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镇地图
三河镇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文化
三河镇,地处合肥、六安、巢湖三市交界处,与舒城、庐江县相邻,有2500多年历史,为肥西经济重镇,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示范点、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省小城镇建设中心镇、示范镇,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单位,合肥市新一轮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999年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全国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合肥市“六个好”乡镇党委,今年又被省委授予“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三河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流贯其间而得名。镇内河环水绕,五里长街,镇外河网纵横,圩堤交错,具有“外环两岸,中峙三州”的独特地貌,历来以其古老、秀丽、繁华而闻名遐迩,是镶嵌在巢湖岸边的一颗明珠。历史上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商贾云集之地。有“装不完的三河”,“皖中商品走廊”之美誉。三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物阜民丰,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历史名人辈出。太平军将领陈玉成、李秀成在三河一战击败清军取得了近代史上有名的三河大捷。至今仍留有当时的大本营、古城墙、古炮台等遗迹。李鸿章家粮仓、杨振宁客居地等保存完好;还有宋太祖寄宿地“二龙街”庐剧“小辞店”等传说。三河镇文化底蕴浓郁,以各种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形成了古镇游的一大看点。三河是庐剧的发源地,庐剧第一剧目《小辞店》就取材于三河二龙街上发生的故事。至今民间仍流传《小辞店》里发生的缠绵纯洁的爱情故事。三河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体现了中国南北文化的交融。至今,春节至元宵节期间,民间仍自发举行龙灯、闹旱船、跳河蚌舞、赶庙会等活动,端午节时,人们做粽子、玩龙船;中秋节日仍玩火把;婚丧嫁娶,仍抬花轿、闹花船、请“良玩”;前有姓氏后有郡的民俗灯笼仍高挂在每户人家的门楼之上,保存着淳厚的民风。开放、和谐、美丽、神奇的三河,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得天独厚,日新月异。三河镇把旅游业确定为“十一五”期间三河经济的龙头产业,按照“高起点,新思路,大手笔,创一流”的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把三河纳入合肥大旅游经济发展圈;高标准建设,打造“合肥顶级,安徽精品”的旅游产品;优化旅游环境,把三河建成最适宜人类旅居的城镇;三河人民热情好客,珍重友情,渴望海内外朋友到三河观光旅游,投资兴业,并分享三河经济腾飞的欢乐。
地方特产
三河镇炸鱼干由具有多年炸鱼经验的老师傅亲手打造,色香味俱全,保存时间长,为众多人士送礼之首选。三河镇豆腐干是豆腐的再加工制品,咸香爽口,硬中带韧,久放不坏。功效:豆腐干营养丰富,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还含有钙、磷、铁等多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豆腐干在制作过程中会添加食盐、茴香、花椒、大料、干姜等调料,既香又鲜,久吃不厌,被誉为“素火腿”。三河镇陈金密柚远近闻名,其密柚以大而甜而著称,颜色新鲜,每年在采摘的黄金季节均吸引县内外众多游客前来品尝。三河镇河鲜、鱼干等产于无污染地之河梅江、汀江、梅潭河等河水中,远近闻名,欢迎有识之士前来品尝。三河坝白酒,历史悠久,醇香可口,实在是送客、宴会、酒席的首选。
领导分工
