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市地图
青州市相关地区地图:
农业概况
青州市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来抓,按照“依托优势,综合发展,重点突破,形成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不断加大投入,积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在抓好优质高产粮食生产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瓜菜、花卉、果品、畜牧四大支柱产业。2001年粮食总产达到42.3万吨,瓜菜面积发展到38万亩,年产量达169.6万吨;果品面积发展到18万亩,年产量达8.5万吨;花卉种植面积发展到1.3万亩,花卉品种达300余个,花卉业产值1.8亿元;肉、蛋、奶总产分别达到5.7万吨、6.5万吨、1.1万吨,畜牧总产值7.3亿元,四大特色产业产值已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75%以上,全市农业增加值15.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07元。青州市在全省率先建成农药检测中心、土壤肥料质检中心,谭坊西瓜、弥河银瓜、冬雪蜜桃等9个农产品获全国品牌,东高韭菜、高柳西红柿等7项农产品通过省级以上绿色食品认证,标准化生产基地达6万亩,被农业部列为全国瓜菜安全用药示范区,先后多次被评为“全国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农产品基地
优质瓜菜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以谭坊、郑母为中心的12万亩无公害瓜菜生产基地,以东高为中心的万亩韭菜,以高柳为中心的万亩长茄、以朱良为中心的万亩以色列西红柿等瓜菜基地。
大姜基地。东夏、东坝、黄楼、王母宫等乡镇依托农业科技走廊建设,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大姜面积发展到1万亩。
菜葫芦基地。王母宫、东夏、口埠等乡镇依托安吉丸、青安食品有限公司大力发展菜葫芦生产,全市菜葫芦生产基地发展到1.5万亩。
银瓜基地。弥河两岸乡镇抓住弥河滩综合治理的有利时机,先后在弥河滩建成大官营、李家、迟家等优质银瓜生产方5处,全市银瓜面积达到7000亩。
花卉基地。在万红花卉有限公司的带动下,以建设、完善花卉园区,引进、培育名优花卉品种为突破口,促使花卉产业上档次、上水平、上效益。全市形成了以黄楼、东高、城区为重点的三大花卉生产基地,总面积发展到1.5万亩。
优质小麦基地。全市引进发展了17济南等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
蜜桃基地。依托蜜桃研究所,形成了以五里、普通、云河为中心的蜜桃基地,总面积达到8万亩。
黄烟基地。邵庄、庙子等乡镇通过宣传发动、政策引进等措施使黄烟生产再上新台阶。全市黄烟种植面积达到2.2万亩。
食用菌基地。以东夏、弥河为重点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发展到160万平方米,进一步形成了产业优势。
水利概况
近几年来,青州市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青州经济、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狠抓了抗旱治水、节水灌溉和山区小流域治理,兴修了一大批水利工程,初步形成了遇旱能灌、遇涝能排的水利工程体系。截止到2001年底,全市总灌溉面积达到7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7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48.6万亩(其中管道灌溉27万亩,喷灌面积6.6万亩,微灌面积1.9万亩,防渗渠13.1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69%。节水灌溉:青州立足平原地势平坦的实际情况,采取园区带动的办法,狠抓了节水示范区建设,先后在王母宫、高柳、朱良、东夏等乡镇建立大田喷灌示范区、管灌示范区、大棚滴灌示范区,在弥河、云河等乡镇建立了渠道防渗示范区,在邵庄、王坟等乡镇建立了集雨节灌示范区,综合推广应用管灌、喷灌、微灌和渠道防渗等多种节水新技术,初步形成了“山区水利化、平原节水化、水库灌区防渗化”的节水工程体系。同时将变频调速恒压自动供水技术应用到节水灌溉工程中,实现了农田灌溉的微机自动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九五”期间,全市累计投入节水灌溉资金3500万元,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3.5万亩,水的有效利用率达到60%以上,年节水1500万立方米,节电152.4万度,年增产粮食1120万公斤,年增加农业产值4647万元。
小流域治理:青州市是全省青石山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县市之一,全市水土流失面积719.0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6%。近几年来,青州按照“山、水、林、田、路、沟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坚持走“一峪一囤、一园一池、一亩一窖”的治水路子,大搞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一治一座山,一治一个小流域,水土流失日趋严重的状况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全市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60平方公里,营造水土保持林30多万亩,打成机井890眼,发展灌溉面积9万多亩,治理小流域29条,2001年,山区果品总产达到51810吨,人均纯收入达到2745元,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进一步地改善。
水利工程:青州市共建有中型水库两座,分别是黑虎山水库、仁河水库,中型拦河坝一座,即弥河拦河坝,拦蓄总库容9575万立方,设计灌溉面积17.9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9.5万亩。小(一)型水库7座,总库容1800万立方;小(二)型水库14座,总库容406万立方;塘坝55座,总库容165万立方。全市境内共有中小型河道17条,分属弥河、淄河、塌河水系,其中弥河、淄河为中型河道,其余为小型河道。近几年来,青州市从提高防洪标准着手,先后对黑虎山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对弥河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大规模整治,共加固中小型水库5座,治理河道44.8公里,总投资5500万元,全市水利工程的防洪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
