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竹乡地图
水竹乡相关地区地图:
科技种养
2006年共推广良种玉米6632公斤,地膜玉米4000亩,其中,单株育苗定向移栽1550亩,洋芋高厢垄作1000亩,脱毒洋芋有10000亩;发展家禽养殖,强化品种改良,巩固恢复了黄牛冻精改良,引进了良种畜种,实行集中饲养、分散配种.扶贫开发
重点村扶持项目、整村推进扶贫项目,水竹乡先后在双旋村、水竹村实施了重点村扶持项目,在水竹村二月花,塘坝村塘家坪、黄河村向阳坪、三板桥、沙坪村仁坪自然村等,以贫困自然村为主战场,以贫困户为主要扶贫对象,根据各村具体情况,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坚持公平、公正、公开,让群众参与管理项目建设,群策群力,共同实施好各项扶贫项目。国家投资200万元,建设住房184户16000平方米,厨房新建30间750平方米,畜厩改造81间2400平方米,建沼气池15口,架输电线路10千米,修建驿道10千米,安装人饮管道19千米,种植花椒500亩,发展养羊350只,养牛178头,养马10匹,种植白魔芋35亩。贫困人口现状,2006末全乡总人口1993户7562人,其中绝对贫困1235户3995人,占总人口的42%,低收入贫困452户1526人,占总人口的16%。无畜圈1129户,占总户数的41%。有629户2125人饮水困难,占总人口的22%。五保救助180人,特困户救助750人,伤残军人救助3人,低保10人,临时救助资金10万元。基础设施
2006年,一是完成2005年启动实施的125户12253平方米简易住房改造和黄毛坝、向阳坪整村推进项目的扫尾工作,共完成住房建设125户12253平方米,畜圈新建36户1220平方米,厨房新建10户250平方米,院坝建设1100平方米,安装饮水管道15000米,建卫生水池62个。采购并发放小青瓦167.2688万匹,水泥246吨,石灰2.111万公斤。完成总投资132.4万元,其中国家补助81.13万元,群众自筹51.27万元。二是落实抓好2006年度的简易住房改造和整村推进项目工程。今年我乡启动简易住房改造104户,建设面积8900平方米,采购并发放小青瓦100万匹,水泥彩瓦1.5万匹,水泥20吨,完成总投资52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2万元,已完成总工程的75%。启动实施两个自然村整村推进项目,采购并发放小青瓦20万匹,水泥60吨,人饮管道7.5千米,完成国家投资15万元,群众自筹18万元,完成进度在70%。三是努力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以大建设带动大发展,全力支援重点工程建设。已经启动实施的35千伏安的变电站建设和10千伏安的农网改造和文化站的修建,已经全部完工投入使用。普农
水竹乡属典型的高寒冷凉山区,山高坡陡、气候寒冷,这给农业普查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一定困难。水竹乡在农普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克服“三难”,确保入户登记的顺利进行。一是全乡无电,克服登记难。:由于各种原因,全乡今年10月份以来一直无电,造成普查信息、情况上传下达困难;为按时完成普查工作任务,普查员不得不充分利用晚上的时间进行入户登记。对此,乡党委、政府多方协调,采用小型汽油机发电供应乡农普办电话传真和为普查指导员、普查员配备手电等措施,保证农业普查登记工作正常进行。
二是雪凌大,克服入户登记难。:目前全乡已是冰天雪地、大雪封山,恶劣的气候环境给入户登记带来不便。针对这一情况,水竹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对入户登记工作作了战前总动员:要求全体普查人员务必带着对农民的深厚感情,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农普现场登记工作中,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要求普查人员要注意安全,防止意外。
三是通讯闭塞,克服联系难。:因全乡无电,大部份的普查小区不通公路,普查员在登记中发现问题和困难时,难以及时得到解决。乡农普办实行包片负责联系制度,在入户登记中分别深入到各普查小区进行巡回检查指导,并要求普查员每天必须到村委会集中交换意见,对现场登记中存在问题及时加以解决,保证农业普查登记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