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地图
寿光市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近年来,寿光连续九届跨入全国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2005年列第41位。2009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16.7亿元,同比增长13.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2亿元,同比增长24.9%;财政总收入44.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8%和19.6%,跃居全省第五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74元,比上年增加620元。2010年,寿光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70亿元,同比增长14.2%;实现财政总收入56.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4%和28.6%,地方财政收入跃入全省前三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1.1亿元,为历年之最;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495元,比上年增长1200多元;各项存款余额394.6亿元,较年初增加68亿元。先后荣获省部级荣誉100多项,成为“中国最具创新力城市”、全国“十大生态休闲宜居城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初步形成了造纸包装、海洋化工、机械制造等六大支柱产业,创建了晨鸣、金玉米等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晨鸣工业园、渤海化工园、侯镇项目区三个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新建了金玉米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潍坊市级以上研发机构达到13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0家,有6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已拥有省级以上名牌、著名商标42个,“仙霞”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圣玉”牌玉米淀粉和“仙霞”牌男西服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目前,全市限额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08家,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16.8亿元、利税52.8亿元、利润34亿元。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全面实施“5520”工程,一手抓总量膨胀,一手抓质量提升,2009年以来,全市已开工建设过亿元工业项目83个,完成工业投入110.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达到557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72.5亿元、利税72.2亿元、利润5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7%、12%和12.3%。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新增贷款担保公司5家,全年全市金融机构新增贷款69.5亿元,被评为“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加快企业上市步伐,豪源集团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主板上市,募集资金7500万美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11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新增省级以上著名商标6件,鲁丽、联盟荣获中国驰名商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