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沟镇地图
渠沟镇相关地区地图:
旅游资源
该镇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黄里山区以拥有丰富而独特的人文地理景观而著称,漫山遍野古树苍木,天藏寺、祭雨台、仙人井等古迹遗址与天然钟乳石溶洞相连,巴斗杏和软籽石榴等果品美名远扬,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通过加强保护和开发,将使渠沟成为相山的后花园和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行政区划
渠沟镇下辖村:郭王村张集村油坊村桥头村土楼村河北村钟楼村张楼村小集村徐集村,
区域人口
全镇下辖14个村,总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万亩,2007年该镇总人口6.6万余人。
人文历史
渠沟镇(亦作曲沟、瞿沟),又名曲阳镇,是淮北市历史最为悠久的小城镇。春秋鲁桓公十五年(前697年),鲁、宋、卫、陈四国会盟于渠,协商讨伐郑国。这次会盟之地就是该镇渠沟村。《后汉书·郡国志·沛国》注云:“杜预曰:在相西南,一名荦。”清《宿州志》记载:“会盟之地或谓渠沟未详。”,渠沟村西临濉河之支流曲水(即今新濉河),地势低洼,沟渠纵横。该村是相城通往西部之要道,明熹宗天启中,任文石之父乡宾任思忠曾捐资在河上兴建三孔大石桥一座,便利两岸交通。金代,渠沟为符离县所辖三大镇之一(另为符离镇、黄团镇);元初符离县并入宿州后,渠沟则为宿州四大镇之一。金、元时,官府在此设有监酒税等官(见《宿州志》),证明此地古时即有兴旺的酿酒业。明代南昌人戴国士在《夜泊曲沟》诗中曾有“橘徕疑楚泽,沽酒读《离骚》”之句。从金至清末,渠沟都是左近一带重要的商品交易集市。渠沟旧时曾有土城,有东西南北四门,城门上有谯楼,城内有十字大街,城外四周有护城壕。古城内外多古迹。据传城内外原有72庙、72井,足见当时人烟之繁盛。城东古有石马亭(亦称歇马亭),亭西有不明墓主的古汉墓(在今酒精厂后院)。城北有天马山,山麓为东晋丹阳尹刘炎祖籍之地,旧有碑,刘乃晋明帝司马绍之婿、清谈名士。此处亦为明末相城乡贡进士任文石故居,其先祖于明初自山西迁来落籍于此。山麓至曲水之间平地有明初开国名将、丽江王傅友德墓,墓前有石人石马,清初被泥沙淤没。城内奶奶庙(今变电所内)有“一步七碑”,即7座碑紧靠而立,又有仙人桥等,今已没。
经济发展
该镇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势头十分强劲。2007年全镇共实现GDP5.37亿元,引进外资1.3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投入6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404元,同比增长11%。2008年全镇共实现GDP7.1亿元,引进外资3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投入70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25元,同比增长15%。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结构日趋优化,种植业和养殖业日创佳绩,大楼的根茎菜、萝卜,田庄的绿叶菜,郭王的食用菌、黄里的石榴、葡萄、巴斗杏,西王的油桃,油坊、土楼的养殖产品等都以过硬的质量和较高的品牌打进了大城市的大市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该镇园区经济发展迅速,相山区渠沟镇工业项目区位于该镇辖区东部,已完成了园区25平方公里概念性规划和11.2平方公里控制性规划,明确了一区三园(食品产业园、开渠创业园、载电工业园)的功能和产业定位。该园区内可利用土地2000余亩,园区基础设施已日趋完善,园区内企业的发展也在有序地进行,入园企业已达28家,协议总投资12.879亿元,中德矿山、瑞悦装饰、良友木业、宏达建材等9家企业已经投产,年产值可达4.06亿元。待入园企业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40.6亿元,年利税可达3.2亿元,可安排3000余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