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镇地图
秣陵镇相关地区地图:
江苏省南京市秣陵镇
简介:全国文明集镇--秣陵镇,位于南京市东南方21公里处,总面积57.3平方公里,人口3.3万,是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江苏名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秣陵区,区城就在秣陵镇,秦汉以后秣陵一直是江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直至三国初年孙权才把这个中心移向金陵(今南京市),素有“先有秣陵后有金陵”之称。《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身住秣陵时,留有佳句:“一带江南新雨后,杏花深处秣陵关”秣陵镇属半山半圩地区。2004年,秣陵撤镇设秣陵街道。物产丰富:山区有杉木、毛竹、茶叶、果类等应有尽有,蕴藏着铁矿、砂石、红土资源。秦淮河圩区,地势平坦,沃土万顷,旱涝保收,盛产稻迷鱼虾各类特产。近几年工业发展迅速,实力雄厚,已拥有工业企业126家,其中有20家三资企业落户,经济::已有15家企业开工投产。主要行业有开采、建材、铸造、机械、化工、电子、灯饰、服装、印染、制鞋、家具、汽车修理、食品加工等,研制生产出一些尖端产品和竞争力产品,去年全镇农副工三业总产值达12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0亿元,利税7000多万元。全镇有12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拥有耕地3.5万亩,水面养殖达5000多亩,林地面积2154亩且沟渠纵横,排灌设施贯通齐全,农业机械化水平在75%以上。这里气候怡人,年平均气温16-18℃,年日照时间为1800小时左右,土壤类型主要有马肝土、河淤土、粘土等,有机质量在2-3%左右,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优良的各种农机水利设施,为农业生产和结调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特色农业:稻田养殖基地:秣陵镇地处秦淮河圩区,水网纵横交错,在产业结构全面调整的新形势下,全镇在1万多亩低洼田改养殖方面做文章,吸引各类资金投入农业,鼓励农户自行调整,现已流转出土地7000多亩,开发稻田养殖5000亩。生产出大量的优质鱼虾供应南京市场。四大家鱼良种繁育基地:该基地建于上世纪50年代,具有近40年的人繁鱼苗生产历史,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技术队伍。在周边其它同行纷纷停产的情况下,该企业独树一帜,产销两旺。特别是98年融入外资后,生产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生产能力有很大提高,年生产能力达5亿尾,被列为南京市良种繁育基地,年产四大家鱼苗2.5亿尾,其产、销量均位居全市同行这首,所生产的四大家鱼苗种不仅满足周边地区,而且通过空运销往东北三省,在东三省客户中有一定的优势,而该基地利用人繁鱼苗生产基地,活饵料充足的优势,大力开展特色水产平鳜鱼精养,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年产量近万斤,成为经济效益新的增长点。
现代农业:省级现代化农业秣陵示范片,位于宁铜路两侧,总体规划面积2000亩,其中:核心方投资700多万元,用于钢架大棚、道路、排灌设施、绿化建设,初步成立了1000亩,基础设施一流,环境优美,科技含量较高的综合性生产科研基地,该基地直属秣陵镇农业服务中心,主要承担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和新技术的试验推广;展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整个基地分为:大棚花卉种植区、无公害生态农业示范区和特种水产养殖区。其中:大棚花卉种植区面积达300亩,建有钢架大棚200亩,年产各类草木花卉300万盆,是南京地区最大的草苗生产基地,且产品供不应求,无公害生态农业示范区,承担着国家农业部跨越计划研究项目和南京农业大学的教学、科研试验,重点内容是以沼气为核心的种养生态链的生产试验,开发无公害的优质特色米和特色蔬菜,年产无公害优质米4万公斤,特色蔬菜20万公斤,特种水产养殖区开展无公害特色虾、蟹的养殖,同时,该示范片每年都要引进一批新品种特色瓜果进行示范种植,为全镇的农业结构调整做好技术储备。秣陵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形成了生态农业、高科技工业、三产旅游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