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省电子地图 > 泉州市地图 >
石狮市地图
石狮市相关地区地图:

石狮旅游

石狮是一座富有魅力的年轻城市,位于福建东南沿海,地处文化历史名城泉州与经济特区厦门之间,与台湾隔海相望,市域三面临海,海岸线长67.7公里,全市面积160平方公里。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市,现辖7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30万,外来流动人口40万。建市以来,石狮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好机遇、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新机制,充分发挥爱拼敢赢的人文精神,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2009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24亿元,增长12.9%,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目标。财政总收入28.1亿元,增长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5.4亿元,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0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555元,分别增长9.5%和8.7%,均提前完成“十一五”目标。经济竞争力位居中国县级市第11位、全省首位,荣膺全国十大活力县级城市。人文荟萃,物华天宝。踏改革开放浪潮,崛起于闽南沿海的新兴城市石狮,旅游资源丰富,闽台文化渊源于一体。石狮三面临海,位于历史名城泉州和经济特区厦门之间,与台湾岛隔海相望,距金门仅16海里。这里是著名的侨乡,全市旅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及祖籍石狮的台胞达60万人之多。石狮山海交融,滨海旅游优势独具,67公里的海岸线岛礁棋布、碧海银滩,省级旅游度假区“闽南黄金海岸”和省重点旅游项目“海洋世界”点缀其间,港湾优美,风光怡人,是观光、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石狮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名胜古迹众多,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姑嫂塔、六胜塔巍峨壮观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海上航标,也是闽南侨乡的重要标志:永宁镇镇海石写满了抗倭斗争可歌可泣的历史,蚶江海防官署碑记和唐代与台湾鹿港对渡的林銮古渡,是台湾与大陆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和标志,永宁城隍庙、虎岫寺、朝天寺、洛伽寺则是宗教圣地,灵秀山风景区林木茂盛、湖泊秀丽,是休闲疗养旅游理想之地。石狮是购物天堂,具有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的美誉,以服装鞋帽为主的小商品市场独具特色。石狮有18条商业街、8个专业商品市场、10座商业城,有20000多间大小店铺,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石狮基础设施超前建设,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十分完善,距晋江机场14公里,距厦门国际机场90公里,拥有国家一类口岸石湖港和二类祥芝、梅林对台贸易码头。全市较具规模的旅游酒店20多家,其中四星级酒店3家,三星级酒店7家,旅行社9家,形成了较具规模的旅游服务体系的酒店20多家,为八方来客提供完善的食、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
旅游景点:
灵秀山位于福建省石狮市西南境内,海拔174.2米,与泉州城东的灵山,晋江安海的灵源山成鼎足之势,并称为泉州“三灵”。灵秀山前有高耸的宝盖山,面向深沪湾,远眺一片白浪滔滔。山中有奇峰秀岭,群山环绕于左右;下有江水青池,折流而东,泻出岩谷之间。灵秀山根脉由晋中罗裳山逶逶而来,峰岭峭拔奇伟,如拱如揖。东至东山,西至坑尾山,南至横山,北至莲花山和大别山。周环二十余公里,状如飞鹤。灵秀一峰,其垂脉又分为五个小山峰,分别排列于前提、牟尼山、东山、大山墩、莲花山和乌石山,成为“五峰朝鹤”之势的奇观。灵秀山钟灵毓秀,风光绮丽。峰峦叠翠,岩秀谷幽;奇花异草,万紫干红;松柏葱郁,果韵飘香;沟谷泉清,流水潺潺。灵秀山胜景良多。清代《晋江县志》载,其古迹有:“凌霄塔、七佛塔、方外亭、透龙泉、青莲池、濯足池、待月桥、君子石、盘陀石、龙蛇洞”等十处胜景。
再借亭位于石狮市蚶江镇石渔村西南的林銮古渡”边。据传此亭是明代蚶江一带军民纪念曾樱而建的。曾樱任分巡兴泉道时,政绩突出,抗倭奇功,后“皇恩‘再借’巡视海道”。亭内有一石碑,高2.71米,宽0.93米,厚0.16米,中镌“再借亭”三个大字,右镌“都指挥黄浮阳率部捕队兵立”,左镌“张瑞图题”。碑的两边有风化不清的194个小字,仔细揣摩,上可知其大意:黄浮阳巡视泉州海道,见沿海无寇患,帆樯安行,百姓乐业,货物丰盈,乃参政曾樱之功。曾樱时将奉调他往,老幼挽留不舍。帝许郡民“再借”曾樱留任。曾樱字仲含,号二云,峡江人。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进士,授工部主事。崇祯四年(1631)任兵巡兴泉道参政。《泉州府志·名宦》载:其时“郑芝龙求抚,抚军邹维琏虑其跋扈难制。樱以全家保之,授为先锋。适红夷犯泉漳,芝龙焚其舟,夷惊遁。刘香等寇粤东,芝龙以舟师追击尽歼其众。樱遂开洋禁,与贫民贸易。”于是,海氛清,民安生,曾樱因功擢升按察御史分巡福宁道。据传,郑芝龙恐曾樱调走,无人信任他,便暗中派人进京,谣传曾樱有行贿谋官之嫌,企图以此阻其他调。崇祯皇帝获报,不解个中情由,便令“东厂”逮曾下狱。几经审讯,总难决疑。郑芝龙知祸由他起,即上疏请罪。石湖兵民和泉郡士绅数百人也上京叩阙,为曾樱鸣冤。事终大白,帝悦,遂许“再借”曾樱巡视兴泉道。里人乃建碑亭志之。

