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西省电子地图 > 萍乡市地图 > 上栗县地图 >
福田镇地图
福田镇相关地区地图:

4、重庆市巫山县福田镇

村镇概况:福田镇是巫山县的江北中心镇,幅员面积123.78平方公里,截止到2008年,总人口43728人,是巫山县连接巫溪县及江北各镇的交通枢纽,著名的大宁河流经镇北。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自然条件,1995年命名为国家部级小城镇试点镇,2003年被纳入重庆市“百强工程镇”。福田镇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以白色蚕桑、绿色茶叶、黑色煤炭、红色柑桔为支柱的四色产业。
旅游资源:长江三峡横贯县境,小三峡、小小三峡被誉为“中华奇观”、“天下绝景”。小三峡位列重庆市首届十佳景点榜首,是“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国家首批“AAAA”、“AAAA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日接待游客能力达到2万人,最高年接待中外游客133万人次,是“中国优秀旅游名县”和“中国旅游强县”十七强。四是文化名县。200万年前的龙骨坡“巫山人”是亚洲人类的发源地,5000年前的大溪文化遗址是新石器文化的代表,有《神女赋》、《高唐赋》、竹枝词等名诗名赋,有神女峰、高唐观、楚阳台等名胜景观,有历史悠久的巫文化、巴楚文化和神女文化,有秦末汉初古栈道、千年悬棺、汉墓群等古迹40多处,珍稀文物1000多件,居三峡库区之首。五是移民大县。是三峡工程重庆库区首淹首迁县,按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175米方案,全县将淹没陆地面积49.3平方公里,涉及14个乡镇、60个村,淹没县城1座、建制镇1座、乡级镇6座、场镇2个、工矿企业48家,需动迁人口9.1万人,占全县总人数的15%,农村移民生产安置4.9万人。已顺利完成一、二、三期移民任务,目前正全力开展四期移民攻坚。
经济产业:红色经济柑桔产业。以熙和公司、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规划建柑桔园10000亩。自2002年来,福田镇相继栽植宫本、福本、塔罗科、温州蜜桔、碰柑等国际先进柑桔品种15万余株。已建成高标准柑桔示范园2000亩,另有1000亩正在组织实施中,推行股份合作运行机制,将福田镇建成巫山江北片区的柑桔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辐射带动周边乡镇柑桔产业的发展,今年创产值80万元。绿色经济茶叶产业。以云雾茶业有限公司为龙头,规划建园10000亩,已建茶园3000亩,并建成高规格的茶叶加工基地,对茶叶进行深加工精包装,提高产品附加值,辐射带动周边乡镇6000亩茶叶产业的发展,创产值100多万元。发展特色产业就要在“特”字上创利润,在“新”字上下功夫。福田镇充分利用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发展高山云雾茶叶,实行基地+农户+科研的运行机制。通过4年的打拼,现已发展了面积3000余亩的云雾茶叶基地,并在2003年筹建了一个现代化茶叶工厂房,茶叶产品荣获重庆市“三峡杯”优质名茶称号;2002年获国际名茶银奖,产品远销武汉、广东、北京等地。据相关人士介绍,到2015年,全镇仅茶叶一项就可望达到年产值1.3亿元。白色经济蚕桑产业。以新组建神女丝绸为龙头,规划建桑园20000亩,已建10000亩,养蚕1200张,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的桑园发展,创产值100万元。经过多年的艰苦推行大户(公司)承包经营新模式,成立蚕桑产业协会,采取统一管理、统一技术、联户喂养等方法,目前福田镇万亩蚕桑产业带已具雏形,500多农户直接受益。黑色经济煤炭产业。以镇老鹰岩、黑门千、莲花煤厂为龙头,组建煤炭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实行资产重组、盘活存量、寻求增量,搞好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产业升级和行业振兴,实现年产煤炭25万吨的目标,创产值1亿元。立足资源优势,以市场为依托,狠抓组织引导、加大投入、试点示范、强化服务、向市场要效益。”利用产煤大镇的优势,福田镇党委、镇政府充分发挥其服务职能,在煤炭产业的规划、布局、规模方面,加强引导,通过加大对煤炭企业的扶持和管理力度,目前,全镇10余个煤矿每年可创利税近千万元。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33143男17131女16012家庭户户数8939家庭户总人口(总)33106家庭户男17100家庭户女160060-14岁(总)93810-14岁男49810-14岁女440015-64岁(总)2137515-64岁男1098915-64岁女1038665岁及以上(总)238765岁及以上男116165岁及以上女1226户口本地住在本地32009

