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贵州省电子地图 > 六盘水市地图 >
水城县地图
水城县相关地区地图:

地形、气候

由于地处云贵高原向黔中山原过渡的梯级状大斜坡地带,山高、坡陡、谷深,土地贫瘠,全县现有耕地80万亩,人均耕地1.18亩,其中人均占有基本农田0.45亩。境内地势呈梯级起伏,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2861米,最低海拔635米,一般多在1400-1900米之间。地貌以山地为主,占全州总面积的68%。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县大部分地区年日照为1300-1500小时,年平均气温12.8℃,年降水量1018毫米,无霜期250天左右。

交通通讯

交通通讯便捷,有贵(阳)昆(明)、内(江)昆(明)、株(州)六(盘水)复线、水(城)柏(果)铁路贯穿全境,紧邻西南最大的编组站—六盘水南站。公路有水(城)镇(宁)高等级公路及较多跨省、区干线公路交汇于水城,即将动工建设的杭(州)瑞(丽)高速、水(城)盘(县)高速等主干公路贯穿水城境内,形成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交通网络。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境内均可使用。

行政区划与人口

2003年,水城县辖1个镇、32个乡(其中29个民族乡),1个经济开发区,486个村委会。年末总人口74.8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0.38万人;非农业人口1.32万人。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67822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滥坝镇24926;阿戛乡26896;盐井乡18013;蟠龙乡31381;双戛彝族乡8894;纸厂彝族乡10894;坪寨彝族乡9900;发箐苗族彝族乡8582;陡箐苗族彝族乡20813;董地苗族彝族乡15984;比德苗族彝族乡24753;化乐苗族彝族乡24401;南开苗族彝族乡36613;保华苗族彝族乡21097;青林苗族彝族乡15568;金盆苗族彝族乡21593;木果彝族苗族乡30705;勺米彝族苗族乡18389;玉舍彝族苗族乡32782;猴场苗族布依族乡17129;龙场苗族白族彝族乡18918;营盘苗族彝族白族乡17872;杨梅彝族苗族回族乡21824;发耳布依族苗族彝族乡33699;都格布依族苗族彝族乡24803;鸡场布依族苗族彝族乡23484;米萝布依族苗族彝族乡26018;红岩布依族彝族苗族乡15218;顺场苗族彝族布依族乡18399;野钟苗族彝族布依族乡16592;花戛苗族布依族彝族乡16067;新街彝族苗族布依族乡11907;果布戛彝族苗族布依族乡14114。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水城县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有煤、铁、铅、锌、石灰石、硅砂、冰洲石、大理石等28种,其中有13种已探明资源储量,优势矿产有煤、铁、铅、锌。煤炭已探明总储量69亿吨,可开采量49亿吨,煤种齐全、品质优良且易开采。金属矿产比较丰富,已探明铁矿工业含量1648万吨,铅锌储量分别为12.09万吨和43.9万吨。此外,还有丰富的非金属矿产,粘土、石灰石、硅砂、冰洲石、大理石等境内均有分布。
土地资源:全县国土面积358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54.93万亩,园地4.07万亩,林地196.97万亩,牧草地16.86万亩,建设用地16.13万亩,水域4.7万亩,其他用地(含未用地)46.47万亩。
水资源:流经县内的河流主要有北盘江和三岔河。北盘江属珠江水系红水河上游支流,过境长79公里,其支流有响水河、可渡河、牯牛河、月亮河和乌河等14条;三岔河属长江水系乌江上游支流,过境长77公里,其支流有连山河、阿勒河、万全河和化乐河等。由于河流的天然落差大,水能资源较为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为47.51万千瓦,可开发量33.63万千瓦。
农作物资源: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马铃薯、水稻、小麦和大豆,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烤烟、生姜、花生、白芸豆和大蒜。利用本地资源生产的“山明姜茶”、“水城春富硒茶”享誉省内外。
畜牧业资源:全县畜牧业资源丰富,包括天然草场牧草资源、人工草场牧草资源、饲草资源、畜禽资源等。有牧草地16.86万亩,已查明的牧草资源种类有102种,饲草资源丰富,理论载畜较大,畜牧业发展基础良好。畜禽资源主要有猪、牛、马、羊、鸡、鸭、鹅、兔等。水城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极宜发展特色优势养殖业。
中药材资源:水城县还是贵州省中药材主产区之一,全县已发现中草药621种,种类约占贵州省中草药种类的1/4,蕴藏量约为1108吨,主要有天麻、杜仲、黄莲、半夏等。
野生动植物资源:野生植物中,果树有矮杨梅、剌梨、猕猴桃、会甘子、山渣等;药用植物有三七、黄连、天麻、何首乌等。野生动物中,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黑叶猴;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岩羊、蟒、锦鸡、水獭、穿山甲等。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适宜亚热带植物生长,目前有野生高等植物900多种,其中药用野生植物390多种,芳香油植物、野生山菜、果品植物资源丰富,还有极高经济价值的纤维、淀粉植物,食用、药用真菌等。有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珙桐、云南红豆杉、红花木莲;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的西康玉兰、十齿花、水青树、八角莲等。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脊椎动物130多种,野生动物资源种类多、分布广,有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黑叶猴、獐、麝、鹿、狐狸等。

