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西省电子地图 > 萍乡市地图 >
上栗县地图
上栗县相关地区地图:

基本简介

上栗县位于江西西部,萍城之北。东临本省宜春市、芦溪县;南与安源经济开发区、湘东区荷尧镇山水相连;西与湖南省醴陵市浦口、富里二镇接界;北与浏阳大瑶、文家市二镇相依;县城上栗镇距省会南昌260千米,距长沙124千米。全县南北长45千米,东西宽25千米,总面积721.11平方千米。统计到2008年总人口47.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3万人。县人民政府驻上栗镇。邮编:337009。代码:360322。区号:0799。拼音:ShangliXian。上栗县境内以丘陵、山地为主,约占总面积70%。东北面多山,西、南及中部多丘陵。平均海拔233.7米;最高点是杨岐山主峰张口岭,海拔947.4米;最低处为金山镇麻石,海拔70米。主要河流为萍水河、栗水河及其支流16条,分别注入醴陵、渌水后入湘江。上栗位于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城市群腹地,扼吴楚通衢要地,为湘赣边贸重镇。自古商贾云集,边贸活跃,素有“小南京”之称。上栗居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日照时间长,年降雨量1300—1700毫米,水资源充沛,森林覆盖率达55%,空气清新,是典型的生态县。全县人口48万,总面积721.11平方公里,辖6镇3乡1个垦殖场,155个行政村,12个居委会。人口密度666人/平方公里,劳动力资源丰富。县城面积7平方公里,城区人口7万。境内交通便捷、通讯发达,319国道纵贯南北,长(沙)南(昌)公路和沪瑞高速分别横贯东西。320国道和湘赣铁路擦境而过,正在建设的萍栗高速公路贯穿全县,萍栗高速建成后,往长沙黄花机场仅需半小时。全县公路村村通达1310.2公里以上。全县电话总容量达90000门以上,广播电视、移动通讯网络覆盖全县。上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名士辈出。是“中国鞭炮烟花之乡”、“中国傩文化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诞生了爆竹祖师李畋,江西才子刘凤诰,史学家李有棠,中共江西省委第一任省委书记、烈士张国庶,国家教育总督学柳斌等。距今1300多年历史的杨岐山普通寺,肃穆空灵,禅意深远,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之一的杨岐宗发祥地。被誉为“中华一绝”的傩文化,古色古香,梦幻神奇,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钟灵毓秀的杨岐山、鸡冠山,神奇秀丽,让人流连忘返。更有“地下艺术长廊”之称的义龙洞、九龙洞曲径通幽,瑰丽奇胜,堪称“天下第一',若论观光名胜、踏访古迹自当数上栗。上栗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床、矿点达150多处,以煤、铅、铁、金、铜、硫、磷、瓷土为主,煤的储量在8000万吨以上,铅1500万吨。上栗为综合性农业经济示范区。农副产品以茶油、蔬菜、香瓜、生姜、板栗、犬羊胶、山枣糕等著称。上栗工业发展后劲强足。全县形成了以鞭炮烟花、煤炭、建材、陶瓷、食品、机械、化工、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上栗是一块充满神奇色彩的红土地,是一块美丽富饶、生机勃勃的红土地,更是一块实现创业理想的红土地。近年来,上栗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建设平安和谐上栗、绿色生态上栗、繁荣文明上栗,奋斗目标,实施(县北、县中、县南)三位一体发展想路,坚持“保安稳、创环境、抓项目、促发展”工作方针,强力实施“工业强县、农业稳县、开放活县、三产旺县’’四大战略,加快推进以新型工业化为龙头的“三化'进程,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们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化危为机、成效显著的一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科学发展,推进经济转型,实施“四大战略”,克服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做好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县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的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全面进步。全年完成生产总值80.2亿元,同比增长14.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17亿元,同比增长42.7%;财政总收入6.38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04亿元,同比增长1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5亿元,同比增长1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029元,同比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920元,同比增长8.3%;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全市平均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面貌发生新的变化,社会持续和谐稳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上栗在“构建和谐社会,推进中部崛起'的时代大潮中,正以一种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姿态发展,用真心、诚心,让投资者省心、放心、舒心的五“心”级服务,上栗蕴藏着无穷活力。竭诚欢迎各界朋友、各位客商来上栗投资兴业,共创辉煌。