23.5%,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初步形成了南部菜、中部粮、北部盐和棉的梯次结构,优质高效农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全市蔬菜面积发展到84万亩、优质粮食生产基地60万亩、棉田12万亩、冬枣5万亩、海淡水养殖10万亩、盐田133万公亩,建成畜牧标准化小区466处,畜禽存出栏总量达到5000万只,形成了万亩辣椒、万亩韭菜、万亩芹菜等十几个成方连片的蔬菜生产基地,全市涌现出了“中国韭菜第一乡”、“中国胡萝卜第一镇”、“中国香瓜第一镇”等专业镇村587个,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全市无公害蔬菜面积达到60万亩,先后注册农产品商标128个,有97种农产品获得国家优质农产品标志,成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先进单位”。依托蔬菜品牌,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已达到350家,其中潍坊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1家,省级以上4家,力争年内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00家,带动80%以上的农民以“公司+基地带农户”等形式进入产业化经营体系。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一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第八届菜博会参观人数达到146万人次,签约招商引资项目73个,签约额89亿元。农业优势更加突出。以打造“全国最大最安全的蔬菜产销基地”为目标,大力发展安全农业、品牌农业和示范农业,全市被认定的优质蔬菜基地达到65万亩,有412个农产品获得“三品”认证,“独根红韭菜”、“桂河芹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在全国推广。积极开展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在全国率先推出了以农村住房、大棚、承包地等为抵押的新型贷款方式,被称作“寿光模式”。
第三产业:全面繁荣。2006年,全年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86.2亿元。建成了国内首家蔬菜电子拍卖中心和全国首家蔬菜网上交易市场,蔬菜网上交易市场成交额突破70亿元。全市各类专业市场发展到40多处,建成了全福元百货等一批大型商业网点,农村连锁店发展到303家,被商务部确定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首批试点县(市)之一。依托蔬菜品牌优势,围绕菜博会对全市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深层次开发,全面打响了“蔬菜之乡—田园风光”旅游形象品牌,生态农业观光园已初步对游人开放,第八届菜博会参观人数突破146万人次,观光旅游业初具规模,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2009年规划建设了总投资80亿元的农产品物流园、寿光渤海物流园、临港物流园、晨鸣物流园和国际商贸城“四园一城”,其中总投资20亿元的农产品物流园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全面加快寿光软件园建设,已有70多家企业入驻,成为全省首家县级服务外包示范基地。投资1.5亿元,按照国家级湿地公园标准对弥河南段进行改造,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弥河生态农业观光园分别成为国家4A级、3A级旅游景区,成功举办了第十届蔬菜科技博览会和第五届荷花节,实现旅游总收入36.7亿元。中国工业盐电子交易市场落户寿光市,蔬菜电子交易市场交易额突破330亿元。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亿元,同比增长19.3%。
荣誉
中国蔬菜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市、全国百强县市、首批山东省文明城市等。2006年,全国百强县市第29位、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7年,寿光市被国家环保总局认定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2008年,寿光市入选2008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2010年,寿光获“中国楹联文化城市”荣誉称号,2010中国最具创新力城市,2010年中国人居环境奖历史沿革
