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市电子地图 > 永川区地图 >
双石镇地图
双石镇相关地区地图:

3、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双石镇

简介:芦山县双石镇位于县城西北部,距离县城13公里,原飞宝路经过该镇。全镇辖6个村、64个合作社,面积80平方公里,现有人口8629人,耕地面积10703亩,其中田2600亩,地8103亩。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820元,使该县山区大镇之一。镇政府驻地双河场,该镇境内现有三条公路主干线横穿全境,即双河至西川,双河至围塔,双河至石宝,全镇64个合作社军统公路。广播、电视、电话(含移动电话)已实现村村通。境内水资源丰富,电力充裕。现已在西川河梯级开发建成水电站3座,装机容量1200千瓦/小时。全镇有初级中学一所,在校生230人,中心小学一所,村小4所,全镇小学在校生850人。镇上有中心卫生院一所,村初级卫生医疗站(点)4个。该镇现有农贸市场一个——双河场,逢农历1、4、7赶场。交易物质主要有农副产品、百货、五金、服装、副食品等,设有固定摊位200余个。该镇现有企业主要是电站一座,银矿洗选厂一个,石材企业二个,煤矿企业4个,绿色农业其也个。全镇现有个体经营户196户,主要从事百货、副食品、服装、餐饮、农副产品加工销售等行业,分布全镇6个村。
境内资源:该镇境内资源丰富,主要有五类:一类是有丰富的林竹资源,全镇现有人工林4.5万亩,竹子4万亩。年可间伐商品材2000M3,可出售竹子500吨。二类是有丰富的魔芋、生猪、天麻等农副产品,全镇现有魔芋面积3000亩。年可产商品芋600吨左右,全镇出栏商品生猪4000余头。此外,还有丰富的天麻、茶叶等资源。三类是有丰富的硅铁矿、水泥矿和银矿。四类是有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围塔漏斗”是现已查明世界最大漏斗,已引起中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十里悬崖一线天”的大岩腔风景区、六台山、张沟大洞自然景观十分迷人。特别是近年来,该镇利用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机遇,已沿公路、沿风景成片规划退耕还竹13620亩,为发展生态旅游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五类石油丰富的水能资源。

2、重庆市永川区双石镇

地理位置:双石镇位于永川区城区西部,东临胜利路办事处,西与大足县邮亭接壤,南靠阴山,北连巴岳山。地处低山丘陵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热,四季分明。幅员面积66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46个村民小组,3个居委会,人口3.3万人。
历史:双石场镇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因两块天然巨石立于小安溪河两岸,古人用木头在两石上架桥通行而得名,素有“斗大黄荆四方山,鲢鱼上水花鱼滩”的美称。1956年成立双石公社,1984年设立双石镇,1992年撤双石区,由双石镇与原太平乡合为双石镇。
区位优势明显:双石距城区5公里,交通便捷,成渝公路、渝隆公路、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有铁路专用线3条。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水、电、气、讯、路等基础设施齐备。可利用的闲置资产丰富,有闲置厂房3万平方米,其中规模配套厂房2万多平方米,具有巨大投资发财的平台。
自然资源丰富:双石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煤、白石、石英砂等矿产资源、水利资源和旅游资源。经探明的煤储量达644万吨,石灰石100万吨,石英沙2000万吨。小安溪河流经全镇,总长达25公里,可灌溉辖区70%以上的农田。阴山、巴岳山盛产竹木,与小安溪河交相辉映,形成山中有林、林中有水的天然景观。经探测,寨子山蕴藏着丰富的、极具开发价值的温泉和矿泉水资源。
工业经济支撑明显:双石工业发展起步早,基础好,工业经济发达,是永川区的工业强镇之一。境内企业众多,有企业77户,规模以上企业15户。主要有煤炭生产及精加工、建材、化工、机械加工、农药化肥、茶叶等行业。昌州水泥、渝永钢板弹簧、宏发釉料、渝州龙井茶、双丰农药等畅销全国各地。以建筑建材、煤炭深精加工、农药农肥、汽摩配件为主的四大支柱产业基本形成。年销售收入由55700万元增加到67300万元,利税由4700万元增加到6300万元,年均分别增长20.83%和34.04%。2006年工业总产值完成68030万元,入库税金2316万元。
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建设发展迅速,城镇功能齐全,城镇化率达17.9%。1984年被列为四川省试点小集镇,1990年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小城镇建设百面红旗之一。重庆直辖后,曾先后被列为重庆试点集镇,永川中心集镇。2006年以来,集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城镇面积增加0.8平方公里,硬化街道10000平方米,安装路灯22盏;新安人行道板4160平方米;新安装垃圾桶50个;新建垃圾池3个,垃圾站1个。街道总长4.1公里,建筑面积28万余平方米,现已建成集镇面积达2平方公里,场镇人口逾万人,交通便捷、设施配套、功能齐备的现代化小城镇。
特色农业初步显现:双石现有耕地21530亩,人均耕地0.81亩。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建成了成渝公路2000亩水果生产线;小安溪河1000亩笋用竹生产线;太中公路1500亩水蜜桃生产线;双金公路4000亩蚕桑生产线。逐步形成了结构合理、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农产品结构。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32357万元,年均增长12.6%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89元,年均增长9.4%。新农村建设得到加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集镇形象得到极大改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稳步推进。
政府二级机构:双石镇政府二级机构设有四办一站二所二中心,即党政办、综治办、经发办、社会事务办、财政所、社保所、农业服务中心、文化中心,生殖健康服务站等。有在编职工85人,其中党政班子领导成员10名(见附件1),二级班子人员22人。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双石,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永川区域中心大城市的大局,以新农村建设为统揽,按照“工业强镇、农业稳镇、商贸活镇、招商建镇、文化兴镇、创新立镇”的工作思路,加快发展主题,发愤图强,奋力拼搏,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实现统筹发展,把双石建成永川的工业强镇,建成渝西地区的建筑建材特色产业带,成为“永、荣、大”三区县交汇地的战略支撑点,成为渝西经济走廊上的明星镇,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区名列前茅,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