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省电子地图 > 潍坊市地图 > 青州市地图 >
何官镇地图
何官镇相关地区地图: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33206男16737女16469家庭户户数9062家庭户总人口(总)33174家庭户男16709家庭户女164650-14岁(总)78520-14岁男41780-14岁女367415-64岁(总)2246315-64岁男1135815-64岁女1110565岁及以上(总)289165岁及以上男120165岁及以上女1690户口本地住在本地32650

特色产业

何官胡萝卜以种植规模大、产品质量高、绿色无公害而驰名国内外,胡萝卜种植基地面积达2万亩,年产优质胡萝卜10万吨,产品大部分出口韩国、日本等国家。该镇注重生态建设,建立了林、田、路、渠、水、电配套的农业生态系统,无“三废”污染,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镇党委、政府按照环境资源优良化、管理技术标准化、生产经营产业化的建设原则,对整个基地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规范、病虫害防治以及运储等环节进行了全程质量控制,胡萝卜病虫害防治主要采用生物防治技术,产品达到无药残留、无公害。何官镇重视胡萝卜的产业化经营,在大力加强胡萝卜批发市场建设、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销路的同时,广泛对外进行胡萝卜深加工项目招商,并充分挖掘民间资金,高标准地规划建设了两处冷库群,总投资达2000万元,全镇初步形成了胡萝卜种植、贮藏、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老百姓种植水平低,胡萝卜的品质、产量都上不去,也不注重绿色标准,致使客商不愿理睬,全镇1万多亩胡萝卜,大都烂在了地里,老百姓心疼得落泪,镇党委看在眼里更急在心里。于是他们想方设法,先后组织农民代表500多人次到广饶、寿光等地参观学习,并印发了《胡萝卜种植要点》、《胡萝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等宣传资料,组织全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群众进行详细的技术服务;聘请省、市各级农业专家先后举办了5期胡萝卜标准化生产培训班,培训群众3000多人次,提高了群众的科学种植水平。为使胡萝卜达到国际上认可的无公害标准,何官镇按照环境资源优良化、管理技术标准化、生产经营产业化的建设原则,积极推广一系列经省农业厅认定、符合AA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要求的有机可溶性肥料。同时,组织工商、供销部门协调市农业局、质监等部门对全镇农资市场进行彻底清理整顿,从源头上阻住了药残。老百姓在经历过“烂市”的教训后,也认识到了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重要意义,谁家使用了高致残农药就是坏了整个胡萝卜专业镇的名声,受损失的是每家每户。于是,农户们在镇党委、政府的积极引导下,自发组织起来,农户间签订了联保协议,互相监督,自律意识非常强。现在,全国各地的客商正是看好了何官胡萝卜专业镇的无公害品牌。何官镇采取市场拉动、科技推动的办法,大力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群众发展高产高效的“短、平、快”项目,胡萝卜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2000亩,形成了从种植、购销、加工到运输的产业链条,从业人员5000多人,仅此一茬,就给全镇百姓带来过亿元的收入,胡萝卜真正成了何官群众的致富产业。在此基础上,该镇利用本地充足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借助生宝、绿丰两家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积极引进农产品保鲜加工项目,以此来保障群众种植风险,推进产业化进程。全镇已建起了蔬菜保鲜冷库14家,总投资达6000万元。新引进的投资达4000万元的大地蔬菜加工项目,现已开工建设。

