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南省电子地图 > 平顶山市地图 >
汝州市地图
汝州市相关地区地图:

行政区划

汝州市辖5个街道、9个镇、6个乡:煤山街道、风穴路街道、钟楼街道、洗耳河街道、汝南街道、寄料镇、温泉镇、临汝镇、小屯镇、杨楼镇、蟒川镇、王寨乡、陵头镇、庙下镇、纸坊乡、米庙镇、骑岭乡、大峪乡、夏店乡、焦村乡。煤山街道代码:410482001,2006年,辖5个居委会、3个村委会:西东居委会、望嵩居委会、骑庄居委会、城北赵庄居委会、肖庄居委会、司东村、司西村、葛庄村。风穴路街道代码:410482002,2006年,辖3个居委会、3个村委会:塔寺居委会、城北居委会、张鲁庄居委会、党屯村、吴洼村、下程村。钟楼街道代码:410482003,2006年,辖6个居委会、2个村委会:东街居委会、东大居委会、东关居委会、郭庄居委会、阎庄居委会、二里店居委会、拐棍李村、程楼村。洗耳河街道代码:410482004,2006年,辖5个居委会、4个村委会:西西居委会、西街居委会、西大居委会、南关居委会、七里居委会、上河村、刘庄村、十里村、许寨村。汝南街道代码:410482005,2006年,辖16个村委会:王寨村、粪堆赵村、下陈村、上陈村、袁庄村、怯庄村、南孙庄村、魏洼村、栗庄村、西焦村村、南马庄村、虎头村、后铺村、陈湾村、张吾庄村、吉庄村。寄料镇代码:410482101,位于汝州市西南37.5千米,农业人口5.7万,非农人口1.5万,总面积174.3平方千米。2006年,辖34个村委会:寄料村、纸坊村、牛沟村、吕庄村、西安沟村、马长庄村、竹园村、高庙村、雷湾村、观上村、太山庙村、徐庄村、周庄村、闫小寨村、妻贤庄村、温楼村、南程庄村、张坡村、炉沟村、桑树坪村、黄柏村、蔡沟村、拉台村、董王沟村、南赵沟村、李店村、坡根村、郭沟村、车沟村、车厂村、石梯村、磨石村、蛮子洼村、平王宋村。温泉镇代码:410482102,位于汝州市区西部27千米。2006年,辖28个村委会:温泉村、朱寨村、陈寨村、张寨村、翟楼村、骆庄村、傅岭村、东均田村、南刘村、官东村、官中村、官西村、丁庄村、东程庄村、冯店村、大洼村、榆树园村、邓禹村、西唐村、东唐村、高水泉村、连庄村、连圪垱村、东车坊村、南王庄村、杨寨村、侧崆庄村、赵庄村。临汝镇代码:410482103,2006年,辖24个村委会:临南村、临北村、临东村、临西村、郝寨村、菜园村、西营村、白土泉村、营河村、西马庄村、冯楼村、北王庄村、北纸坊村、北李庄村、关庙村、坡池村、小山沟村、东马庄村、武庄村、庙张村、北孙庄村、狮子张村、东营村、彦张村。小屯镇代码:410482104,2006年,辖42个村委会:小屯村、樊庄村、毛庄村、时屯村、大陈村、崔辛庄村、耿堂村、鲁辛庄村、雷庄村、西王庄村、孙店村、芦店村、朝川村、张村村、李湾村、范湾村、山王村、杨其营村、小陈庄村、玉王村、长营村、季寨村、季营村、周庄村、路寨村、吴营村、东村、中村村、西村村、小于庄村、史庄村、杨集村、石河沟村、吴岭村、牛庄村、黄洼村、丁堂村、李珍庄村、南李庄村、魏庄村、南张庄村、宗庄村。杨楼镇代码:410482200,2006年,辖24个村委会:杨楼村、下水村、佛堂村、李庄村、西史庄村、西王楼村、石台村、马庄村、大程村、小程村、李圪垱村、陈沟村、高沟村、赵沟村、口子赵村、黎良村、刘圪垱村、程庄村、夏庄村、耿庄村、双庙村、叶庄村、渠庄村、南范庄村、枣园村。蟒川镇代码:410482201,2006年,辖34个村委会:核桃园村、蟒川村、东庄村、薛庄村、河西村、孙岭村、半东村、半西村、田河村、蟒窝村、戴湾村、齐沟村、滕口村、滕店村、娘庙村、杨沟村、张沟村、唐沟村、郝沟村、王岭村、任村村、黑龙庙村、英张村、任庄村、柏树吴村、斋公店村、石灰窑村、严和店村、罗圈村、小龙庙村、陈家村、木厂村、牛角岭村、寺上村。王寨乡代码:410482202,2006年,辖32个村委会:小拉湾村、胡庄村、温庄村、龙山村、冯沟村、大拉湾村、柳树王村、尹庄村、唐村村、尚寨村、夹河史村、杨庄村、十字路村、茶庵村、董沟村、寺湾村、朱洼村、王古城村、东王庄村、杨古城村、樊古城村、冶墙村、牛庄村、辛庄村、东王堂村、口子孙村、裴爬村、郑铁村、訾庄村、刘洼村、尹冲村、谷店村。