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合理优化,2007年末,全县总人口465454人,比上年增加659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8280人,农业人口417174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稳步提高,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12444元,比上年增长18.7%,农民人均纯收入4692元,比上年增长17%。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2007年,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3601人,其中: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1055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7200人。

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科普工作有了新的进步。申报清溪村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试点)项目,争取国家项目扶助资金近200万元;申报“国家科普惠农计划”项目,福田镇边塘村获此项目立项,获批项目资金16万元和多媒体手提电脑2部;组织江西省普安化工有限公司和萍乡市春来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申报了“新型复方钝感氧化剂(普安一号)花炮安全剂”和“美国8621红薯栽培示范推广”项目,获市局科技支撑计划立项并签订了支撑计划合同。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县拥有中、小学校162所,其中小学有135所,普通中学27所。全县在校学生71389人,专业教师386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在校生辍学率为零。

行政区划

全县辖6个镇、3个乡:上栗镇、桐木镇、金山镇、福田镇、彭高镇、赤山镇、鸡冠山乡、长平乡、东源乡,共有9个居委会、163个村委会。其中,福田镇、彭高镇、赤山镇由安源经济开发区管理。上栗镇面积:100.5k㎡人口:78814人邮编:337009代码:360322101,位于萍乡北部,全镇辖滨河、西盛、南北、平安等4个社区,石洋、渌塘、佛岭、龙合、新群、胜利、胡家洲、新民、四海、夭埠、永红、榉溪、万石、斑竹、踏塘、水源、新建、泉塘、杨岐、关上村、关下、新坝、南源、保护、金鸡、卯田、黄冲、水井、大坪等29个村委会。镇政府驻上栗市。桐木镇面积:109.5k㎡人口:72115人邮编:337013代码:360322102,辖桐木街居委会,莲台、桐木、周田、雅溪、杨坊、黄图、枣木、荆坪、崇德、蕉源、枧冲、楚山、湖塘、丹桂、小埠、城冲、洪东等17个村委会。金山镇面积:97.2k㎡人口:69369人邮编:337011代码:360322103,辖凤亭、龙泉、白鹤、南华、山明、山口、中鹤、丰龙、金山、樟坊、石涧、凤鸣、简村、高山、横水、山田、黎塘、小水、普化、硚塘、新杨等21个村委会。镇政府驻瑶金山。福田镇面积:49.9k㎡人口:44945人邮编:337006代码:360322104,辖福田、硖石等2个居委会,清泉、福田、双源、明山、长安、长塘、边塘、战山、跃星、大宇、清溪、桃文、连陂、田中、硖石、山田等16个村委会。彭高镇面积:35.4k㎡人口:27365人邮编:337005代码:360322105,辖彭家桥居委会,马棚、坛华、沽塘、东山下、杂下、华源、泉溪、韶陂、彭高、大星、高丰、联洪等12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彭家桥。赤山镇面积:93.1k㎡人口:54284人邮编:337004代码:360322106,辖黄田居委会,万新、丰泉、周江、院背、赤山、兰田、耿塘、大院、麻田、幕冲、湾里、枫桥、楼霞、泉陂、高南、黄花、新店、楼前、观泉等19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宝塔岭。