文化发展

何官镇党委、政府以满足农村居民崇尚知识、追求进步的文化需求为目标,通过大力普及基础文化、活跃群众文化、打造品牌文化等措施,推动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一是普及基础文化。该镇大力加强综合文化站建设,深入实施文化大院和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服务点,充分利用宽带、有线电视、远程教育等形式打造农村终身教育服务体系。在各村开设文化广场、农家书屋、活动室、阅览室等场所,增设读报栏、宣传栏等公益设施,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场所。二是活跃群众文化。该镇通过举办文化讲座、画展、竞赛、演讲等主题鲜明的文化活动,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同时,鼓励农民自办文化节目,积极开展文化活动。西营村的高跷队、黄家村的鼓乐队、潘家村的舞龙队、耿家村的京剧团等都创作了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西营村的高跷队还被选派潍坊参加世界风筝节表演;江家、小高、东台、西台等十几个村的文化剧团自发组织开展一年一度的“庆金秋文艺晚会”,吸引了寿光、高柳、东夏等周边县市和镇文艺爱好者。三是打造品牌文化。该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组织优势,引导文艺骨干重视活动品牌的原创性,打造具有何官特色的文化活动。每年三月三、九月九臧台村举办的科技文化节,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宣扬了科技兴镇的文化创新理念;黄家村独创的“九龙翻身”鼓点,更是何官悠久文化历史的积淀。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促进了何官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招商引资

何官镇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发展无公害胡萝卜面积22000亩,年产达11万吨,成为远近闻名的优质胡萝卜种植专业镇;优质韭菜生产基地5000亩、高温棚菜基地15000亩,全镇粮经比例达到3:7;在传统蛋鸡生产的基础上,肉奶牛、肉鸭、生猪养殖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业持续上水平,“蛋鸡之乡”叫响省内外;已注册有“何官”牌无公害鸡蛋和“满园红”系列蔬菜商标。先后成立了奶牛生产合作社、林业生产合作社、蔬菜保鲜合作社、废旧塑料加工合作社等经济合作组织,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第三产业繁荣昌盛。镇区供水、供电、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各类商业门店达300多家,三产从业人员3000余人,初步形成了集工业、商贸、文化、居住、餐饮、娱乐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小城镇新格局。

行政区划

何官镇下辖村:唐家村、草水店村、东营村、张高村、杨营村、小高村、江家村、龙泉河村、石庄村、臧台村、李马村、大孙村、林官村、刘坡村、新村村、时河孟家村、何官村、周家庄村、吕村郇村、大高村、东台村、刘屯村、邢屯村、南张楼村、北张楼村、西台村、张楼店村、西营村

特色村屯

青州市何官前徐村,位于“弘润工业园”内,在“济青”和“东青”两条高速公路交叉处,有105户,368人,占地面积750亩。其中“弘润”建设用地100余亩。棚110个,占地250亩,小麦良种繁育200亩,绿化面积80亩。抗战时期的前徐村,历经磨难,曾多次受到日伪军炮火的“洗礼”。千疮百孔。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几带人的共同努力,旧貌变新颖,是何官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建村,青州市“综合经济实力强村”。多次受到青州市委市府和镇党委政府的嘉奖和表彰,是“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招商引资先进单位”、“尊师重教先进单位”、“农村工作先进单位”。健康文明的娱乐活动丰富多彩。60余人的腰鼓队,曾连续三年荣获“青州市民间会演”一等奖。前徐村人杰地灵,肥沃的土地孕育了无数优秀儿女。早在抗战期间。就有数名爱国志士,离开故乡,开赴抗日救国第一线。有三名志士应用牺牲在抗日、解放战争的战场上,革命烈士的实际鼓舞和影响着几代人,如今在外经商、供职、从业、创业人员达百人之多。而且业绩卓著。其中固定资产过千万的企业-青州市汇丰啤酒原料有限公司。在实现年产麦芽1万吨的基础上,实现利税5千万元,社会效益明显提高,成为青州市“十佳龙头企业”。固定资产过百万的企业、商店、文化画廊多家。如:增利五金,材料、装饰超市:青州市振兴机械厂、文智超市等。就读、就业的大学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不下10人,必将与前徐村今后的发展撑起一片蓝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春风吹拂着前徐村,全村上下,齐心协力,共建家园。村委团结向上,牢记“村民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工作”的服务理念,利与民所谋,情与民所系,不断开拓进取,求真务实。村容村貌大有改观,村内柏油大街畅通无阻,节能路灯耸染而立,水泥硬化的进出村路四通八达,村民实现免费吃水,免费享受新合作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