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园乡地图
桑园乡相关地区地图: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50047男25225女24822家庭户户数16904家庭户总人口(总)49981家庭户男25176家庭户女248050-14岁(总)117610-14岁男60870-14岁女567415-64岁(总)3401415-64岁男1710015-64岁女1691465岁及以上(总)427265岁及以上男203865岁及以上女2234户口本地住在本地49003
资源概述
辖71个行政村,5.3万口人,5.4万亩耕地,对空面积133.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29.6%,有十大流域,近10万亩山场,大小山头283座,袁公河贯穿境内,有小(一)型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24座,境内环境优美,山清水秀,有风景秀丽的宝珠山,有储藏量巨大的绿砂岩石,素有“勾针抽纱之乡”、“石材之乡”、“生态农业之乡”之美誉,乡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乡广大干部群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三个文明一齐抓,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呈现出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以建设“山区一流”的小城镇为目标,先后投资1.6亿元,打通了四纵四横八条大街,拓宽硬化了东西主街,并沿街建设商品楼房68座286户,架设路灯100盏,新规划建设工业项目聚集区一处,小城镇的载体功能不断增强。大力实施了农村道路改造工程建设,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对全乡进行道路硬化,硬化里程达95公里,71个村基本实现村村通硬化道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村面貌不断改变,一批以东苑庄、西苑庄、梭庄、芦家河等的山区新农村建设逐步健全完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先后培植发展起了五金制造、农用车辆配件加工、建筑建材、农产品加工以及勾针抽纱等优势产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自然资源
该乡矿石资源丰富,矿石以绿砂岩、花岗岩石最为著名,且储量大,分布集中。绿砂岩探明储量9000万立方米,该矿石全国产地稀少,国际市场十分畅销。花岗岩石探明储量2亿立方米,主要为“莒灰”、“莒青”品种。两种矿石质地优良,品种独特,产品出口韩国、日本、西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现已有5处石材开采加工企业,从业人员300人。
基础设施建设
桑园乡电力充足,服务优良,乡驻地建有35KV输变电站一座,受电电压10KV,配电电压380V,用电设施电压380V,照明电压220V。工业经济、民营经济运行良好。先后培植发展起了建筑建材、粮油贸易、农产品加工以及勾针抽纱等优势产业。现有资产过百万的建筑企业4家,大型恒温库2处,大型洗姜厂4处,石材开采加工企业5家。共有勾针、抽纱“龙头”加工企业6处、300余个加工点,从业妇女达10000余人,技术力量雄厚,加工品类齐全,产品出口日本、美国、俄罗斯、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并新建规模以上企业2家,累计发展个体工商户1828户,个体私营经济专业村2个,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以建设“山区一流”的小城镇为目标,先后投资1.6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了四纵四横八条大街,拓宽硬化了东西主街,并沿街建设标准统一,档次一流的商品楼房68座286户,架设路灯80盏,新规划建设工业园区一处,小城镇的载体功能不断增强,软硬环境不断优化,打造起了良好的经济发展平台。
主要资源
矿石资源。以绿砂岩、花岗岩最为著名,储量大,分布集中。其中,绿砂岩,挥明储量9000万立方米。该矿石全国产地稀少,绿砂岩成品板材,国际市场十分畅销。花岗岩主要为莒青、莒灰品种,探明储量达2亿立方米,矿石品质优良、品种独特,质量稳定,开采方便。农业资源。桑园是莒县花生、地瓜、大姜、板粟的主要产区之一。所产大姜耳大、质细、色正、味纯,无公害。全乡年保有大姜面积10000亩。所产板粟个大味甜,品质优良,13000亩板粟,现在陆续结果。劳力资源。全乡劳动力资源丰富,农村剩余劳动力达20000余人,劳动力普遍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稍加培训,即可上岗操作。
特色农业
按照“调准、调大、调优、调强”的总体要求,全乡突出发展了大姜、黄烟、药材,重点实施了万亩大姜之乡,板粟之乡。全乡年产大姜30000万公斤,板粟50万公斤。桑园大姜,味道甜,色泽金黄,口感脆嫩,已成为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倍受青睐。种植面积达10000亩,总产量3000万公斤,成为该乡支柱产业。桑园乡板栗个头大,含糖量高,全乡板栗种植面积广,在果品市场上深受欢迎。梨枣,高新技术的硕果。含糖量高,甜脆如梨,故称梨枣。梨枣个头大如鸡蛋,大者重达1-2两,10个左右可称1斤,亩产可达5200斤。桑园乡土质适合种植以川乌为主的中药材,目前全乡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00亩。
流域治理
桑园乡以“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提高生态效益”为目标,全乡坚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实行山、水、村、路、村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先后对苑庄、万子山、长远流域、黄山流域、芦家河流域及赵宅路进行了重点整治。累计投资2100万元,投工385万个,动用炸药800吨,水泥5000吨,开挖土石方448万立方,整修道路67公里,石砌河道21500米,建塘坝81座,扬水站17座,栽植经济村13000亩、生态防护林22500亩,整地改土20600亩。2001年,苑庄流域被水利部、财政部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小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