鸡冠山乡面积:57.6k㎡人口:28687人邮编:337012代码:360322200,辖三龙、芦下、高田、横下、鸡冠、豆田、庙背、圳上、恢柳、栅上、驲马、流源、砖岭等13个村委会。乡政府驻三龙。长平乡面积:94.2k㎡人口:46837人邮编:337008代码:360322201,辖福寿、长平、平基、大塘、新蕉源、黄泥塘、星辉、落星、狮形、塘上、佛溪、石塘、流江、马良、杉木、菱角、明星、淡塘、石溪等19个村委会。乡政府驻黄泥塘。东源乡面积:87.3k㎡人口:53713人邮编:337007代码:360322202,辖江岭、新益、东源、桃源、小枧、民主、石岭、石源、田心、宫江、上埠、楼下、羊子、镜山、逢源、桥头、竺塘等17个村委会。乡政府驻东源冲。历史沿革,1980年,萍乡市设立城关区、上栗区、湘东区、芦溪区(赣府字[1980]85号)。1997年11月13日,国务院(国函[1997]100号)批复同意撤销萍乡市上栗区,设立上栗县。1997年12月15日,上栗正式撤区设县。1985年11月3日,上栗区设置杨歧乡(赣府厅字[1985]598号)。1989年11月23日,撤销桐木乡,设立桐木镇(赣民字[1989]148号批复)。1991年10月25日,撤销福田乡,设立福田镇(赣民字[1991]177号批复)。994年8月26日,撤销彭高乡,设立彭高镇(赣民字[1994]136号批复)。1995年12月12日,撤销赤山乡、金山乡,设立赤山镇、金山镇(赣民字[1995]251号批复)。2000年,全县辖6个镇、4个乡:上栗镇、桐木镇、赤山镇、彭高镇、福田镇、金山镇、鸡冠山乡、杨岐乡、长平乡、东源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453437人;其中:上粟镇57850人、桐木镇69978人、金山镇67889人、福田镇34996人、彭高镇27237人、赤山镇53842人、长平乡46351人、东源乡51715人、鸡冠山乡26723人、杨岐乡16856人。2003年9月4日撤销上栗县杨岐乡,成建制划归上栗镇管辖(赣民字[2003]213号批复)。2003年底,全县总人口45.4万人。2004年,全县辖6镇3乡:上栗镇、金山镇、桐木镇、赤山镇、福田镇、彭高镇,鸡冠山乡、东源乡、长平乡。上栗镇2004年辖:滨河居委会、西盛居委会、南北居委会、平安居委会、胜利村(镇政府所在地)、石洋村、渌塘村、佛岭村、龙合村、新群村、胡家洲村、新民村、四海村、夭埠村、永红村、榉溪村、万石村、斑竹村、踏塘村、水源村、新建村、泉塘村、杨岐村、关上村、关下村、新坝村、南源村、保护村、金鸡村、卯田村、黄冲村、水井村、大坪村。桐木镇2004年辖:桐木居委会、桐木村(镇政府所在地)、莲台村、周田村、雅溪村、杨坊村、黄图村、枣木村、荆坪村、崇德村、蕉源村、枧冲村、楚山村、湖塘村、丹桂村、小埠村、城冲村、洪东村。金山镇2004年辖:金山村、凤亭村、龙泉村、白鹤村、南华村、山明村、山口村、中鹤村、丰龙村、樟坊村、石涧村、凤鸣村、简村、高山村、横水村、山田村、黎塘村、小水村、普化村、硚塘村、新杨村。福田镇2004年辖:福田居委会、硖石居委会、清泉村、福田村、双源村、明山村、长安村、长塘村、边塘村、战山村、跃星村、大宇村、清溪村、桃文村、连陂村、田中村、硖石村、山田村。(其中硖石居委会、田中村、硖石村、山田村由安源经济开发区管辖),彭高镇2004年辖:彭家桥居委会、彭高村(镇政府所在地)、马棚村、坛华村、沽塘村、东山下村、杂下村、华源村、泉溪村、韶陂村、大星村、高丰村、联洪村。(其中大星村、高丰村、联洪村由安源经济开发区管辖),赤山镇辖:赤山居委会、院背村(镇政府所在地)、丰泉村、赤山村、兰田村、耿塘村、大院村、麻田村、幕冲村、湾里村、枫桥村、楼霞村、泉陂村、高南村、黄花村、新店村、楼前村、观泉村、万新村、周江村。(其中万新村、周江村由安源经济开发区管辖),鸡冠山乡辖:三龙村、芦下村、高田村、横下村、鸡冠村、豆田村、庙背村、圳上村、恢柳村、栅上村、驿马村、流源村、砖岭村。长平乡辖:星辉村、福寿村、长平村、平基村、大塘村、新蕉源村、黄泥塘村、落星村、狮形村、塘上村、佛溪村、石塘村、流江村、马良村、杉木村、菱角村、明星村、淡塘村、石溪村。东源乡辖:东源村、江岭村、新益村、桃源村、小枧村、民主村、石岭村、石源村、田心村、宫江村、上埠村、楼下村、羊子村、镜山村、逢源村、桥头村、竺塘村。全县辖6镇3乡1场,155个行政村、8个社区,总人口462217人,其中农业人口约40万,占总人口的88%,人口密度630人/平方千米。(具体统计时间不祥,可能是2005年)

