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西电子地图 > 南宁市地图 > 邕宁区地图 >
那楼镇地图
那楼镇相关地区地图:

语言

那楼话(邕东南僚语),属壮语南部方言邕南土语区,有雅依(Yai或Yae)、布安(Mbuan)、匀蒌(YeinLaeu)、下南(YuaNuam)、三乡(SlamYiang)等多种自称或他称。那楼话区域以邕宁县那楼镇(NuaLou)为中心,包括邕宁县那楼镇、镇龙乡、百济乡、新江镇、刘圩镇、中和乡的全部和蒲庙镇、那马镇、南阳镇的大部,以及邻近的灵山县太平镇和钦州市那香镇、新棠镇的一小部分地区,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人口约30万人。该区域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分属钦州灵山县、横州永淳县、邕州宣化县(州县名以宋代为例)三个州县,三个州县的交汇点即在那楼圩附近,这可能是那楼壮话被称为“三乡话”的一个来源。那楼壮话被称为“三乡话”的另一个可能是,原属灵山县的那楼、新江、百济三个乡有着共同的语言文化,于是这三个乡的人被称为“三乡人”,他们所操语言被称为“三乡话”。总之,这一地区与“三”结下了不解之缘,正是这样的“三管”和“三不管”造就了这一地区独特的语言文化景观。那楼话有着比较独特的声韵调系统,明显区别于邻近的壮语、粤语及平话,而且,那楼话有着一套较为完备的常用汉字读音系统,使得该区域引进汉语词汇不需要借助汉语西南官话、粤方言、平话方言、客家方言的发音,当地人民可以轻松地使用汉字本地读音阅读汉文报刊、书籍、文件以及各种汉文作品。那楼话在声韵调方面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有着大量的前置喉塞音声母和唇化声母,其中的喉塞音成分、唇化成分属于区别特征,有辨义功能。而该语言音节中的喉塞音成分不仅作用于声母及介音,还作用于主元音和声调,应可视为类似于声调的超音段音位。那楼话中,元音a、e、o都有比较整齐的长短对立,这也是跟其他方言不太一样的地方。字母表Si60mu40biu3,AaBbCcDdEeFfGgHhIiJjKkLlMm,NnOoPpQqRrSsTtUuVvWwXxYyZz,声母Sleing1mu40,bpmfsyv,dtnldstssl,gknghmbndq,元音Yin20yaem1,长元音aeoiuiaua,短元音ae-ei-ou-i-u---uae-,韵尾Vun60mi3,-i-u-m-n-ng-p-t-k

特色产品

那楼镇的鲜淮山是含淀粉高,具有固血蓄精的药效,销售量占南宁批发市场的半壁江山,同时加工成干条,干片2500多吨,远销广东、湖南、河南、四川等地是广西重要的淮山生产基地,我镇的加工业较发达,有淮山、辣椒的加工,成为我镇转移富余劳动力的主战场,也是农民增收的亮点。镇内旅游资源丰富,有雷婆岭摩崖石刻的人文景观和帽子岭水库自然风光。

交通

以那楼镇区为中心的交通枢纽,那楼镇现有县道一条,过境里程为30千米(潭龙至那良村邕灵界段),乡(村)道15条,总里程约130千米。全镇22个村委会(社区)都通了硬化水泥路(其中水泥面宽准3.5米),绝大多数自然坡通了硬化水泥路(水泥面宽准3米),各村坡间来往方便,全镇村坡都通了汽车。022县道自偏西北斜穿境内,境内里程30千米,道路等级为三级甲等公路,横穿镇区。该路自起邕宁城区蒲庙镇八里亭,直至灵山县太平镇,其中蒲庙镇至镇龙段(经那楼镇区)为三级公路,镇龙至那良村段仍为四级沥青路段,那良村邕灵界至太平镇段为三级水泥路段。该路可延伸至灵山县,是灵山县往南宁市的交通便道之一。那楼镇区有通往新江镇(18千米)、百济乡(26千米)、中和乡、刘圩镇的水泥公路,各圩镇之间来往方便。

特色小吃

那楼生榨米粉,这种小吃风味浓厚,鲜滑爽口,营养丰富且价格低廉。那楼生榨米粉制作有六道工艺,即选米、发酵、打浆、压团、打团、榨粉。米浆提前磨好,滴干水份,用布包起来,放进火膛中,用草木灰埋上两三天的时间,让米浆微微地发酵,带一点点酸味,吃米粉时,随吃随榨。将弄好的粉团放在一个穿有几十个小孔的圆铁罐中,用一个削成圆形刚好能放进铁罐的木头,使劲压塞进罐中的粉团,使粉团从小孔被挤出一条条圆形的米粉线,下面是一大锅的骨头汤,从小孔出来的细粉条直接掉入汤里里,不一会就熟了,捞上来盛入碗内就成为生榨米粉了。再把半肥瘦的猪肉剁碎,加上切成末的头菜,一起炒香的头菜肉末,浇上一大勺,撒上葱花,加点油豆腐,浇上一勺汤,美味可口的生榨就做好了。生榨米粉有两种吃法:1.是把米粉放入大碗中,浇上一大勺头菜肉末,撒上葱花,加点油豆腐,加进高级酱油、盐、熟豆芽、咸菜、生葱各适量,倒入滚热的骨头汤即成,这种叫汤榨粉;2.是干捞,不加入骨头汤,用由酱油、酸醋、盐、味精等多种调味料熬成的卤汁淋入粉内,加上叉烧肉片、豆芽、酸菜、熟韭菜一起拌匀,就成为清凉爽口,适宜夏季食用的叉烧干捞榨米粉。该小吃堪风味浓厚,鲜滑爽口,营养丰富且价格低廉称一绝。芝麻饼,铁锅芝麻饼:起源于蒲庙、那楼、刘圩、中和等乡镇,原是邕宁人过年过节的喜庆小吃,现在只有少数老年人会做这种小吃,是一种将近失传的小吃。米面做的饼皮,黄糖加上若干种粟米加工成的馅料,把做馅用饼皮包好、压成饼,撒上芝麻在烧红的铁锅上烙干。其貌不扬的圆饼,香脆的饼面咬在嘴里咔吱而化,渗出清甜的饼馅和芝麻的香味,在口中慢慢散开。冬日的那楼街等地常有老人架着平底大铁锅的蜂窝煤炉旁烙芝麻饼叫卖。

