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省电子地图 > 宁德市地图 >
屏南县地图
屏南县相关地区地图:

社会事业

2008年,屏南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1亿元,其中30个县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71亿元,4个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71亿元。宁屏二级公路全线竣工通车。全年完成农村道路硬化128千米。城市建设全年投资1.5亿元,建成天外天国际大饭店、金隆世家、厦林苑公寓等一批新的标志性建筑。后垄溪一级电站等7个水电项目建成发电,新增装机8.73万千瓦,全县装机总量达到40.75万千瓦。建成佳洋110千伏变电站二期扩建工程等配电网项目。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一期工程投入使用;乡镇新建垃圾焖烧炉7座、简易垃圾填埋场7个、小型垃圾中转站21个。天星山被审批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全年植树造林1586.7公顷,新建城市公共绿地面积6000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4.6平方米。全年教育方面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24.4%,增幅达25.0%;中小学危房改造及远程教育工程完成投资905万元。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资金政策全面落实,减免补助资金达653万元。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一阶段工作。屏南县被列为福建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平讲戏、乱弹戏、杖头木偶戏、双溪元宵灯会、双溪铁枝传统表演、屏南红粬制作与黄酒酿造技艺等6个项目被列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双溪镇、漈下村和漈头村被列为第四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成功申报省、市级科技项目6项。广播电视联网新增20个行政村,发展用户2490户,11个乡镇所在地全面联网。殡仪馆建成投入使用,2007年12月10日起全境死亡人口火化率为100%。2008年,屏南县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其中农村保障9408人,城镇保障669人,全年发放保障金733万元。全县共有12.5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年累计发放农民住院医疗报销补偿金559.3万元。偏远乡村医生月津贴从60元提高到120元。全县共有1594人享受每人每年600元的库区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补助。全年落实林业、扶贫、山海协作、计生、下岗失业人员等各类小额贴息贷款或无息贷款2500多万元。完成“阳光工程”培训1507人,新转移农村劳动力3050人。城镇新增就业856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500人。“平安屏南”建设扎实推进,县城治安视频监控系统投入使用,全县无刑事案件村118个,占77.1%;无治安案件村85个,占55.6%。社会事业。顺利通过省对县教育督导评估和农村远程教育工程验收;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达到679人;全年累计完成教育基础设施投资1400多万元。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门诊业务楼建设和危房改造工程,中医院病房大楼投入使用,县医院妇产科病房大楼完成主体工程。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列为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备选项目;新增平讲戏、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双溪传统铁枝表演技艺等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漈下村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广播电视村村通任务全面完成。全年共有5个科技项目获得省、市立项支持,鸳鸯溪茶业有限公司高山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被列为“全国农村科普示范基地”,被评为福建省第三届科普先进县。全年完成人工造林1500公顷,新封山育林233.3公顷,完成“绿色通道”建设273.8公顷。死亡人员火化率保持100%。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省、市下达指标范围内。全年完成土地整理和村庄整理113.3公顷。
人民生活。全年落实城乡“低保”共9880人,发放保障金726万元;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参保面稳步扩大,发放各项社会保险金2789万元;全县95%以上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万人,发放城乡居民困难家庭医疗救助资金46万元。全年投入库区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补助资金220万元。落实公务员、教师队伍规范津、补贴政策,全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地区补贴增加220元。全年新增城镇就业841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57人;“阳光工程”培训1005人,新转移农村劳动力3002人。全县72.8%的村(居)无刑事案件,58.9%的村(居)无治安案件,被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

经济建设

经济概况:2008年,屏南县完成生产总值21.62亿元,增长15.6%,增幅为1997年以来最高,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4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7.06亿元,增长20.0%;第三产业增加值9.12亿元,增长18.4%。经济增长的结构、质量、效益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例从上年的27.34∶31.82∶40.84调整为25.2∶32.6∶42.2。财政总收入1.38亿元,增长29.5%,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8085万元,增长30.2%。农民人均纯收入4260元,增长14.0%。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7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1.1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按历史可比口径)500万美元,增长25.6%;完成出口总额838万美元。
农村经济:2008年,屏南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70亿元,增长5.6%;粮食总产量5.40万吨。新增旺诚工艺品有限公司、大森工业原料林基地有限公司和三泰轻工制品有限公司3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完成200口沼气池建设任务。46个村“家园清洁行动”通过省、市考核验收。完成造福工程118户559人。全县31个地灾点已搬迁群众70户352人。
工业经济:2008年,屏南县工业总产值17.02亿元,增长28.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2.04亿元,增长40.3%。化工、电力、食品、竹木工艺、石材加工、服装织造等六大优势产业累计完成产值9.0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5.4%。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总数达到46家;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39.5%,比上年提高9.5个百分点;工业制造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1.06亿元,增长29.0%;当年签约工业项目8家,其中投产5家;漈头工业园区年度完成投资400万元,累计平整土地20公顷。