陵头镇代码:410482203,2006年,辖27个村委会:陵头村、后户村、宁庄村、梅庄村、西街村、段子铺村、朱沟村、黄岭村、养田村、申坡村、樊窑村、杨楼沟村、东杨寨村、桥沟村、孟庄村、寇寨村、李窑村、陈窑村、庙湾村、大庙村、沙古堆村、叶寨村、和尚庙村、饮虎沟村、东山村、余窑村、前户村。庙下镇代码:410482204,位于汝州市西15千米处,距省会郑州85千米。总面积140平方千米。2006年,辖24个村委会:庙下村、南杨庄村、乐寨村、下鲁村、长张村、西薛庄村、古城村、唐店村、小寨村、西荒村、罗郭岭村、湾子村、春店村、北胡庄村、文寨村、寺上村、黄寨村、西赵庄村、神沟村、北郭庄村、宋王村、北刘村、北于庄村、姚庄村。(76个自然村),纸坊乡代码:410482205,2006年,辖36个村委会:纸西村、纸东村、纸南村、纸北村、康街村、韩楼村、新庄村、西赵落村、张楼村、龙泉村、料棍张村、丁村村、陶村村、武巡村、中王村、东赵庄村、赵东村、赵南村、赵北村、赵西村、长东村、长西村、后寨村、牛王村、南寨村、泉李村、姚楼村、留王村、李家村村、陈古同村、车渠村、石庄村、中山寨村、张庄村、石桥村、苏楼村。米庙镇代码:410482206,2006年,辖29个村委会:九间窑村、米庙村、枣树庙村、安庄村、白庄村、郭林山庄村、一五张村、双郭楼村、曹庄村、金沟村、东关庙村、东黄庄村、大刘庄村、石槽王村、许庄村、郭营村、马窑村、尚庄村、于庄村、铁炉马村、白马村、焦岭村、榆圪垱庙村、风庙村、树陈村、王河盘村、潘庄村、于窑村、玉皇沟村。骑岭乡代码:410482207,2006年,辖14个村委会:田堂村、王堂村、大张村、北安庄村、安洼村、小陈村、王庄村、河坡村、山王寨村、马庙村、东坡村、雪窑村、黄庄村、范集村。大峪乡代码:410482208,位于汝州市东北29千米。总面积140平方千米。2006年,辖24个村委会:大峪村、赵楼村、下焦村、邢窑村、田窑村、刘窑村、大泉村、后坡村、杨窑村、龙王村、班庄村、黄窑村、棉花村、王台村、同丰村、雷泉村、高岭村、刘河村、玉皇村、十岭村、寨湾村、西范庄村、袁窑村、青山后村。(201个村民组),夏店乡代码410482209:2006年,辖20个村委会:新村村、夏东村、夏西村、夏南村、夏北村、孔寨村、鲁张村、上鲁村、磨庄村、八里王村、西湖村、路庄村、陈庄村、毛寨村、孙庄村、呼窑村、甄窑村、河口村、关帝庙村、黄沟村。焦村乡代码:410482210,2006年,辖16个村委会:焦村村、东沟村、安沟村、李楼村、邢村村、王楼村、段村村、秋树李村、湾李村、靳村村、杜村村、水沟村、梁窑村、张村村、槐树村、魏沟村。

历史沿革

汝州市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在漫长的地质时代,经历了海洋、陆地、浅海、冰川、海湾、内陆湖沼、陆地等沧海桑田的变化,形成了两山(伏牛、嵩山)夹一川,汝水流中间的地理格局,为汝河儿女世代繁衍生息提供了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早在100万年前,寄料的张湾村一带就有先人居住,这是我国至今发现的仅次于云南元谋人的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地方。5000年前,市区的煤山公园一带,骑岭的槐树伊、大张一带,纸坊的阎村、中山寨一带,安沟水库神德宫一带出现较先进的原始文明村落。三皇五帝时,汝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中心地带。轩辕黄帝在新郑称帝,曾带人两次到汝州西部的崆峒山向广成子求教治国和养生的道理。之后把当时最富饶的汝河流域封给他和正妃嫘祖的第二个儿子昌意,昌意的儿子高阳,在黄帝死后,继承了帝位,就是五帝的第一帝颛顼。颛顼死后,让位给大伯玄嚣的孙子高辛,为帝喾。喾死后传位于儿子尧,尧继位后欲让位给贤人许由,许由避让逃至汝州北部的箕山下。