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电子地图 > 佛山市地图 >
顺德区地图
顺德区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由于拥有优越的地理和人文条件,顺德历来就是一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和外贸出口基地,这里出产的甘蔗、蚕茧、塘鱼曾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盛誉。据《顺德县志》记载,早在宋代,顺德就以“鱼米花果之乡”闻名遐迩。明代,顺德凭借“桑基鱼塘”的种养模式,使缫丝业迅速兴旺起来。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缫丝业达到鼎盛期,并带动了民间金融业的蓬勃发展,顺德因此而享有“南国丝都”和“广东银行”的美誉。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顺德人民充分发挥政策、地缘和人文优势,团结拼搏,求实创新,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率先进行了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行政体制改革等一系列综合体制改革。顺德的迅速崛起,引起了全国的广泛关注,被誉为“顺德现象”和“顺德模式”。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两度亲临顺德视察。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视察顺德时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并且勉励顺德“思想要更解放一些,胆子要更大一些,步子要更快一些。”在上级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顺德先后完成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区域经济向国际经济的跨越。1993年顺德被批准成为广东省综合改革试点。1999年顺德被广东省确定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试点。如今,顺德是珠江三角洲中部崛起的新城市,成为全国重要的家电、家具、燃气具和日用品生产基地,其中家用电器和燃气具两类产品产销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销量的十分之一和三分之一。顺德制造,中国骄傲:顺德制造业尤其突出,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授予顺德“中国燃气具之都”称号,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顺德为“中国家电之都”称号,顺德又被中国石油和化工协会,中国涂料工业协会授予“中国涂料之乡”称号。顺德素有“广东四小虎”之一的美誉,据统计,1995年,顺德市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达120亿元,工农业总产值为374.28亿元,全市外贸出口总额达12.2亿美元,全市财政收入达18.1亿元,全市职工人均收入9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38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余额高达173.7亿元。2000至2003年均在中国百强县排名中位居榜首。2004年,也就是佛山合并后的第二年,百强县第一位被昆山取代。2006年,顺德成为中国首个GDP超过1000亿的县级行政单位,比同年的西藏,青海省,甘肃省,宁夏,海南省还高。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GDP)1935.57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60亿元,增长3.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0.5%;第二产业增加值1223.60亿元,增长18.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7.5%;第三产业增加值677.37亿元,增长8.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2.0%。三次产业结构为1.8:63.2:35.0。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2.7%,住宿和餐饮业增长21.7%,金融业增长5.2%,房地产业增长9.0%。民营经济增加值1053.69亿元,增长14.8%。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3%,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3.7%,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5%。分类别看,食品类上涨4.9%,居住类上涨5.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6.2%,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上涨2.2%,烟酒及用品类上涨3.7%,衣着类上涨1.4%,交通及通信类上涨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4%。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124.69万人,比上年末增长2.1%。全年推荐本地人就业2.06万人次。年末全区登记失业人员1.27万人,全区登记失业率1.8%。据户籍人口统计,年末全区总户数34.65万户,比上年末增加0.72万户。总人口122.5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3475人,出生率11.1‰;死亡人口7466人,死亡率6.1‰;自然增长人口6009人,自然增长率4.9‰。年末户籍人口的主要构成:男性占49.7%,女性占50.3%;18岁以下人口占20.6%,18~60岁人口占65.9%,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5%。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31.08亿度,比上年增长14.3%,其中工业用电量92.54亿度,比上年增长16.5%。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任务较为艰巨,资源环境约束突出,城乡居民增收难度加大,改善民生任务较为繁重。
二、农业:全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70.42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种植业15.50亿元,增长6.0%;水产养殖业41.57亿元,增长1.9%;畜牧业10.32亿元,增长7.0%。全年农作物及水果种植面积213769亩,比上年下降7.7%。其中,花卉种植面积45565亩,下降6.0%;水果种植面积6509亩,下降18.4%。全年蔬菜产量114415吨,增长2.1%;水果产量11111吨,下降10.8%。
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全部工业完成总产值5235.06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995.06亿元,增长21.9%。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国有企业产值1.06亿元,增长60.1%;有限责任公司产值1228.94亿元,增长23.9%;股份有限公司产值1357.44亿元,增长40.6%;私营企业产值652.13亿元,增长1.5%;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产值1163.89亿元,增长18.3%;外商投资企业产值576.54亿元,增长13.5%。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3371.63亿元,增长26%;重工业1623.43亿元,增长14.2%。轻重工业比例由上年的64.5:35.5转变为67.5:32.5。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民营企业产值2355.14亿元,增长20.6%,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5.4%。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八大支柱产业产值3990.25亿元,比上年增长22.4%。其中,家用电器制造业2094.89亿元,增长33.6%;机械装备制造业1056.67亿元,增长15.7%;电子通信制造业196.80亿元,下降4.3%;纺织服装制造业273.31亿元,增长13.4%;精细化工制造业145.74亿元,增长8.3%;家具制造业99.72亿元,增长19.8%;印刷包装业110.25亿元,增长5.7%;医药保健制造业12.87亿元,增长10%。2010年1~11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0.58。资产贡献率10.5%,资本保值增值率127.9%,资产负债率65.9%,流动资产周转次数2.44次,成本费用利润率4.4%,全员劳动生产率16.09万元/人年,产品销售率93.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13.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8%。实现利润总额148.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1%。实现利税总额230.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1%。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262家,比上年增长0.8%;完成施工产值159.18亿元,增长38.0%;实现利税总额17.49亿元,增长51.2%。全年全区建筑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3.66亿元,同比增长9.7%。
四、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2.7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40.2亿元,下降3.4%;更新改造投资88.7亿元,增长13.8%;房地产开发投资144.69亿元,上升40.2%。分投资主体看,外源型经济投资41.12亿元,下降8.1%;内源型经济投资351.63亿元,增长18.1%。其中民营经济投资127.82亿元,下降8.2%。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0亿元;第二产业投资95.03亿元,下降7.9%,其中工业投资94.94亿元,下降7.8%;第三产业投资297.7亿元,增长24.5%。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中,商品房住宅投资107.93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931.39万平方米,增长50.4%。其中住宅784.96万平方米,增长49.2%。商品房竣工面积119.99万平方米,增长52.7%,其中住宅99.09万平方米,增长43.7%。商品房销售面积298.32万平方米,增长19.8%,其中住宅271.82万平方米,增长20.1%。年末商品房空置面积26.64万平方米,下降24.8%,其中住宅14.45万平方米,下降24.1%。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61.18亿元,与上年持平。全年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237万吨,比上年增长0.7%;内河港口完成旅客吞吐量7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1%;港口码头泊位个数84个,比上年减少4个。年末全区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30.17万辆,比上年增长17.8%。其中,载客汽车23.13万辆,增长21.3%;载货汽车6.88万辆,增长7.8%。全年完成邮电通信业务总量106.89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41亿元,增长20.1%;电信业务总量104.48亿元,增长20.3%。年末本地电话用户95.04万户,增长2.7%;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66.07万户,增长18.8%。全年全区旅游总收入73.72亿元,比上年增长13.0%;旅游创汇3.56亿美元,增长8.5%。全年共接待过夜游客人数270.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2%。其中,外国人9.97万人次,增长4.0%;港、澳、台同胞32.45万人次,增长2.9%;国内旅客228.2万人次,增长3.3%。
六、国内贸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9.7亿元,比上年增长19.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5.7%。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467.5亿元,增长21.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72.2亿元,增长7.6%。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粮油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51.1%,肉禽蛋类下降18.7%,服装类增长15.6%,汽车类增长68.9%,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8.1%,日用品类增长27.3%,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61.4%,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9.4%,通讯器材类增长31.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5%,家具类增长2.9%,化妆品类增长6.9%,金银珠宝类下降40.4%。
七、对外经济:全年进出口总额186.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5%。其中,出口144.31亿美元,增长30.1%;进口42.28亿美元,增长11.9%。出口大于进口102.03亿美元,比上年增加28.95亿美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5935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7.9%。其中,制造业占67.5%,房地产业占28.8%,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0.5%,批发和零售业占2.9%。