风景名胜

鸳鸯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屏南县东北部,截止2010年1月,是我国唯一的鸳鸯鸟保护区,共分白水洋、鸳鸯溪、叉溪、水竹洋——考溪、鸳鸯湖等5个游览区。,鸳鸯溪即屏南县双溪镇宜洋村的白岩溪,因多鸳鸯,故名。总面积78.8平方公里,是中国目前唯一的鸳岛保护区,1992年被国务院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区。鸳鸯是中国特产鸟类之一,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春秋季在内蒙、东北地区繁殖,冬季到南方越冬。鸳鸯溪海拔800多米,山深林密,环境幽静,是鸳鸯栖息的好地方,每年秋季便有数百上千只鸳鸯从北方飞来越冬。100多年前这里就发现鸳鸯,故屏南又有“鸳鸯之乡’的美誉。鸳鸯溪景区由白水洋、鸳鸯溪、叉溪、水竹洋一考溪、鸳鸯湖5个游览区组成。白水洋在鸳鸯溪上游,溪流两岸流泉飞瀑,万木扶苏,最令人叫绝的是其独一无二的“十里水街”。“水街”由溪水漫过三大块平坦的巨石组成奇特的景观,最大的一块达4万平方米。人行其上,水漫足背,波光潋滟,一片白炽,故称“白水洋”。白水洋平坦宽敝,上可行车。下游有一条50多米长的天然滑道,赤身下滑不伤肌肤,被称为“天然冲浪游泳池”。鸳鸯溪为中心景区,以鸳鸯、猿猴等野生动物和衡有植物为主要特色,融溪、瀑、峰、岩、洞、潭等山水景观为一体,成为不可多得的综合性游览区。其中最有特色的是“百丈(氵+祭)水濂洞”,已列为全国五大水濂洞之首。清代宜洋武举张朝升称之为“(氵+祭)水成烟”。它的特点是落差大、瀑面宽、水量足且不枯竭,可进洞仰看水濂。叉溪游览区位于鸳鸯溪下游,以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丰富多彩的河谷景观名闻遐迩。主要景点是可与“百丈(氵+祭)水濂洞”相媲美的“百丈(氵+祭)”。2008年,县政府加快景区建设,完成景区投资8100万元,白水洋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地质公园博物馆、管理中心休闲娱乐城建成投入使用;鸳鸯溪景区管理中心、鼎潭栈道和管理中心休闲娱乐城建成投入使用,百丈漈电梯等基础设施建设顺利进展。提高服务水平,新建了一批旅游住宿、餐饮、娱乐等配套设施,天外天国际大饭店被评为四星级宾馆,全县旅游接待床位接近4000个,旅行社18家,导游员、讲解员272人。实施品牌建设,全年投入旅游宣传经费450万元;相继成功举办白水洋国家地质公园揭碑开园仪式暨白水洋游客中心落成典礼、第五届中国·白水洋旅游论坛、世界小姐走进白水洋等活动,白水洋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快速提升。白水洋被列入2009年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推荐名单;白水洋、鸳鸯溪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年接待游客60.2万人次,增长100.1%;旅游综合收入2.41亿元,增长166.7%。
白水洋景区:白水洋是福建省八大旅游品牌之一,因其奇特的地质地貌现象而被誉为“天下绝景,宇宙之谜”,国家副总理吴仪游玩白水洋后题“奇特景观”。,白水洋是鸳鸯溪五大景区中最具特色的天然景观,平坦的岩石河床一石而就,净无沙砾,登高俯瞰,其形状犹如一丘刚刚耙平的巨大农田,平展展的铺呈在崇山峻岭之中。三大浅水广场中,最大的达4万平方米,最宽处182米,河床布水均匀,水深没踝。阳光下,洋面波光粼粼,一片白炽,故称之为白水洋。白水洋的三大浅水广场经国家建设部论证,系目前世界已发现的稀有浅水广场。经地质专家初步考证为火山熔岩,由于地壳运动,部分地段有花岗岩侵入,河床底部岩石由于横向节理比较发育,在水流的长期冲刷下,形成了今天这种奇特的地质景观。白水洋的地质地貌虽不复杂,但形成这种地貌的原因却十分复杂,至今尚无一种科学而准确的说法,故被称之为“天下绝景”,“宇宙之谜”,省委卢代书记来屏考察时,曾指示我们要请专家前来做进一步的考证,赋予白水洋以更深、更丰富的科技和文化内涵。
青蝶漈:这是鸳鸯溪最有名的瀑布之一,青蝶漈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古时候有一个倪青蝶的姑娘,发现了一种可以染布的颜料——“青”,和取青染布的技术,她贪心的哥哥为多嫌钱,垄断了种青和取青的技术,不许她泄露密秘,善良的姑娘在劝说未成的情况下,被她的哥哥打得遍体鳞伤并关了起来,她设法逃出家门,将技术传给了村里人。因为青蝶曾在瀑布的上头修建了两口滤青的青池,后来,村里人为了纪念青蝶姑娘,就把这个瀑布叫做青蝶漈。这个瀑布略呈斜形,水不是一泻而就,水花跳跃着,翻腾着,撕出了片片青纱般的水雾,像极了风中那夜逃的叫青蝶的女子翩纤的裙。
大白岩:大白岩是由一座弧形的石峰构成,它以白色为主,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炫人眼目。春秋二季,岩缝中或杜鹃,或枫树点其间,红白相映,艳丽异常,俨然一幅张大千笔下的神来之笔。大白岩高低二岩并肩挺立,所以又叫比翼峰。岩中有雄鹰窝、岩燕窝,常能见到雄鹰在其腹上盘旋,更加衬托出大白岩的雄浑壮观。
小壶口瀑布:仓潭深达数丈,潭壁笔,直如仓板壁,故叫“仓潭”。潭边的瀑布叫“仓潭雄瀑”,溪水奔腾直下,惊涛荡谷,很象黄河的壶口瀑布。
宜洋景区:百丈漈与水濂洞:水濂洞据说是孙悟空奉观音之命来保护鸳鸯时的住所。昔日宜洋武举张朝升举加来为宜洋村选八景时,就把洞外的百丈漈列为宜洋八景之一列—“漈水成烟”。形容此处的瀑布的水飘洒不知几千里,如烟似幻。人立于瀑布之下,只见一泓直泄,气势非常,给人以清溪之水天上来的感受。曾有诗云:“万绿丛中雪浪飞,惊涛荡谷似沉雷。潭边仰望千寻瀑,疑是游龙下翠微”。我国原有黄果树、连云港、雁荡山、武夷山四大小濂洞之称,有关专家认为应加上百丈漈水濂洞,并将它列为全国“五大水濂洞”之首。美丽的神话传说,与现实景观交缠在一起,自然和谐。从瀑布朝底下看去,云卷云舒,象极了一群白衣素裙的仙女笑闹着相携飘落九天。潭边林木森森,景致清幽,晴天时清晨至近午,阳光下,长虹卧波,气象万千,一瀑兼雁荡大龙湫之雄奇与小龙湫之灵秀。百丈漈丰水时,冲力极大,只一重瀑布;枯水季节,则形成三重瀑布,它与下方的青蝶漈之间不足300米,其间却多隔着六重瀑布,其中百丈漈与青蝶漈皆为百米高瀑,它的落差高达300多米,直至仙人桥方能一窥它的全貌。

