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坝镇地图
东坝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东坝镇经济发展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农村结构调整不断优化,东坝镇粮、经、草比例达到了14:74:12,二、三产业比重占到农民人均纯收的25%,85%以上的农作物实现了经济型目标。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共有各类企业项目149个,其中个体私营大型企业8家,有效推动了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完善,东坝镇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户户通电,闭路电视收看率也达到了98%以上,东坝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态势。今后东坝镇将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方向,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就业增收和社会事业发展“四大”关键,强化项目、特色产业、劳务输出、生态环境、社会稳定等重点工作,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和农村工业化,整体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2007年,东坝镇农村经济总收入可达到23470万元,增长12.7%;农业增加值可达到103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5100元。
历史文化
东坝镇是历史悠久的江南古镇,五代时名银林,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为使东坝上游之水不复东流,保太湖地区免遭洪涝之灾,在镇内胥河上建石闸启闭,名广通闸,始命广通镇。因地处固城湖东,又名东坝。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建镇历史,为江苏省“百家名镇”之一。东坝镇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它是古代车马驿站,旧时商贾云集,明清时代就有“七省通衢”的美称,双望公路南北向穿境而过,芜太公路沿古胥河东西向穿镇而行,境内的下坝船闸是水上运输西进长江、东达太湖的必经之路,是沟通苏南、皖南的经济走廊。古戏台、太平天国遗址、胥河闻名于全中国,是江苏省“百家名镇”之一,被省政府列为江苏省小城镇建设重点中心镇。东坝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2002年被南京市评为“市级环境优美小城镇”,现正在争创“江苏省级环境优美小城镇”。
民营经济
加快民营企业的发展,加强对民营企业的领导,是加快东坝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在制定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若干优惠政策的同时,加强了发展环境的整治,强化了政府的服务职能,形成了以优惠的政策、良好的秩序、优质的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对外开放、广纳贤才、广聚客商的发展格局。东坝镇现有大型页岩机砖厂、加气加油站、三惠食品厂、湖南酒厂、汽车修理厂、大众超市、兴旺复合肥厂、天爱菌业公司、金鹰学校等民营企业20余家。全镇充分利用自身的交通优势和环境,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营造良好的环境,增加招商引资实效,将一些有项目、有资金、有技术、有前景、有信誉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引进来,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投资400万元的民营学校—金鹰学校已正式启用,投资100万元的万福来超市已正式投入使用,生意兴隆;投资500万元的杨家坝新区开发正在建设中。
城镇发展
东坝镇村村通公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80个社达到自流灌溉。镇内有高完中1所,教师83个,初级中学1所,教师30个,教学班13个,小学12所,中心校1所,教师68人,具有规模的私立学校2所,东坝镇在校学生共5883人,入学率达100%,已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东坝镇有中心卫生院1所,乡镇卫生院1所,村级医疗站14个,共有医务工作者42人,病床100张。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民健康得到了保障。东坝镇有公务员26人,事业工作人员19人。1999年7月经南充市人民政府批准列入市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2000年5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被列为四川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经过开发和建设,场镇建成区面积已达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3万人,驻镇单位部门32个,各类企业25家,个体工商户574户,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农、工、商、贸易重镇。2003年、2004年分别获得南充市委、政府授予的安全示范乡镇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乡镇称号。
基础建设
公路贯通全镇,陆路东通云浮、肇庆、广州,西经连滩、罗定往高州、茂名,北经都城往广西壮族自治区。每天开往广州、肇庆、都城、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客车数十班次。1996年,建起了全县第一条长36公里的环镇水泥路,1997年建成了楼高五层,面积2000平方米新镇委镇府办公大楼。1998年,规划建设滩头至中心校东兴大街为中心的新开发区2平方公里。龙塘中心村高起点规划,配套建设了金融、学校、市场、医院、文化、广播、电视、邮电、通信等服务设施。建起纵横3公里街道,成为有圩期的村级集市,且市场繁荣。2000年底,镇通村公路实现水泥硬底化。各村全面通邮通电,移动电话、有线电视、程控电话、互联网逐步进入农家。全镇各村学校实现楼房化。2000年,镇内有初级中学2所(其中县级1所),小学11所。有东坝卫生院,东坝卫生院滩头门诊部、龙塘分院、思磊分院等卫生医疗机构。
基本概况
东坝镇位于苏皖交界处,地处高淳中部偏东,距县城25公里,毗邻安徽省郎溪县,素为南京市的南大门。面积78.5平方公里,人口3.58万人。宁高高速公路、228省道、芜太一级公路显十字型穿镇而过,北至南京,南往安徽、浙江省,东至苏锡常,西至芜湖。五级航道芜太运河(胥河)与芜太公路呈平行线交汇镇中心。东坝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经济强镇、工业重镇、文化名镇”目标,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发展。2006年东坝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79亿元,财政总收入512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883元。
特色文化村
因大马灯而闻名的东坝镇,2005年被江苏省文化厅命名为“特色文化之乡”。2006年,“江南一绝”——东坝大马灯已被列入江苏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年,东坝镇镇政府配合市、县文化局,又将东坝大马灯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作为东坝大马灯的诞生地——东坝镇东坝村,在县文化局的指导下,加大了对东坝大马灯的保护力度,并整合民间文化资源,争创特色文化村。为此,东坝村村委会统一思想,积极行动。一是以东坝大马灯表演队为龙头,同时组建龙灯表演队和水上龙舟表演队,充分展示该村民间特色文化。二是东坝村村委会通过民间集资40万元人民币,开辟十多亩山地,建立民间表演艺术基地。其中,东坝大马灯表演广场约占地2亩。同时,建起100平方米的东坝大马灯表演艺术展览馆,供人参观。目前,各项工程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之中,预计今年七月底全部竣工。东坝村民间表演艺术基地的兴建,不仅是打造特色文化村的重头戏,而且也将成为东坝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