气候简述

顺德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常年温暖湿润,四季如春,景色怡人。夏季自4月中旬至10月下旬,长达半年多。年平均气温21.9度,极端最低气温为1.1度,极端最高气温38.7度。日最高气温≥30度的日数有120天,而≥35度的日数仅有5.5天。年总降雨量为1639mm,降雨日数为147.6天。4~9月是雨季,各月降雨量都在170mm以上,其间的降雨量占总降雨量的83%。5、6月和8月份的降雨量都超过260mm,3个月的降雨量占年总雨量的49%。全年有暴雨日数6.6天,雨季各月平均每月约有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11、12月相对湿度最小,为75%;2~9月相对湿度均在81%以上,其中6月相对湿度最大,达到86%。全年多北风,频率为13%。10月至次年3月以北风为主,4~8月南风或东南风较多。年平均风速为2.5m/s,1~7月平均风速为2.5~2.7m/s,8~12月为2.3~2.5m/s。年平均大风日数为3天。夏秋受台风影响,大风暴雨较多。全年雷暴日数为80天,各月均有雷暴出现,5~8月各月有10天以上,占全年雷暴日数的70%,其中8月最多,达到15天。12月至次年2月,在强寒潮侵袭时,亦有霜冻发生,主要出现于1月份。

饮食文化

顺德乃粤菜主要发源地,善于博取众长,推陈出新,烹饪河鲜和蒸炒各种菜肴以风味清淡香脆驰誉海内外;早在清代,游宦广东的省外人士即称道“顺德乳蜜之乡,言饮食,广州逊其精美”;及至近世,“食在广州,厨出凤城(大良)”的说法,更获得外界普遍公认,广州、香港、澳门和海外粤人聚居地的酒楼餐馆,多喜聘用顺德厨师,以“凤城名厨”以广招徕。烹饪的特色,折射出特定的饮食文化,顺德的烹饪特色强烈地表达了顺德饮食文化丰富的内涵。其核心是享受生活的文化,享受生活中的真善美。顺德地处珠三角,优越的自然条件,加上顺德人的勤劳,转变成物阜民丰的社会环境,“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认真品尝食物,不浪费食物,也是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表现,是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体现,一种极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顺德人在饮食上的求真求美,与他们求真务实,追求完美的文化精神也是一脉相承的。2004年10月1日,顺德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厨师之乡”称号,同获该荣誉的还有安徽绩溪、河南长垣、陕西蓝田,评选专家组皆认为顺德在四个“中国厨师之乡”中餐饮规模、水平最高,名牌最多。

