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地图
十堰市相关地区地图:
气候资源
市冬季比同纬度其他地区略为温暖,夏季比较炎热。十堰市属于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热资源较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1655~1958小时,无霜期224~255天。平均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六至八月是本市全年雨水、热能最丰富的季节。夏季平均气温大都高于25℃,其中七月平均为27℃左右,积温较多。七、八月份降水量一般都在100毫米以上。受海拔高度、坡向等地形地貌因素影响,本市的气候复杂多样。素有“高一丈、不一样”,“阴阳坡、差得多”之说。本市山地小气候的多样性,为多种经营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气候复杂的另一表现是灾害性天气较多。干旱居各种灾害之首,出现机率一般在80%以上,多发生于七~八月。十堰市情
拨动地球仪,在东经109°25′—111°35′,北纬31°31′—33°16′之间镶嵌着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十堰市。她与鄂、豫、陕、渝四省市交界,辖五县一市二区及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十堰经济开发区,总面积2.4万平方公里,人口330万。十堰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她东临襄阳、南望神农架、西依大巴山、北屏古秦岭,三千里汉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境。1991年,考古工作者在郧县曲远河畔发掘的两个完整的南方古猿头骨化石,定名为“郧县人”。人类学家认为,这一发现填补了亚洲人类发展“链条”上空缺的一环,被列为当年“世界考古十大发现”之首。十堰市域在商、周时属绞、庸等国;战国时属楚国;秦汉时属汉中郡长利县;东汉、魏时属锡县;唐、宋时属武当郡郧乡县;元代始设郧县。现今的城区于清朝因人们在百二河和犟河拦河筑坝十处以便灌溉,由此得名十堰。1967年,国家为建设第二汽车制造厂(现东风汽车公司),设立了郧县十堰办事处,1969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十堰市(县级市),1973年升格为省辖市。1994年10月,原十堰市和郧阳地区合并,成立新的十堰市。十堰是闻名全国的汽车城。十堰,因车而建,因车而兴,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汽车工业基地之一,拥有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卡车基地—东风商用车公司,有“东方底特律”之美誉。十堰是东风汽车的摇篮,是东风汽车公司的发源地,拥有众多实力雄厚的大型汽配企业、全国最具实力的汽车技术研究院和中国最大汽车配件交易市场。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级“卡车制造中心”。十堰,是中国黄金旅游胜地。其东,有世界文化遗产、道教圣地武当山、有号称“世界水都,亚洲天池”的丹江口水库;其南,有莽莽原始森林神农架、千里房县的流放文化和饮浴两用温泉;其西,有被史学家称为“内长城”的楚长城及秀丽的十八里长峡;其北,有被列为当年“世界考古十大发现”之首的“郧县人”遗址、有世所罕见的恐龙蛋化石群和恐龙骨骼化石……她是全国内陆地区唯一的国家级园林城市,是三峡——神农架——武当山——西安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有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近年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目前,十堰城区已建成20多条街道,道路绿化率达到62%。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教等设施配套、功能齐全。交通通讯便捷,襄渝铁路横贯东西,可直达北京、上海、武汉、郑州、重庆、成都、西安等地。209和316国道交汇十堰,四通八达。汉江黄金水道运输可通江(长江)达海(上海)。老河口、襄樊和在建的神农架机场毗邻十堰,班机可直飞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随着火车提速、福银高速公路相继通车,交通条件大大改善。十堰邮电通讯已实现了传输光纤化、长途自动化,可与160个国家和地区直拨电话。十堰有两座大型自来水厂。