尧之后让位给颛顼的后人舜。三皇五帝时代,汝州是昌意部落的管辖范围,昌意的后人出了两个伟人颛顼帝和舜帝。夏后期,建都于在今杨楼樊古城一带的霍国强大起来,成为夏西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霍候支持商汤统一了天下,霍西南部的高士伊尹为商的宰相,为商的统一立下汗马功劳。汝州为世界霍姓的发源地。商朝,“霍”做为灭夏有功的侯国,地位得到巩固,管辖南到伏牛山东到禹州西至嵩县北至登封的广大地区。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带大军打败商纣后,挥师包围霍都。霍侯开城投降,周武王封霍侯的儿子为新的霍侯。霍在整个西周相对平安,经济得以长足发展。周平王迁都洛阳后,汝州的战略地位显得十分重要,就将霍地封给自己的儿子姬唐,改霍为梁,迁霍后人至杨楼一带,建小霍城安置,为梁小邑。春秋时梁国西南曼氏国兴起,一度将梁和霍纳入自己的版图。曼氏国后被楚国所灭,汝州成为楚的北部边地。再后郑国打败楚国,把汝州地纳入郑国的版土。战国时,梁城位于洛阳东南户的战略地位被军事家们所看重,梁地区成为诸侯争夺的中心地带,韩国灭郑国后,梁地归韩国管辖,改梁为南梁,以区别开封的大梁和山西的西梁。这时南梁附近出现了注人城(庙下东一带)阳人城(梁古城)郸狐聚(临汝镇一带)赫人聚(杨楼石台村一带)等几个大的城池。汝州为梁姓的起源地之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管理。在汝州西部置梁县,归三川郡管辖,东部置郏县和阳城县,归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禹州)管辖。汉承秦制,汝州西部仍为梁县,公元前206年将三川郡改为河南郡,梁县归属河南郡。公元前113年在尚庄乡榆庙村一带置承休国,安置周的后人姬嘉。公元前112年在小屯一带置成安国。东汉改河南郡为河南尹,梁县属河南尹。三国仍为梁县,为魏国的司州河南尹管辖。东南部的小屯一带归豫州的颍川郡管理辖。公元280年,司马炎在洛阳称帝,历史进入西晋。将河南尹分为河南郡和荥阳郡,汝州仍为梁县,归河南郡管辖。东部小屯一带归襄城郡管辖。东晋十六国时隶属频繁。公元317年,属东晋,后归前赵;公元365年属前燕,隶河南郡;公元369年属前秦,隶豫州河南郡;公元395年属后燕,隶豫州河南郡;公元409年属后秦,隶豫州河南郡;公元417年属东晋。公元420年,历史进入南北时期,政府为扩大自己的虚名滥设州县。汝州的建制随北朝的变迁而变动。北魏时汝州属司州归中央直辖,公元494年在今汝州城设南汝原县,公元527年在今杨楼梁故城置汝北郡,后在今庙下东注人城置治城县,在霍城置石台县,在今小屯成安城置东汝原县,汝北郡从西到东共领石台、梁县、治城、南汝原、东汝原五个县。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西魏和东魏,汝州属东魏。同年改南汝原县为汝原县。公元539年,恢复汝北郡,在承休国旧地置承休县,移郡治至承休县;公元543年,改汝北郡为汝阴郡,废治城县入梁县。公元577年改汝阴郡为和州。隋文帝开皇四年(公元584年)置伊州,隋炀帝大业初改伊州为汝州,治梁县城。大业八年,移承休县至汝原县,废汝原县。改汝州为襄城郡,治承休县城,领承休、梁、阳翟、东汝原、汝南、鲁、城八县。唐汝州建制多变:公元621年,改襄城郡为伊州,领承休、梁、郏三县;公元627年,移梁县衙于承休县,撤承休县,把鲁山划为伊州;公元634年,改伊州为汝州,领梁、郏城、鲁山三县;公元695年,在今宝丰置武兴(后改龙兴)县;公元712年在今临汝镇置临汝县;公元738年,划许州襄城县来属,改汝州为临汝郡,属都(指东都洛阳)畿道,领叶、襄城、郏城、鲁山、龙兴、临汝七县。公元758年,改临汝郡为汝州。唐时汝州为东都洛阳东南门户,设东都畿都防御使,驻有重兵防守。五代时汝州先后归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建制随唐制,仍为军事要地。