历史沿革

屏南历史悠久,远在3000年前就有古越先人在境内繁衍生息。据《屏南县志》,清置屏南县,以位于古屏山之南而得名。公元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析古田县北乡置屏南县,历属福州府、闽海道。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析古田县境东北部移风里、新俗里和横溪里的13个都之地建县。县治双溪位于翠屏山之南,故雍正皇帝给取名“屏南”。屏南建县后,属福州府。国元年(1912年)废府、州制,实行省、道、县三级建制,屏南直属福建省辖。民国22年,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将福建划为4个省,屏南属闽海省。民国23-38年,屏南历属第二、三、八行政督察区。1949年11月28日解放,历属南平专区、闽侯专区、福安地区、宁德地区、宁德市。新中国成立后,屏南属南平专区。1963年8月,改属闽候专区。1970年7月,又改属福安专区。1971年,原福安专署驻地迁往宁德改称宁德地区。1997年,屏南县面积1494平方千米,人口17.9万,辖4镇7乡:古峰镇、双溪镇、黛溪镇、长桥镇、屏城乡、棠口乡、甘棠乡、熙岭乡、路下乡、寿山乡、岭下乡。县政府驻古峰镇。2000年宁德地区改称宁德市,屏南县属之。2003年,屏南县辖4个镇、7个乡:古峰镇、双溪镇、黛溪镇、长桥镇、屏城乡、棠口乡、甘棠乡、熙岭乡、路下乡、寿山乡、岭下乡。

交通通讯

屏南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交通便捷,203省道穿境而过,全县乡乡通柏油公路;屏南东南与蕉城区相连,东北与周宁县交界,北与政和县接壤,西北至西与建瓯市毗邻,西南至南与古田县相接。全境东西宽54公里,南北长50公里,总面积1470.67平方公里。县城至福州170公里、至宁德市100公里、至赛岐港135公里、至三都澳130公里、至古田火车站95公里。通迅发达,已开通万门程控电话,县乡村全部实现电话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电力充足,本地电网与省电网并联,装机总容量8万千瓦;现有水厂2座,日供水达1.6万吨,投资环境日益优越。