寿光为县最早见于史载是汉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关于北海郡的记载,是说北海郡中辖有寿光县,不是指寿光的立县时间。寿光地名起源有两说。一是“年长曰寿,地平为光”,说寿光建县于秦,因为“秦之郡县,汉初因之,寿光为县当在秦时”,清康熙《寿光县志》如是说。二是与闾丘先生向齐宣王“乞寿”有关。史传齐宣王狩猎遇闾丘率众前来慰劳,宣王命免各老赋税,众谢丘不谢,宣王又命免各老夫役,丘亦不谢,齐宣王问闾丘王有错乎,丘曰,叟等来慰是欲求王于寿、富、贵,王曰,寿由天主,吾何增之,仓不能散,岂可富尔,官位充盈,难为其贵。丘曰,叟等愿王命正官平法可得寿,王使民安可得富,王诏孝顺可得贵,非乞王免赋役也,故不谢于王。王悦,拜为相。闾丘即闾丘邛,为秦大夫闾丘婴后裔,齐宣王时在齐为官。寿光开发甚早,历史悠久。境内现已发现北辛、大汶口、龙山等古文化遗迹150多处。史传汉字鼻祖仓颉在此始创了象形文字。世界第一部农学专著《齐民要术》在这里字句成章。2003年至2005年,为配合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支线西水东调工程建设,山东省文化厅组织考古队对寿光北部双王城水库工程范围内进行考古勘探,发现了商周时期的盐业生产遗址39处和烧制盔形器的陶窖群,考古专家指出寿光双王城“制盐遗存分布如此密集,制盐规模如此之大,这在我省乃至全国都属于首次发现”。夏朝,属斟灌国。商朝,寿光地是逄伯陵的封域。西周,属纪国。春秋战国时期,属齐国。秦朝,废封建,置郡县,寿光地为剧县、益县,属齐郡。西汉,公元前148年(景帝中元二年),置寿光县,属青州刺史部北海郡管辖,自此史书始见寿光县之名。西汉初置寿光时,县治在今县城东北洛城镇牟城村(王莽曾改名“翼平亭”)。东汉时,寿光县属青州乐安国。三国魏时,寿光县隶属青州乐安郡。西晋,寿光县隶属青州乐安国。南北朝时,无寿光县名,在今县境内有隶属青州北海郡的剧县、隶属青州齐郡的益都县、隶属青州乐安郡的博昌县以及南朝宋侨立的隶属冀州河间郡的南皮县、乐城县。隋代,公元586年(文帝开皇六年),在南朝宋博昌故城复置寿光县,隶属青州北海郡。公元596年(隋开皇十六年),于寿光县南置闾邱县。到大业初年,撤闾邱县,并入寿光。此后,寿光县境域基本趋向固定。唐、宋、元、明、清各代,寿光县治均在今县城。唐代隶属河南道青州北海郡,宋代隶属京东路青州北海郡,金时属山东东路益都府,元代隶属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明代隶属山东布政司青州府,清代隶属山东青州府。中华民国前期,寿光县先属山东省胶东道。民国14年改属山东省淄青道,民国17年后,直属山东省政府。抗日战争时期,寿光县有两个县级政权。一个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政权,隶属山东省清河区清东专员公署,县府在今台头镇一带。一个是国民党张景月部的县政府,隶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十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县府在北洛镇尚家庄。另外,日本侵略军也扶植汪伪建立傀儡县政权,驻寿光县城,隶属日伪山东省公署青州道尹公署。在此期间,今寿光境还划出益、寿、临、广四边县地、寿潍县地和昌潍县地。解放战争时期及建国初期,今寿光县境分为寿光县、寿南县,还有益寿县的一部分。1953年8月,寿南县并于寿光县。县级机关移至今县城,隶属山东省昌潍专区,1967年昌潍专区改为昌潍地区,1981年7月改称潍坊地区,1983年10月改称潍坊市,寿光县均隶属之。1993年寿光县撤县设市。2006年,寿光市辖6个街道、11个镇:圣城街道、文家街道、古城街道、洛城街道、孙家集街道、大家洼街道、化龙镇、营里镇、台头镇、田柳镇、上口镇、侯镇、纪台镇、稻田镇、羊口镇。其中,大家洼街道由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管理。2007年8月30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作出关于同意寿光市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同意撤销田马镇,将原田马镇的行政区域并入稻田镇,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留吕镇,将原留吕镇的行政区域划归洛城街道办事处管辖,办事处机关驻地不变。撤销五台镇、岔河镇,将原五台镇和岔河镇的行政区域并入侯镇。同时,将大家洼街道划归寒亭区管辖。合并调整后,镇(街道)平均面积由调整前的124平方千米扩大至145平方千米,平均人口由6.4万增加到7.2万。其中,稻田镇总面积136平方千米,113个行政村、人口9.3万;洛城街道总面积118平方千米,118个村、人口9.7万。注:“寿光”(355年六月-357年五月)是十六国时期前秦政权前秦厉王苻生的年号,共计3年。寿光三年六月苻坚即位,改元永兴元年。自然资源
