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北省电子地图 > 黄冈市地图 > 浠水县地图 >
清泉镇地图
清泉镇相关地区地图:

简介

清泉镇于二00一年三月由原清泉镇、原麻桥乡、原余堰乡的余堰办事处、龚铺办事处、闫河办事处及原三店乡的白石办事处合并而成,镇政府所在地乃原清泉镇政府。东邻洗马镇,南和南城开发区、丁司铛镇接壤,西与兰溪镇交界,西北接竹瓦镇,北邻汪岗镇、关口镇,东北连蔡河镇。该镇地处浠水县城关,区位优势明显,京九铁路、大广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京珠高速公路入口20公里,至武汉天河机场、九江国际机场均在100公里左右,到北京、上海、广州朝发夕至,半径300公里范围的省会城市有武汉、合肥、南京、南昌、长沙等,是鄂、皖、赣、湘、苏的通商和交通枢纽。该镇版图面积259.5平方公里,辖72个行政村,9个社区(含3个混合型社区),5个农业企业队,69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7205人,26484户。全镇现有党员5039名,镇委下设党总支20个,支部151个。该镇属沙泥土壤带,浠河直贯镇内,两岸低洼处,以河流冲积渣为主,田畈广阔,适宜水稻、棉、麦、油菜生产。主导产业有窑炉机械、装饰材料、大棚蔬菜、畜牧养殖、名优水产、双低油菜和商品粮基地等。其中双低油菜生产、大棚蔬菜生产、食用菌生产、淡水养殖、蛋鸡养殖等闻名省内外。该镇是矿产资源大镇,主要资源有黄沙、铁砂、建筑石材和工艺石材等,已探明矿产资源20多种,其中大理石、石英石和黄沙储量都在5000万吨以上,尤其是黄砂以"色泽光亮、颗粒均匀、质纯耐压"而闻名全国。镇所在地的中等城市框架已拉开,城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已建成16平方公里。现有220千伏、110千伏和35千伏变电站各一座,城区实现了电信、电视传输光纤化、程控交换数字化、信息传递宽带化、移动通信传输数字化、天然气供应管道化。2007年以来,清泉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8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762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988万元,财政收入169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59元。镇政府驻清泉,人口204090人,面积259.5平方千米。

旅游景点

清泉寺:清泉寺,始建于唐代,是一座闻名鄂东的千年古刹。据浠水县志记载:“邑东二里有清泉寺。唐贞元六年,凿地得井,冽而甘,故以名寺。”寺前有浠河水自东向西流淌,山峦环绕,丛林簇拥,清泉潺潺,梵声阵阵,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徐寿辉毁寺建都,明朝又重建清泉寺,清末也曾重修。抗战后,清泉寺日渐冷落,一度成为浠水简易师范学校。后毁于文革期间的1967年。千百年来,清泉寺吸引了历代文人名士,留下了不少诗词名篇,如刘禹锡《游清泉寺》、苏东坡《浣溪沙·游清泉寺》等等。
闻一多纪念馆:座落在清泉寺遗址上,主体工程是一座庭院式仿古建筑群。背倚凤栖山,前临浠水河,粉墙黛瓦、高低错落,在青山绿水的怀抱之中,一片素雅。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13岁考入北京清华大学,23岁留学美国,学习、研究文学和艺术。回国后在多所大学任教,他一身正气,抗战时蓄髯八年,1946年夏在昆明遇刺身亡。纪念馆前,墨亮的花岗岩基座上,闻一多铜像,昂首飘髯、执杖而立,再现了这位著名的诗人、学者、民主斗士的风貌。纪念馆红烛生辉的序厅内,气势磅礴的巨幅壁画《红烛序曲》、画前白色大理石无字地碑,寓意着闻一多“我爱白石的坚贞、青松和大海”,象征闻一多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本色品格和崇高精神境界。纪念馆内还有三个展厅,分别陈列着闻一多新诗、新诗理论、古代文学、绘画、书法、篆刻等,代表他在不同时期、不同方面的造诣和成就。文庙:文庙,又称学宫、孔庙、儒学。浠水县文庙,位于清泉镇沿河街,南临浠水南门河,北靠儒学巷,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为湖北省保留完好的不多见的古建筑群之一。浠水文庙,始建于北宋,元末遭兵毁,明洪武七年(1374年)在旧址上重建,后又经历代修建和扩建。在南北向中轴线上,文庙的建筑原来依次有棂星门、戟门、大成殿、崇圣祠,中轴线两旁还有忠孝祠、名宦祠、节烈祠、乡贤祠、尊经阁、明伦堂等等建筑。现仅存棂星门、大成殿、崇圣祠、尊经阁。重檐歇山顶式的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面阔3间,进深3间,建在高1米的台基上,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浠水县博物馆:现设在文庙内,设有文物陈列室、古字画、古瓷艺术等展厅,藏有古籍线装书、碑帖、金石印章等珍贵历史文物4万余件,为湖北省七大博物馆之一。