特色小吃

秋色锅边:秋色锅边先将田野土生泥鳅用清水养三四天,洗干净放清水煮成半熟,去其头属、内脏,放入锅内加调料油、盐、姜丝、酒糟等,煮成汤汁备用。锅边糊用熟油文火慢炒徐徐加入汤汁,再加入适量田螺香菜、朝天椒、味精、老酒、葱花,煮开三四分钟即可。既解渴又果腹。食后回味无穷,成为待客佳点。秋色锅边以双溪镇最有名。
米烧兔:色味俱佳,油亮的兔皮呈米黄色,兔肉溢出阵阵米香,让你未食先流涎水。客人到屏南寿山,必定会尝到米烧兔。它色味俱佳,油亮的兔皮呈米黄色,兔肉溢出阵阵米香,让你未食先流涎水。米烧兔制作工艺独特,先在铁锅里放入大米,再用竹架托住宰杀的兔子,烧起微火让锅温慢慢烘干兔肉大部分水份,同时让米香逐渐渗入肉中。用餐时,将米烧兔切成细块,佐以糟姜、葱蒜以及摩芋丝等炒煮即可。除此之外,寿山还有“肠中肠”等特色创作工艺,丰富了美食文化。
一捧雪:当地特产“养美妞”豆作馅,蒸熟糯米作皮,望去如一团白雪,深受宾客好评。
鸳鸯面:其色泽如琥珀,质地滑腻而富有弹性;炒之不糊不碎,条条伶俐,食之清滑鲜嫩。“鸳鸯面”俗名“苦椎面”,其色泽如琥珀,质地滑腻而富有弹性;炒之不糊不碎,条条伶俐,食之清滑鲜嫩。相传屏南人在唐末时即能制作,采野生柞树果实,去壳、浸泡,漂去苦味,磨浆,晒成粉、煮熟,切成细条,即成“苦椎面”。从唐末至20世纪80年代之前,屏南人一直用它充饥,缓解粮食缺乏。之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关注以及饮食观念、结构的变化,纯天然野果制成的“苦椎面”自然成为人们青睐的绿色时尚食品。据有关专家鉴定:“苦椎面”性清凉解毒,富含氨基酸、铁、铜等多种微量元素;而且实践证明,以“苦椎面”与鱼腥草等焖,炖猪排骨,不仅鲜嫩可口,还是治疗痔疮、蛀牙和高血压的优良药膳。因此,现在“苦椎面”身价倍增,跻身高档宾馆酒楼。后有一位省老领导来屏南,尝后大为赞赏,因其为鸳鸯之乡所特产,且又相传“苦椎果”为鸳鸯喜食之食物,故改名为“鸳鸯面”。“鸳鸯面”曾在“闽东风味小吃展”中荣获“特别奖”。
际头扁肉:用传统的烹饪技术制作的扁肉,肉馅鲜脆、香甜,皮薄、柔韧滑润,色质清纯。际头村是屏南县历史上有名的书乡,特色小吃也闻名县内外,尤以精巧玲珑的扁肉为著。该村用传统的烹饪技术制作的扁肉,肉馅鲜脆、香甜,皮薄、柔韧滑润,色质清纯,再拌进多种佐料,咬进去满口生香,别具风味。

自然资源

屏南这里是鸳鸯的故乡,屏山毓秀,汾水钟灵,奇山秀水孕育出绿色景区,境内名闻遐迩的鸳鸯溪是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后起之秀,它融溪、峰、岩、瀑、洞、湖等山水景观为一体,景区面积78.8平方公里,分白水洋、宜洋、太堡楼、刘公岩、鸳鸯湖五大景区,有白水洋水上广场、百丈水帘洞、鼎潭仙宴谷、如来观音同驾雾等奇观。鸳鸯猕猴自然保护区是世界唯一的鸳鸯猕猴自然保护区,每年有数千对鸳鸯来此越冬,生息在保护区内的还有猕猴、金钱豹、苏门羚、蟒蛇、穿山甲、白鹇等20多种国家级保护动物。屏南是块绿色的宝地,境内林海苍莽,溪流纵横,草山草坡资源丰富。全县森林面积151万亩,森林覆盖率67.6%,木材蓄积量350万立方米,毛竹面积6万亩,拥有连片牧草山6万多亩,草质优良。其中仙山牧场面积3万多亩,属高山稀林草场,被专家誉为"北方没有,南方少有"的天然牧场。境内河流密布,水流湍急,比降大,水电蕴藏量达40万千瓦,被列为全国100个农村电气化试点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