周显德三年(公元956年)改临汝县为临汝镇,入梁县,汝州领六县。宋代汝州建制仍袭唐制,公元1105年划郏县归颍昌府。宋元和五年(公夫子1115年)升汝州为陆海军节度,属京西北路,领梁县、襄城、叶县、龙兴、鲁山五县。公元1127年,汝州被金占领。汝州属南京路,金中央直辖,领梁(含今汝阳)、郏城、鲁山、宝丰、叶县、襄城六县。公元1207年,划襄县属许州;1208年,划叶属裕州。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形成了军政合一的省一级地方建制。汝州属河南江北省南阳府管辖,领梁、郏县、鲁山三县,宝丰废县为镇,归梁县管辖。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对元行省作了大的改革,改省为“承布宣政司”,只管民政,但人们习惯上仍叫行省,简为省,省下设郡(州)、县。汝州仍为南阳府管辖,将梁县省入汝州,领郏县、鲁山两县。1475年4月,在汝州东南设宝丰县,汝州领三县。1476年9月,时任兵部左侍郎的汝州人滕昭,以汝州距南阳太远给群众生活带来不便为由,同好友河南布政使原杰联明奏请宪宗皇帝朱见深,将汝州从南阳分出由省直辖,汝州成为河南唯一一个由省直辖的直隶州,由县级州升格为府级。同年12月,在汝州西部今汝阳县城附近置伊阳县,划原嵩县、鲁山、汝州的部分地区为伊阳地,汝州领鲁宝郏伊四县。明中央掌管吏治的按察使司在地方设立四十一个按察分司,叫巡道,河南有二,分别叫河南道、河北道,河南道驻汝州。清朝沿袭明制,汝州直隶州的地位没有改变,领鲁山、宝丰、郏县、伊阳四县。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汝州隶河洛道,仍领四县。1913年,地主实行省、专区、县三级管辖,改直隶汝州为临汝县,归许昌专区管辖。1947年属豫西五专区。1949年仍归许昌专区,1951年将大小张庄和磨冢营村划归宝丰县管理辖。1954年10月改隶洛阳专区管辖。1986年,撤专区建制,实行市(地)管县,改隶平项山市。1988年8月改临汝县为汝州市,属省直辖,计划单列,由平项山市代管。2011年6月1日正式实施省直辖,财政直接和省对接,市委书记和市长属副厅级编制。汝州历史大事记之一:
东周:今汝州地区古为梁邑,又称南梁。该地民歌《汝坟》三章被收录于《诗经·周南》。当时称这个地区为“汝旁化国”。周襄王七年(公元前645年)齐相国管仲对桓公说:“楚有汝、汉之黄金,而齐有渠展之盐,燕有辽东之煮,此阴王(富与王相等)之国也。”,周敬王二十九(公元前491年)楚昭王派大将单浮于领兵到达梁邑和霍阳山(岘山),突然包围那里的戎蛮子国,国王蛮子赤溃逃晋国的阴地(嵩县一带)。楚又逼迫晋国将蛮子赤和他的5名大夫一齐逮捕送交楚国,戎蛮子国遂灭。周考王七年(公元前434年)魏国在注城(今市区西)战败秦国。周显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魏国大将庞涓领兵攻打韩国。韩与赵国联合,共同出兵与庞涓大占于南梁(今市区南),魏五战五败,南梁被韩国占领。周郝王五十年(公元前265年)齐国的安平君田单领赵国兵进攻韩国,占领韩国的注人城(即注城)。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率军攻占洛阳,东周遂灭。秦迁西周君姬咎于?狐聚(今临汝镇附近)。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东周君姬巩联合诸侯,准备讨伐泰国,秦派相国吕不韦率军各个击破。秦将东周君迁于阳人聚(今杨楼乡杨古城一带)专门从事周朝的祭祀。
秦: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于今汝州地区置梁县,属三川郡。