石狮政治:

石狮是一座富有魅力的年轻城市,位于福建东南沿海,地处文化历史名城泉州与经济特区厦门之间,与台湾隔海相望,市域三面临海,海岸线长67.7公里,全市面积160平方公里。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市,现辖7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30万,外来流动人口40万。建市以来,石狮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好机遇、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新机制,充分发挥爱拼敢赢的人文精神,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2009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24亿元,增长12.9%,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目标。财政总收入28.1亿元,增长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5.4亿元,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0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555元,分别增长9.5%和8.7%,均提前完成“十一五”目标。经济竞争力位居中国县级市第11位、全省首位,荣膺全国十大活力县级城市。

历史沿革:

名称起源::相传隋代此处有一风穴,故名凤里,后建凤里庵,建有石亭,旁立一对石狮,名为石狮亭,商旅往来,以石狮为标记,久之遂成惯称。自唐朝以来,石狮是南安县、晋江县境地。
古代石狮::唐武德元年(618年),石狮境内行政区域属建州南安县。开元六年(718年),析南安东南地置晋江县,石狮境域属泉州晋江县。宋初,石狮境域属平海军晋江县,后属泉州晋江县。元代,属泉州路(一度改称泉州府)晋江县。明代,石狮境域属泉州府晋江县。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增设晋江县石狮分县。以晋江县贴堂县丞驻石狮街,代管安海。乾隆三十五年,石狮县丞移驻安海旧通判署,嗣后,改设安海分县,石狮一带事务仍归晋江县处理。清代,石狮境域属泉州府晋江县。
近代石狮::民国元年,石狮境域属南路道晋江县。民国三年,属厦门道晋江县。民国十六年,属福建省晋江县。民国廿三年7月,属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区晋江县。民国廿四年10月,属福建省第四行政督察区晋江县。1942年设石狮镇,属晋江县。1949年9月,石狮境域属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晋江县。1949年9月2日石狮镇解放。
现代石狮::1980年1月,属晋江地区晋江县。1986年1月,属泉州市晋江县。1987年1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析晋江县石狮、蚶江、永宁3个镇和祥芝乡,置石狮市,由泉州市代管,为省辖县级市,并作为福建省综合改革试验区。1988年9月30日石狮市正式成立。1990年10月,撤销石狮镇建制,成立石狮街道。1991年10月,撤销祥芝乡建制,成立祥芝镇。1993年7月,石狮街道一分为四,成立宝盖镇、灵秀镇、凤里街道、湖滨街道。1997年石狮市辖2个街道、5个镇,15个居委会、100个行政村。

行政区划:

