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南省电子地图 > 平顶山市地图 > 汝州市地图 >
杨楼乡地图
杨楼乡相关地区地图:

交通方便

乡村简易公路35条,达到了村村通汽车。古迹有梁城(相传为梁武帝一夜筑城三面,西面未竟而罢,故名破城。疑为梁魏之舞阴城)房山(相传为汉张子房游息至此,留有摞摞石、裂缝石)以及汉刘秀二十八宿的吴汉、贾复、藏宫等将领的住宅遗址;邵岗村南的仰韶、龙山文化遗址;大马庄村西的西周文化遗址;空军英雄杜凤瑞的家乡--赵洼等。

农业

杨楼乡是一个农业大乡,小麦、玉米是支柱产业,有“南阳小麦第一乡”之称,小麦面积常年稳定在2万亩以上。杨楼乡烟叶生产整体水平明显提高,2003年,被市政府、市烟草公司定为“南阳市小麦生产示范乡”。杨楼乡新建气流下降式炕房500余座,发展托盘育苗大棚83个,小麦生产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粮食收购市场逐年繁荣,杨楼乡已逐渐成为豫西最大的粮食集散地之一,收购品种主要有玉米、花生、大豆、绿豆、芝麻等十余种,年收购量在10万吨以上。杨楼乡新建气流下降式炕房500余座,发展托盘育苗大棚83个,烟叶生产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粮食收购市场逐年繁荣,杨楼乡已逐渐成为豫西最大的粮食集散地之一,收购品种主要有玉米、花生、大豆、绿豆、芝麻等十余种,年收购量在10万吨以上。畜牧业稳步发展,杨楼乡已发展养殖专业村5个、中型养殖场5个、科技示范户25户,大牲畜存栏9000余头,畜牧业年产值达300万元。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突破性发展,杨楼乡有工业企业102个,其中小型面粉厂15个,机砖厂3个,粉条厂28个,工商户600余户,年创税50余万元。2004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4977万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22%;财政收入完成348万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82%;植烟面积21000亩,烟叶税收达到273万元,收购烤烟200余万斤,烟叶创税1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00元;民营企业入库税金达到97万元,占目标任务的136%;完成河上沟、安沟8.8公里四级通村砼路建设任务;投资100万元,改建500余座新式炕房;建成5000亩无公害大豆生产基地1个,并初见效益;新建专业市场一个,新增小城镇人口1100人。获得“04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04年劳务输出先进单位”、“党费收缴先进单位”、“党建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05年,杨楼乡乡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总体部署,结合杨楼乡实际,以稳定为前提,重点抓好烟叶生产、劳务输出、小城镇经营与管理、招商引资等四项工作,努力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收,推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乡镇优势

方史公路纵贯全境,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因乡政府驻杨楼街,故名。西距县城28公里。东靠舞钢工业区;西与独树镇、古庄店乡相连;南邻小史店镇;北与叶县保安镇接壤。辖区地处浅山丘陵地带;地势东北、东南高,西北低,中部岗岭起伏不平。较高山峰有三顶山(海拔584米)。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60314男32107女28207家庭户户数17416家庭户总人口(总)59250家庭户男31256家庭户女279940-14岁(总)145480-14岁男77720-14岁女677615-64岁(总)4054815-64岁男2166515-64岁女1888365岁及以上(总)521865岁及以上男267065岁及以上女2548户口本地住在本地60167