有丹江口水电站、黄龙滩水电站、十堰杨森热电厂、东风公司热电厂等众多大中型电厂,全市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设施的综合配套服务能力居国内先进水平。目前,水电、火电、郧房高速公路、武当山机场、十宜铁路、西气东输二线等重大项目建设,促进十堰形成新一轮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的良好格局正在形成。更是一块充满希望的土地。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被授予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商业城市、中国最佳宜居城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等十几项荣誉称号。近年来,十堰市委、市政府坚持实施大开放战略,突破性发展特色经济、民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跻身“全国结构竞争力百强城市”。旅游资源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地处鄂、豫、渝、陕交界地带,是一个美丽的山城,新兴的现代车城,又是一个我国内陆山区唯一的国家级园林城市,更是一个旅游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十堰主要旅游景点:1.十堰市区:赛武当自然保护区,牛头山森林公园,四方山植物园,人民公园,黄龙古镇,黄龙库区漂流,东风商用车公司总装配厂
2.武当山特区:玄武门,净乐宫,磨针井,太子坡,武当南神道,紫霄宫,五龙宫,南岩宫,金顶,太极湖,玄岳门。
3.丹江口市:丹江大坝库区,千岛画廊,松涛山庄,伍家沟民间故事村,吕家河民歌村,银梦湖,太极峡。
4.郧县: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吟峡仙女洞,虎啸滩,金沙湾水上乐园,郧阳岛旅游度假区,沧浪山国家森林公园。
5.郧西县:五龙河旅游风景区,龙潭河风景区,天河七夕广场,上津古城,虎豹峡景区,悬鼓观。
6.竹山县:女娲山天池,九华山森林公园,驴头峡漂流,上庸古城,施洋故居。
7.竹溪县:楚长城鄂陕界关垭城门,十八里长峡,桃源乡(桃花源),偏头山森林公园
8.房县:野人谷野人洞,温泉度假村,挂榜岩,显圣殿,庐陵王故居。
土特产品
魔芋:魔芋精粉被称为"东方魔粉",是重要的食品和医药,远销东南亚各国。1994年"天竹"牌魔芋系列食品在乌兰巴托荣获国际商工贸产品博览会金奖;1999年,"双竹"牌魔芋面条被评为湖北省优质产品,'99中国国际农业览会优质奖,竹溪县被誉为“中国魔芋之乡”。全县种植魔芋面积达到2.8万亩,年魔芋精粉加工能力达到5000吨,系列食品加工能力达到6000吨。黑木耳:十堰市栎类资源丰富,耳林面积为120万亩,生产黑木耳具有悠久历史,并以其生产规模大、产量高、质量好而名扬中外。1984年以来,全市的年产量大体保持在600-800吨,约占湖北省总产量的三分之二左右,其中最高的1987年曾达到1084吨。1994年,在严重干旱的情况下,产量仍达593吨。黑木耳主产地为房县,多年产量都在100万斤上下,名列全国第一房县被誉为“全国燕耳之乡”。1981年全国食用菌工作会议对全国黑木耳营养成份的分析测定,房县木耳以吸水能力强、营养成份高、耳大肉厚、味道鲜美而名列前茅。
茶叶:“高山云雾出好茶。”其中竹溪县生产的“龙峰茶”1984年获湖北省农牧厅优质产品奖,1988年被评为湖北省优质产品;竹山县创制的“圣水毛尖”在1988年湖北省名优茶鉴评中被认定为鄂西北山区名茶,1994年湖北省茶叶质量评比,十堰市共有18个品种分获特等奖、一等奖和优质奖。1994年在新加坡举办的世界贸易与科技博览会上,竹溪县生产的“五叶牌”龙须胶股兰保健茶,“家园牌”青龙剑茶和“三叶牌”猕猴桃果茶分别荣获金奖。
杜仲:是十堰市较有名气的土特产品之一。五县一市都有种植,面积现发展到18.2万亩。其中郧西县黑山杜仲场面积达6000亩以上,为全国最大的成片林基地之一。杜仲是一种落叶乔木,目前多作药用,是一种稀有药材。木瓜:郧县有“中国木瓜第一大县”之美名。木瓜素有“百益果王”之称。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论述:木瓜性温味酸,平肝和胃,舒筋络,活筋骨。常食木瓜具有平肝和胃,舒筋活洛,软化血管,抗菌消炎,抗衰养颜,抗癌防癌,增强体质之保健功效;木瓜是一种营养丰富、有百益而无一害的果之珍品。
古今名人