教育事业

全县共有中小学399所,(其中完中4所,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3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6所,完全小学331所),教学点23个,幼儿园6所,学前班117个。有职业技术学校1所,教学点14个。

旅游资源

水城境内山峦起伏,自然景观较多。县政府机关所在地就有“上下钟山”、“凤凰展翅”等12个景点。近年建成的钟山公园、清碧公园、水钢笔架山公里和地下公园,景姿各异,令人留连忘返。离城西北十公里的天生湖风景区,是旅游的佳境。密上水库和加开营水库,是垂钓的乐园。文物古迹有被命名为“水城人”的硝灰洞古人类文化遗址;有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高家波铁索桥;还有古战场遗址、摩岩石刻等。民族风情主要有苗族的“芦笙舞”,彝族的“跳脚舞”和布依族的“盘花歌”等,形式独特。水城县境内名胜古迹较多,有燕子岩古生物化石、硝灰洞古人类文化遗址、屯口古战场遗址等14处人类文化遗址;有雷礼禄墓、黄金印墓、著名书法家桂天香墓等古墓奇观;有马王碑、粮碑、中坝无字碑等石刻艺术;有东岳殿、观音阁、罗氏居宅等楼阁宅院古建筑;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源远流长,方兴未艾,丰富多彩,创作日趋繁荣,苗族芦笙舞多次出国演出,民间绘画20余幅作品被国家收藏,有的还远销国外。1988年,国家文化部命名水城为“中国现代民族民间绘画画乡”。
玉舍国家森林公园: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六盘水市水城县南部,公园境内浩浩林海,郁郁葱葱,七彩斑澜,蔚为壮观。丛林瀑布,溪水清澈,沁人心脾,时而季婉低吟,时而飞流直下,一路变化多端,目不暇接。奇山怪树,堪称大自然之杰作。民族风情多姿多彩,雨淞、雾淞令人流连忘返。境内自然、人文景观总的特点为:“林茂、山青、水秀、物丰、树美、石奇、峡险、情浓”。公园内有古式建筑夜郎王宫,可体验“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的古夜郎文化内涵。
天生湖奇锦生态旅游区:天生湖奇锦生态旅游区,位于中国凉都·六盘水·水城县双戛乡,马姚三级公路从景区穿过,周围有内昆铁路、水柏铁路、珠六复线等铁路通过,设有六盘水南编组站、六盘水站等火车站,离景区均在10公里以内,交通便捷。距六盘水市中心区12公里。是集游览、观光、会务、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度假区。
水城天生桥景区:水城天生桥景区位于金盆乡苗族彝族乡的干河地域,与赫章、纳雍两县毗邻,距市中心区71km,面积9.4km2,是南开省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水城县城出发向北,沿线经过阿勒河风景区、南开苗族花场和青林小花苗寨两个民族风情点,至天生桥景区,这一条旅游线就是南开省级风景名胜区。天生桥高136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公路天生桥,桥面宽35米,横顶厚度15米,桥基跨度50-60米,是河道洞穴坍塌后残留洞段,原称"天仙桥",亦有"神州第一桥"称誉,为境内多处天生桥之最二桥身高耸入云,宛若长虹,横跨危绝天堑。在桥上,观群山如海浪起伏。附近区域内多洞穴、伏流及喀斯特峡谷,谷底怪石嶙峋,树木葱绿,溪水潺潺。美丽的天仙桥传说给该桥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是水城县及全省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喀斯特地貌奇观。
花嘎溶斗:水城花嘎溶斗位于花嘎乡东北3km,椭圆形溶斗长轴直径700m,底部长轴直径250m,深250m,发育于中上石炭纪碳酸岩中。是一个塌陷溶斗:又称漏斗或音译为斗淋,民间称为天坑、麻窝等。由于塌陷常表现出上部陡峭岩壁,是一种因饱水带发育巨大洞穴顶拱塌陷在地表形成的封闭负地形形态,常是伏流天窗,或在塌陷堆积体底部有暗河通过。是各种斗淋或漏斗中规模最大的一种类型。水城花戛溶斗是一个濒六车河峡谷的超巨型溶斗,称为仰天麻窝,东西向520米,南北向950米,底部海拔高度1225米,最大深度257米,最小深度185米,呈蝌蚪形。溶斗口部面积35.49×104平方米,居全国首位。底部平坦,面积6×104平方米,已辟为耕地,环绕内壁周边为梯田,上为陡壁。溶斗南侧500米即为六车河,距河流峡谷顶部陡崖仅100米,陡崖壁上具洞穴,河流水面海拔约8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