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窝乡地图
蒲窝乡相关地区地图:
十、旅游资源
该乡郑家洼村有传说的密须王墓,俗称“天子墓”。五、文教卫生
(一)文化教育。全乡共有12所小学,1所独立中学,共有教职工103人,在校学生1998人,中小学占地面积4908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945平方米。(二)卫生。全乡共有村卫生所12个,从业人员12人,个体诊疗所8个,从业人员8人。中心卫生院1个,共有医生9人,病床6张,占地面积5亩,年门诊量15000人,年收入15万元。截止2006年底,全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群众达10154人,报销医疗费20.4万元。三、历史沿革
蒲窝乡解放前为镇,解放后设蒲窝区;1956年撤蒲窝区归坷台区;1957年撤区并乡时分属城关、蒲窝乡;1958年公社化时分属中台、百里公社管辖;1961年归灵台公社,同年12月设公社时,沿用合作化时五星农业合作社名称,取名五星公社(驻四郎殿)。1982年更名为蒲窝公社,1984年更名为蒲窝乡。蒲窝因其位于蒲谷尾而得名。八、邮政、电讯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量6万元,电话机用户达到129户,农村投递路线3条,现有电信塔、移动、联通通讯塔3座。四、社会经济发展
(一)农业:2006年底,全乡农业生产总值增长9%,达到3676.14万元;粮食总产量突破1万吨,乡级财政总收入达到30.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73元,比上年增长113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05‰以内。全乡肉牛饲养量达到11000头,出栏4100头,人均养牛收入达到400元。完成黄改冻配1206头,引进基础母牛120头,新建温棚牛舍150座,全乡累计达到650座。牧草留床面积14378亩。林果产业以酸枣嫁接大枣为重点,坚持新植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全乡共抓建规范化管理示范点10个,新嫁接示范点10个,完成酸枣嫁接大枣25.5万株,培育了郑家洼村塬店山酸枣嫁接大枣示范点。定植以核桃、毛杏为主的果树经济林1005亩,栽植三荒造林3560亩。药材产业突出田间管理这个关键环节,年内新种植以生地、柴胡、板兰根为主的中药材1680亩,累计留床4095亩。通过努力,进一步壮大了三大产业的主导地位。(二)工业:乡镇企业总产值增长7%,达到322万元,现有任塬建材厂、关庄建材厂等民办企业。
(三)商业服务业:商业户数88户,从业人员201人,投资额150万元,销售额260万元;社会服务业从业人员528人,投资额138万元,年创利税16万元。
(四)交通运输业:全乡现有县乡四级公路3条,距县城较近,交通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