1949年9月2日,石狮解放。10月,建立乡镇人民政权。石狮区域为晋江县第八区(石狮、至善、霞坡)、第九区(复兴、永宁)。1950年,废除保甲制度。6月,石狮区域为晋江县第八区(石狮、大同)、第九区(永宁、复兴各大部)、第十区(至善、霞坡及永宁、复兴各一部)、石狮镇(石狮市区)。1951年7月,石狮区域分属晋江县第八区、第九区、第十四区。第八区,区公所驻地在梧林,辖沙塘、梧林、坂山、容卿、塔山、上郭、塘市、后洋、龟湖、三吴、洪窟、玉浦、锦桃、龙塘、港塘、龙福、湖林、杏田、许林、后坊、格潭、梧塘、高霞、社山、罗山25乡。第九区,区公所驻地在永宁,辖莲埭、莲塘、锦林、洋厝、双湖、蚶江、古莲、祥芝、石湖、伍鸿、东埔、厝上、锦溪、联溪、沙郭、梅港、洋沙、三芳、青山19乡和永宁镇。第十四区,区公所驻地在石狮,辖五星乡和宽仁、新华、玉湖3街,撤销石狮镇建制。1953年,第一次普选后,晋江县十三区(石狮)成立区人民政府。1955年9月,石狮恢复镇建制。石狮区域分属晋江县石狮镇和港塘区,辖17乡;双湖区,辖12乡;永宁区,辖9乡1镇。1956年6月,石狮镇升为晋江县县辖镇。石狮区域分属晋江县石狮镇,辖五星乡和新华、新湖、宽仁居委会,共设3街。莲塘区,区公所驻地在莲塘,辖祥芝、东坡、伍鸿、厝上、锦林、莲塘、石湖、蚶江、龙塘、龟湖、杆东、子英、联溪13乡和永宁镇。栖梧区,区公所驻地栖梧,辖大仑、彭田、上郭、后洋、石龟、湖北、龙湖、古宅、紫华、坂山、福林11乡和衙口镇。1958年3~8月,晋江县撤区并乡,石狮区域分属石狮镇、蚶江乡、祥芝乡、龟湖乡、永宁乡,共设4乡1镇。1958年9月,实行政社合一,晋江县撤乡成立人民公社。石狮区域分属晋江县石狮人民公社、祥芝红旗人民公社。石狮人民公社,管委会驻地在石狮,辖外高、港塘、曾坑、梅港、永宁、洋厝、后杆柄、龟湖、洪窟、水头、三吴、塘边、大仑、子英、浦内、杆东、沙堤、容卿、新湖、五星、宽仁21个生产大队和新湖、五星、宽仁3个居委会,祥芝红旗人民公社,管委会驻地在伍堡、辖锦溪,锦林、石湖、祥芝、古山、古莲、东埔、蚶江、莲塘、莲埭、双湖、伍堡、厝上13个生产大队。1961年6月,石狮人民公社析出永宁,成立永宁人民公社,祥芝红旗人民公社析出蚶江,分别成立祥芝人民公社和蚶江人民公社。1964年6月,恢复石狮镇建制。石狮境内设1个镇4个人民公社,辖72个生产大队、4个居委会。1971年2月,石狮镇和石狮人民公社合并,撤销石狮镇建制。1977年4月,恢复石狮镇建制。1984年10月,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镇人民政府。石狮区域分属晋江县石狮镇、石狮乡、永宁镇、蚶江乡、祥芝乡。1985年3月,撤销石狮乡,并入石狮镇;8月,蚶江乡改建制为蚶江镇。1987年,石狮境内行政区划分属晋江县,共设3镇1乡,辖91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凤里街道面积3.98平方千米,辖8个居委会、3个行政村:东村、后花、宽仁、馆顶、仁里、新华、华南、华仑;新华、五星、大仑。湖滨街道面积6.17平方千米,辖6个居委会、4个行政村:湖东、新湖、湖南、金林、仙迹、花园城;曾坑、、长福、林边。蚶江镇面积34.38平方千米,辖19个行政村:石渔、锦里、莲东、石壁、锦亭、石农、锦江、莲中、东垵、水头、大厦、蚶江、莲西、洪窟、古山、厝仔、莲塘、溪前、青莲。(另有一说面积38.47平方千米),祥芝镇面积46.51平方千米,辖28个行政村:伍堡、西墩、祥渔、祥运、祥农、大堡、洪厝、古浮、莲坂、后湖、丘下、赤湖、东店、杨厝、西港、东园、莲厝、郭厝、厝上、锦尚、卢厝、港前、谢厝、深埕、东埔一、东埔二、东埔三、奈厝前。永宁镇辖有1个居委会、20个行政村:永宁;沙堤、下宅、郭坑、山边、院东、郭宅、塔石、西偏、洋厝、前埔、子英、西岑、港边、梅林、外高、浯沙、金埭、沙美、新沙堤、后杆柄。宝盖镇面积21.53平方千米,辖15个行政村:玉浦、上浦、雪上、塘头、龙穴、杆头、坑东、前园、前坑、塘后、后垵、松茂、仑后、龟湖、塘边。灵秀镇面积16.32平方千米,辖11个行政村:彭田、前廊、塔前、茂厦、港塘、仕林、塘园、钞坑、华山、灵狮、灵峰、灵山。1999年7月15日,经省民政厅批准,增设鸿山镇,辖从祥芝镇划出的西墩、东埔一、东埔二、东埔三、伍堡、洪厝、莲厝、郭厝、东园、丘下10个村;增设锦尚镇,辖从祥芝镇划出的锦尚、东店、厝上、杨厝、西港、深埕、谢厝、卢厝、港前、奈厝前10个村。