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黑龙江省电子地图 > 黑河市地图 > 嫩江县地图 >
双山镇地图
双山镇相关地区地图:

生态旅游

2004年开始。乡里又发动群众栽下5000亩撑绿竹,实现了山清水秀花果飘香的生态美景,被重庆市命名为“笋竹之乡”、“绿色食品基地”。去年,双山乡在樱桃成熟时节,试办了“游林区,观山景,采鲜花,品樱桃,”活动,收到了初步效果。党的十七大召开后,双山乡立足优势着出规划,到2012年建成里万亩生态林果观光基地。按照规划的设计,乡里将打造乡内的仙隐山、掌印山、张家沟水库旅游环线,发展集观光、生态休闲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并借助正在硬化的双山到大足宝顶公路,将铜梁巴岳山、平滩中华第一匾和世界文化遗产大足宝顶石刻连为一体,让更多的游客来双山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享受自然。据介绍,乡里将在今后几年内,以仙隐山为中心,以双宝路、双五路沿线打造“一点两线”5000亩生态林果带,新发展生态经济林撑绿竹5000亩。与此同时,引进业主建设一系列游乐、餐饮,文化实施。

交通建设

双山镇处在全省构建的“两横两纵四联线”交通网络中的交叉点上,贵毕高等级公路贯穿于镇的五个行政村,是毕节通往省城及外省的交通要道,以全面开工建设中的杭瑞高速公路也横跨镇内归化村,2009年开工建设的毕节飞雄机场也位于双山镇所辖村五公里远处,以及未来规化建设中的昭(通)吉(首)铁路也同样穿越境内,全镇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信息传播设施逐渐完善。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双山镇在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十分明显。

人口民族

到2007年末,全镇总户数9876户,总人口40580人,人口出生率为12.6‰,比2006年下降1.85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为5.54‰,比上年下降0.13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85‰,比上年下降0.21个千分点。双山镇属民族杂居乡镇彝、苗、白、仡佬、布依、蒙古等少数民族4051人(含未定民族),占全镇总人口的10%,在少数民族中,彝族有794人,占本镇少数民族的20%,苗族有1309人,占本镇少数民族的32%。[自然资源]全镇总面积为91.25平方公里。土地资源以山地、坡地、丘陵为主,洼地和盆地(坝子土)较少。2007年底全镇耕地面积50680亩(丈量亩),人均占有耕地1.25亩。其中:水田面积2460亩,占耕地面积的5%;旱地面积48220亩,占耕地面积的95%。双山镇地处高海拔低伟度地区,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地质构造复杂,岩溶地貌分布广泛,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山区,这一垂直差异显著和类型多样的地理条件,为发展立体农业奠定了基础。双山镇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中药材的生长,境内药用植物繁多,其中以天麻、杜仲、金银花等最为著名,药材发展潜力巨大。粮食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马玲薯等,盛产的芸豆、大蒜、辣椒、魔芋等市场前景广阔。畜产品资源丰富,育禽种类齐全,品种较多,主要以生猪、羊、牛、马、鸡资源最为丰富,经过长期的人工繁殖和自然选择,各类品种均有适应性广、抗逆能力强,体质坚实,繁殖性能好等优良特性。生态建设,双山镇按照源头治理,连治理,标本兼治的原则,坚持统一规划,措施配套,点面结合,走治理和开发相结合的道路,在贵毕公路沿线,精心打造绿色文化长廊和绿色经济文化长廊,即在贵毕公路沿线落实五大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农业综合治理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水利建设工程、以沼气为主的农村能源点工程)的同时,培植和发展新兴产业。

文化教育

双山镇历来重视文化教育,全镇目前共有15所学校,包括一所公立中学(双山中学)以及私立中学(中路中学),以及2001年刚成立建设完成独立私立高中中(兴双高级中学)在职教职工258人,在对中、小学的内部结构比例调整,教学秩序调整,逐步理清学校管理层次,增加教育经费投入,重视发展民族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不少工作,使各类学校面貌不断变化,质量不断提高。

旅游资源

在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方面,双山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区,主要有山石、洞穴库区等,以落脚河水电站库区旅游开发价值较大,2006年落脚河库区水电站建成以来集雨面积达17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为19.7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6.21亿立方米。河道全长17公里,涉及双山、幺塘、沙子、中路四个行政村。整个库区,山水相连、风景秀丽、如诗如画,是一座开发娱乐、休闲、旅游的优良场所。库区上游水急滩险,江水清澈,波涛汹涌,两岸绝壁,灌丛密布,峡谷风光最为明显,具有“险、古、雄、奇”特点。下游主要以湖光山色为主,乘游船沿途依次可观赏两岸的奇峰异石怪洞,苍松翠竹,空中的飞鸟,水中的游鱼,可尽情领略“船在水中行,人在画幅中”的绝妙意境。根据自然、生态、因地制宜的原则,规划库区旅游开发的内容有:农家竹寨群、休闲度假村、箐沟河码头、野炊露宿大本营、著名的法尔洞、杨家洞、落水洞、四方洞等溶洞形成溶洞群上下相连。鉴于库区形成后的优越自然条件,还可以开发水库及周边山地现有资源,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培育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

乡镇概况

双山镇距县城23公里,距重庆65公里。全乡幅员面积33.83平方公里,下辖13个村、1个居委会和88个农业合作社,总人口1.3万人。全乡处于深丘地带,海拔280--585米,森林覆盖率达45%。双山乡境内交通发达,二级水泥公路直通县城,138公里村级公路连通每个村社,山区群众行路不再难。全乡呈现出经济发达、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所获荣誉

2008年来,勤劳的双山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心贴群众、超常发展,不断开拓进取,有力地推进了全乡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的协调发展。境内盛产优质粮油,“绿色食品基地”闻名遐尔;“优质瘦肉型生猪示范乡”、“波尔山羊繁殖”两大基地推进迅速,目前,已经形成年出栏生猪5万头和山羊1万只的规模,这已成为全乡产业结构调整的新亮点和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境内交通发达,二级水泥公路直通县城,138公里村级公路连通每个村社,山区群众行路不再难。全乡呈现出经济发达、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近几年,双山乡党委被县委评为“五好党委”;双山乡被县委县府评为双拥模范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乡和全县唯一的文明乡,被重庆市命名为绿色食品基地,并被共青团中央、全国水土办长防委授予“全国青年绿色示范园”和“水保示范乡”称号。勤劳的双山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心贴群众、超常发展,不断开拓进取,有力地推进了全乡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的协调发展。境内盛产优质粮油,“绿色食品基地”闻名遐尔;“优质瘦肉型生猪示范乡”、“波尔山羊繁殖”两大基地推进迅速,目前,已经形成年出栏生猪5万头和山羊1万只的规模,这已成为全乡产业结构调整的新亮点和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双山乡党委被县委评为“五好党委”;双山乡被县委县府评为双拥模范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乡和全县唯一的文明乡,被重庆市命名为绿色食品基地,并被共青团中央、全国水土办长防委授予“全国青年绿色示范园”和“水保示范乡”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