尹吉甫,即兮伯吉父。兮氏,名甲,字伯吉父(一作甫),尹是官名。周房陵(今十堰市房县青峰镇)人。周宣王的大臣,官至内史,《诗经》的主要采集者,军事家、诗人、哲学家。被尊称为中华诗祖。陈世美,清代顺治年间官员陈世美,又名陈年谷,其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曾在河北、贵州、朝廷礼部当差,为当时清官。陈世美也是传统戏曲《秦香莲》、《铡美案》人物,但为反面人物,与真实的陈世美相差甚远,具体原因及细节有待考证。杨献珍,1896年7月生于郧阳(今郧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家、教育家,原中共中央党校党委书记兼校长,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委员(八届五中全会递补),中共十二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任职至1985年9月中共全国代表会议),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三、五届全国政协常委。曾当选为中国政法学会理事。长期致力于党的干部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为党的建设奉献了毕生精力。施洋,原名吉超,号万里,字伯高。竹山县麻家渡镇双桂村人。1889年6月13日生于湖北省竹山县施家湾。“二·七”工人运动的伟大先驱,京汉铁路工人举行总罢工领导者之一,1923年2月15日在武昌洪山英勇就义,时年34岁。何世昌,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政治部主任,党委书记,与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起领导了百色起义、龙州起义。1930年牺牲,时年25岁。梅洁,郧阳中学1958届毕业生,国家一级作家,《长城文艺》编辑、编辑部主任、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河北省作协主席团委员,主要作品有《大江北去》、《一只苹果的忧伤》、《创世纪情愫》等。杨正刚,空军中将,十堰市郧县店峪湾人。1948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7月晋升空军中将军衔。贺炜,毕业于武汉海军工程大学。现担任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足球评论员和《天下足球》栏目主持人。矿产资源
十堰市矿产资源丰富,如何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是开发十堰,建设十堰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已探明的矿藏有绿松石、金、银、石煤、铁、锡、钒、锑、铅、锌、大理石、石棉、铀、钾、重晶石、钼、钴等50多种,潜在价值在4000亿元以上。经地质部门认定,可供开发利用的有7类38个矿床。其中以金、银、锑、石煤、绿松石等矿引人注目。竹山县银洞沟的湖北银矿是全省黄金和白银的主要产地之一,为全国八大金银矿之一。十堰地域所产绿松石,驰名中外,它色如翡翠,质地细腻。珍贵的绿松石是世界上稀有的玉石之一。2010年在十堰的竹山,竹溪两县发现铌储量居世界第二的稀土矿。天然货币黄金白银:全市金、银矿藏丰富,主要分布于郧县、竹山和汉江沿岸。湖北银矿位于竹山县北部,白银的总储量为929吨,黄金的总储量为9.5吨,在我国属于大型银矿。湖北省地质五大队又在郧县鲍东河探明一个银金矿藏,储量不少于竹山县境内的湖北银矿的藏量。砂金资源主要分布在汉江沿岸,郧县居多因此郧县素有“黄金之乡”的美称,年淘金产量近千两。
矿物兰石棉:是全国乃至世界少有的矿物。郧县石棉矿是湖北省唯一的一家兰石棉矿,储量大、质量高,仅细峪、元山矿区储量达千吨以上,常年开采量仅30至50吨。畅销于化学、纺织等工业部门。
重晶石:目前已探明的重晶石矿,主要分布在郧西和竹山两县。郧西县储量达11万吨,其品位高达12.5%~99.5%;竹山县储量在30万吨以上,郧西县利用重晶石生产的白色颜料立德粉,畅销欧、亚、美洲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又在竹溪县天宝乡发现储量丰富的重晶石矿,品位高达80%以上。
矿泉水:温泉矿水源于青峰断裂带,有温泉寺、小汤池、戚家沟三处泉眼,水源丰富,水质晶莹清澈,口味纯正,房县温泉水属优质天然矿泉水,含有人体所需的锶、锂、铁等10多种微量元素及气体。房县成立矿泉水开发公司,生产绞股蓝、神农、矿泉黄酒等矿泉水系列饮料。深受消费者欢迎。房县用温泉水建成100余亩名贵鱼种场,还建成200多张床位的矿泉疗养院。
石煤:有一定的开采价值,经地质部门调查,核实了269处资源,初步探明了煤炭储量20.4亿多吨,其中17处湖北省储委审批的储量为2.59亿吨,竹溪县广石岩煤矿煤质好,储量为358万吨,平均发热量为4937大卡/公斤。竹山县石煤储量约3亿吨以上,发热量在1500-3500大卡/公斤之间。
高岭土:分布在丹江口市的凉水河、习家店,矿带长达40公里。1975年开始开采,年产1500吨,认定丹江口市的高岭土可和比利时同类矿媲美,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高岭土是由多种矿物组成的含水铝硅酸盐混合体,可塑性强,耐火性能高,绝缘性能好,化学性能稳定,焙烧后呈白色硬质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