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云南省电子地图 > 大理州地图 > 洱源县地图 >
三营镇地图
三营镇相关地区地图:

三营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42948男21654女21294家庭户户数10196家庭户总人口(总)42872家庭户男21600家庭户女212720-14岁(总)120600-14岁男59940-14岁女606615-64岁(总)2819315-64岁男1444715-64岁女1374665岁及以上(总)269565岁及以上男121365岁及以上女1482户口本地住在本地42010

三营镇-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立足于长远发展。在巩固“两基”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了教育教学环境。在抓好“普六”、“普九”的同时,大力扫除青壮年文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有了大的提高。民政工作:共发放救灾救济金40385元、赈灾大米13000斤、捐赠衣物94袋。有223户243人享受了“低保”政策,计发“低保”金107740元。社会治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层层落实责任制,及时调解民事纠纷和社会难点热点问题,开展“四五”普法中。

三营镇-镇乡概况

三营镇,三营镇位于洱源县城东北部,东与鹤庆县接壤,南与右所镇、茈碧湖镇毗邻,北,与牛街阡陌相连,距离县城17公里,滇藏公路214国道纵贯南北。国土面积258平方公里,海拔2050~2700米,平均气温13.9℃,适宜种植粮食、烤烟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49652亩,其中人均耕地面积1.3亩;有林地53140.5亩。辖三营等10个村委会、89个自然村、152个村民小组,2006年末,有8821户,人口39310人,其中农业人口37944人,居住着汉、白、彝、藏、傣、回、傈僳、纳西等17个民族。2006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13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295元。该镇属于农业大镇,农民收入主要以烤烟、乳畜为主。其历史悠久,据《旧云南通志》记载:“元世祖入大理,以此为吐蕃噤喉,留军三百户镇之,因名三营”。是六诏时期的施浪诏故地,元世祖忽必烈入大理时以此为吐蕃襟喉,留军三百户镇守,“三营”因之得名。1958年至1961年,设剑川大县时曾为县政府驻地,后归洱源县,先后设人民公社、区、乡,2000年8月撤乡建镇。

三营镇-奋斗目标

农村经济总收入增长8%;粮食总产量增长1%;烤烟种植15950亩,烟叶总产量3.35万担,烟农烟叶交售收入2000万元,烟叶农特产税正税收入200万元;镇财政实现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烤烟生产:提高烤烟生产等级合格率,力争烤烟生产产值达到2000万元。畜牧业生产:抓好乳牛基地、商品牛基地、草场示范工程建设。实现饲养1.5万头乳牛,产1.5万吨鲜牛奶,鲜奶交售达千万元的目标。中草药材生产:积极引导和支持群众加大对板兰根、除虫菊、天麻等中草药材的种植规模,实现药材种植面积突破1000亩,经营约材总收入达千万元。建筑建材业:以三岔河水库、海西海至大理调水工程建设为契机,依托丰富的砂石资源,鼓励和支持各方人士前来投资,充分发挥地方的资源优势,力争建材行业产值达到千万元。林果业:以梅子产业为基础,结合小流域治理、退耕还林等有关政策,积极培育竹子种植产业。年内,种植经济林果10000亩,其中梅子3000亩,竹子5000亩,其它经果2000亩。交通建设:实现214国道三营复线的沥青油面铺设,对集镇内的老214国道进行改建,建成商贸一条街。加强对农村道路的修缮,保证镇村公路的完好率和通达率,使交通覆盖率进一步扩大,通达能力不断增强。城镇建设:以中心集镇建设项目实施为重点,加大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中心广场、中草药材市场、农贸市场配套设施,搞好绿化、美化和亮化,创建出中心集镇的优美形象。

三营镇-经济发展

三营镇黄烟,三营镇“狠抓结构调整,强化乳畜烤烟,突出科教生态,着力开放发展。三营镇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气候温和,宜粮、宜烟、宜畜,粮食、乳畜、烤烟产量均居县前例。200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3580万元,比上年的12580万元增1007万元,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1598元,比2001年的1547元增51元。粮食总产26539万公斤,比上年的26276万公斤增263万公斤,增长1%。农民人均占有粮468公斤。本级财政收入169.7万元,完成财政总收入747万元、总支出729万元。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4115万元,其中私营企业7个,从业人员119人,营业收入772万元,个体企业414个,从业人员817人,营业收入3343万元。种植烤烟1.7万亩,收购烟叶3.52万担,烟农收入1950万元。大牲畜存栏20039头,良种奶牛存栏12022头,鲜奶产量11253吨,成为县内最大的畜牧业生产镇。完成植树造林16100亩,即:退耕还林3000亩,生态造林6300亩,小流域治理2500亩,经济林梅子1800亩,核桃1500亩,花椒1000亩。义务植树12.5万株、四旁植树16.6万株。向退耕农户补助苗木资金9.5万元,兑现粮食22.5万公斤。建设沼气池511座。扶贫攻坚方面,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30万元,完成南大坪、石岩两个村委会的温饱示范村工程。白草村的温饱示范村和省级重点扶贫村项目,将投入资金55万元。易地搬迁工作顺利开展,现已投入资金150万元,对36户286人实施易地搬迁。2006年粮食总产量达2797万公斤;种植烤烟19000亩,完成了烟农交售优质烟叶4.3万担,出口备货5420担,烟农交售收入2700万元;乳牛存栏11652头,鲜奶产量达18706吨,奶农收入2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95元,财政收入1428952元。在加快发展上,紧紧抓住支撑三营经济发展的乳畜和烤烟两大支柱产业,加大科技投入,不断培植新经济增长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发展以早熟蒜为主的大蒜生产,同时,三营镇药材资源丰富,人工种植、加工和经营药材历史悠久,现已形成中草药材自由贸易市场,是滇西北最大的中草药材集散地。

三营镇-交通通讯

214国道贯通全境,11个村委会实现“三通”,程控电话、闭路电视基本覆盖。占地4平方公里的三营中心集镇是经省政府批准的重点集镇建设,现已完成农贸市场、中草药材市场、中心广场等项目建设,展现出现代化气息的三营中心集镇已成规模。

三营镇-特色农产品

核桃、板栗、干果、中药材、药材、中草药、烤烟、烟叶、种奶牛、花椒、苗木、大米、,饲草、饲料、板兰根、除虫菊、天麻、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