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镇地图
玉泉镇相关地区地图:
行政区划
全镇共辖东北街村、西南街村、西北街村、东南街村、南园子村、唐八里村、崔家夭村、三里屯村、三道梁村、滹沱店村、夏家山村、石家庄村、葛家屯村、鲍家屯村、李家庄村等12个行政村和4个街道居民委员会,总户数为22000户,总人口51000人(其中农户6760户,人口19292人)。
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该镇的工业经济,经过企业改制、招商引资,该镇现有金泉钢铁公司、鼎天建材有限公司、楚峰羽绒制衣公司,以及5家服装加工厂,从而形成了建材、羽绒、制衣等行业共同发展的局面,实现了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增加了农民群众的收入,为该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即将实施的肉鸭深加工项目,将快速推动该该镇建成川西羽绒产业特色镇的进程。
旅游资源
玉泉处于哈尔滨市最佳旅游半径内,哈绥高速公路301国道的主干线上,境内群山环抱,山奇水美,人文、自然景观颇多,有“旅游名城”之美誉。中国哈尔滨玉泉狩猎场、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全国青少年玉泉活动营地、东兴水库避暑山庄、威虎山森林公园等。全镇年接待中外游客150万人次以上,年旅游收入突破1亿元。
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镇党委加大对上、对外的争取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坚持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大大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近几年来,玉泉镇完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各类投资1300余万元。其中,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资金达到350万元,建设U型渠68公里,改造病危井50口,新增50余套抽水机具,改造了30余公里农灌沟渠,完成了近10000亩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充分利用好市政府对村道的激励政策,全镇修建村道总里程达45公里,今后将完成剩余两个村的村道硬化,村村通水泥路的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石牛村、凉伞坝村实施了农村小型公益设施项目建设的试点工作,全镇完成了1000多口沼气池的改建任务。特别是正在实施的省国土厅2007年第二批15000亩的土地整理项目,涉及原六个行政村,将进一步规划、改善该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房设计和农房改造,推动该镇的新农村建设。实施了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镇共有有线电视用户1000余户。所有行政村新建、改建了村部,改善了办公条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完成了对绵玉路、玉江路的改造工程;通过筹资、捐资等形式对灵泉街、玉江街、圣母泉街实施了改造。加大对集镇的综合治理,改变了集镇脏、乱、差的状况,提升了玉泉对内对外形象。积极争取市天然气公司的支持,实施了玉泉天然气工程,场镇居民用上了天然气,改善了群众生活条件。
交通运输
境内交通十分便利,张同公路横穿东西,天走公路纵贯南北。
经济建设
该镇传统产业以种植业为主,围绕发展城郊经济,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逐步形成了以蔬菜种植、运输业、建筑业、餐饮服务业、矿产等为主的支柱产业和蔬菜、菊花、林草、苗木、奶牛园区、农贸市场六大基地。
经济状况
全镇总面积37.5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41317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洋芋、经济作物种植苹果、西瓜、蔬菜等。马兰村位于玉泉镇北山上,人多地少,全是山坡地,每年庄稼的收成颇少,村民们只有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2000年以来,玉泉镇政府对马兰等北山的6个行政村、13个自然村的山坡地实施退耕还林后,种植了7000多亩从外地引进了28种樱桃树和苹果树。并聘请市区乡镇副高职称以上的农业科技人员,每年在不同季节深入田间地头免费为村民们传授技术。藉河川道有川地一千亩,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为秦城区蔬菜生产产区,蔬菜生产和乡镇企业是全乡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产业。全镇已形成了食用菌、蔬菜、果品、花卉、畜牧、劳务、乡企等七大产业,建立了以西十里、西团庄、闫新三村无公害蔬菜基地,总面积1200亩,有日光温室棚480座、普通大拱棚390座;以烟铺、马兰两村为中心的7000亩大樱桃示范基地;以闫河、孙家坪两村为中心的4500亩优质首红苹果示范基地;以冰凌寺、王家磨、孙家坪三村为主的食用菌示范基地,新建食用菌大棚71座,累计投资78.1万元,菌床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以暖和湾、东十里两村为主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以石马坪、瓦窑坡两村为主的奶牛养殖示范基地,现存栏590头;以东团庄、七里墩、冰凌寺三村为主的村级规范化管理基地;以暖和湾、冰凌寺、东十里三村为主的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示范基地等八大示范基地,已初具规模,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镇乡镇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已建成暖和湾工业小区、天水郡工业小区、聚宝盆工业小区、七里墩工业小区、东十里工业小区。同时,依托境内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农家乐”建设为突破口,以小康农宅建设为催化剂,大力发展三产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