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集镇地图
金集镇相关地区地图:
区域优势
金集镇,距宁通高速27公里、扬州市30公里、仪征市25公里,天(长)仪(征)线、天(长)邗(江)线重要县道穿境而过,能村水泥路四通八达,形成了最为便捷的交通金三角。通讯、自来水、有线电视一应俱全,宽带互联网随时随地沟通世界各地,183、184两大供电线路确保用电;学校、医院、金融功能齐全,现代化的集镇功能正在建设。自然资源
环境优美。境内山清水秀,生态优美,尤其是面积近3000亩的草庙山,植被丰厚,林木葱郁,空气清新,景色怡人,是休闲、渡假、养生的理想场所,堪称“宁、镇、扬”的“后花园”。人文荟萃。境内有清代“两尚书一将军”三大古墓群,文物众多,规模宏大;明朝大将军常遇春在这里的传说,道人石的传奇令人流连;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中国一代名导卜万苍和唱响海外的《好一朵茉莉花》原型《鲜花调》。丰富的人文、历史景观为旅游开发提供了不可复制的禀赋,投资2亿元的“生态旅游度假区”已由上海龙通公司兴建。投资环境
金集镇位于安徽省天长市东南端,地处苏皖两省天长市、扬州市、仪征市、南京市六合区结合部,境内山清水秀,生态优美,堪称“宁、镇、扬”的“后花园”。全镇辖9个村,2个社区居委会,3.6万人口,面积101.1平方公里。金集景观资源丰富。面积近3000亩的草庙山,山水相依、风光秀丽、景色怡人,山上植被丰厚,林木葱郁。三大古墓群尚存(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康熙年间的杨捷将军墓,清道光年间的音韵训诂学家、工部尚书王引之墓,清顺治年间吏部尚书王永吉墓),文物众多、规模宏大,具有极高的文物研究和旅游开发价值。明朝大将常遇春的传说、道人石的传奇令人神往。深厚的文化底蕴培养出了中国一代名导卜万苍,孕育了唱响海内外的《好一朵茉莉花》的原型《鲜花调》。草庙山绿茶、“天奇”臭干、金集雪片糕、白塔河风鹅等名特产畅销省内外。古老集镇、商贾云集,两大集市、每旬六逢,十分繁荣。丰富的人文、历史景观为旅游开发提供了不可复制的禀赋。金集投资环境优越。距宁通高速27公里、历史文化名城扬州30公里、仪征市25公里,天(长)仪(征)线、天(长)邗(江)线重要县道穿境而过,通村水泥路四通八达,形成了最为便捷的交通金三角。通讯、自来水、有线电视一应俱全,宽带互联网随时随地沟通世界各地,183、184两大供电线路确保用电;学校、医院、金融功能齐全,现代化的集镇功能区正在建设,一座工贸旅型山水宜居小城镇耸立在皖东大地。金集产业门类齐全。工业以玩具、服装为主导产品,形成灯具、机械加工制造、电子、木业、建材、农产品加工等多业并举的发展态势。农业以优质、高产、高效粮油、牧、副、渔为主,结合产业结构调整,贸、工、农为一体的多元化产业布局已初步形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升,新兴商贸、物流业正蓬勃发展。金集社会环境良好,民风淳朴,人民勤劳善良,聪明正直,乐于助人,热情好客。独特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环境,热情的金集人民,使这一方沃土蕴藏着无限商机,土地升值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是商家投资的好去处。作为安徽省实施东向发展战略的前沿乡镇之一,便利的区位条件、独到的生态优势、充足的劳力资源、宽裕的存量土地和敦厚朴实的民风于一体,致力于打造“投资的热土、创业的福地”。主要企业
龙亨电子:天长市龙亨电子有限公司位于皖东明珠天长市金集镇,是一家以电动车电器产品,的科研、开发、生产为支柱的专业化企业。企业现有员工120名,各级专业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的50%以上。多年来,经过工程技术人员的长期实践、潜心研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主要产品有:电动车控制器、充电器、电动车转换器等。通过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的认证。艳阳电气集团:安徽艳阳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系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和火炬计划项目承担单位,是道路、广场、园林照明灯具及船用灯具的专业生产企业。产品覆盖面遍及全国各地,并有部分产品销往日本、新加坡及欧洲等地,其中电子遥控器销往世界各地,均得到顾客好评。公司位于安徽省东部的天长市金集镇德胜街23号,距南京90公里,距扬州45公里,交通运输方便。公司厂区面积4.5万平方米,厂房的建筑面积33000平方米。设有模具制造、冲压成型、金属切削加工、镇流器制造、喷塑喷漆、装配调试和路灯加工等车间。路灯加工车间拥有折弯机、开平机、合缝机、较直机、自动埋弧焊机等设备。加工设备齐全,基础设施完善,拥有固定资产总值2000万元,注册资本达4000万元,06年度实现产值7000多万元,年实现利税650万元。
新农村建设