历史沿革

远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上栗就有百越族的一支在此繁衍、生息。西汉高后四年(公元前184年),上栗地区(含今桐木、上栗、金山、长平)属湖南醴陵县管辖(据醴陵县志)。东汉初(约公元50年初),醴陵从临湘县析出设醴陵县。上栗地区仍为醴陵所辖。西晋太康年间(280?289),上栗地区从醴陵析出划归豫章郡康乐县(今万载)管辖。《醴陵市志》有“后萍乡杨岐山西南一带从醴陵析出”之句。隋开皇九年(589)撤康乐县,上栗地区划归萍乡县管辖。五代十国及唐、宋、元、明、清直至民国初期,上栗地区均属萍乡县管辖。至民国二十年(1931)11月,中共湘鄂赣省委决定,将上栗、桐木、长平3个区划归中共宜萍县委领导。民国二十三年(1934)宜萍县委撤销时,上述地方仍为萍乡县辖至今。新中国成立之后至1971年元月,经江西省革命委员会批准,上栗成为萍乡市下设的一个县级区。1997年12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上栗撤区设县至今。

旅游资源

杨岐山:杨岐山位于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境内,距县城25公里,是一个以优美的自然景观为外延,以丰厚的人文景观为内涵,构成融自然风光和宗教文化为一体的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杨岐山层峦叠翠,山势嵯峨,四时秀色,气候宜人,素有“二十四景”之称。它以峰峦之旖旎,溪涧之蜿蜒,岩石之突兀,云雾之缠绕,岚光之掩映,成为古今游人的慕游之处。杨岐山也是个光芒四射的红色根据地。它是一座革命的山,是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又是一座旅游的名山。
杨岐寺:杨岐寺,座落在杨岐山寿桃峰下,距县城约10公里,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普通寺原名“广利禅寺”,建于盛唐时期,历时1300多年。寺内现有如来佛、观音、关帝等大型塑像,还有护法韦陀、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等木雕神像,小门、院落、大雄宝殿、观音堂、住宅一应俱全。杨岐寺肃穆庄严,金碧辉煌,富有我国南方古刹的独有风格。真可谓是殿宇峥嵘,云烟缭绕,古塔巍巍,古柏参天。杨岐寺作为佛教杨岐宗的发祥地,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尤其在日本影响更大。著名的一休和尚以及奈良的大德寺都是崇奉杨岐派佛理。据1987年7月,日本爱知大学教授、日本禅宗研究所副所长铃木招雄介绍,杨岐宗在日本影响很大,其信徒发展到100多万人。
李畋公园:李畋公园位于上栗县城东部,上栗县是中国爆竹祖师李畋的故乡,花炮业的发源地。《唐史》载:李畋,江南西道袁州府上栗麻石人氏,生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四月十八日,唐大宗李世民被山鬼迷缠,久治无效,遂诏书全国求医。时年24岁布衣猎人李畋应诏揭榜,借打猎用土铳原理,采用竹筒装入硝,爆驱逐山魈邪气,使皇上龙体康复,遂封李畋为爆竹祖师。上栗人历来对李畋顶礼膜拜,早在明大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就在始建于东晋九年(公元354年)的上栗南街佑圣观中设立了“爆竹祖师李畋之神位”,每年四月十八日李畋生日这一天,上栗从事爆竹业的人们都纷纷到此悼念祖师,沿袭至今。1999年12月,上栗县开始建设李畋公园,众多花炮业主和社会各界为李畋铸塑了一尊高12.8米,重2.5吨的铜像,立于319国道上栗佛岭地段龙山岭上,成为花炮之乡的亮丽人文景点,上栗花炮传统产业的标志。
