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庙街乡地图
双庙街乡相关地区地图:
招商引资
项目建设是乡域经济发展的载体,是实现工业化的助推器。该乡坚持以“招商引资上项目”的发展理念,打破发展乡镇企业闭关自守的陈旧观念,坚持落实“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工作法。坚持以人招商,以商引商,以诚招商,以情引商,网上招商,外出招商等多种形式。鼓励机关干部走出去、引进来、走亲戚、串朋友,推介县委、县政府及双庙街乡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多次召开招商引资工作专题会、动员会,明确任务,强化责任,严格奖惩,加强领导。规定书记、乡长每年引资300万以上的项目1个,其他班子成员各引资100万元以上的项目1个。为了切实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外出,多次到青岛、郑州、深圳、广州等地通过多种渠道,利用多种形式招商引资,2006年引资1.5亿元懿丰园小区建设项目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2007年4月,郑州通达摩托车有限责任公司投资3000万元的泌阳通达食品有限公司落户泌阳工业园区。泌阳通达食品有限公司以农产品、畜产品的冷藏、保鲜、深加工为主,已到位固定资产投资320万元。2008年10月份该项目建成并投产。通过近二年全乡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项目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非工业项目到工业项目,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推动了乡域经济的发展
物产资源
双庙街乡的物产丰富,资源充沛,主要品种有:
种植类:----⑴农作物类,----铜山优质烟种植面积6000亩年产烤烟80万公斤,----优质高抗棉种植面积20000亩年产籽棉300万担,----中原白芝麻种植面积12000亩年产纯白芝麻120万公斤,----优质小麦种植面积44000亩年产优质麦1320万公斤,----优质大豆种植面积10000亩年产优质大豆150万公斤,----⑵优质蔬菜种子,----主要有红萝卜种子、白萝卜种子、苦菜种子,种植面积2000亩,年产优质菜种子20万公斤。----⑶食用菌,----香菇种植200万袋年产干品40万公斤,还种有黑木耳、双孢菇、巴西菇、平菇等。----⑷林果类,----有银杏叶、杜仲皮、雪枣、水蜜桃等。
养殖类:----PIC卡白商品猪年出栏20000头,----南阳黄牛年出栏10000头,----泌阳驴年出栏5000头,----还有数量不等的鸡、鸭、鹅、鸽的散养户和专业户。
工艺类:----主要有工艺钩绣,其产品有床罩、桌罩、沙发罩、衣服等,其他手工艺品有工艺珍珠包、珍珠领带等。双庙街乡
资源类:----矿产资源品位30吨以上的铁矿石----水利资源中小型塘堰坝30余座,----土地资源全乡有6.7万亩可开发耕地,----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双庙街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集镇高楼林立,村庄盖起了一排排楼房、平房,柏油路已成为全乡主要交通道路。全乡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乡党委书记吴健、政府乡长薛冰为首的党政领导班子带领全乡人民团结一致、群策群力,把平安建设、项目建设、作风建设作为全部工作的总抓手,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奋斗。
经济发展
泌阳县双庙街乡立足本地实际,采取多项有效措施,加快农民向“市场化、两栖化、科技化”转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农民致富步伐。政策引导,培育“市场化”农民。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改变传统的“广易销难”问题,该乡坚持“政府引导、组织培训、市场运作”的方式,通过产业协会、经济合作组织等形式,着力培育农村经纪人,让农民放心生产、稳产稳赚,为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做强产业,培育“两栖化”农民。借助蔬菜大棚、特色经济、产业化加工等产业优势,着力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文章,组建品牌建筑队,农忙时在家务农,农闲时进城务工。使“两栖农民”每月收入均在”800元以上。科技带动,培育“科技化”农民。该乡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大力实施“阳光工程”,让农民都能掌握一门实用技术,涌现出一批“新型农民”、“致富能手”。使科技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助推器”,该多吃“市场饭”赚“科技钱”的“三化”农民己达6000多人,有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行政区划
2006年,辖19个村委会:双庙村、韩岗村、一张村、肖集村、桑盘村、夭庄村、蔡庄村、付洼村、中心村、老康庄村、吉楼村、沟李村、枣庄村、阎洼村、贾洼村、周庄村、刘岗村、武岗村、贾庄村。
劳务经济
乡域经济就是民生经济,发展乡域经济必须挖掘人力资源,变人口包袱为人力资源优势,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做大做强劳务经济。全乡每年外出务工人员在9000人以上,据此一项2007年劳务输出总收入在900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增收250元以上,占农民人均增收的60%。吉楼村张寨村全村193人,外出78人,2007年邮政储蓄60多万元,人均增收310元。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在劳务输出方面,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加强技能培训。采取政府培训与社会培训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际操作培训相结合,技能培训与创业培训相结合等形式,不断增强外出务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提高劳务输出的质量和效益。(二)建立健全信息网络。聘请劳务信息员,建立乡、村、组三级劳务信息网络。对19个村委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登记造册、汇总、归纳,逐人建档立卡,实行动态管理。利用“老乡会”搭建劳务中介平台,提高劳务输出的成功率。(三)搞好优质服务。及时准确地提供用工信息,认真便捷办理外出手续,加强与外出务工人员及家人的联系沟通,在务工人员密集的北京、上海、深圳建立“维权服务站”,帮助解决其实际困难和问题,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四)大力实施“回归工程”。积极动员、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投资建厂、回报家乡。吉楼村是该乡最大的一个劳务输出村,该村村民王书法到正阳外出务工,同时学到了养猪技术,2008年3月份与正阳豫农养猪厂联合创建了双庙街乡付洼养猪厂。投资250万元,其中种猪30头,恰逢2008年生猪价格居高不下,王书法已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益,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树立了榜样。
农业发展
双庙街乡是一个农业大乡,随着高效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及科技含量的不断投入,全乡农业、林业、牧业创出特色,各种建设日新月异。农村经济繁荣,集镇高楼叠起,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呈现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景象。区域内物产资源丰富,主要盛产的品种优势资源有:1、农产品类:铜山优质烟(种植面积6000亩,年产烤烟80万公斤)优质高抗棉(种植面积2万亩,年产籽棉300万担)中原白芝麻(种植面积1.2万亩,年产纯白120万公斤)优质小麦(种植面积4.4万亩,年产优质麦1320万公斤)优质大豆(种植面积1万亩,年产大豆150公斤),优质蔬菜种籽(繁育红萝卜、白萝卜、白菜苦菜,种子2000亩,年产优质菜种20万公斤),2、食用菌类:香菇(种植200万袋,产干品40万公斤),黑木耳,双孢菇,巴西菇,平菇等,3、林果类:银杏叶,杜仲皮,雪枣,水密桃等,4、工艺产吕:钩绣产品(成衣,床罩,桌罩,沙发罩),黄牛基地,5、畜牧产品:PCI长白商品猪(年出栏2万头)南阳黄牛(年出栏1万头),泌阳驴(年出栏0.5万头),6、主要资源:矿产资源(品位30以上铁矿石),水利资源(中小型塘堰坝80余座),土地资源(全乡有1万余人的富裕劳动力),土地资源(全乡有6.7万亩可开发耕地),7、合作议项1农业综合开发2农产品交易3矿产开发4商贸经营5其它项目,双庙街乡高度重视外来客商投资建厂,对来该乡投资的客商,除享受国家,省,市,县各项优惠政策外,并积极为投资商在用地,办证,用工等腰三角形方面提供好协调服务,创造一个公平,透明,宽松的投资创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