3、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福田镇

基本概况:福田镇位于仁和区西部,东与西区格里坪镇接壤,南与云南省华坪县石龙坝乡交界,北与华坪县大兴镇相连。最高海拔1640米,最低海拔1022米,镇境内多为二半山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4.5℃。辖务子田村、塘坝村、金龟村三个行政村,21个村民小组,有基层党支部7个。幅员面积52.3平方公里,总耕地3390亩,其中水田2010亩,地1380亩,人均耕地0.71亩。镇政府距仁和区政府65公里。
交通地位:攀枝花市仁和区福田镇位于攀棱花市西部的川滇交界处,镇政府所在地距市中心55公里,是攀枝花市26个少数民族乡镇之一,是攀枝花市的西大门,福田镇与云南华坪相邻,是云南省滇西北地区入川的必经之地。川滇宁华二级路贯穿全镇,村村社社通公路,距西区格里坪火车站18公里,全镇幅员面积52.3平方公里。
基础设施:福田镇基础设施齐全,有一座35KW榆变电站和和一个年发电量为1750KW的水能发电站,全镇户户用上照明电;建有一个电视差转台、三个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95%的农户用上了卫生自来水:全镇有一个镇级中心小学,4所村小学;有乡卫生院1个,村卫生站4个:全镇通讯网络丰富,移动、联通、电信等通讯公司都在福田建有机站,全镇村村通电话,固定电话入户率达38%。全镇土地面积为8.07万亩,其中耕地仅3690.2亩,耕地与非耕地比例为1:24左右,宜农荒坡多,现已引进资金开发荒山9000亩,还有10000余亩荒山等待开发。
人口民族:截止到2006年,全镇总户数1199户,总人口4225人。其中女2095人,占总人口的49.6%;农业人口3944人,占总人口的93.3%;少数民族人口2049人,占总人口的48.5%;200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
经济发展:2005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GDP)4512万元,其中第一产业958万元,第二产业2994万元,第三产业560万元。国民生产总值在2004年完成4200万元的基础上,增加312万元,增长了7.4%。全镇辖4个村1个居委会20个合作杜,耕地面积3690.2亩,总人口3815人,其中城镇人口258人,农村人口3557人。全镇主要有汉、彝。傣三种民族,并有少量的傈僳、纳西、壮、回、满、白六种民族杂居,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8.2%。福田镇是(1994年)仁和区第一个实现小康的乡镇,也是攀棱花市第一个实现小康的民族乡镇。1997年福田镇被四川省政府评为“四川省第三次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福田镇于1995年10月被列为四川省小集镇建设试点镇,是攀枝花市21个试点小城镇建设的乡镇之一。福田镇海拔在1022—164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24.5℃,年日照270天,年无霜期达320天,属典型的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境内不仅有三川,还有水库四座,最大型的水库容量为128万立方米,十条水渠婉延镇内各村杜,水资源十分丰富。可灌溉。面积5000余亩。福田镇充足的水源和光热条件,适合于亚热带各种农作物生长,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苕、花生、豆类等,一年两熟,局部可一年三熟,水稻的最高单产可达1100公斤,平均单产可达900多公斤。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3903男2012女1891家庭户户数1023家庭户总人口(总)3834家庭户男1955家庭户女18790-14岁(总)10140-14岁男5020-14岁女51215-64岁(总)262615-64岁男138615-64岁女124065岁及以上(总)26365岁及以上男12465岁及以上女139户口本地住在本地3554

