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甘肃省电子地图 > 天水市地图 >
清水县地图
清水县相关地区地图:

资源概况

地理:清水县位于甘肃省东南、天水市东北,东与陕西省陇县、宝鸡市相连,距陇海铁路天水站40公里。全县总面积2012平方公里,现辖6镇12乡,总人口31.06万人。清水县
清泉四注:清水以“清泉四注”而得名。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山清水秀、资源丰富。素有陇上要冲,关中屏障之称。系中原与西北的古通道,秦统一全国的发祥地。清水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境内历史文化遗址和人文景观丰富,特别是水质优良的汤浴温泉为全国十三大名泉之一,具有很高的医疗和矿泉水开发价值,为理想的洗浴、疗养、度假旅游胜地。农业资源富饶,适宜规模开发经营。境内有耕地140万亩,人均4.6亩,林业用地93万亩,草山草坡46万亩,以紫花苜蓿为主的饲草达25万亩,大麻、绿色蔬菜、中药材、花卉规模化种植具有独特优势,以苹果、核桃为主的林果支柱产业已形成规模,特别是沙棘、山梨、山葡萄、五味子等野生果类资源丰富,并开发出了沙棘黄酮、沙棘籽油、果酒饮料等产品,曾多次获省部级奖励。农业产业化开发前景广阔,适宜建立各类农产品商品基地和加工企业。矿产资源丰富,现已开发出的旅游产品“庞公玉”具有很高的观赏、收藏价值,被誉为“中国一绝”。
开拓进取:近年来,清水人民承实事求是,开拓进取之精神,乘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之东风,围绕强农、重工、活商、兴旅、育人的发展战略,以把清水建成林果大县,畜牧强县、生态优县、旅游名县为目标,突出林果、畜牧、经作、酒饮、农副产品加工、旅游六大支柱产业建设,加强通讯、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态环境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全县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社会事业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投资环境趋于良好,具有丰富的资源和潜在的开发优势,将逐步成为西北地区具有吸引力的地方名优产品丰富、各类加工业发达、购物环境优良、旅游特色显明、生态和人居环境最佳的商住旅游县城。开放的清水热忱欢迎国内外朋友,有识之士前来参观考察,洽谈项目,投资合作,共同发展。

名字原由

清水古称上邽,以上陇“清泉四注”得其名,古代是中原与西北的古通道,素有陇上要冲,关中屏障之称。县境内发现和鉴定的马家窑──齐家文化古遗址有30多处。据传,清水是黄帝的出生地,又是西汉名将赵充国的故里,中国历史上的杰出民族英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完成蒙古族各部的统一,建立地跨欧亚的元帝国,最后出兵西夏攻秦州途经清水时,于1227年8月25日(宋宝庆三年七月十二日)卒于萨里川,即今县城西牛头河畔。历经魏、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民国初属甘肃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7月31日解放,8月7日成立清水县人民政府,现属天水市。

投资环境

清水投资环境良好,发展商机无限。清水人民抢抓机遇,全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县上先后制定、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招商引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从市场准入、融资渠道、税收征管、土地使用、证照办理、规费收缴、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对投资者予以优惠,竭诚提供优质、高效、方便、快捷的服务。随着县域畜牧、林果、经作、饲草、酒饮、旅游等六大支柱产业的快速发展,清水涌现出无限商机,众多的招商项目亟待外地客商前来投资开发。30万清水人民热忱欢迎国内外有识之士来清水参观考察,洽淡项目,投资建厂,兴办实业,清水2012平方公里的投资热土将提供最优厚的回报。清水坚持科教兴县战略,科教文卫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实现了“两基”达标,基础教育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职业教育有较快的发展,中小学设施基本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标准化博物馆建设工程正在实施,天水轩辕文化研究会正式成立,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6%、89%,实现每百人拥有电话8.5部。基本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先后启动实施。《清水县志》、《清水史话》相继出版发行,其它各项社会事业均取得了新的成绩。

气候温度

清水县气候温和,属陇中南部温带湿润区,年平均气温9.6℃,地面年平均气温12.8℃,年降水总量524mm,日照时数2168.9小时,全年无霜期170天,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适宜多种农作物和果类生长。

工业

清水“天河”品牌优势明显,工业生产初具规模。全县工业以酒饮食品业为主体,以建材和机械制造业为两翼。产品主要有“天河”、“羲皇故里”、“充国”、“麦积烟雨”系列白酒、果酒、饮料、果汁、沙棘总黄酮和花岗岩板材、岩棉制品、麻纺织品、制粉机、粉皮机、粉丝机、压面机、铡草机等30多个门类360多个品种。天河酒业集团公司已跻身天水市三大企业集团之一,酒饮产品畅销国内外,先后获国际博览会金奖、国优及省部级优质产品奖20多项。

旅游资源

清水山清水秀,旅游资源丰富。清水地处陇山西南麓渭河流域北岸,属黄土梁峁沟壑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最高海拔2201米,最低海拔1025米。年均气温8.8℃,降水量580毫米,日照时数2076小时,无霜期171天。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全县耕地面积96万亩,林地64万亩,草山草坡4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1.5%。境内山清水秀,重峦叠翠,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色俱佳,旅游资源丰富。距县城8公里处的汤浴温泉,为全国十三大名泉之一,自宋、明以来已属陇上胜迹。温泉水质优良,水温54℃,富含人体必须的多种微量元素,尤其被誉为“生命之花”的锌含量也比较高。

地势

清水县,清水县地处陇山山地向梁峁过渡地带,地势总趋向东北高、西南渐低;最高海拔2201米,最低海拔1112米,相对高差1089米;海拔高度引起热量、降水条件、土壤、植被的垂直变化,使自然条件复杂多样。由于内外营力作用,我县地貌分为以黄土梁峁沟壑为主的中低山黄土梁沟壑区——分布于县境中、西部,以高峰科梁和牛头河南北侧梁峁为骨架;面积217.93万亩,处森林草原黑炉土地带,植被以灌丛和草原为主。土石山地中度深切割中山区——分布于县东南,属陇山西延部分,以盘龙山为主;面积45.86万亩,以发育在黄土母质上的褐土为多,有大面积次生林。河谷阶地区以牛头河中、下游及骨干支流下流河谷阶地为主,面积27.70万亩,分为宽窄河谷与峡谷,宽度1——3公里,两岸为河漫滩与多级阶地。一级阶地土层深厚,为我县最好农田。县境东部为陇山余脉南北向盘龙山,南部有盘龙山南段东西向笔架峰,西部是弓型高峰科山梁,北部为南北向化岭山与封山;在山梁内外,形成以牛头河为中心的汤浴河、樊河、后川河四大水系。在群山环抱中,形成牛头河中部的山间盆地、清水城处盆地中南部,海拔136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