伞边境口岸和龙陵木城乡等养边境口岸,是对缅贸易的重要通道。四通八达的交通大动脉,使勐糯成为物流、客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聚地和贸易中心。龙头企业优势。勐糯境内有国有控股中二型企业永昌铅锌股份公司、康丰糖业公司勐糯分公司、红运公司、机械炭厂、松脂加工厂等一批骨干企业,形成了以矿冶、制糖、建材和生物资源开发为主的产业群,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老产业魅力依旧、新产业异军突起。在巩固蔗产业的同时,着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公司和种养业大户,种植香料烟1300亩,木薯2700亩,热带水果3000多亩,柚木10万多棵;扶持养殖科技示范户100多户,饲养高峰黄牛、黄山羊4000多头(只),吸纳万余农民加入到产业链上,成为“田野工人”。异地扶贫开发优势。1996年末,龙陵县启动了省立项总投资9922.94万元的勐糯异地开发扶贫工程,2002年11月工程胜利竣工,简称了“三库一线”(岔河水库,小河水库、二结河水库)水利工程,从县内8个多乡镇转移安置贫困户772户3238人,移民按照小康文明村的规划,实现了“移得来、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异地扶贫开发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勐糯的基础设施条件,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集镇建设优势。镇党委、政府着眼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前沿,把集镇建设定位在怒江流域最具活力的经济中心、边境区域中心和龙陵县“两极带动”发展战略的坐标上,制订了“九纵十横”的集镇发展规划,依托康丰糖业勐糯分公司、云南永昌铅锌股份公司和热区开发,发展种养业,带动商贸、旅游、运输、加工业的发展,把海头、半斤坝、2个农村集市培养为服务工业基地和辐射农村的商品集散地,构建以勐糯镇为平台,2个农村集市为“卫星”的“二星捧月”的集市群,从而拉动勐糯海子(湖泊)、勐糯仙人洞、江中山自然风光、傣家民族风情景区的深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