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汝河泛滥,漂没百姓1000余家。吕后二年(公元前136年)秋,汝河特大洪水,沿河百姓被淹没300余家。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在洛阳寻得周后裔姬嘉,封为周子南君,命他专职祭祀周朝的祖先。初元五年(公元前44年),汉元帝又晋封周子南君的后代为承休侯。他的封地承休侯国后来改为承休县。建武二年(公元26年)春,光武帝封大将邓禹为梁侯,享受梁县等4个县的赋役。今临汝镇乡邓禹村就是他的墓地。汉将岑彭下成安(在小屯附近)等十余城,以讨邓奉于堵乡(方城)。建武三年(公元27年)正月,张瞒率新城(今临汝镇西)、蛮中(今寄料镇南)的农民军在西南山居险固守,又与厌新、柏化等地的农民军联合攻占霍阳聚。光武帝派大将祭遵进行围剿,张瞒等兵败被杀。永初元年(公元107年)二月,汉安帝下诏把广成游猎地(即广城泽;今温泉镇涧山口水库一带)借给贫民垦种度荒。三年三月,又下令将上林、广在苑(即广成泽)中可垦辟的土地给当地贫民。元初二年(公元115年)大文学家马融献《广成颂》与汉安帝,盛赞广成泽的山、水、林、竹、鸟、兽、虫、鱼,堪称天然猎场。文中“神泉侧出”的“神泉”即今温泉。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十一月,汉顺帝赴广成苑打猎。延熹元年(公元158年)汉桓帝校猎广成泽。六年(公元163年)又赴广成泽校猎。光和四年(公元181年)新城(临汝镇西)发现五色大鸟,有多鸟跟随,人们认为是凤。次年,汉灵帝狩猎广成苑。初平二年(公元191年)二月十七日,起义军孙坚与袁术合兵讨伐洛阳的董卓,卓派大将胡轸和骑兵都督吕布与孙袁大战于阳人聚,胡军大败,都督华雄被孙坚斩杀。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八月,曹操逼汉献帝经偃师、登封迁都许昌。屯驻梁县的杨奉往轘辕口(少林寺东北)截击,未遇而还。十月,曹操来梁县征讨杨奉,杨大败,其先锋徐晃投降曹操。
东晋:义熙四年(公元408年)汝河干。义熙十年(公元414年)五月,汝河泛滥,千余人被淹死。
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正月十三日,孝文帝于汝水西校阅部队,大赏六军。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二月,南齐大将陈显达攻占北魏马圈戌(邓县西北)。三月七日,孝文帝南征,十日至梁城(即梁县),次日,命振威将军慕容平城率兵马五千援救顺阳(淅川县东)。北齐,天保八年(公元557年)从夏至秋,蝗虫遍野,遮天蔽日,声如风雨。隋,开皇四年(公元584年)伊州州治由陆浑县境(今嵩县陆浑水库附近)迁于梁县,梁县属伊州。隋初兴修黄陂大型水利工程于广成泽。大坝南北长7里,东西长10里,可浇地1万多亩。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伊州大水。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改伊州为汝州,梁县改为承休县。次年,又改汝州为伊州。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十月,农民军首领卢明月聚众10余万,常在陈州、汝州活动。
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洛阳王世充多次进攻伊州,唐总管张善相坚守伊州。多方拒敌,后因粮尽援绝,城被攻破,张被杀。王命张殷为伊州刺史。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正月。吴王杜伏威派部将陈正通、徐绍宗率精兵两千,助秦王李世民攻克伊州。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移梁县衙门于承休(今市区),撤销承休县。八年,复改伊州为汝州。十一年三月,太宗校猎。沐浴于广成汤(今温泉镇)。