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市地图
绵竹市相关地区地图:
旅游资源
概述:绵竹充分利用沿山良好的生态环境、美丽的自然风光,尤其是4万亩成片梨园等资源,着力打造“春赏花、夏纳凉,秋品果、冬观雪”的观光休闲和乡村旅游精品。至今已连续成功地举办了七届“绵竹年画节”、九届“四川绵竹梨花节”和“绵竹赏果节”、首届“柚花节”。银杏沟、楠木沟、玄郎沟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观光旅游。剑南春“天益老号”酒坊遗址的发掘,被评为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剑南老街”、云湖国家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景区正在建设开发中。其西北部的九顶山是“卧龙——四姑娘山大熊猫生态走廊”的主体部分,已被省政府纳入“岷山山系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九顶山所在的龙门山系被国土资源部首批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景区有:九龙山乡村旅游景区和中国绵竹年画村景区。九顶山国家地质公园:九顶山位于岷山山系龙门山脉中部,最高海拔高达4989米,属龙门山脉群峰中最高点,地处茂县境内的石鼓乡、南新镇之间,与绵竹清平接壤,距成都市120公里,是一处以自然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旅游和以国际地史、野生动植物科学研究为中心的川西地区新兴旅游胜地。其独特的风光是将草地、雪山、原始森林与佛光、幻影、云海等自然景观、地史景观、天像景观融为一体。景区内有动物化石之称的国宝大熊猫和植物化石之称的珙桐、银杏等300多种动物和3000多种植物,可谓地史奇观的自然博物馆,不仅具有极强的旅游观光价值,而且还有极高的科学与审美价值。
沿山观光带:绵竹沿山观光带是国家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它北起绵远河,南至石亭江,跨越广济、土门、遵道、九龙、汉旺、拱星6镇140余平方公里的土地。沿山生态旅游定位是:以山地乡村度假、花海温泉体验为主题,以沿山乡村生态旅游带为辅助,以绵竹民间文化为亮点,以震后遗址纪念体验、宗教文化为补充,形成的兼具山地平川特色的生态观光旅游带和特色乡村旅游圣地。其具体项目包括:以沿山公路为主轴线,形成万亩玫瑰观光度假区、卧云坡旅游区、半月湖(原困牛山水库)山地探险旅游区、棚花村乡村文化旅游区、莲花湖乡村旅游区、清泉乡村旅游区、新开生态观光旅游区、汉旺地震遗址旅游区、白溪山生态旅游观光区及涵养区"一线十一区"。
诸葛双忠祠:诸葛双忠祠,是四川省重要的蜀汉遗迹之一,在汶川地震中破坏严重,经江苏江阴市修葺,现已焕然一新。绵竹双忠祠的塑像是祖孙三代,前殿祀诸葛瞻父子,启圣殿祀诸葛亮。绵竹双忠祠展示了诸葛亮祖孙三代忠贞无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后人景仰,多有题咏。
绵竹年画村:绵竹年画村,位于绵竹市孝德镇射箭台村,距市区5公里,规划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核心区域450亩,是一处以年画商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为主,辅之以乡村旅游功能,结合新农村建设。距离成都、绵阳只有八十公里左右。是国家AAAA级景区。绵竹年画村加工、制作经营历史传统的“经典作品”,精美创新的“馈赠精品”,传统文化与时尚结合的“年画服饰”,古色与现代结合的“装饰品”、“纪念品”等,同时为弘扬绵竹地方民间文化提供传统与现代的美化服务。在绵竹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有关部门和民间艺人,开发名扬四海、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具有地方物色,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的“绵竹年画”,在开发这一资源的大好形势下,正式创建了“绵竹年画村”。
绵竹名人
杨锐:杨锐(1857—1898),字叔峤,四川绵竹人,戊戌六君子之一。1889年(光绪十五年)授内阁中书,后晋为侍读。曾入张之洞幕府,在北京任职期间经常写信向张之洞密报朝中动态。中日甲午战争时,主张集精兵猛将大举北援,保卫津沽。1895年参与发起强学会。王干青:王干青(1890—1949),又名王世祯,号王翼,化名潜夫,绵竹五福镇人。早年追随孙中山信仰三民主义,“四一二”事变后,积极追随共产党,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为救民于水火,解放全中国,奋斗不止,四川临解放时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成都十二桥。
骆是愚:骆是愚,四川绵竹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共青团绵竹县委书记。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绵安中心县委书记。1939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后任中共洪毅县委副书记、中共中央统战部副处长。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中共中央统战部副秘书长,中共兰州市委书记处书记,甘肃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四川省第四、五届政协副主席。
能海法师:能海(1886—1966)俗姓龚,名学光,字辑熙,四川省绵竹县人。是民国时代在汉地弘传密教的代表人物,佛教协会副会长,市政协委员,现任大士岩寺住持,幼年出家,为隆启法师大弟子。1966年,能海法师在五台山碧山寺圆寂,享年81岁,遗骨塔建于善财洞侧宝塔山麓。