地质地貌:地质:境内除第四系地层广布外,主要为新生界下第三系地层,次为分布在寿光凸起区的古生界寒武系地层,县境东南部有新生界上第三系地层分布。其主要岩性:第四系(Q)顶部为黄土层,黄褐色及灰白色含砾亚粘土层;下部为砂砾层。厚层50~300米不等。上第三系(N)为紫灰、黑绿色玄武岩,棕褐色粘土岩及粘土质、砂岩,底部为红色砾岩,厚度大于200米。下第三系(E)上部为灰绿色细沙岩,下部为砖红色粘土岩、砂岩,底部为红色砾岩,厚度大于200米。寒武系(∈)为灰色石灰岩,夹黄绿色泥质条带灰岩、竹叶状灰岩。厚度未详。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寿光市处鲁西隆起区的东北部,济阳坳陷东端,沂沐断裂带的北段西侧。具体说来,处在济阳坳陷盆地之中。境内发育有寿光突起。中生代以前,县境与鲁西隆起区为一体,构造运动与鲁西隆起是同步的。从中生代燕山运动起,便与鲁西隆起区分化脱节,向断块运动发展。济阳坳陷及潍西凹陷,均是燕山运动的产物,表现在构造形态上以断裂构造为主,并伴有岩浆活动。境内断裂构造主要有东西向、北东向和北西向三组,形成网格状。将潍西凹陷分成许多小断块。最大断裂带为北北东向展布的弥河隐伏断裂,断裂两侧的褶皱构造,大致呈东西方向。西侧有西宅科突起,牛头镇凹陷;东侧有西岔河突起,上口东南凹陷和南韩突起、西稻田凹陷。潍西凹陷呈东西向展布,随着构造变动,区内广泛地接受了中新生代地层沉积,其厚度大于7000米。寿光矿产主要有石油、卤水等液态矿床和河沙。物探发现寿光有磁异常地带,异常面积70~80平方公里,其中1000伽。异常中心位于县城西北1.5公里处。埋深上限800米,下限1900米,一般在1000米左右。据地球物理常识推断,引起磁异常的磁性体有三,即第三系玄武岩、基性或超基性侵入岩、接触交代式铁矿和鞍山式沉积变质铁矿。具体由哪种物质引起,目前尚无定论。
地貌:寿光大地是一个自南向北缓慢降低的平原区。海拔最高点在孙家集镇三元朱村东南角埠顶处,高程49.5米;最低点在大家洼镇的老河口附近,高程1米。南北相对高差48.5米,水平距离70公里,平均坡降万分之一。河流和地表径流自西南向东北流动,形成大平小平的微地貌差异。全市地形总体分为3部分,划分成7个微地貌单元。寿南缓岗区西起孙家集镇大李家庄,经东埠乡张家庙子附近至王望乡管村以南,为泰沂山区北部洪积扇尾。成土母质多为冲积物,土质较好。全区地形部位高,地面起伏大,地表径流强,潜水埋深大于5米。土壤类型多为褐土和潮褐土。中部微斜平原区地势平缓,坡降很小。布有河滩高地、缓平坡地、河间洼地等微地貌单元。因受河流影响,各个地貌单元呈南北走向间隔条带状分布。土壤母质为河流冲积物。河滩高地主要分布在丹河以东,南起田马北,北至五台乡南端;弥河沿岸南起胡营、纪台乡以北,北至道口、营里镇南部,以及寿光城以北,地形部位较高,海拔多在9米以上,潜水较深,水热条件好,主要发育着褐土化潮土和潮土。河间洼地与河滩高地呈间隔平行分布。缓平坡地主要分布在丰城、南柴乡中南部的马店乡大部,地形部位低,潜水较浅,多发育湿潮土,部分低洼地区发育着砂姜黑土。滨海浅平洼地主要包括侯镇、大家洼镇和道口、杨庄、卧铺乡的全部或大部,营里镇、台头的北部。地形部位低,海拔在4~7米之间。成土母质为海相沉积物与河流冲积物迭次相间。地下水埋深1~3米,矿化度较高。土壤为滨海盐土和滨海潮盐土。
气候概述:寿光地处中纬度带,北濒渤海,属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受冷暖气流的交替影响,形成了“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爽凉有旱,冬季干冷少雪”的气候特点。
气温地温:
大气温度:年平均气温12.7℃,年最高14.2℃,(1998年),年最低11.4℃(1969年)。月平均气温7月最高,为26.5℃;1月最低,为-3.1℃。月平均气温年较差29.6℃。极端最高气温41.0℃,出现在1968年6月11日;极端最低气温-22.3℃,出现在1972年1月27日。春季温度回升较快,平均气温12.9℃,月平均气温以3、4月份回升最快,4月份升温7.7℃。夏季天气炎热,平均气温22.0℃,日最高温度在35℃以上的时间,平均每年9.8天。秋季气温逐渐降低,平均气温13.8℃,11月份降温幅度最大,较10月份降低7.9℃,有寒潮出现。冬季越来越暖,平均气温-1.3℃,偏高0.5℃,日气温低于-10.0℃的时间平均每年14.6天。
地面温度:年平均地面温度为14.9℃。12月至次年2月,月平均地面温度在0℃以下,以1月份最低,为-2.7℃;7月份最高,为29.9℃。4—10月份各月平均地面温度都在平均值以上。历年平均最高地面温度为30.7℃,最低为6.1℃。地面极端最高温度为68.5℃(1992年7月18日),极端最低为-29.4℃(1972年1月27日)。