十四年八月,命大匠阎立德修建襄城清暑宫于汝州西山(今官庄北)。次年三月,太宗住进襄城宫,因宫内多蛇,罢阎立德官。并派人赐酒宴慰问汝州的高年(60岁以上的老人)。咸亨二年(公元671年)十一月,高宗赴汝州校阅三军。仪凤元年(公元676年)二月,高宗赴汝州温泉校猎洗浴,设立温泉顿,并审查赦免轻罪犯一批。久视元年(公元700年)二月二十二日,武则天带领文臣苏味道、杜审言、李峤等到汝州温泉洗浴,并流杯赋诗、立碑建亭以作纪念。三月三日才回洛阳。先天元年(公元712年)玄宗在梁县西部置临汝县,属汝州管辖。开元十年(公元722年)五月,汝河泛滥,淹没千户人家。九月,玄宗下诏将河曲六州(今晋北地区)的胡人5万余口迁移到许昌、汝州等地。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春,大诗人李白自洛阳经临汝云襄阳,写《离彭婆值雨投临汝》五言律诗一首。后又蓍《夏日与诸从弟登汝州龙兴阁序》一文。同年,冬十月,玄宗到汝州温汤泉游乐10日。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宰相宇文融因结党诽谤信安王李祎,被贬为汝州刺史。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大诗人王维在畅游汝州香积寺(风穴寺)后,写下情景交融的五言律诗《过香积寺》。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叛军安禄山派大将崔乾佑率兵屯陕州,临汝等郡望风而降。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九月,叛军史思明陷汝州,汝州刺史贾至逃往襄阳。贾至与大诗人杜甫相交甚厚,在他赴任汝州时,杜曾赠贾五言律诗一首:《送贾阁老出汝州》。

汝州交通

汝州过境铁路焦柳线(原名焦枝线),于1969年11月动工修建,1970年10月1日竣工通车,1990年7月1日建成复线并通车,境内全长56公里,设临汝镇、庙下、王堂、汝州城区、戎庄、小屯六个站台,年货物发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可以达到200万吨以上。汝州辖区现有县级以上公路总里程1230公里,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50公里。其中国道207穿越南北45.2公里,省道庙洪线、常付线、侯饭线、时南线4条,境内总长133公里,县道12条,总长280公里。南洛高速公路、二广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设的汝登高速(焦桐高速登封至汝州段)横贯全境,境内通过52公里,设小屯、汝州市区、温泉三个出口。汝州市现有汽运公司、客运公司、二运公司三家中型以上运输企业,主要经营道路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年客运量近2000万人,客运周转量近4亿人公里;年货运量600余万吨,货物周转量近2亿吨公里。汝州市内现在有12条路线的公交车,汝州风俗和重大节日庙会,汝州节会活动较为丰富,分为庙会、春会、时令会、物交会等地方特色浓郁,深受群众欢迎。一、庙会,汝州的庙会历史悠久。庙会既是民间贸易交易的主要形式,又与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具有重要联系,同时又是老百姓亲朋聚会、文化娱乐的一种载体。庙会一般在庙宇附近,故又称古刹会。旧时大小庙宇遍及汝州城乡,仅城区就有20余处。全市有200多处,且各有特定的会期,让当地群众或远方香客朝庙进香,诵经念佛,甚至边念边舞,煞是热闹。旧时较大的庙宇前都建有戏楼,每逢该庙会期,便请来剧团演出,有时竟请两台以上进行对戏(比赛),给庙会助兴。民国以后,由于庙宇的毁废与改建,大多已不存在,庙会会址多移至附近村庄,并以村名呼之。