城镇发展

那楼圩始由当地周、王、滕、杜等姓氏几户人家设摊卖茶粥,继而客商云集,于清雍正元年(1723)开圩,历来是区乡政府所在地。民国时期设有三凝书院(另有一说为“三宁书院”。三宁,清朝民国时期称今新江、那楼、百济等乡镇为三宁。其中,新江称上宁,那楼称中宁,百济称下宁。)1949年曾是粤桂钦、邕、灵边区人民政府所在地。(1951年前,钦县、灵山两县属广东省,邕宁县属广西省)。圩内居民2500人(1990年前),壮汉杂居。上市的农副产品以粮食u、淮山、辣椒、蚕茧、蘑菇为大宗。三日一圩,圩日赶集人数最多有1.5万人(1985年年表),是邕宁县东南部较繁荣的农贸集市。境内有南宁至镇龙的公路。(以上资料来自1995年版《邕宁县志》,有略微修补),那楼镇区主体由过境公路(022县道19KM~21KM段)、旧街、新街组成,面积约1.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1.5万人。那楼镇区街道不多,主要有过境公路、旧街、新街以及新旧交接路、新街东后街等。那楼镇建立于1994年,于1994年正式开辟新街区,至今为止,新街街区占那楼镇区面积的一半左右,建有一家超市(仁群超市)和猪花交易市场、新街农贸市场两个市场,圩日交易活跃,集市繁华,成为那楼镇区最重要的一部分。那楼历来为区乡政府所在地是邕宁重要的商贸集市,商业活跃,圩日交易额达100万元以上。那楼镇区建设发展很快,1990年城镇面积约0.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500人;2001年城镇面积约0.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4000人;2007年城镇面积1.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32万人;2011年城镇面积约1.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达1.5万人。镇区至周边乡镇有乡、村道公路相通,大部分为水泥路,交通方便,是新江、百济、刘圩、中和等乡镇的区域中心城镇。

旅游

雷婆岭摩崖石刻:雷婆庙摩崖石刻位于那楼镇那良村那蒙坡东面的海拔209米的雷婆岭上,周围山岭叠嶂,石刻主要在岭顶北面的大裂缝的两侧崖壁上。裂缝长约50米,高约7米,石刻周围郁郁葱葱,树木丛生。据《雷庙碑记》载:每逢农历五月初五,群贤毕至,少长成集,乘兴而游乐。同时,进行有关道教礼事活动,事后便在摩崖上刻字留念,这种活动始于清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一直延续到至今,石刻所反映的多数是赞誉风景,亦有歌功颂德等内容。如“胜似桃源”、“名山仙洞”、“德著明峰”、“道大德宏”、“坪岭围歼塞敌胆,汉林鏖战破妖园”等等。雷婆岭石刻面积约有350平方米,共计43幅,最早的是清嘉庆已卯年间(公元1819年)刻的,形式不一有横幅、直幅、圆幅、扇形、对联式等。其中横幅最多,占90%,最大一幅长3.18米,宽1.24米;最小一幅是圆形,直径长0.46米。字体有正楷、行书、魏书、隶书等字体,最大字体是53×49cm。
那楼镇那良村那蒙坡百年老民居:与雷婆岭摩崖石刻隔山相望,遥相呼应,有一处古民居。古民居位于那良村那蒙坡,有数百年历史。依山而建,古朴庄重,民风淳朴,村中遗留许多历史文物,有较好的历史文化研究和农家乐旅游开发价值。与南宁最“雷”人石刻隔山相望,遥相呼应,有一处南宁最“牛”古民居。古民居位于那蒙坡,有数百年历史。依山而建,古朴庄重,民风淳朴,村中遗留许多历史文物,有较好的历史文化研究和农家乐旅游开发价值。
那楼镇三江村告祥坡明团河营遗址:遗址位于南宁市邕宁区那楼镇三江村告祥坡东北1.5千米处,始建于明成化初年(1465年),由北海道佥事林锦、都指挥欧磬同建。遗址长250米,宽120米,三面环以三江河,又称“围城”。邕宁县开展文物普查时发现,采集到青砖数块(0.3×0.17×0.09米)、瓦筒、勾头、青花瓷数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