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牌镇地图
石牌镇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沿革
白岩乡,1950年初称石牌乡,1958年属城郊公社,1961年建石牌公社,1984年撤社复乡,2000年12月撤乡建镇。
历史文化
石牌镇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明古镇,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在各类文物保护单位34处和保存完好的历史古待区。其表现为:石牌是汉剧的发展的摇篮。汉剧是石牌的传统剧种,兴于清朝初年,系根据汉调而发展的。在石牌镇上原有关帝庙、泰山庙、药王庙、雷祖殿、上真观、陕西会馆、西方丈七座古戏楼,来往戏班演出频繁,雨具发热闹。现仅存的关帝庙戏楼,屋宇完好,仍留有清代各地戏班来此演出的文字记载,计有全国各地戏班30个。遗迹丰富,特色鲜明。石牌是钟祥市的文物大镇,境内有各级文物保护34处,其中古文化遗址6处,镇区内古街衢横纵交错,基本保持明清原有风貌。这些古迹突显了石牌古镇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表现了石牌特有的汉代文化、明清传统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戏剧艺术特点。其中古建筑有34座,现存的主人建筑有:古戏楼、崇果寺、文景阁、李氏民宅、明清民居建筑群;古文化遗址有六处:龙子膀化石产地、万子田遗址、彭家台遗址、上陈坪遗址、乐堤城址、瓦瓷窑址;古墓葬有长岗岭墓群、石岗墓群、肖家冢墓葬群、冯家双冢墓等22处;古石刻有重修风台寺前后殿碑、重修崇果寺碑记、正气凌霄匾等3处;革命遗址及墓葬四处,即:辛亥革命老人邹荣煊墓、贺龙元帅祖籍地、石牌火神街56号、石牌老街;古树名木众多,崇果寺内的一棵古银杏树高20米,直径1.5米,是钟祥文物保护单位重点保护的树。豆腐文化及豆制品经济享誉海内外。石牌豆制品制作传统上可追溯到汉,历经2000年,其传统工艺日臻精湛,生产的五香豆干、豆皮、水豆腐是人们的喜食佳肴、馈赠上品。全镇现有2.8万人分布于全国各大中城市及泰国、缅甸、俄罗斯等八个国家和地区制作豆制品,“石牌佬”豆制品品牌商标已驰名全国。
社会事业
石牌,实施科教兴镇战略,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全面发展。石牌区唯一一所二甲医院和骨伤科医院均座落于此;境内教育教学资源得天独厚,石牌一中(原怀宁中学)石牌二中(原怀宁二中)两所完中历史悠久、环境优美;小学教育布局合理,“两基”顺利通过了省级验收;灯光球场、皖河影剧院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理想场所。
地理位置
千年古镇——石牌,在长江的西南岸、皖河之滨,有一座古老而年轻的集镇,名为石牌镇。明清以来,这里一直是皖西南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商贾云集,货贿泉流,乃怀宁诸镇之首。建国后长达半个多世纪石牌作为怀宁县城所在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千年古镇,遐迩闻名。
交通发展
石牌濒长江、枕皖水,与望江、太湖、潜山、皖河农场毗连,集镇辐射人口达60多万人。这里资源丰富,区位独特。境内麻塘湖碧波荡漾,水质达到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两个日产8000吨的自来水厂可以满足工业、商业和城镇居民生产、生活用水需要;石牌,距合九铁路安庆站、安庆民航机场和长江“黄金水道”安庆港仅30公里,与正在规划建设的东(营)香(港)和广(洲)济(南)高速公路出口仅2公里。安庆长江公路大桥和正在建设中的望江长江大桥与这里的212省道相连,为石牌构建起了新的交通枢纽。
历史人文
石牌乡名,据《龙山县志》载:“石牌洞在白岩里,洞(口)里即巨潭,三面壁削,人不能入。初有牌立洞口,乾隆间,里人乘水落掘出仓,拭而视其学(字),皆古篆文,并剥蚀不可辨,未知为何代物,何人制者,洞之名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