如骑岭乡四月十五原为金刚寺会,因该寺改建为原临汝县园艺厂,会址就移到附近的许寨村,改称许寨会。只有一部分庙宇仍保持着庙会。赴会人员大多是探亲会友、烧香拜佛,其次才是货物贸易和娱乐活动。(一)风穴寺庙会,会期应为夏历六月十九日,其实从六月十七日就已开始,到十八日夜达到高潮,是汝州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古庙会。六月正值盛夏,天气炎热,而风穴寺气候宜人,到了夜间人们仍不散去,吹拉弹唱,彻夜不眠。寺内僧侣也有一班笙乐与众同乐,盛时竟有地摊戏、鼓子曲、唢呐班数十摊,其盛况可以想见。同时,还有和尚和善男信女在各殿内诵经,于是寺内寺外,诵经声、歌唱声、器乐声融会交织,悠扬悦耳。漫山古柏间,对对情侣借此良辰美景而谈情说爱。佛门自称为清净之地,如此经俗家“污染”,自是应该荡涤,因此每年会后大都要下一场“净寺雨”。二、纸坊街火神庙会,会期是夏历正月二十八日。火神庙内的火神塑像,原在一乘木制轿内,平时抽去轿杆置于殿上,需要时可用轿杆抬走。每当过罢元宵节,就会有附近村里的人将火神“偷”走,然后向发起火神庙会的火神社透露火神的下落。到会期的两天前(正月二十六日),社中人带上金瓜钺斧、龙凤旗幡等全副仪仗,抬上供食,一齐出动多路铜器,放着冲天火铳,到“偷”神的村前迎接火神。“偷”神的大多是缺乏文娱活动的村庄,借此换来一场热闹,皆大欢喜。火神迎回后,即搭台唱戏,庙会上的商业活动正式开始。(三)温泉庙会,汝州温泉庙会是河南省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庙会之一。汝州温泉素以温高、涌量大、富含多种微量元素而著称,历史上曾有9帝13妃到此洗浴。公元1161年3月10日,金暴君完颜亮于洛阳赴温泉打猎沐浴。4月17日下诏,150里以内的州县一律派商贾来温泉“置市”。其后渐成习俗。每年的农历初五、初十,汝州、汝阳、鲁山三县的群众云集于此,多时达数万人。二、春会,每年开春以后的会叫“春会”,其中多数是庙会。仅夏历三月之内全市就有45处之多。处于同一个地区的村庄,往往把春会的日期错开,互不重复,致使春节过后到春耕大忙之前,几乎天天都有会。遇到春会,主办村便请一台大戏,少者唱一天,多者连唱三天三夜。也有演电影、请唢呐班子演奏的。三、时令会,汝州部分村庄的会,是根据时令需要而设置的。如有些村庄在清明节举办的“清明会”,是以会为依托,进行祭扫祖墓活动的;有些村庄在小满节气到来那天举办的“小满会”,是为老百姓在麦收之前置办杈、耙、扫帚、镰刀等劳动工具而设的;腊月内的会一般都叫“年会”,是群众置办年货的盛会。四、物交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为了繁荣地方经济,全市各乡镇甚至较大的村庄都频频兴起物资交流会,主要是进行商品贸易,也往往搭台唱戏,但一般没有宗教活动。从1989年开始,汝州市将传统的城区九月会定为全市物资交流大会,会期一星期。还请周边地区商家参加。其中数届与市艺术节合并举办,以突出“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特点。至2000年,办得一年比一年红火。各乡镇也在政府驻地举办物资交流会,一般会期五天。

农业经济

汝州农业结构合理,汝州盛产小麦、玉米、红薯、大豆、烟叶、花生、棉花、花卉苗木、蔬菜等,全市已形成3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基地,20万亩优质玉米基地、20万亩高淀粉脱毒红薯基地和10万亩瓜果蔬菜基地。无公害蔬菜、食用菌、林果业等三大产业迅速兴起,农业特色经济全面发展,全市基本实现了农产品优质化、专业化,优质小麦、优质玉米等主导产品所占的比例逐年提高,已成为全国小麦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汝州市是河南省重点林业县。畜牧养殖业在大农业中的地位凸现,以猪、牛、羊为重点,实现了由分散养殖向规模养殖的转变。汝州成为全国肉类生产百强县和商品猪生产基地,也是河南省瘦肉型猪、商品蛋、肉牛和活绵羊出口基地。思源奶牛养殖场成为河南省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奶牛养殖基地。汝州市被定为河南省畜牧业发展重点市、生猪调出大市。培育了河南巨龙淀粉实业有限公司、河南梦想食品有限公司等10多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