邓先艳党委书记、人大主席:负责党委、人大全面工作。黄波党委副书记、镇长:负责镇政府全面工作,兼任财政所所长。刘万兵党委副书记:分管党群、党校、政法、信访、维稳、机关内务、精神文明工作,协管计划生育工作,兼任党校校长、综治办主任。谢书进党委委员、副镇长:分管教育、水利、水电、招商引资、企业工作。杨天生副镇长:分管民政、侨务、老区、扶贫、统战、残联工作。蓝小梅副镇长:分管农村、农业、农村医保、经管、统计、农机、畜牧、监察、妇女、旅游、科技工作。刘坚城副镇长:分管林业,协管办公室。黄先觉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负责纪检工作,分管党廉、监察、交通、公路工作。刘定北党委委员、人大副主席:负责人大日常工作,分管依法治镇、国土、城建、环保工作。余泰春人大副主席:负责人大工作,分管自来水厂、城管及环卫工作。饶建红党委委员:负责宣传工作,分管文化、广播、电视工作。陈方华党委委员:负责组织工作,分管党政办、人事、工会、共青团、人才、劳动保障。杨广志党委委员、派出所长:负责派出所工作,分管消防工作,协管政法、综治、维稳、安全生产工作。罗新光党委委员、武装部长:负责武装工作,分管生猪、安全生产工作。戴庆生党委委员:分管计划生育、医疗卫生工作。
行政区划
三河镇辖河街、火烧包、十字垭、鹞子洞、吊索湾、倒角湾、黄泥包、天梁寨、九龙寺、瓦店子、新桥、众山包、火石包、土墙坪、杨家寨、陡石梯、瓦窑坝、关口梁、黑湾19个村委会和川江社区(街道)居委会和松花嘴村社区居委会。
三河,省会经济圈建设的交点
千年古镇三河号称“皖中首镇”,历史上是合肥县、舒城县、庐江县三县的交界处。1926年建于镇中的杭埠河上的大石桥“三县桥”,诠释了三河所处的“鸡鸣三县闻”位置。中孔上端刻石“建于民国十五年”至今依然清晰可见。千百年来的无数次变动,三县的交点都始终围绕着三河。解放后三河曾短期设市,属于巢湖专区,1950年4月撤市设区,三河镇区则重新回到合肥,属于肥西县。1955年7月三河镇西南舒三、五星直到丰乐镇河南大片地区划入舒城后,就一直在舒城“版图”内。解放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三河镇是肥西、舒城、庐江三县交界处。1983年7月之后,肥东、肥西分别由巢湖地区、六安地区划入合肥市,到两地区“撤地设市”,三河也由“三县交界”变成合肥、巢湖、六安“三市交界”,1991年大水后因防汛职责的关系,庐江县又“归还”了新杭埠河河北原属三河的少量土地。同时三河也放弃了20多亩位于新杭埠河南属三河的土地。即使在今天区划界线分明,规划控制十分严格的现在,在三河镇上,三河与杭埠或者说合肥与六安的地界依然交织渗透在一起。三河镇与同大镇隔河相望,两个镇政府之间的距离不足2公里,与杭埠镇镇政府的距离也只有5公里。无论是历史还是现代,这3个镇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千年的岁月和不同的行政隶属不仅没有把3个镇分开,而今天省会经济圈建设又必然使他们在经济合作、利益共享、招商引资、治安联防、计生互动等方面联系得更加紧密。
三河坝战役简介
“八一”南昌起义,是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在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同志领导下,在江西南昌举行的武装起义。参加起义的部队有朱德同志领导的军官教育团,贺龙同志领导的二十军,叶挺同志领导的十一军,约三万余人,胜利地占领了江西省省会——南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部队。八月五日起义军的武装部队离开南昌南下,准备夺取广州,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然后再举行北伐战争。离开南昌后,部队经过抚州、瑞金、会昌,途遇伪军与国民党军阀钱大钧、黄绍竑军队,打了一仗。会昌战役后,起义军经过长汀到上杭,再经大埔前往潮汕。一九二七年八、九月间起义军由福建长汀、上杭南下进潮汕时,朱德、周士第等同志率领的二十五师留守大埔县三河坝。起义军来三河坝前一个月,先派有地下工作人员到三河坝境内的汇东等地进行秘密组织工会和农会。一九二七年农历八月二十四日中午,红军先头部队十多人,由三河的汇东东文部横渡到汇城,接着大军陆续从汀江两岸步行到三河坝。大部队坐着一百多条民船,继续沿韩江直下,经过一天一夜急行军,有二千多人留在三河坝。那时,商人开门放鞭炮欢迎,连夜做生意,市面一片繁荣。当时起义军戴着红边的帽子,脖上挂着红领巾,身穿蓝衣服,打脚绑,穿草鞋,官兵不分。起义军到三河坝后分住在庙宇、祠堂和群众家里。第二天到处张贴安民告示,布告以周士第同志出名。军队纪律很好,买东西很公道,讲话很温和,群众关系很好。起义军住了几天,就在汇城南门外大沙坝召开群众大会,有二千多群众参加。据说,站在凳子上演讲的是朱德同志,会后还举行示威游行,参加者手持纸旗,呼口号、贴标语,游行队伍振臂高呼:“打倒基督教”,“铲除礼拜堂”,“打倒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实行耕者有其田”,等革命口号,游行队伍入东门出南门,再进西门出北门才散会。起义军在汇城住了十天左右,获悉敌军钱大钧准备由松口直下袭击起义军的情报。起义军为了选择有利地形,星夜开动大和号轮船把起义军运到汇东东文部,并把附近河西的船只全部驶到东岸,只留一条小船作渡船。我军在观音阁留下高山了望哨三人。起义军到东文部后,指挥所设在田氏家祠(至今屋内墙上还有“誓死杀敌”四个字,据说是朱德同志写的),军需部设在三星堂(龙虎坑叶氏家祠,现仍有“丁卯年七连三排”七个字),并选择与汇城遥遥相对的八十米的小丘陵——笔支尾山顶及石子案一带挖战壕、筑工事,这是阻击敌人扼住梅江、汀江、韩江的好阵地,我军的主力集中在这里,前沿阵地上有三架水龙机关枪,东文部,沿河竹头下都挖了战壕。