2000年,石狮市辖2个街道、7个镇:凤里街道办事处、湖滨街道办事处、灵秀镇、宝盖镇、蚶江镇、永宁镇、祥芝填、鸿山镇、锦尚镇。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49878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湖滨街道81494凤里街道79052灵秀镇75261宝盖镇54757蚶江镇56953祥芝镇43714鸿山镇33157锦尚镇24666永宁镇49732。2003年末,石狮市辖2个街道(凤里、湖滨)、7个镇(永宁、蚶江、祥芝、宝盖、灵秀、鸿山、锦尚),2个居委会、19个社区、101个村委会。2003年末,全市总户数79857户,总人口30312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0934人。各街镇人口(人):湖滨街道29984、凤里街道32449、灵秀镇52110、宝盖镇67379、蚶江镇49586、祥芝镇30941、鸿山镇29444、锦尚镇22377、永宁镇53474。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2005年,石狮市辖湖滨、凤里2个街道,灵秀、宝盖、蚶江、永宁、祥芝、鸿山、锦尚7个镇,共有20个社区、1个居委会、101个行政村。2007年,石狮市辖9个镇(街道)。其中镇7个、街道办事处2个,村(社区居)委会122个,其中村101个、社区居委会21个。
乡镇简介:
湖滨街道代码350581001办事处驻长福,辖9个社区:001:金林社区、011:湖边社区、004:新湖社区、005:仙迹社区、006:花园城社区、007:长福社区、008:曾坑社区、009:玉湖社区、010:林边居委会。
凤里街道代码350581002办事处驻龙华,辖10个社区:001:东村社区、002:后花社区、003:宽仁社区、005:仁里社区、006:新华社区、007华:南社区、008:华仑社区、009:五星社区、010龙:华社区、011:大仑社区。
灵秀镇代码350581100镇政府驻塘园,辖12个村委会:201:仕林村、202灵:狮村、203:灵峰村、204:灵山村、205:前廊村、206:华山村、207:港塘村、208:塔前村、209:茂厦村、210:塘园村、211:彭田村、212:钞坑村。
宝盖镇代码350581101镇政府驻塘边,辖1个居委会、19个村委会:001:宝源居委会、201:坑东村、202:杆头村、203:龙穴村、204:前园村、205:前坑村、206:塘后村、207:塘边村、208:仑后村、209:松茂村、210:后安村、211:山雅村、212:铺锦村、213:后宅村、214:郑厝村、215:苏厝村、216:塘头村、217:玉浦村、218:上浦村、219:雪上村。
蚶江镇代码350581102辖19个村委会:201:蚶江村、202:锦江村、203:锦里村、204:石渔村、205:石农村、206:大厦村、207:莲东村、208:莲中村、209:莲西村、10:石壁村、211:东垵村、212:_莲塘村、213:溪前村、214:青莲村、215:厝仔村、216:古山村、217:洪窟村、218:锦亭村、219:水头村。
祥芝镇代码350581103镇政府驻祥农,辖10个村委会:201:祥农村、202:大堡村、203:前山村、204:古浮村、205:莲坂村、206:湖西村、207:赤湖村、208:后湖村、209:祥渔村、210:祥运村(垵渔)。
鸿山镇代码350581104镇政府驻西墩,辖11个村委会:201:伍堡村、202:西墩村、203:东埔一村、204:东埔二村、205:东埔三村、206:洪厝村、207:莲厝村、208:郭厝村、209:东园村、210:邱下村、211:湖厝村。
锦尚镇代码350581105辖10个村委会:201:东店村、202:西港村、203:杨厝村、204:奈厝前村、205:厝上村、206:深埕村、207:谢厝村、208:卢厝村、209:港前村、210:锦尚村。
永宁镇代码350581106辖1个社区、20个村委会:001:永宁社区、201:外高村、202:浯沙村、203金:埭村、204:梅林村、205:港边村、206:沙堤村、207:下宅村、208:郭坑村、209:后杆柄村、210:院东村、211:山边村、212:郭宅村、213:子英村、214:西岑村、215:前坡村、216:西偏村、217:塔石村、218:沙美村、219:洋厝村、20:新沙堤村。