文化艺术

曲剧是河南省本地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旧时也称"高台曲"或"曲子戏",有些地区又称"南阳曲子"。汝州是中国曲剧的发源地,1983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河南曲剧”条目的释文载:河南曲剧是“由坐班清唱的河南鼓子曲中杂牌小调与民间歌舞踩高跷相结合,于一九二六年经临汝县农民同乐社搬上高台,发展成为曲剧剧种的。”河南曲剧是由高跷曲子发展而成的;而高跷曲子则是清朝光绪初年,洛阳王凤桐先生,把当地以舞蹈为主的高跷,和以茶馆、坐班清唱,配以伴奏乐器,以自唱自乐为主的小演唱融为一体而成的。2009年5月18日,首届中国曲剧艺术节在曲剧发源地——河南省汝州市开幕。中央电视台7套《乡村大世界》也亲临汝州对这样盛况进行报道。2011年9月6日,第二届中国曲剧艺术节在汝州市隆重开幕,开幕式上,中国剧协授予汝州市“曲剧之乡”称号。

文化旅游

汝州名胜古迹众多,风景秀丽。全市旅游景点单体达到852个,其中优良级252个,省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个。主要风景名胜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年古刹风穴寺,该寺依山傍势、错落有致,既有北方寺院的独特风格,又富有南方园林特点,其中唐塔、宋钟、金殿被列为三大国宝,素有“八大景、七十二小景、三十六福地”之称。万古神汤温泉,水温高达63℃,富含5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历史上曾吸引了“十帝三后”及众多著名的文人骚客观光沐浴,唐帝武则天曾在此留连忘返。还有全国首屈一指的奇特地理景观连环姊妹怪坡、独特地质景观紫云山、道教圣地崆峒山及汝州学宫、全国唯一的汝瓷博物馆、风穴寺国家森林公园、九峰山省级森林公园等诸多景点。张公巷窑址经中国古陶瓷学会国内外专家研讨会确定为北宋官窑遗址,为破解北宋官窑的“千古之谜”找到了有力的证据。被确定为河南省2004年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5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红寨省级地质公园是河南省四家地质公园之一。几千年来,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各族人民,凭着自己的聪明智慧,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气势恢宏的时代篇章。汝州境内文物古迹和人文景观众多。千年古刹风穴寺,为国务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白马寺、少林寺、大相国寺并称为中原四大名寺;万古神汤温泉,富含50多种微量元素,汉唐九帝三后及文人骚客争相前往沐浴,武则天曾在此沐浴,留有一座武则天像,武则天洗澡的地方被后人称为“武后池”,是有名的疗养胜地。别具一格的连环姊妹怪坡和风光旖旎的紫云山等景点,都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汝瓷、汝石和被称为宋石之鸿宝的汝帖并称汝州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