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集街道地图
孙家集街道相关地区地图:
企业简介
1、山东宏源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组建于二十世纪末,下设宏源钢结构有限公司、远大建筑有限公司、飞天置业有限公司、宏源装饰有限公司、工程机械公司、城市假日酒店、馥源宾馆、圣水源俱乐部等八大骨干企业。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固定资产2.2亿元,占地面积80万平方米,现有职工360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19人,一级注册结构师、建筑师11人。公司具有国家一级钢结构资质、乙级设计资质和二级建筑工程总承包资质,是集设计、制作、安装为一体的多元化、多产业的集团化公司。2002年在同行业率先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2004年,“鲁宏源”牌获得中国市场管理联合会颁发的中国钢结构网架产品“十佳放心品牌”证书和中国建材市场协会颁发的“质量、服务信誉AAA级企业”证书。自2001年以来,连续四年被授予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市级建筑十强企业”荣誉称号。公司拥有轻重钢结构生产工艺及设备,具有年产80万平方米钢结构厂房的生产安装能力和28层建筑工程总承包能力,与国内多家高等院校及设计单位有着紧密的技术合作。2、寿光市亚亨集团:该公司于2001年由原胡营乡农修厂改建而成,是一家集节能设备、钢结构、中压容器、换热设备、焦化化工设备、钢模具制造加工和销售安装于一体的高科技股份制企业集团。公司总占地面积5.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8600万元,职工156人,具有BR1级压力容器制造资格,钢结构建筑二级资质,主导产品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先后有七项新产品荣获国家专利,被命名为“国家级新产品开发单位”、“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集团下设的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以产高效节能换热器为主,产品有螺旋板式换热器、螺旋式节能开水器、列管式换热器、波纹管式换热器、双纹管式换热器等八大系列百余个品种,产品销售覆盖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区;钢结构建安公司主要生产H型钢柱、钢梁、C型钢、彩色压型钢瓦、彩色复合夹芯板等钢结构件,同时承揽各类车间、仓库、厂房等大型钢结构建筑安装工程;中压容器公司承接各种BR1级压力容器设计、制作。3、寿光市金隆建筑有限公司:该公司始建于1975年,原系寿光县前杨公社建筑公司,2003年改制更名为寿光市金隆建筑有限公司,是总承包建筑三级施工企业。现拥有固定资产1100余万元,其中,生产性资产450余万元,注册资金618万元,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创利税350余万元。公司下设经理办、财务科、质检科、预算科、安全科等科室和十二个工程项目部,有三个水、电、暖、卫安装队、装饰公司、预制厂等生产经营单位,现有职工21500多人,有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17人,会计师4人,经济师2人,助理工程师46人,助理会计师、会计员、统计员、经济员等43人,有中级上岗证书的施工员、质检员、会计员、预算员、安全员等68人。该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机械设备先进齐全,施工队伍过硬,整体功能齐全,能够承担12层以下的楼房和50米以下的建筑物、水、电、暖、卫及空调系统安装和总包各类中型整体综合配套工程。连年被市建设局、建工局评为“建筑业十强企业”、市级“文明单位”,被潍坊市工商局授予“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荣誉称号,被寿光市人民银行评为“一级信用企业”、“信得过单位”。4、寿光乐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4年11月,是一家集研发、生产、推广为一体的园艺产品生产、销售专业公司,现有职工40名。其中有研究生学历的2名,大学学历的20名,高级农艺师2名,农艺师3名。在山东省、云南省昆明市等地建有多处高标准育苗工厂和盆花生产基地,常年生产优质蔬菜、花卉种苗及高档盆花,现已达到年生产种苗5000万株、盆花100万盆的生产能力。公司设施先进,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一整套世界领先的育苗技术,并与以色列、美国、荷兰、加拿大、德国等国家的种子、种苗及育苗公司合作,在国内、国际推广园艺栽培新技术、新品种。寿光国际农业科技培训中心已建成校园中心区面积100亩,分为校园核心区、商业示范区、专业技术培训区等,聘请国内外蔬菜、花卉生产技术专家对农民进行长、短期结合的标准化蔬菜、花卉生产栽培技术培训,突出对农民的现场实际操作培训,并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制作成教学光盘和课件,提高了培训效果,年培训5000多人次各村简介
1、三元朱村:三元朱村位于县城正南偏西12.8公里处,孙家集街道境南部,北距街道驻地5公里。该村现有216户,821口人,耕地面积1290亩,是冬暖式蔬菜大棚发祥地,主产大棚蔬菜、小麦、玉米,兼植瓜类、桃、杏,、乌克兰大粒樱桃等经济作物。200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3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300元,村党支部连,续24年被评为寿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多次被省和潍坊市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并先后被评为“中国特色,经济村”、“全国科普先进村”和“潍坊市模范村、文明村”等。自1990年至今,该村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其中4000多人次走遍了全国20多个省、市、区,毫无保留地把技术教给群众,解决了我国北方冬季吃,不上新鲜蔬菜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中国农民开辟了一条宽阔的致富之路。到,2005年底,外派技术员中,有27人被外省市聘为科技副乡镇长,3人被聘为科技副县长。