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镇地图
清水镇相关地区地图:
乡镇经济
该镇属深山区,1998年全镇经济总收入8750万元,人均所得2289元。因自然条件的差异,全镇各村经济发展亦不平衡,人均收入最高的村达4000元,最低的只有1300元。
道路交通概况
清水镇是连接酒泉与张掖的重要纽带,312国道、兰新铁路、连霍高速公路三条大动脉横贯全境,沿山公路是本镇与本区沿山各乡镇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境内有东西两个火车站和中心汽车站,清水东站是三等区段站,客货运吞吐量大,清水西站是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唯一接轨点与中转站。全镇现有国道(清嘉高速公路镇、312国道)2条,过境全镇约25公里,通乡公路1条5公里,通村通组道路70余公里,其中15公里铺筑沥青面。兰新铁路复线20余公里,清航铁路(清水至航天城)10余公里。现已基本形成了312国道、兰新铁路、连霍高速公路及沿山公路为骨架,镇区次干道路为分支的交通网络,全镇各村已实现了村村通油路,便利的交通成为清水经济发展的优越条件。
自然概况
1、地理位置及面积:清水镇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祁连山北麓,肃州区东南部,距酒泉市区75公里,东面与张掖市高台县相连;北面与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明化区隔巴丹吉林沙漠相望;西面与肃州区丰乐乡为邻,南面直抵祁连山山脚,与肃南县祁林乡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99°00′、北纬39°00′---39°30′之间。总面积742km2(清水片382km2、屯升片360km2)耕地面积57014亩(清水25471亩,屯升31543亩)。2、地形和气候:全镇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从祁连山脚至兰新铁路复线为第一阶梯,坡度达25度以上,兰新铁路复线至单墩子滩为第二阶梯,地势平缓。清水镇地处河西走廊干旱区,其气候特点是:昼夜温差大、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长、风多雨少、四季温度差别较大,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全年平均气温8.3℃,昼夜温差12.2℃。全年平均降水量86mm,年均蒸发量2148mm,为降水量的25倍。平均无霜期150天,日照时数3100小时。最大冻土深度41cm。主导风向西北风。3、土壤及水系:全镇土壤主要为灰棕色荒漠土,由山洪冲刷淤积而成。耕地以沙壤土为主,土层浅,土质差,但通透性好。镇域内无地面水源,属马营河灌区。镇内东部主要河流为马营河,属内陆河黑河水系。此外还有一些时令性河流,河水受冰雪融化、降水和基岩裂隙补给,出山口流向东北,水质较好,适用于饮用和农田灌溉及工业用水的要求。4、土地资源:土地类型主要为耕地、林地、草地、戈壁,戈壁面积占总面积的93%左右,耕地面积57014亩,占总面积的3.5%,林地、草地占0.5%左右,村镇建设面积占3-4%。5、矿产及其它资源:本镇无矿产资源,可利用资源主要有建筑用优质白沙,贮量丰富。其次为砾石。6、生态环境:本镇生态环境脆弱,荒漠化程度高,土地生产率低;森林覆盖率极低,草场少。
住宅建设及通信现状
镇域内现有房屋面积约50万平方。其中钢混结构房屋12万平方,砖木结构房屋18万平方,砖土木结构约20万平方。砖木、砖混结构住户占总户数的20%。全镇人均住房面积45平方。全镇均已架通调频广播和程控电话,固定电话2145部,移动电话1850部,电话入率达85%,电视入户率达90%以上。
交通便利
国道213线、省道华青线贯彻境内,距成都40公里、成昆线40公里、成渝线50公里、双流国际机场50公里、乐山港100公里,水、陆交通十分方便,电力充足,劳动力资源丰富,城镇日供水5000平方,金融部门齐全。水、电、路、人、财、物具备,通讯畅通,能快捷的与国际国内取得信息联系,投资环境优势明显。
乡镇企业
全镇工业企业50家,以煤炭企业为主,年产煤20余万吨,还有一批利用本地资源兴办的深加工企业,益康饮料厂生产的核桃乳,野生资源厂加工的山野菜远销国内十几个省市,个体工商户850家,年企业总收入78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