基本情况

清泉镇位于湖南省桂东县东北部,井冈山南端。西与桥头乡相连,东南北面与江西省遂川县接壤。辖同罗、下丹、中坑、里地、大地、秋坪、庄川7个行政村(其中畲族民族村1个)1个社区,73个村民小组,共2478户,1.0325万人。总面积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098亩,林地6.66万亩,属山区镇。主要河流泉江是鄱阳湖的主要源头支流。境内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资源丰富,盛产的玲珑茶和朝贡金桔享誉全国,素有茶叶之乡、金桔之乡的美称。2006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444万元,农业产值1720万元,工业产值2895万元,第三产业总产值1829万元,完成财税任务83.6万元,人平纯收入1310元。

经济建设

农村税费改革一切依据政策、全面围绕政策,真正落实政策的原则,通过降低税率,实现了亩平农业税及附加55.53元,人平负担49元,分别比2003年下降了42.8%、43.1%。乡镇机构配套改革严格执行“四到位”,即机构到位、领导职数到位、党政交叉到位、人员定编到位,领导职数由改革前的31名精减为9名,中层干部职数由改革前的7名精减为3名,在册在编国家干部由改革前的127人精减为73人,全面完成了乡镇配套改革任务。2004年,全镇共计扩大早稻种植面积9623亩,扩大晚稻种植面积11211亩,消灭抛荒面积798亩,实现粮食增产643万斤,人平增收50元。新增生猪养殖3万头,禽类养殖10万多只,新增经济作物种植5000亩,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15000亩,精养鱼池13000多亩,莲藕面积400亩,果树种植面积10000多亩,网络种养大户837个,加工大户124家,营销大户220户,万亩设施蔬菜带、万亩名优水产带、万亩常规蔬菜带、万亩特色西瓜带、万亩经济林果带已初步形成并发挥效益。全镇蔬菜面积8130.6亩,年产量为17196.8吨。反季节蔬菜面积为3664.3亩,占蔬菜总面积45%。年产鲜菜总产量为:10992.9吨,占全镇全年蔬菜总产量63%。反季节蔬菜(即大棚蔬菜)主要优良品种有:辣椒高产优质耐贮运品种“汴辣一号”。茄子品种有:“圣黑龙”、“玫良8819”。蕃茄品种有“合作903”,“改良903”等,芹菜品种有美国两芹“文图拉”。反季节蔬菜年均亩平纯收入为12443元。按照以“诚信引商、亲情安商”的原则,本着“内资外资一起引、工业农业一起抓、大小项目一起上”的招商引资思路,2004年,全镇共引进投资项目13个,引进资金近亿元。其中投资过1000万元的项目2个,投资过500万元的项目6个,投资300万元以上的项目5个,招商项目个数、规模和投资额再超历史,招商引资初步形成了装帧材料、建材石材、机械制造、编织造纸、医用纺织、农产品加工等六大特色产业。

产业项目

茶叶和金桔是清泉镇的两大农业支柱产业。自80年代起,历经20多年的摸索和奋斗,玲珑牌茶叶和朝贡金桔两大品牌已享誉全国。全镇茶叶种植面积5700多亩,采摘面积5500亩,年产茶110吨,产值880万元。种植金桔5500亩,年产桔4000吨,产值400万元。目前正在筹措资金组建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产品加工集团公司。今年该镇又发展了一个400亩的蔬菜基地,全镇农业产业化步伐逐步加快。清泉镇境内水能资源、木材资源、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该镇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工业企业。有电站6座,木材加工厂1个,根雕厂1个,铁合金冶炼厂2座,采矿企业3家。现又勘测到储量大、品质好的稀土、萤石、高岭土和小储量钨4种新矿,有多家大公司争先前来投资办厂,矿产业又将成为该镇一大新亮点。

行政区划

沙田镇下辖村:水庄村江湾村周江村大河村文昌村龙头村大湖村大坑村胜利村开山村径口村联洞村沙田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7852男9171女8681家庭户户数4721家庭户总人口(总)17805家庭户男9129家庭户女86760-14岁(总)42160-14岁男21650-14岁女205115-64岁(总)1238215-64岁男642215-64岁女596065岁及以上(总)125465岁及以上男58465岁及以上女670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7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