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丰镇地图
南丰镇相关地区地图: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42046男20577女21469家庭户户数13948家庭户总人口(总)40623家庭户男19688家庭户女209350-14岁(总)73650-14岁男37170-14岁女364815-64岁(总)2968115-64岁男1460615-64岁女1507565岁及以上(总)500065岁及以上男225465岁及以上女2746户口本地住在本地38005-
经济文化
该镇主要种植水稻、橡胶、甘蔗和香茅等。由于水电供应充足,农田灌溉便利,旱涝保收,平均亩产粮食700多斤,每年总产近1000斤。红藤和白藤是大宗商品,畅销省内外。全镇年经济总收入1220.5万元。镇上有南丰水文站、南丰电站等多家单位。全镇有中学1所,在校学生500人,教职工40人;小学22所,在校学生2920人,教职工146余人。
乡镇代码
411625102:~201南丰村~202十河村~203李路口村~204大任村~205倪堂村~206磨王村~207李寨村~208辛寨村~209赵庄村~210唐桥村~211郭店村~212双庙村~213辛小庄村~214罗张村~215刘胡村~216宋庄村~217谢楼村~218五里村~219张楼村~220陈庄村~221李庄村~222贾楼村~223马寨村~224高店村~225徐寨村~226王楼村~227蒿庄村~228孙搂村
社会事业
南丰镇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南丰镇建有初中三所、小学三十三所,幼儿园两所,1996年该镇被河南省、周口市授予教育“双基工作达标先进单位”、教学质量居全县前列。南丰镇建有广播电视转播塔、程控塔、手机接收塔,拥有镇级卫生院两个。镇敬老院设施齐全、环境一流,2007年被周口市命各为“文明敬老院”。市场建设初具规模,2006年建成的南丰综合市场年交易额达5000多万元,属周口市镇级一流的综合市场。南丰镇以文明乡镇创建为契机,积极实施镇区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2006年,该镇沿街铺彩砖1.6万平方米、修下水道3100米、栽种风景树1536棵,新架路灯104盏,新建专业市场2个、垃圾处理场1个。目前,该镇街道畅通、市场繁荣、环境优美、人气十足,已成为双沟、白马、张完等周边乡镇石油、农机、农资经营、粮食购销、商贸交易、餐饮娱乐的中心和商品集散地。镇区面积由1.68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2.8平方公里,形成了“三纵三横”的镇区框架。按照“科学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建管并举;完善功能、优化环境;突出特色、体现品位”的总体建设思路,南丰镇在未来三至五年内将建成镇区面积5平方公里,容纳3万人的城镇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商贸繁荣、文明富裕的现代化的豫东中小城镇。改革开放、活力四射的河南省重点镇、中州名镇——南丰,以她特有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丰富的农产资源、优惠宽松的投资环境,热诚欢迎八方有识之士来此投资兴业、共谋发展。
文物古迹
南丰是县内古文化遗迹较多镇之一,古建筑(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开建古城、侯村“乡贤”牌坊,李氏大宗祠、大岗老井、金楼状元井、酒井村桥、金岗村井。出土文物有南利羊墩战国至西汉墓群等,现均得到有效的保护,合理地利用。开建县古城址位于南丰镇北端,西临贺江。《开建县志》载重:“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初为土城,高仅六、七尺,成化元年改为砖城,南向,背倚北雁山,东、南、西三面临开江,贺江,城周三百三十六丈,高一丈九尺,建有古城门三个:南日‘迎恩’,西日‘开江’,北日‘镇边’。城外有城壕两重,各阔三丈。”该城堡历明、清、民国而今已有五百多年,屡圮屡建,现存西、南两城门及西、南面约30米长城墙。石砌南门,门洞高3.15米,宽3.95米,进深5.67米。侯村“乡贤”牌坊位于南丰镇侯村管理区侯村,清初侯氏家庭为纪念乡贤侯应遴(又名侯夷庚)而建,该牌坊即为侯氏祠堂外门楼。八柱三门三楼,木石结构,方形花岗石为柱;出斗拱五西重翘,斗饰为莲瓣状;牌坟为布瓦歇山顶,绿琉璃剪边,鸱毛吻;柱枋间有如意斗拱,为七西重翘,间有狮子、鲤鱼、花卉等油彩木雕装饰;正中内外四柱脚各嵌有一块波形大理石抱鼓。正门柱前后各阴刻对联,正面为:“鸢喜天飞扬翊清芬劳荣绰楔,鱼欣渊跃昭彰雅化耀灵祠”,横批“鸢飞鱼跃”;背面为:“非阿好覃恩赐,贤有真修也垂泽”,横批“光前浴后”。围墙下部各嵌四幅石质动物,花卉浮雕。是县内唯一保存完整的古牌坊。1985年,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注:侯应遴,字左熙,又名侯夷庚,原开建县二都(今南丰侯村)人,明代曾知广西容县,为官司清廉。时藤县、北流两邻邑缺官,当地父老请其兼摄政事。晚年辞官归田,仍热心于修庙、铺路、架桥等公益事业,深得乡人敬仰,誉为乡贤。金岗村井位于南丰镇金岗村,建于明代。井口平面方形,花岗岩石砌筑,边宽1.4米,现完好。状元井位于南丰镇金楼村西,距村边状元庙址约40余米。明万历《肇庆府志》载:其水清甘,四季常溢,世传唐状元莫宣卿所凿,故名。1956年大旱,村民除去树壳并将泉眼凿大,后以青砖石块砌成此井。井口呈正方形,边长1米,深2.50米。井沿由四条花岗石围成,平台铺砖宽4.6米,长6米。井水始终平满,至今仍为村民饮用。南丰利羊墩战国至西汉墓群位于南丰镇新区的封怀公路东侧。1989年省、县博物馆联合发掘,共清理古墓葬55座其中战国早期墓1座,战国中期墓7座,战国晚期墓20座,西汉早期墓10座,余为西汉晚期至明清墓葬,随葬品共170余件,品类有陶器、原始瓷器、青铜器、铁器、玉、石器。墓葬除19号墓为带斜坡墓道的凸字形单室土坑墓外,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墓底置腰坑的约占80%,腰坑有圆形、方形、长方形三类,中放置陶器或其他小件器物。28号墓出土有长剑、戈、钺、短俞、刮刀等青铜器,长剑还附有木鞘痕迹,为县内首次发现,省内也不多见。12号墓出土的两件铁插推断为造墓时的挖土工具,亦属重要的器物。出土的20多件陶器上有30个刻划符号,有几个为以往未见。该38座战国至西汉墓群,在省内属较重要的发现。据已有资料,带圆形腰坑的窄长方形土坑竖穴墓,乃是湘、粤、桂东周越人墓的特点。
经济发展
南丰镇是两广三县七镇以及贺江两岸商贸集散地,又是广东省中心镇之一。目前,镇城区有主次街道16条,总面积达5.68平方千米,全部实现硬底化。近年来,镇委、镇府坚持“工业强镇,农村富镇,商贸旺镇,科教兴镇”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本镇矿产、农林、劳动力等资源较为丰富的优势,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大力引进矿产开发、加工型轻工业等产业,第三产业发展迅猛,南丰市场产品零售额年超亿元,现有3200多家工商企业;同时,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三高”农业。努力打造南丰优质谷、沙糖桔、沙田柚、蕃石榴、蔬菜等特色品牌农业,全镇95%以上插植优质稻,年产优质谷4万多吨,是肇庆市重要的商品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