瑶金山寺:瑶金山寺位于金山镇镇政府所在地,始建于唐开元年间,至今1300多年,是赣西历史悠久的古寺之一。该寺建筑古朴壮观。正殿气势恢宏,侧殿双层琉璃挑檐,小巧玲珑,讲究对称。整个寺院既浑然一体,又层次分明。现前殿内院尚存一棵植于唐开元年间的古罗汉松,高约8米,主干直径为0.5米,虽历1300余年风雨,但粗壮劲拔、虬枝翠叶,生气蓬勃。
宣王傩神庙:赤山镇丰泉村石洞口历史属于傩文化之乡,有傩文化宝库之称,是个开发特色旅游业极好的项目。石洞口傩文化的起源,据当地杜氏家谱中“傩自周始”的记载来推断,石洞口的袒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石洞口现存的傩庙综合杜氏家谱中所述: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29年)由时任萍乡知县杜谷珍之子杜传芳倡头集资兴建,至今有622年历史,期间进行过几次重修。傩面具是傩文化中最具特征的符号。随着历史的进程,它的内涵愈来愈丰富,覆盖面愈来愈宽,从原始的驱逐疫鬼,发展到驱恶、逐疫、祛灾、避难、镇邪、占卜、治病、求子、求财、祈禄、纳吉等等。随着道教的产生,佛教的传入和人类思维能力的逐渐提高,傩面具的形象也慢慢丰富起来,道、教两教神话中的人物、神诋、历史英雄人物、民间故事、传说人物,充实了傩面具形象队伍。逐渐朝着宗教化、世俗化、人性化、写实化的方向发展。据石洞口从事傩祭活动的老道士遗存下来的道书中所列举的明清时期傩神面人物有600多个,其中有天神、地神、冥神,历史人物、征战英雄。这些傩神除在庙中的神殿上挤得满满的外,凡居住在石洞口的百姓家都在家中设了神案,供奉着一两只或三四只傩神面具。真可谓家家设神案户户傩神。
孽龙洞:孽龙洞位于萍乡城北15公里处的杨歧山下,是一个形成于一点八亿年前的天然溶洞。相传古代鄱阳湖有条孽龙想把江西变成泽国,到处兴风作浪,残害百姓,后被许真君制服于杨歧山下这个山洞里,故名孽龙洞。孽龙洞是上栗众多的溶洞中,最闻名的就是被誉为“地下艺术长廊”的孽龙洞,经科学家考察论证,孽龙洞是一个形成于1.8亿年前的天然溶洞,长4公里,内有地下河贯穿首尾,常年流水不断,泉声沸然。水声淙淙如弹琴,瀑布倾泻似雷鸣。“洞天飞瀑”十分壮观,清泉从9米峭壁上飞流直下,跌入碧潭,激起无数浪花,颇有“卷起千堆雪”之势。有一块巨石上有一“天池”,它的边沿由薄如瓷碟,形似荷花瓣的石钟乳叠砌而成。池水清澈见底,池底几株石花,洁白如玉,似海中珊瑚,璀璨绚丽,美不可言,令人拍掌叫绝。“灵泉”终年保持不溢不落的水位,留给人们一个不解的谜,“蘑菇山”清流淙淙,环山而下,迭次汇成多处小瀑,正是“黄山无悬流飞瀑”。
天堂湖:天堂湖位于上栗县赤山镇,原名黄土开水库,1958年修造。水面1050亩,库容量1200万方,三面环山,一面是大坝,大坝高20米,长140余米,呈带状形,湖中有些小岛,岛上树木丛生,参差不齐,透着勃勃生机,湖的左右有两座连绵起伏的青山,叫夜合山。目前已在天堂湖建起了“得月楼”、“百利度假村”、“天堂湖避暑山庄”等亭台楼阁,这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建筑,点缀在青山绿水之中,使天堂湖更具特色。天堂湖现已成为一个天然游泳池,成为人们休闲、避暑、消夏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