石狮工业

石狮市把服装纺织产业链中的污染产业(漂染、水洗、印花等企业)大部分集中于沿海三镇祥芝镇、鸿山镇、锦尚镇的大堡、伍堡、锦尚三个污染产业集控区,集中解决供水供电,垃圾污水等集中处理等等。【行车路线】前两个集控区可以在市区搭乘8路公交车到达,后面的那个可以搭乘18路公交车到达,欢迎大家去参观一下。石狮在全国首开集控区之先河,在服装制造业形成规模之后,向产业链上游的纺织面料印染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就前瞻性地考虑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兼顾的严峻课题。1991年,在石狮仅有27家小规模印染企业、14家小型电镀企业时,就规划建设了全国最早的污染集中控制区——祥芝大堡集控区。国家环保总局高度评价了超前于产业经济发展的该项目。时任国家环保局局长、原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曲格平,在视察大堡集控区时,高度赞扬并欣然命笔题词:“大堡工程,南华生辉”。

石狮美食:

美食文化石狮多姿多彩的风味小吃,牵动着旅外侨胞的心,也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观光客。“石湖红膏蟹,胜过高丽参”。其实,石狮的特色海味又何止红膏蟹,跳跳鱼、海蛎煎、炸带鱼、鱼丸、鱼卷等。有着百年悠久历史的义兴甜粿、鸡卷、芋丸、烧肉粽、花生汤、面线糊、春卷、牛肉羹等,其烹饪方式和特制风味游客拍案叫绝。

另一意译

石狮,即为以石头为材料雕刻而成的狮子。狮子被誉为"百兽之王"。不过狮子的原籍不在中国。东汉时,西域安息国王向中国献上了第一头狮子。从此,狮子便出现在中国的土地上了。
历史:现在最早的石狮是东汉时高赜墓前的石狮,在四川雅安。江苏句容县梁朝墓前的石狮,已有一千四百年的历史了。陕西盛阳市唐顺陵的石狮,是武则天为其母亲杨氏陵墓建造的,是现存石狮的代表性作品。明代以后,许多宫殿、府第、寺院,甚至富贵人家的住宅,都设置石狮子守门,以壮威观。后来就是在门枕、石门楣、檐角,栏杆等建筑部位,也雕刻上姿态各异的石狮子,成为古代建筑不可缺少的装饰。北京现存有不少明清两代的石狮子。这些石狮子的形态,已不威严,而趋于慈爱喜乐之状,久观不厌。金朝修建的闻名中外的芦沟桥两旁,共有140个雕柱,每个柱头上都刻有玲珑活泼的石狮子,每只石狮子又负藏着九只小狮子,最小的仅几厘米,极不容易数清,所以有"芦沟桥的狮子数不清"的俗语。1961年,考古工作者专门对芦沟桥的石狮进行编号清数,终于数清楚:共有485只。
吉祥的化身:在民间,狮子成为一种勇武、强大和吉祥的化身。表演艺术和造型艺术往往难解难分。狮舞中的狮子形象是民间艺人按自己的审美理想创造的,活泼顽皮可爱,完全失去了"百兽之王"的威风。民间艺术中,狮子还谐"太师"、"少师"之音,含有职位高升之意。狮子不像龙、凤一类神禽异兽,作为皇家专利,只出现在宫廷艺术的造型中,狮子造型艺术遍及寻常百姓家,即使是普通人家门旁,也可能立上一对小小的石头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