历史沿革

顺德境内绝大部分的陆地,在远古时期基本上被海水覆盖。距今约2500年到5000年,由于河流的沉积作用,杏坛、勒流、龙江逐渐成为陆地。春秋战国时期,居住在今粤北和粤中一带的“南越”人来到了顺德,他们是顺德的第一批居民。公元前217年,秦统一岭南后,大批中原人移居到顺德,带来了中原的重农意识、铁器与牛耕,顺德经济呈现渔猎活动与农业并重的特点。但是,一直到唐宋时期,顺德还是人烟稀少,绝大多数地方湮没在浩荡的珠江水下,而且时常有鳄鱼出没。宋代是顺德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自秦始皇统一岭南,设置郡县,至南北朝,顺德属南海郡番禺县。隋代起,属番禺县分出的南海县,五代南汉时属南海县分出的咸宁县,宋初又重新并入南海县。到明朝初年,顺德的果基鱼塘已具规模,文化昌盛,人口已经超过七万人。顺德建县以前,是南海、新会两县的地方。顺德早在宋朝就已有人定居。南宋末年,民众随同朝廷逃难,使顺德人口快速增长。1452年,在勒流龙眼爆发的黄萧养起义,为了强化统治,促使明王朝在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将南海的东涌、马宁、鼎安、西淋四都37堡和新会的白藤堡(1958年10月复归新会县)划出,设置顺德县,取“顺天明德”之意,以其中的太艮堡为县治,并改名大良。过去民间常把顺德叫作凤城。:顺德建县以后,明、清均属广州府,辛亥革命隶属粤海道,1920年废道,顺德先后隶属国民党政权广东省政府和中区绥靖委员公署、第一行政督察教导员公署。1949年10月28日,顺德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顺德,10月30日,容(奇)艮(大良)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1950年3月20日,顺德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隶属珠江行署。1955年,顺德县人民委员会成立,隶属粤中行署。1958年,顺德和番禺两县合并,改名番顺县,隶属佛山专区。1959年6月,顺德、番禺两县建制恢复,顺德仍隶属佛山专区。1968年,顺德县革命委员会成立,隶属佛山专区。1980年,恢复顺德县人民政府,隶属佛山地区。1983年6月,撤销佛山地区后,隶属佛山市。1992年3月26日,民政部批准顺德撤县建市,4月30日,顺德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顺德历史翻开新的一页。1999年7月27日,广东省委、省政府正式批复关于确定顺德市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试点市的意见,批复同意在维持顺德市目前县级建制不变的前提下,除党委、纪检、监察、法院、检察院等系统和国家垂直管理部门仍维持现行管理权限由佛山市代管外,其他所有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事务,赋予顺德市行使地级市的管理权限,并直接对省负责。2003年1月8日,并入佛山市,成为佛山的市辖区,关于合并是否正确,是否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一直争论不休。2009年8月17日,广东省委、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佛山市顺德区继续开展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综合改革试验工作。批复同意在维持顺德区目前建制不变的前提下,除党委、纪检、监察、法院、检察院系统及需要全市统一协调管理的事务外,其他所有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事务,赋予顺德区行使地级市管理权限。:2010年4月,经广东省国土、规划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并报请省政府同意,由珠海市横琴新区管委会收回佛山市顺德区在横琴岛中心沟顺德围垦区内的全部国有土地使用权。2011年2月11日下午,广东省编办正式通报,广东省近日正式发文确定佛山市顺德区为广东省首个省直管县试点,由此拉开广东“省直管县”改革序幕。

顺德名片

英文名称:Shuntak(威式拼法)、Shunde(汉语拼音拼法)
特产:家电、家具、花卉、李禧记蹦砂、大良双皮奶、顺德鱼头、凤城鱼皮角、陈村粉、伦教糕、均安鱼饼、薯莨布、金榜牛乳、大良野鸡卷、大良炒牛奶、煎酿鲮鱼、顺德菊花鱼生、中心沟鲩鱼、香云纱、龙江煎堆
主要旅游点:清晖园、西山庙、宝林寺、逢简水乡、陈村花卉世界、广东状元博物馆、顺德展览中心、乐从国际家具城、龙江国际家具城、李小龙乐园、奎福古寺、新世纪农业园、甘竹滩、长鹿农庄、南国丝都、容桂树生桥.容山书院

邢台的历史名城——顺德府

邢台的历史名称。元中统三年改邢州为顺德府,至元二年改府为顺德路。明洪武元年改顺德路为顺德府,清因明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