赵利群:赵利群,四川绵竹县人,是早期的优秀共产党员。
行政划分:绵竹隶属德阳市
绵竹-风土人情
一、绵竹年画与戏剧,四川绵竹年画历史悠久,《续编绵竹县志》说,绵竹年画远在明代已有相当成就。实际上,早在唐宋时期成都地区已有雕版印刷品出现,北宋御史忭(1008—1084)所著《成都古今记》中就描述了当时成都十二月中市中的桃符市,亦即年画市场;而成都桃符市中的年画大多由附近的绵竹、夹江等县的年画作坊提供,这是由于绵竹、夹江都是产纸名地,雕版印刷也相当发达,绵竹县即因汉代绵水两岸多竹而得名,即如《绵竹县志》记载:“竹纸之利仰给者数万家,犹不足,则印为书籍,制为桃衔(年画),画为五彩神荼、郁垒(门神)点缀年景”。据考,绵竹年画始于宋,盛于清,衰于民国。在清代乾、嘉时期最为鼎盛。当时全县城乡有年画作坊300多家(城内最为集中,约有90多家),全县的年画从业人员达1000余人,大小画市摊点绵延十余公里之长,可谓盛况空前。当时的年画产品畅销云、贵、甘、陕、两湖及青海、西藏等地,同时还远销东南亚一些国家。绵竹年画的题材极为广泛,它涉猎了以下几个方面:辟邪迎祥,民风民俗,生活生产,花鸟虫鱼,演义人物,神话传说和戏曲故事等。这些年画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它们构图完整、饱满,人物造型夸张变形,线条古拙,色彩艳丽明快,符合画面的主题内容和群众的欣赏习惯。绵竹年画与其他地区著名年画在色彩上也大有区别,且以手绘见长,从而区别于其他以套印为主的年画品种。绵竹作为一座历史古城,清代初年这里的戏剧活动便很繁盛,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绵竹县令陆箕永在一首《竹枝词》里就曾写道:“山村社戏赛神幢,铁板檀槽柘人梆;一派秦声浑不断,有时低去说吹腔”。乾隆年间,罗江籍进士李调元在《新搜神记》中也写到“绵竹东岳庙有沙弥素有能戏之名,忽一日窃其师千钱,逃入班中学戏”的事。这说明,在那些时日里,绵竹的戏剧活动已经十分活跃,与戏曲同作为民间艺术品种的绵竹年画,也同戏曲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至迟在清代乾隆年间,就有《西厢记》等戏剧年画问世。二、绵竹年画中的戏画,由于年画属于民间艺人的作品,在封建社会中被视为下九流的“匠人画”,因此,年画的传世作品很少,大都每年一换,不加保存,这就给我们今天研究年画的发展史带来困难。所幸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家采取了抢救民间艺术的措施,尤其是不少美术工作者,早在50年代和60年代便相继深入绵竹城乡采集和调查绵竹年画,通过他们的艰苦努力,搜集到一大批宝贵的传统年画资料。同时,县政府又于60年代领导成立了绵竹年画社和绵竹年画研究会,通过长期的发掘和收集,也积存了相当数量的传世佳作。迄今,已收集到年画清代雕版100多件,各时间不同内容和品种的年画资料近千件,在这批丰富多彩的年画中,我们发现不少以戏剧为内容的画稿。三、戏画与民间生活戏剧年画,在没有电影、电视的旧时代,是广大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最为喜爱的绘画品。常言说:“画中有戏,百看不腻”。过去,农民们每到春节都要购买,张巾年画,从龙门、堂屋门到卧室门都喜欢贴上门画,有的还要在卧室和客厅贴上有趣味性或有吉祥内容的戏剧年画。他们在一年辛勤劳作之后,一家人围坐在房里,往往情不自禁地哼唱看过的川剧,小孩子似乎对那些鲜艳夺目、一年一换的戏剧年画斗方更感到新奇,常常缠着父母对画面的内容问长问短,大人们也往往惬意地就画说戏,津津乐道。毫不夸张的说,旧时代的戏剧年画是广大群众生活的组成部分,不少小孩在尚未入学以前,便受到年画及其画中戏的熏陶,它们所具有的“赢得童稚喜,能蓬荜生辉”的社会功能,的确是不可低估的。在绵竹年画中大量的戏剧年画绝非偶然,这反映了历代年画作者对本土戏激赏和偏爱,唯其作者热爱和熟悉川剧,方能抓住戏中精彩典型的情节,构思并体现出生动的戏剧画面。这些戏剧年画都是写实作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推清代光绪三十年绵竹著名年画师黄瑞阁以半年时间创作的《迎春图》。这幅年画长卷中,如实地描绘了传统的高桩平台上所饰演的5个川剧折子戏:《秋江》、《香莲闯宫》、《抢伞》、《御河桥》和一折《西游》故事,该画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绵竹县城迎春盛会的实况,它从画面组合,人和服饰以及脸谱、装扮,无一不体现写实手法,细腻、明快、堪称佳品。同时,它通过热闹的节日场面,从一个角度反映了清未时期绵竹人民的戏剧生活。
交通网络
概述:绵竹有“古蜀翘楚,益州重镇”之誉。南距成都市83公里,东南距德阳市31公里,西南至什邡市23公里,东北至安县49公里,东至绵阳市74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公路:成绵高速复线:在建的成绵高速复线途径新市、孝德、齐天、什地四镇,并设有三个匝口。届时绵竹将融入成都一小时经济圈。省道:S105线(成都到青川)纵贯全境,途径新市,孝德,东北,富新,绵远五镇。在境内主要为二级公路,其中金兰桥到绵竹市区为一级公路。县道:县道101线亦称为德阿公路,绵竹段称为绵茂路,其中汉旺到德阳段已通车,并成为绵竹到德阳的快速通道。汉旺到茂县段为在建公路,它的建成将缩短成都到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中的黄龙、九寨沟的距离约40公里,形成进入九寨沟风景区旅游路线的又一条环线。绵竹交通发达,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境内公路总里程已达1466公里,通过绵玄路,绵红路等道路将市区与各乡镇紧密连接起来。
铁路:绵竹有德天铁路、广木铁路和3条地方铁路专线,通过德天铁路至德阳与宝成铁路连接,可与全国各地相通。即将开工的成兰铁路纵贯全境,绵竹将成为成兰线上重要的客运中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