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省电子地图 > 宁德市地图 > 霞浦县地图 >
三沙镇地图
三沙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全镇总人口4.5万人(不含暂住、流动人口),,镇区人口达3万余人,下辖有4个居委会和27个村委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三沙发展已步入了快车道,小城镇的文化品位和吸聚功能正不断提升,镇区内已基本形成较为稳定的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渔业经济和对台贸易等四大经济格局。2004年全镇财政收入近3000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近1/3。近年来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建设三沙一级渔港,建成后的中心渔港,将有效利用水域面积可扩大到120万平方米,水深增至8米,不仅可提供近千艘船只的避风、停泊作业,而且对三沙的港口经济发展直接产生巨大的拉动。工业企业产值在三沙镇的国民经济总量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三沙工业园区开工建设,工业城的龙头舞活,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扩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空间,有力推进了城镇化发展进程。三沙的民营经济在全县独树一帜,现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市场体系,以华美实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20多家大小企业,主要从事食品加工、冷藏、拆船、造船、机械、修配、铸造、五金、渔具、塑料、鞋革、油毡等产品生产,已初步形成了三车配件、五金器具、船舶修造、水产品加工等四大支柱产业,很多产品畅销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均享有较高盛誉,当地企业家不仅在经济发展、公益事业等方面全力支持地方建设,而且那种爱乡情结和互助传统,为三沙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区划沿革

三沙,别称桃城。唐宋时期,境域属劝儒乡擢秀里。元代,地属五都。明至清光绪年间,属五六都。清宣统元年,设下东(三沙)区。民国元年,分设中东(青皓)区。民国25年,成立沙澳虞青、陇青墩石浮、古丘田小蔡3联保,隶属第二区,下辖26保、269甲。民国27年,分别改称三沙、陇头、古桶联保。民国29年,三沙、古桶联保合并,改设三沙镇,辖古桶、虞公、文楼、西澳、集贤、积善、中华、桃山、安胜、榕集、五福、东关、五澳、三澳、柳湾、古镇、金山、青官18保。陇头联保与水门坑联保并为陇水乡,辖陇头、小皓、浮山、墩涧和水门、玉山等14保。民国32年,陇水乡、凤城镇并入三沙镇。民国34年,原凤城镇大部区域划属凤平乡,三沙镇辖东澳、西澳、五澳、中心、湖山、古镇、古皓、复兴、凤阳、雉溪10保。1949年10月,废三沙镇建制,境域属第四区。1952年6月,成立三沙镇,由第四区代管,辖湖山、古镇2乡。1954年11月,成立海岛区,三沙、古镇2乡镇属海岛区,其余地区属第四区。1955年5月,从海岛区分设三沙区,下辖7乡镇。1958年,撤销三沙区,成立三沙人民公社,1959年辖三沙、古镇、古皓、湖山、金官、东角、芦竹7个大队。1961年5月,三沙公社复为三沙区,辖三沙、嵛山、湖山、金官、古皓5个公社。翌年10月,嵛山公社划属福鼎县,三沙区辖4个公社、26个大队。1966年6月,三沙区分设三沙镇。同年10月,三沙区改为三沙公社。1969年11月,三沙镇撤并于三沙公社,三沙公社辖25个大队、189个生产队。1983年11月,三沙公社改称三沙镇,下辖4个街道、27个大队、198个生产队、145个自然村。1990年,三沙镇位于县境东北部,东与福鼎县嵛山岛隔海相望,南濒福宁湾,西及西南与水门、州洋乡毗连,北接牙城镇,行政区域63.6平方公里。境内设中心、西澳、东澳、五澳4个街道和中心、西澳、东澳、五澳、陇头、东山、浮山、单斗、三坪、石头鼻、小皓、蔡洋、虞公亭、古桶、东壁、大路顶、八斗、二坑、金鸡、青官司、花竹、青官蓝、三农、金洋、烽火、古镇、三澳27个行政村,下辖27个居民小组、198个村民小组、149个自然村。镇人民政府驻三沙中心街248号。

三沙石厝

三沙村民历史上就有用石头,石条建房的传统,许多房子从墙基到墙体都是用石头砌成,平台、屋顶用长石条铺盖,整座房子就是名符其实的石厝。三沙地处闽东北沿海,岩石多,石材充足,气候特点是台风多、雨水多。三沙石厝具有极好的抗台风、防雨蚀的效果。如今,三沙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多用钢筋水泥建房,建石厝的人家很少了,有些人家还拆掉石厝改建水泥房。三沙石厝承载着三沙人民生产、生活、民俗、建筑等历史文化的内涵,有较好的文化价值和旅游观光价值。

历史人文

据史料记载,从唐代开始到清朝,历代都曾在此设镇驻兵。早在上个世纪初,就被孙中山先生列为全国五大渔港之一,载入《建国方略》,规划为对外开放要港;新中国成立后,被省政府列入最早开发建设的大型渔业基地之一;1980年,省政府在此设立台胞接待站,是祖国大陆首批对台开放点;1986年,三沙镇被省府列为重点开发的“三小点”,是全省最早批准的对台二类口岸;1996年被列为福建省百强乡镇之一。这里政通人和,朝气澎渤,镇区境内管理服务机构较为配套,设有闽东渔场指挥部、省闽东渔政管理站、省海关办事处、三沙气象台等省、市直单位17个,县直单位52个,省、市在此设立办事处的有6个。当地居民方言大部分以讲闽南话方言为主,所以三沙与台湾的民间往来有先天优势。由于这里人气聚集、对外交流交往频繁,居民的文化品位也普遍较高。秀丽的景色,迷人的风光,是其发展滨海旅游经济所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另有被誉为“闽东小普陀”的留云洞以及烽火岛、北澳岛、古桃城、狮球山等主要旅游休闲景点,利用外资、台资开发旅游资源,发展聚贸易、休闲、旅游、购物为一体的旅游经济,将成为三沙21世纪繁荣昌盛的又一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