水利科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促进水利建设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长期以来,广大水利科技工作者,从水利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先后研究推广了“固定MN三极电测深找水技术研究”、“青石山区季节性水源合理利用途径的研究”、“青石山区老山小流域治理措施优化配置的研究”、等一批科研项目。截止到2001年底,全市共推出各类水利科技成果34项,其中获省科委科技进步奖12项,获潍坊市科委科技进步奖10项。上述科技成果中“立式挤压制管机和承插口水泥石屑管研制”、“DLJ型电缆管机”、“山丘区果树皿灌技术研究”、“HYY-100移动式混凝土沿石机”、“乡镇社会化供水与微机控制微灌系统”、“ZQS型自动调直剪切机”六项科研成果获国家专利。
城市名片
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青州非物质文化闻名全国,发明于宋朝的青州白丸子在多个朝代为解救当地百姓而作出贡献,被舆为中医药发展的活化石,被历代中医教科书载录,另外还有挫琴、井塘明代建房法等。青州产业特色鲜明。农业,培育形成了瓜菜、畜牧、花卉、果品、优质粮五大支柱产业,弥河银瓜、青州蜜桃、敞口山楂、谭坊西瓜等特产远近闻名。工业,形成了以卡特彼勒山工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业、以弘润石化为龙头的石油化工业、以中联鲁宏水泥为龙头的冶炼建材业“三大主导产业”。服务业,古城文化、佛寿文化、山地森林生态休闲、弥河水生态休闲“四大旅游片区”初具规模;现代物流中心被列入山东省“十一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建成了钢铁物流园、港天保税物流中心等一批物流园区;文化经营单位400多家,形成书画艺术城、钰铧文化市场等大型文化市场4处,年交易额10亿多元。邮编:262500。行政区划代码:370781。区号:0536。拼音:QingzhouShi。行政区划
全市辖4个街道、8个镇,即王府街道、益都街道、云门山街道、黄楼街道、弥河镇、王坟镇、庙子镇、邵庄镇、高柳镇、何官镇、东夏镇、谭坊镇。林业概况
总述:青州市总面积1563.8平方公里,全市分为三种地貌类型,西南部为石灰岩低山丘陵区,面积为747.1平方公里,占47.8%,海拔高度多在150米以上,最高的青崖顶海拔945.3米,土壤多为褐土,少部分为棕壤,山脉呈西南东北走向,是我市的主要造林区。市东南部(即郑母地带)为玄武岩岗丘区,面积为125.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土壤为褐土和潮土,市北部为平原区,面积691.1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2%,土壤为潮土,沙姜黑土。林业发展状况及成绩:在上级党委、政府及业务部门的领导下,我市以建设高标准绿化为目标,积极开展造林护林活动,科学制定规划,按照适地识树、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封则封的原则。坚持以提高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为目标,努力建设防护林体系。全市现有林业用地43797公顷,有林地面积达到23173公顷,其中,用材林832公顷、防护林11479公顷、经济林7162公顷、灌木林地3700公顷,疏林地859公顷,未成林造林地885公顷,退耕还林及宜林荒山、荒地19620公顷。全市零星四旁植树达到310万立方米,农田林网化面积达到41845公顷,活立木蓄积量达到76万立方米,其中森林立木蓄积量达到32.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8.4%,果品总产量达到1亿公斤。
积极保护好生物资源:青州市始终资源丰富,据调查木本植物均有55科,约200多种,草本及花卉植物1000余种,仅我市仰天山国家森林公园就有木本植物41科,79属,130余种,草本植物800余种,陆生脊椎动物128种,珍稀动物22种,该公园是我国山地植物群落最多的天然植物园之一。近几年来,我市在大力造林的基础上,注重做好护林工作。一方面积极引进优树种品种,另一方面积极保护好现有的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广泛做好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做到人人爱林、护林、努力营造一个山川秀美的新青州。
狠抓林果名、优、特基地建设:青州树种资源丰富,林果名、优、特品种繁多。目前栽培的树种中有青州蜜桃、柿子、益都敞口山楂、核桃、楸树等。青州蜜桃栽培历史悠久,在明嘉靖四十四年所编的“青州府志”中就有,青州市,记载。该桃成熟于10月上中旬,因吃起来清脆如梨,甘甜如蜜,被历代王朝列为供品,冬青蜜桃是从青州蜜桃实生苗中选育出来的晚期便宜单株。11月上中旬成熟,及耐储藏和运输。九四年被省评为科技进步一等奖。《冬雪蜜桃丰产栽培技术》九七年被林业部列入推广项目。敞口山楂在青州具有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传统果树之一,切片制片,色泽鲜艳,当地有“桃花片”之称,该品种多次在全国和山东省山楂优良品种评比中名列前茅,是山东省的代表品种。柿子,有1000多年栽培历史,青州柿子分大萼子、小萼子两个优良品种,其含糖量高达19%,出饼率30%以上,以加工柿饼为主,青州柿饼,饼大、质细、味甜、霜厚而富含多种维生素,是山东著名的土特产品,并畅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地,倍受外商的青睐,是目前国内唯一能打入国际市场的柿饼。近几年来,我市在狠抓造林同时,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目的,优先培育经济林,紧紧围绕这些名、优、特、稀品种大做文章。积极发展柿子、冬雪蜜桃、山楂、核桃、杏、枣等各具特色的干鲜杂果生产基地,基本建成了3个十万亩杂果基地,即十万亩柿子基地,十万亩蜜桃基地,十万亩杂果基地,建成了以仁用杏、花椒、香椿、桑为主的几处特色林果基地。同时,利用丰富的果品资源,积极发展果品加工,山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到50多家,仅王坟镇就有加工能力500万公斤以上的果品厂一处,小型果品加工企业350多家。果品加工专业村32个,从业人员达1.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