地中温度(0—20厘米):土壤浅层地温变化与气温变化大致相似。其特点是:各月地温均比气温高,深度越浅地温变幅越大,地温较气温有明显的滞后性。冬季0℃以下开始封冻,3、4月份地温迅速回升,7、8月份地温最高,从10月份开始又急剧下降。寿光4—5月份为春播期,主要利用5厘米和10厘米地温。
降水蒸发:
降水历年平均降水量593.8毫米。最大1286.7毫米(1964年),最小299.5毫米(1981年)。季节降水高度集中于夏季(6、7、8月)。全年平均降水日数73.7天(≥0.3毫米为一降水日),7月份最多,平均13.6天;1月份最少,平均2.4天。
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66%,月平均相对湿度以8月最高,为81%;3、4月最低,为57%。
蒸发年平均蒸发量1834.0毫米,最大年2531.8毫米,最少年1453.5毫米。年内蒸发变率较大,3—5月占全年蒸发总量的30%—35%,6—9月占45%—50%,10月至次年2月仅占20%左右。
日照辐射:
日照全年平均日照总时数2548.8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7%。最多为2827.4小时(1968年),最少为2276.0小时(1964年)。一年中以5月份日照时数最多为270.6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2%;12月份最少为173.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8%。大于0℃期间的日照时数为2050.1小时,占全年总日照时数的80%。大于10℃期间的日照时数为1548.4小时,占总日照时数的61%。
太阳辐射寿光地处中纬度,太阳辐射能比较丰富。历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124.3千卡/平方厘米,5、6月份最多,为15.1千卡/平方厘米,12月份最少,为5.7千卡/平方厘米。积温:指标温度0℃的积温年平均4799.9℃,80%保证率积温为4564.7℃。指标温度10℃的积温年平均4303.8℃,80%保证率积温为4167.7℃。指标温度15℃的积温年平均3685.4℃,80%保证率积温为3487.6℃。指标温度20℃的积温年平均2665.9℃,80%保证率积温为2444.1℃。
风向风速:全年主导风向为南偏东南风,出现频率为10%。冬春季盛行西偏西北风,夏秋两季盛行南偏东南风。年平均风速3.1米/秒。4月最大,平均3.9米/秒;8月最小,平均2.4米/秒。最大风速23.0米/秒,出现在1984年3月20日。
冻土:出现在10月至次年4月。冻土初日平均在11月18日,最早在10月29日,最晚在12月13日。冻土终日平均在3月15日,最早在2月18日,最晚在4月9日。地中10厘米深土壤冻结初日平均在12月15日,最早在11月8日(1981年),最晚在1月15日(2001年);平均解冻日期在2月24日,最早在2月5日(1978年),最晚在3月14日(1969年)。历年平均最大冻土深度32厘米,最大冻土深度57厘米(1984年2月10日—11日)。历年连续最长冻土日数为87天,出现在1967—1968年间。地中30厘米深土壤冻结初日平均在1月20日,最早在12月24日,最晚在2月5日。平均解冻日期在2月5日,最早在1月5日,最晚在3月11日。历年连续最长冻土日数为72天。
物候:
2月下旬:小麦返青;地瓜育苗。
3月上旬:小麦返青结束;梨树休眠终止,叶芽开绽;蛇复苏。中旬:梨、桃花芽膨大;柳树发芽;燕子、斑鸠南来。下旬:苹果花芽膨大,叶芽开绽;杨树、国槐、泡桐萌芽;榆、柳开花。
4月上旬:小麦拔节;梨树展叶初花;桃树初花;刺槐、榆树发芽;杨树开花;青蛙出河。中旬:苹果初花;梨、桃落花;泡桐开花;柳树果实成熟;布谷鸟南来,下旬:小麦抽穗;苹果终花;桃子新梢盛长;榆树果实成熟;棉花播种;地瓜栽秧;红下颏南来。
5月上旬:棉花出苗;苹果落实;桃子硬核;刺槐开花;杨树果实成熟;壁虎、蝙蝠出穴。中旬:小麦成熟;棉花现蕾。下旬:小麦灌浆;夏玉米、夏高粱播种。
6月上旬:小麦开始成熟;夏玉米、夏高粱出苗;棉花开始现蕾;红下废颏北去。中旬:小麦成熟;棉花现苗。下旬:夏玉米为小喇叭口期;夏高粱拔节;桃子果实膨大。
7月上旬:夏玉米为大喇叭口期;苹果果实膨大。中旬:棉花开花;梨树果实膨大;桃子果实成熟;国槐开花。下旬:夏玉米为抽雄穗期。
8月:上旬:夏高粱抽穗,斑鸠北去。中旬:刺槐果实开始成熟。下旬:棉花成熟;苹果、梨树果子继续膨大;桃树新梢停长。
9月:上旬:夏玉米开始成熟,燕子南去;布谷鸟南去。中旬:夏高粱开始成熟。下旬:小麦播种;夏高粱成熟;苹果、梨成熟;泡桐果实成熟。
10月:上旬:小麦出苗;雁南飞;地瓜成熟。中旬:小麦分蘖;蟋蟀终鸣。
11月:上旬:苹果树、梨树、桃树落叶;刺槐、杨树、泡桐、榆树落叶;蛇蛰眠;蛙入河;壁虎、蝙蝠入穴。中旬:大雁南去。下旬:国槐、柳树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