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电子地图 > 肇庆市地图 > 封开县地图 >
平凤镇地图
平凤镇相关地区地图:

下辖村

古石村古显村范村村登河村平岗村平原村广峰村红庄村新宁村五一村蟠龙村凤塘村

经济状况

镇党政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实施两个根本转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持续健康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2002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2.77亿元,同比增长2950万元,比增11%。工农业总产值1.255亿元,同比增长1178万元,比增10.5%。农业总产值1.515亿元,同比增长859万元,增长6%。集体经济纯收入达到189万元,增加43万元,增长2%。全镇2002年人均收入达到3885元,比增113元,增长3%。年未居民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440万元,增加100万元,增长7.6%。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情况。现有农业龙头企业5个,即麻竹基地4000亩,西瓜基地600亩,肉桂基地10000亩,黄瓜基地500亩,香蕉基地3500亩,沙糖桔基地4000亩。年产品购销总量3300吨,销售收入553万元,创税利327万元,带动农户3500户,农户从中增收202万元。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5146男7719女7427家庭户户数4042家庭户总人口(总)15117家庭户男7712家庭户女74050-14岁(总)51520-14岁男27550-14岁女239715-64岁(总)854615-64岁男444215-64岁女410465岁及以上(总)144865岁及以上男52265岁及以上女926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4028

历史文物

平凤是革命老区镇,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独特的人文景观。主要历史古迹有:1、大造宫。位于平岗村委会马浪岗,始建于唐初、宋、元重修,明代又再次重建。大造宫原为两进合院式布局,前座及左右两边廊道被拆除,今仅存门楼、后殿以及两侧围墙。后殿为单檐布瓦硬山顶。面阔三间、宽12.64米、进深五间、长11.68米,梁架为穿斗与抬梁相结合,驼墩造型风格不一。月梁下皮雕有卷花纹,柱头隐刻为圆盘形斗承托屋檀。柱础形制简朴,为覆盆式,在柱础上再立一短柱高0.49米,短柱置一厚15.5厘米的木质。1926年,封川县第二区区农民协会和区农民自卫军总部设在此处。1985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泰新桥。位于平岗村,始建于明代嘉靖十二年即1534年,清朝嘉庆年间1812年重建。该桥为梁柱式廊桥,桥长10.89米,阔3.4米,桥上有桥屋涵盖全桥。桥屋面阔三间,歇山式屋顶,屋脊饰灰型卷草物,脊身看面灰塑浮雕卷草花纹,盖瓦方式为蝴蝶瓦。泰新桥建筑精巧,造型古朴。桥下部分保持了我国唐宋时期木结构梁柱式桥梁的古制,堪称南粤古桥中之奇葩,1989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李炳辉烈士祠,李炳辉是著名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是土生土长的平凤镇平岗村人。1911年4月27日,李炳辉随黄兴率领的"先锋队"攻进两广督署衙门,与清军激战一夜,英勇顽强,冲锋在前,终因寡不敌众,最后和其他革命军人壮烈牺牲,时年仅20岁。烈士祠位于平岗村。为一间泥砖木结构,宽4米、进深5米,厅上有木板楼,正门楹上横挂"炳辉李烈士祠"木质牌匾,长300厘米、宽50厘米,匾首小楷直书"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左边刻有林森(中华民国政府主席)印模,门墙两旁坚挂木对联"气贯浩然留芳百世""功成革命俎豆千秋"。4、城琰乡农民协会旧址,旧址位于今平凤镇登河村委会城琰村的五通宫,五通宫于明正清年间重建,历代有维修。现梁架结构柱网排列为明代风格,建筑形制古朴,1985年被县列为文物保护单位。1926年6月,封川县第二区农民协会成立后,继续组织发动各乡农民参加协会扩大武装力量。1926年9月,城琰乡农民协会成立。会址设于五通宫,选举陈蔼佳任该农会委员长,苏焕贤为副委员长,组织会员开展"二·五"减租,反对大斗秤,收缴地主枪械等斗争活动。

文化教育

现全镇有小学13所,学生入学率99.9%,初级中学1所,学生入学率99.7%。每年为县重点中学和各类职业学校输送和培养了大批优秀学生。两年来镇争取上级扶持老区资金近200万元,建成了红庄小学、镇中心小学等6所教学大楼并购置大批教学仪器,改善了教书育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