当时战线很长,由大麻莲塘梅子岽一直到茶阴治坑,达到三十余里的山头都埋伏着我们英勇的战士,准备迎头痛击来犯的敌人。三天后,国民党伪军钱大钧的军队来了一万多人,尖兵先登“神坛顶”。我高山了望哨发现敌人后马上撤到“三驳桥”,并鸣枪警告,然后乘船东渡归队。伪军占领了汇城后,指挥部设在裕兴旅店。匪兵到后,马上分兵驻扎大麻并在旧寨,南门坪一带挖战壕,依断墙残壁为掩体,还有几十挺机枪设在旧寨,裕兴旅店和观音阁等地,观音阁还架起一门大炮,与我军形成对峙局面,情况非常紧张。当天下午(农历九月初八日),战斗打响了。顿时,枪声震耳,匪军火力单方面向我军阵地射击。由于我军早有准备,隐藏在稠密的松树中,守得似铜墙铁壁,有时一枪不发,有时找中目标打他一、二枪,敌人不知虚实,不敢冲锋,就这样坚持到晚上。为了虚张声势,消耗敌人的弹药,我军用旧油桶,把火炮放进桶里燃火爆炸,声如机枪,敌人以虚为实,慌乱一团,无目标地乱放枪,使敌人夜不入睡,很不安宁。第二天上午,敌人从松口方向捉来十多条民船,载兵强渡。匪兵在黄员坝下船,在火力掩护下,连续几次发动冲锋。第一次是七条船,船将驶到河中心,我守在笔支山顶的三挺水龙机关枪居高临下,火力集中射击敌船。顷刻间,水花四溅,敌船成了我军的活靶子,船沉的沉,坏的坏,无人撑的船任水票流。钱大钧眼看惨败,恼羞成怒,破口大骂,又调来十条船,发起第二次冲锋,乌龟似的向我军阵地爬来。我军以猛烈火力给予回击。炮声、枪声、喊杀声交织在一起,匪军一个个掉进河里。当时有一个小头目擎着旗爬在船边上大喊冲啊!我军发出一枪,叫他葬身鱼腹。打坏了的民船载着死尸任水漂流。有两条船载着残兵败将在“邹公宫”(今龙虎坑码头)靠了岸,被我军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枪声稍停,他们竟敢发动冲锋,我军一排枪消灭了敌军大半,残余敌人乱成一团,掉头就跑。两岸敌人开枪掩护,引起自己打自己,敌人死伤严重,剩下几个残兵败将全部给我军收拾掉了。由于我军战士为解放全中国而战,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大力支持,在战斗中表现出英勇杀敌,战斗相持了三昼夜。第三天晚上,敌人分两路增援,一路由高陂而上,一路由松口而下。第四天拂晓,浓雾笼罩着大地,敌人从大麻莲圹等地偷渡,企图切断我军去路,妄图包围我军。在我寡敌众的情况下,我军采取全面撤退策略,把主力撤走,还保持有生力量二千人。队伍的一部分转移到广东、海丰、陆丰与当地的起义农民武装会合,另一部分由朱德同志率领经江西转移到广东北部,后转入湖南南部,最后转战到井冈山与毛泽东同志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会合,后来发展成为红军的主力。起义军在三河坝地区逗留的时间虽然不长,但革命的行动已经深入人心,扩大了党在农村的影响。起义军虽然走了,但给三河地区播下了红色的种子。革命先烈廖家贞,杨南生(汇东人),就是在这次战役影响下发展的地下党员。
三河镇基本情况简介
(2009年6月7日):三河镇位于海原县新区所在地,距行政中心6.5公里,区域面积253.6平方公里,全镇辖13个行政村111个村民小组,8420户40760人,其中回族13740人。银平公路、宝中铁路、福银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横穿南北,交通便利,发展前景广阔。辖区属清水河谷川道区,农业基础条件较好,综合经济发展优势突出,2008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3270元。全镇总耕地面积92163亩,退耕还林面积54503.9亩,“1236”扬黄渠道从北到南横贯六村,可灌溉面积24820亩;清水河、苋麻河、中河三条河流交汇境内,地下水资源丰富,现有机井272眼,可灌面积近36337亩;以葵花、枸杞、玉米、蔬菜四大支柱产业为主,年均葵花种植3.5万亩,玉米1.6万亩,蔬菜5000亩,枸杞留床面积19110亩,上述产业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60%。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全镇现有个体私营经济1102个,年总产值10171万元,为镇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文化、卫生、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三河人历来崇尚文化,勤学好礼,尊师重教蔚然成风。沐浴阳光我们一路走来,发展永无止境,脚步永不停息。思想有多远,我们的路就能走多远,正是遵循这样的发展理念,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紧紧围绕我镇制定的“增服务职能、抓新区机遇、促工业经济、强主导产业、建和谐三河”的总体思路,团结协作,创新思路,务实苦干,推动三河镇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