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拉木镇地图
聂拉木镇相关地区地图:
水力资源
水利资源极为丰富,有朋曲河、波曲河、门曲河、藏拉河等河流。波曲河终年水流湍急,环城至樟木镇流向尼泊尔汇入印度洋。全县有水电站3座,总装机容量2560千瓦;有邮电局两所,电信局两所,樟木邮政局还办理国际邮信投送业务,县城和樟木镇有程控电话1200余门;金融机构6个,县城有农行支行,樟木镇中国银行支行,可办理国内外一切资金往来业务;设有广播电视台和各乡镇广播电视单收站、电影放映队5个,新华书店1个、图书馆1个,文化馆一座;三所医院及各乡镇卫生所;一所中学,4所公办完小以及3所民办小学。
自然地理
聂拉木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喜马拉雅山脉与拉轨岗日山脉之间,是西藏自治区边境县之一。拉木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喜马拉雅山脉与拉轨岗日山脉之间,是西藏自治区边境县之一。喜马拉雅山脉自南向北大致可分为三带:南带为山麓低山丘陵带,海拔700—1000米左右;中带为小喜马拉雅山带,海拔3500—4000米左右;北带是大喜马拉雅山带,是喜马拉雅山系的主脉。
发展贸易
聂拉木口岸是全区最大的国家一级对外开放通商口岸。聂拉木县县委、县政府切实抓住边贸这个“龙头”,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口岸发展的意见》,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搞活区域经济,推进边贸资源优势向现实经济优势的转化。去年,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8000万美元。优化产业布局。聂拉木县突出做好“农牧特色”、“藏药特色”、“边贸特色”这三篇特色文章,在打造主导产业、拳头产品、特色经济上狠下功夫。争取山东省投资1000万元实施聂拉木藏药厂技改工程,集中力量发挥好藏药生产这个优势;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和《聂拉木县生态旅游总体规划》,去年,全县个体私营户达603家,从业人员1260人;吸引国内外游客72万人(次),实现收入370万元,比上年增长30%。提升经济质量。重点抓了聂拉木藏药厂技改和GMP认证工作,促进产品升级,使该厂从手工作坊跃升为年生产总值达5000万元的全区医药生产骨干企业,大大增强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同时,建立并完善了科技服务体系,加大农牧科技推广力度。锁作开发区建设项目,已成为全地区农牧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样板工程。
经济建设
该镇距离樟木口岸30公里,下辖7个行政村和12个自然村,均分布在318国道两侧。除了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外,该镇有一部分群众长期在县城从事商店、茶馆、旅馆等服务业。农闲季节里很多群众在镇政府的组织下搞旅游、跑运输、挖药材、打小工,从而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聂拉木镇2000年开办了聂拉木镇砂石厂,每年从这里群众获益20—30万元。为了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在保证群众收入不变的情况下,镇政府将该厂承包给私人管理,目前砂石厂组织有序,管理有方,经济效益好,全镇参加的群众有120多人。镇政府还抓住区域优势,多渠道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在原有8个农牧民施工队带队组织劳务输出的基础上,又组建了一支能够承建中小型水利施工项目的施工队。在旅游业创收方面,镇政府、各村党支部以做好潘杰林寺景点的服务和做好到希夏邦马峰道路的维修工作为重点,积极吸引更多的游客。除此之外,该镇政府组织群众挖药材,做好药材的收购、销售服务;以典型示范作引导,鼓励群众利用县城驻地区域优势开商店、开茶馆、开旅馆等;利用农闲组织群众编织民族手工艺品到市场上出售;组织群众参加物资交流会,让农畜产品进入市场,增加群众现金收入。
气候环境
属高原温带半湿润气候区,气温偏低,冬季寒冷。南北高差悬殊,气候差异大,南部温暖湿润,北部干冷。降水较充沛,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日照充足,无霜期短。年日照时数2638.9小时。年无霜期170天左右。年降水量617.9毫米。属高原温带半湿润气候区,气温偏低,冬季寒冷。南北高差悬殊,气候差异大,南部温暖湿润,北部干冷。降水较充沛,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日照充足,无霜期短。年日照时数2638.9小时。年无霜期170天左右。年降水量617.9毫米。
自然保护区
聂拉木县属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有两个核心保护区(希夏邦玛峰和雪布岗核心保护区),一个科学实验区(聂拉木科学实验区)和波绒乡牧业经济发展区及亚来、门布、琐作、乃龙兼农兼牧经济发展区。境内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水利资源极为丰富。樟木镇原始森林植物种类繁多,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珍稀树木。其中药用植物繁多,主要盛产虫草、贝母、当归、雪莲等130种名贵药材。珍禽异兽繁衍生息,主要有獐子、雪豹、小熊猫、藏雪、黄羊、藏野驴等100余种。在县境内还矗立着海拔8012米的世界第十七高峰——希夏邦马峰和8座海拔7000米以上的雪峰。这里有风光秀美的天然风景,温暖湿润的自然气候,风姿多彩的冰山大川,滔滔不绝的高山银河,碧波万顷的肥沃良田、飞流千丈的溪流瀑布,神秘的原始森林,独特的藏传喇嘛庙、广阔的草原。成群的牛羊在这里繁衍生息,勤劳朴实的农牧民在这里世代生活。众多的名胜古迹吸引着中外旅游观光者和科研考察团。全县交通比较便利,被称为“旅游黄金线”的中尼公路(国道318线)纵贯全县3乡2镇,是全县和全区一条重要的经济动脉。全县基本形成了县村三级公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