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杨楼乡


乡镇简介:杨楼乡位于河南汝州市区西南部,距市区24公里,全乡除少部分为丘陵地形外,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总面积69.98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人口5.8万人。是平顶山市政府命名的“农村经济实力强乡”。是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全国饼干生产基地、省小麦良种推广示范乡。
经济结构:杨楼乡已形成沿汝河7个行政村万亩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西沟万亩小杂粮基地、李庄千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已成为平顶山市规模最大的蛋鸡饲养养殖基地。已形成沿汝河万亩防护林基地,形成了面粉加工、食品加工、铸造产业三大产业集群,有建材、运输、面粉加工、油料食品加工、饮食服务、铸造、蔬菜生产、塑料制品等八大产业基群。有非公有制经济实体1300余家。
行政辖区:
杨楼乡辖杨楼、下水、佛堂、李庄、西史庄、西王楼、石台、马庄、大程、小程、李圪垱、陈沟、高沟、赵沟、口子赵、黎良、刘圪垱、程庄、夏庄、耿庄、双庙、叶庄、渠庄、南范庄24个行政村。
辖区代码:
杨楼乡410482200:~201杨楼村~202下水村~203佛堂村~204李庄村~205西史庄村~206西王楼村~207石台村~208马庄村~209大程村~210小程村~211李圪垱村~212陈沟村~213高沟村~214赵沟村~215口子赵村~216黎良村~217刘圪垱村~218程庄村~219夏庄村~220耿庄村~221双庙村~222叶庄村~223渠庄村~224南范庄村
历史沿革:1958年建杨楼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109.1平方千米,人口7.5万人,辖马庄、杨楼、口子赵、东王堂、黎良、冶墙、下水、小程、南范庄、石台、西王楼、西史庄、李庄、佛堂、大程、李圪瘩、高沟、陈沟、赵沟、渠庄、双庙、叶庄、程庄、夏庄、耿庄、刘圪瘩、口子孙、尹冲、东王庄、朱洼、王古城、樊古城、杨古城、韭瓜、訾庄、刘凹、郑铁、牛庄、谷庄、辛庄40个行政村。2005年,杨楼乡的朱洼、王古城、东王堂、杨古城、樊古城、冶墙、牛庄、辛庄、东王堂、口子孙、裴爬、郑铁、訾庄、刘凹、尹冲15个村委会,共19个村委会整建制划归王寨乡管辖;将原杨楼乡口子孙村委会的谷店自然村分设,成立谷店村委会,划归王寨乡管辖。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76783男39059女37724家庭户户数19266家庭户总人口(总)76611家庭户男38931家庭户女376800-14岁(总)216350-14岁男113360-14岁女1029915-64岁(总)4929415-64岁男2503515-64岁女2425965岁及以上(总)585465岁及以上男268865岁及以上女3166户口本地住在本地75283

乡镇发展

杨楼乡党委、政府、人大一班人(现有党委书记1名、乡长1名、党委副书记4名、副乡长4名、党委委员5名、调研员1名)共16名成员,团结务实,开拓创新,务实重干,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工业强乡,保持稳定”这一工作大局,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科技为依托,以党建“三级联创”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保障,立足乡情,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在农业和乡镇企业两方面作文章,并驾齐驱,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建成了赵庄村“双千亩”优质烟示范园区、全省最大的万亩柿园、千亩果药基地和两个标准化的种草养畜示范场。建成了光明化工厂和杨楼水塔厂等大个企业,创出了拳头产品,生产的红丹产品远销韩国和东南亚国家,生产的环保型水塔省内外市场供不应求,成为全县民营企业的典范。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杨楼乡党委政府不断加大投资力度,改善硬件环境建设,同时在杨楼乡开展了“双万”活动(公民道德进万家、诚实守信万里行)和“建设开放、富裕、文明新方城”教育活动。开通了程控电话,且一跃成为省级电话乡镇,有线电视覆盖率不断扩大,建成了3.5万千伏变电站,杨楼乡农网改造完成90%,改善了杨楼、治平、黄土洼三个小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杨楼街区长臂路灯架设,硬化了杨楼至陈楼公路,铺设了柏油路面,建成了任湾河大桥、陈楼南北河大桥和黄杨二级油路铺设工程,完成了移动通讯基站的改造工程和联通基站的建设,新开通了杨楼街文化路,拉大了集镇框架。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为经济的发展储足了后劲,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