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楼镇地图
门楼镇相关地区地图:
名胜古迹
该镇自然景观有:龙王山、造书山、人石、陀螺石等。有邱家庄新石器遗址,家后天主教堂等名胜古迹。农业发展
按照城郊型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定位,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培植大樱桃、草莓、蔬菜、养殖等主导产业,引导农民培植形成四大优势产业经济带:以两甲庄、蔡家夼、葛家庄为中心,形成5000亩的大樱桃产业带;以绍瑞口、集贤老果业基地为中心,加快老残果园改造,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形成苹果产业带;以仉村泊、西埠庄蔬菜供应基地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村新上冬暖式大棚100个,形成蔬菜产业带;以诸留泊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村新上草莓大棚150个,形成草莓产业带,以此带动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同时,重点扶持发展3个奶牛专业村,新上1处奶牛基地,年内奶牛养殖突破2000头。进一步培育完善专业批发市场,在全镇新建2处大樱桃销售市场的基础上,投资200万元,将原兜余镇驻地农贸市场与大樱桃市场合并改造,促进农产品货畅其流。继续采取竞标拍卖、分户承包、租赁经营、股份合作等形式进行荒山开发,带动集体增收和群众致富。以仉村周、蔡家夼两村为重点,集中8-10个村的1000多亩荒山,由镇级投入150万元进行综合开发,提高土地的规模效益。门楼镇耕地面积31932亩,农业总产值11691万元。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6457亩,粮食播种面积22548亩。其中,小麦播种面积3200亩,总产830吨,单产259公斤;玉米播种面积14962亩,总产5021吨,单产336公斤;大豆播种面积2206亩,总产300吨,单产136公斤;地瓜播种面积2180亩,总产772吨,单产354公斤;花生播种面积12778亩,总产2788吨,单产218公斤;蔬菜播种面积5590亩,总产13768吨;草莓2000亩,总产6000吨,单产3000公斤;苹果园面积2020亩,总产1031吨;大樱桃10000亩,总产7500吨。畜牧业:牛1300余头,猪28200余头,羊5800余头。围绕发展城郊型高效农业的总思路,门楼镇进一步加大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全镇新发展各类经济作物3400亩,其中大樱桃3000亩,蔬菜100亩,梨桃等其他作物300亩,粮经比达到了1:9。重点抓了两项工程:
1、基础建设工程:门楼镇按区政府的精神要求,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做到:镇级有重点,村村有工程,户户有活干,认真制定了规划,全镇计划项目77项,现已完成73项,其中主要项目:打机井16眼,人畜饮水解困村1个,自来水改造工程3处,荒山开发工程5处,修复工程37项,其他工程11项,工程总投资680万元,动用土石方48万方,投工25万个。主要抓了六大工程:一是鑫山农庄二期开发工程,面积1200亩,涉及南庄、石臼、岚柳墅、梅家四村,总投资约150万元,种植各类经济林木7万多棵,安装塑料管道1500米,建出水阀门32个,已完工。二是绍瑞口村农业综和开发工程,总投资40万元,开发荒山500亩,修环山路7000米。三是蓬莱庄村400亩的老残果园改造工程和全长5000米的修路工程,总投资20万元,已完工。四是仉村周荒山开发工程,该工程位于仉村周南山,开发总面积1000亩,修建主干路1条,长3000米,支路2条,长1500米,建塘坝1座,库容0.5万方。该工程开垦荒地及修路投资60万元,水利配套设施投资25万元,总投资85万元,动用土石方6.5万方,总投工0.1万个。工程进展情况:目前已开发荒地1000亩,修路4500米,水利设施已安装管路1500米。五是人畜吃水解难村——后山村自来水工程,完成主要工程内容:新钻机井1眼,建机井管理房1处,50方蓄水池1座,安装扬水主管路长1500米,回水主管路长1500米,支管路长2300米,动用土石方1500方,总投工800个,总投资18.6万元。六是蔡家夼扬水站工程,新钻机井3眼,安装扬水管道直径200毫米塑料管总长3000米,与3眼机井连接。新挖大口井1眼,在水源不足情况依靠3眼机井供水。工程动用土石方1.5万方,投工0.7万个,总投资45万元。
2、绿化工程:全镇完成山区造林2240亩,育苗340亩,裸露山体补植30亩,对轸八高速公路两侧30米内共7200米进行了绿化,完成绿化林木8.5万株,经济林木9600株,退耕还林面积达到5000亩。投入15万元对林门线、福桃路、大旺线进行了“绿色通道”工程建设,共栽植树木46000棵,对羊角河、仉村河两侧宽15米、长10公里范围内进行了绿化,植树15000株,使全镇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