该村还投资120多,万元,建起了可容纳200人的乐义蔬菜培训中心,常年培训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和农技人员等,并先后接,待了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观学习者80多万人次。为进一步提高大棚蔬菜的质量,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村里建起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大力实施标准化生产,发展有机蔬菜,引领,了寿光乃至更大范围的蔬菜生产,“乐义”牌蔬菜已出口到西欧、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同时,该村着眼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聘请省规划设计院专家重新进行了村庄规划,81栋农民别墅楼已开工兴建。投资,270多万元,新建了敬老院、幼儿园,能同时容纳60名老人和150名幼儿入住入托;新硬化道路2500米,新,植树木500棵,新增绿化面积3600平方米,安装路灯40盏,安装健身器材12套;建设了乐义农资超市、百,货超市,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1990年至今,原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原农业部长何康,原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原国家计生委主任陈俊生,原中纪委书记魏建行,原国家政协副主席王恩茂,原国,家政协主席李瑞环,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先后到,三元朱村视察指导。2、前杨村:前杨村位于羊益铁路东侧,南外环路从村中穿过,西距孙家集街道驻地1公里。该村现有205户,840口,人,耕地面积1050亩。近年来,该村立足产业优势,带领群众发展以蔬菜保鲜、加工储运为主的二、三产,业,使全村群众走上了富裕之路。200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80元。该村瞄准,蔬菜加工储运,发展蔬菜加工企业。先后发动群众,运用股份合作机制,投资6000多万元建成大型蔬菜加,工保鲜企业26家,年加工储运以蒜薹、大蒜为主的蔬菜16000吨,实现收入9800多万元,利税3000多万元,从业户数达到近200户,占全村总户数的96%以上。同时围绕蔬菜加工配套服务,先后发动30多名群众投,资,500多万元建成以草帘机械、塑料保鲜袋为主的民营企业5家,年实现收入1800万元,利税850万元。该村是全市最早的蔬菜贩运专业村,先后有500多名群众根据季节行情常年往返于寿光、海南、江苏、江,西、浙江、河北等20多个省市,年贩运蔬菜10万吨,实现收入1亿元。该村先后聘请省市专家进行楼房村,规划,建设现代文明新村步伐较快。至今已发动群众投资2600多万元,建成居住别墅楼80栋;投资30万元,修建排水沟1000米,硬化了全村所有的大街小巷路面,并进行了绿化、美化、亮化。到目前,全村共有家,用车辆56部,占总户数的27%;手机416部,户均2部以上,户户安上了有线电视。
3、胡营一村:胡营一村位于孙家集街道境东部,南邻南外环路,北距寿光市区4公里。该村现有260户,958口人,耕,地面积1200亩,主产大棚蔬菜、小麦、玉米等。现有木器厂、预制厂、面粉加工厂等企业。200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3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20元。近几年来,该村充分发挥紧邻寿尧路的地域优势,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从2001年至今,共投资280多万元,完成了寿,光市德农农资超市总部、明扬纸业、氯化镁、工程机械公司、宏利板厂、庆云纺织机械等项目和街道敬老,院扩建的拆迁工作,为发展地方经济,提升城市化水平做出了较大贡献。注重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5年投资60多万元,柏油硬化和预制硬化村内主要大街各一条,计2000多米;安装路灯20盏;购置健身,器材5套(件);建设绿化小游园1500平方米;改造废旧湾塘、清理垃圾,动用土方7000多立方,计划建,设集餐饮、娱乐、观赏于一体的水上乐园一处,预计年底可投入使用。狠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支持本村业余文艺爱好者,挖掘整理已停演近40年的大型民间流传舞蹈剧目《闹海,》获得成功,在市菜博会和夏日文艺汇演中荣获一等奖。同时,鼓励村民自发组织上演玩狮子、跑旱船、,赶驴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深受群众欢迎。
4、堤里村:堤里村位于孙家集街道东部偏南7公里,寿尧路东侧,弥河西岸。现有225户,871口人。耕地面积850,亩,其中果园40亩,莲藕60亩,主产小麦、玉米、大棚蔬菜等。200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0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00元。先后被寿光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单位”、“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村”荣誉称号;2006年1月,被寿光市委、潍坊市委授予“2004~2005年度文明村”荣誉称号。该村重视农业结构调整,因村制宜,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生产,统一规划,新建高标准蔬菜大棚480多个,粮经比例达到了2:8以上,为村民增收1600多万元,进一步加强村庄规划建设,整理村容村貌,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投资50多万元,柏油硬化村内主要大街1050米,水泥预制硬化出村道路100多米。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栽植绿化树木1200多棵。投资3万多元,更新村西出村大门一座;投资7万多元,更新村,民生产生活用电设备,整修线路2100多米。连续两年投资35000余元,由村集体统一为村民办理了农村合,作医疗,深受村民欢迎。连年被评为“街道蔬菜标准化生产”、“计划生育”、“农村综合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度被评为寿光市农村综合经济势力“百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