2、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福田镇

村镇概况:福田镇位于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南部,面积49.9k㎡,统计到2008年人口44945人。辖福田、硖石等2个居委会,清泉、福田、双源、明山、长安、长塘、边塘、战山、跃星、大宇、清溪、桃文、连陂、田中、硖石、山田等16个行政村。镇政府驻福田,距县政府29千米。319国道过境。境内东北部有森林公园和孽龙洞。镇政府所在地距市政府10公里,距离县城30公里。境内交通便利,新老319国道纵贯南北,昌金高速公路横穿东西。福田镇现辖13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耕地面积1032.6公顷(其中水田847.33公顷),林地2538.93公顷。进入21世纪以来积极发展小城镇建设,辖区范围内有初级中学2所,小学15所,中小学教职工人数225人。
邮编代码:
[邮编]337006
[代码]360322104:~001福田居委会~090硖石居委会~200清泉村(注:此为旧代码,清泉村2007年底改由萍乡经济开发区代管后代码应该发生变化)~201福田村~202双源村~203明山村~204长安村~205长塘村~206边塘村~207战山村~208跃星村~209大宇村~210清溪村~211桃文村~212连陂村~590田中管理处~591硖石管理处~592山田管理处(硖石居委会,清泉、田中、硖石、山田等村由萍乡经济开发区代管)
历史沿革:1949年属桐木区,1958年析置福田公社,1984年改乡,1991年改镇。1997年,面积57.1平方千米,人口4万人,辖福田、文岐、桃花、清溪、大字、跃星、边塘、战山、明山、双源、安全、长塘、长安、连陂、光冲、园艺场、田中、三田、硖石19个行政村和福田、硖石、清溪3个居委会。2007年12月清泉村划归萍乡经济开发区管理。
资源优势:
矿产资源:福田辖区范围内资源较为丰富。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石灰石,储量多、品质优。尤以石灰石为最,漫山遍岭,易采易选。
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以青山、秀水、奇石、天然溶洞为一体的孽龙洞而著称,属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已列入市、县重点旅游开发区,洞内冬暖夏凉,美景如画,奇石林立,千姿百态、溶潭泉水、清澈如镜,素有地下“艺术长廊”美称。孽龙洞因民间传说许真君擒孽龙而得名,融青山、秀水、奇石、天然洞为一体,全洞长4公里,系天然地下溶洞,洞内奇石林立,千姿百态,溶潭泉水,清澈如镜,全年冬暖夏凉,是休闲旅游的最佳场所。
基础设施:福田交通发达,新旧319国道、320国道和沪瑞高速公路纵横交错于境内,通讯网络覆盖全镇。全境基本上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柏油路,并实现了村村通客车。
经济建设:福田早就有“吨粮镇”之称,是萍乡市的商品粮生产重地。21世纪以来,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工业发展迅速,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主要有边塘村的鱼一猪一沼为一体的主体农业、园艺场和战山村的鱼苗繁养基地、福田村的牛蛙和蛋鸭养殖基地、双源村的杨梅和李子种植基地、清泉村的中药材种植和加工基地、梅花鹿养殖基地等。到2008年,农副产品主要有茶油、鹿制品、毛竹、板栗、生姜等。福田工业基础十分雄厚,历年是上栗县的工业重镇,是萍乡市首批乡镇企业超亿元乡镇。主要有狮形实业有限公司、清溪建材厂、萍乡市防爆风机厂、萍乡市第十塑料厂、萍乡市耐酸工业瓷厂、福安出口花炮厂、五湖出口花炮厂、富丽出口花炮厂、龙凤出口花炮厂、福田造纸等,全镇形成了以建筑材料、鞭炮焰花、环保陶瓷、防爆风机、造纸化工等为主的新型工业格局。
基层党建:2007年来,福田镇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造就出了一支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的高素质队伍,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该镇不断完善学习运用机制和学习保障机制,通过制订学习远景规划与近期目标,形成每星期一次集中学习、每月一场学习讲座、每季度一次专题学习交流、半年一次学习笔记展评、年终一次学习评先奖优等制度化措施。同时,该镇强化学习激励和绩效考核机制,鼓励机关干部通过学历教育、专业进修、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途径搞好学习。该镇规定,干部参加高等院校深造,拿到国家承认的毕业证书,学费全部报销;在年度考核和提拔使用干部上严格与学习绩效挂钩。这一系列有力措施,使该镇机关干部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学不进”变为“学得深”,有力地提高了全体机关干部的综合素质。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34996男18132女16864家庭户户数7787家庭户总人口(总)34130家庭户男17493家庭户女166370-14岁(总)85690-14岁男43670-14岁女420215-64岁(总)2407515-64岁男1256515-64岁女1151065岁及以上(总)235265岁及以上男120065岁及以上女1152户口本地住在本地3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