全镇建设:全镇共有11个行政村(含两个社区)32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7012人,耕地面积53374亩,11个村已完成村庄规划编制,目前11个村新农村建设已全面启动,并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新农村建设开展较好地村有益民村、井亭村、芦柴村、仓房村。益民是滁市百镇千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是人大仲主任联系点,井亭村是我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是市委常委宣传部陶承德部长联系点。基础设施投入方面2007年底全镇共筹资500多万元,建设水泥路4000米,下水道3500米,自来水管道2500米,形成村村通水泥路。户通有限电视(如芦柴150多户通有限电视)全镇共有960户农户进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庄台。几年来新农村建设通过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农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培育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通过培训农民的种养水平和就业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发展先进文化,塑造村镇新风貌方面,我们通过开展十大孝星、十星级文明户评选表彰活动切实转变民风改善民风。同时镇政府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投入50万元,对镇影剧院进行全面的维修,目的是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市直帮抚单位也十分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出钱出力。共为新农村建设出资15万元,其中:益民村12万元,井亭村3.1万元。益民村村情概况:益民村位于金集镇东部由原益民、黄庄两村合并而成,金官公路穿境而过,耕地面积5430亩;总人口4193人,共1010户,村委会下辖31个村民小组。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4800元。村现有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6家,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6500万元,上交国家税收400万元,占金集镇财政收入30%。1、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为核心,增加农民收入。以本村农业农头企业——天长市白塔湖食品有限公司为依托,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养殖业,实行种、养、加一条龙,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目前白塔河风鹅已销售到上海、南京、扬州等全国各地,并进入各大超市。2007年,天长市白塔湖食品有限公司可实现产值4000万元,利税60万元。同时成立了“益民鹅业经济合作社”,现合作社共有成员8名,社员178名,分布在全市各镇,本村社员10名,并确立益民村、红山村两处饲养基地,红山村饲养基地租地180亩(年租金1.3万元,租期10年),年饲养规模达鹅60000只,鸡20000只。2、以“四清四改”为切入点,达到“村容整洁”。07年,集中一个月左右时间,全面清理道路沿线、庄前屋后的垃圾、杂草及乱堆乱放。并建垃圾池16个,定期清理,杜绝垃圾乱倒乱放现象。3、以村庄规划为突破口,解决好新农村住宅建设用地问题。以村统征120多亩,土地置换200亩,作为农民住宅规划区。目前,规划区内建房(原有建房+新建)近160户。4、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为着力点,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2007年共投资200万元,建设水泥路1800,米,下水道1240米,自来水管道1700米。5、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切实促进乡风文明。通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十大孝星”等评比活动,倡导乡风文明。2007年共评选“十星级文明户”22户,“十大孝星”10户,并颁发奖牌以示鼓励。受表彰户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有效促进民风改变。
井亭村村情概况:井亭村由原小山、井亭合并而成。共有2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244人,耕地面积3669亩,2006年农民人均收入4700元。现有大小企业9家,其中玩具企业8家。去年实现利税70多万元。井亭村是通过土地置换160亩完成两个规划庄台。目前已完成一号庄台路面硬化1000米,下水道1000米和二号庄台路基建设,有80户进入小区建房。井亭村稻麦油实现一村一品的目标,品种优质率达到100%,订单生产达到100%,全面推行规模化、标准化无公害生产,使农业效益、农民收入和农产品竞争能力全面提升,实行“一村一品,建立一个基地,签订一份订单,打造一个品牌”的产业化格局。同时种植业向大户集中,向种田能手集中,转移出更多的劳动力从事养殖业、服务业等,以拓展农业增收的外延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