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贵州省电子地图 > 毕节地区地图 > 毕节市地图 >
三板桥街道地图
三板桥街道相关地区地图:

人文历史

我办灵峰村,最高海拔2060米,奇峰入云,巍峨耸秀,故称“峰”,同时也是人们观测气候的标志地,“有雾即雨、无云主睛”,“灵”由此得名,故称:“灵峰”。灵峰山凹有寺,建于明代,誉冠毕节市“八景”之首,称“灵峰仙景”。寺前有千年古杉和明代白玉兰树各两株、玉兰树高20余米,岁春三月,满树银花,香溢四野,经国家鉴定为全国最大的古玉兰,被列为文物保护。九四年毕节撤县建市时白玉兰花被确定为毕节市“市花”。森林丛密,风景宜人的阳山公园坐落在我办,伴有板桥山庄、龙泉山庄、凯迪乐园的陪衬,是休闲娱乐及投资的好地方。

发展前景

办党委、行政按照“城建立办、项目强办、旅游兴办”的方针,积极开展以“抓好三个重点,实现四个突破”为载体的主题实践活动。“三个重点”,即干部队伍建设、城市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四个突破”即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突破、封闭的地方资源向开放的城市经济突破、滞后的城郊设施向完善的城市功能突破、关注民生构建和谐取得实质性突破。推动全办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产业规模

全办以农为主,主要经济来源是蔬菜种植与畜牧业养殖,伴以劳务收入为辅。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后,办事处六合村是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已规范化连片种植蔬菜1000余亩;办事处茶亭、官大两村已种植了常规蔬菜1500余亩,全办各村实施反季节蔬菜种植1200余亩,是毕节城区蔬菜供给的主要产地之一。畜牧业以养猪、鸡为主,辅以大牲畜养殖与特色(奶牛、踏兔等)养殖,全办共有300余户养殖大户,占全办总户数的12%。同时在我办六合村、官大村、坡坪村实施了1000余亩的经果林栽培,分别种植了比较有特色的樱桃、板栗、梨子、花椒等经济作物,还发展了苹菇、香菇、蘑菇、金针菇、木耳等食用菌栽培技术,现有近50余户从事食用菌栽培,年产量达250吨。

基础设施

全办交通发达,水、电、路、讯通畅,326国道贯穿茶亭、官大两村;新修的水泥硬化公路至灵峰村;六合、大坡坪两村的通村公路正在扩建中,将为行署南移及城南新区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

产业规模

全办以农为主,主要经济来源是蔬菜种植与畜牧业养殖,伴以劳务收入为辅。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后,办事处六合村是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已规范化连片种植蔬菜1000余亩;办事处茶亭、官大两村已种植了常规蔬菜1500余亩,全办各村实施反季节蔬菜种植1200余亩,是毕节城区蔬菜供给的主要产地之一。畜牧业以养猪、鸡为主,辅以大牲畜养殖与特色(奶牛、踏兔等)养殖,全办共有300余户养殖大户,占全办总户数的12%。同时在我办六合村、官大村、坡坪村、灵峰村实施了2000余亩的经果林栽培,分别种植了比较有特色的樱桃、板粟、梨子、花椒等经济作物,还发展了苹菇、香菇、磨菇、金针菇、木耳等食用菌栽培技术,现有近50余户从事食用菌栽培,年产量达250吨。

自然资源

境内呈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属石灰岩、柴色砂页岩、中山岩和丘陵洼地、水热条件较好、土壤以地带性铁铝质、硅铝质黄壤和黄泥土为主,石灰岩、煤、硅、铝、铁、锌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现已建成了灵峰水泥厂、官大页岩砖厂、坤鹿页岩空心机砖厂、英富砂厂、辛丰煤厂等厂,是毕节建筑材料及燃料的的主要供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