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安镇地图
均安镇相关地区地图:
沙头社区
沙头早在宋代已有黄氏人迁在此开垦,亦有区姓、麦姓等姓氏人居住,因居住傍有一小溪,水清见底,黄沙晶莹,取名沙溪,后来人口逐步增多,村落范围扩大,村人觉得“溪”字狭小,遂改名为沙头。沙头社区是均安镇辖区内中心地带,位于均安镇府南2公里,距区政府所在地大良18公里,东连仓门,北接三华,西毗矶头,南邻新会荷塘,面积有3.89平方公里,现有居民住户1100多户,常住人口4400多人,流动人口2100人。沙头社区党支部现有党员127人,下设3个党小组。居委会下设东片、西片居民小组和1个股份社。辖区东西两片八个自然村分别为:东壁、庆云、五显、良村、东升、沙路、新联、鹅洋。目前,居委会本着“立足社区,服务社群”的宗旨,努力创造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关系和谐的文明社区为目标,从实际出发利用现有社区资源,宣传发动社区居民、单位积极参与和推进文明社区活动,“建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社区建设得到全面发展。在社区服务方面,成立社区服务中心,下设劳动服务站、卫生服务站、计划生育服务站、法律服务站、社区义工、服务队等服务咨询机构,积极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贫困户、优抚对象进行社会救助和社会服务。在社区环境卫生治安各方面,为了向居民提供一个优美整洁、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多年来坚持不懈抓好安全文明小区建设。现有小公园4个,标准篮球场4个,不断加强对治保会的建设,积极管理好清洁环卫队伍,营造好安定祥和的社区生活环境。在社区卫生服务方面,社区内有卫生服务站、计生服务咨询室、计划与医院联系建立家庭健康档案,逐步将沙头建成健康化的社区。在社区宣教文体方面,社区内有幼儿园1间,市民学校、妇女学校各一间,有文化中心4间,宣传栏5个、曲艺社2个。居委会充分利用这些阵地,加强群众性的政治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科普教育和卫生保健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全面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在社区经济发展方面,社区大力推进发展经济,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工农业生产保持平稳发展,经济运行和效益逐年改善。至2004止,全社区实现工农业总产值达12835万元,较2003年增幅达15.00%;工业总产值5760万元,工业利润约229万元,工商税收约202万元,农业总值达7075万元。今后,为了适应城市的需要,在镇委、镇政府领导下,依靠社区居民,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从实际出发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协调和健康发展。为把社区建设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而共同努力。
沙浦村
沙浦村地处均安镇西北部,距镇城区中心约4公里,辖区面积2.88平方公里。全村常住户口800多户,人口3300多人,外来流动人口5000多人;耕地总面积为2650多亩,其中耕地1200亩,鱼塘面积1450亩。村委会辖下有聚龙、新基、西亭、正街、上街五个自然坊,设立沙浦党总支部,共有支委及村委5名,党员80名,村民小组长5名,村民代表41名。2004年全村工业总产值4.7亿元,农业产值1.15亿元,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为43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约6066元。2005年村辖下企业预计发展到60多家,全村工农业总产值预计6.74亿元,村级集体纯收入要求达到480万元,村民年均收入达到6350元。
星槎村
星槎村始建于明代,清初以星山和茶山的谐音命名。星槎村位于均安镇西北部,距镇城区中心8公里,西邻新会天河村,北与杏坛南华村隔江相望,东接上村,南连沙浦。全村总面积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000多人,下辖兴隆、阜隆、福岸、蚬沙、均联、上力6个村民小组。星槎村借助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农工商企贸,2004年全村生产总值达6.8亿元。特别是工商业经济结构已初具规模,工业产品畅销国内外,发展势头强劲。进入新世纪以来,该村加大了城市化建设力度,营造健康优美的环境,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奎福古寺、沙滩更是到星槎必到的美丽好去处。星槎村扎实开展村民的道德教育,树立良好道德风尚,整治环境,确保稳定。开展优质服务,便利群众,积极营造文化氛围,科教文化稳步发展。星槎小学、星槎中学的成绩年年取得突破,星槎小学更被评为省重点小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广大村民的努力和支持下,星槎村从经济发展、教育事业和村内环境等方面都稳步发展,到处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社区概况
社区包括:三化社区、太平村、南沙社区、沙头社区、沙浦村、仓门社区、新华社区、鹤峰社区、南浦村委会、天连村委会、星槎村、天湖社区。
南沙社区
南沙社区位于均安镇东面,四面环海,北隔东海水道,东线与杏坛的马宁、北沙、海凌相望。南隔东海水道西线的新华、天连,东望中山市小榄镇、东凤镇。境内没有山丘和高地,十字大涌将全境分成四个自然村,即安成、凌沿、永隆、四埠。全社区面积为15.19平方公里,现有住户4400多户,常住人员16000多人,流动人口2200人,社区居委会下设四个股份社合共16个居民小组。总耕地面积10420亩,其中鱼塘面积6600亩,耕地面积3820亩。2004年全社区工农业总产值5.8亿元,比2003年增17.4%,其中工业产值3.9亿元,农业总产值1.9亿元。为适应城市化建设的需要,南沙社区在上级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居民,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协调发展。努力把南沙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融洽的现代化新型和谐社区。
南浦村委会
南浦村委会地处均安镇西部,距镇中心五公里,靠近西江河,临近江门市及新会区。历史上我村先后经历:1950年为顺德县第九区六合乡南浦村人民政府;1952年为南浦乡人民政府;1955年成立南浦乡第一农业生产合作社,同时建立党支部;1958年公社化时代,当时称为南浦管理区(南浦营);1959年成立南浦大队;1961年又分为南浦大队和力沙大队;1984年成立南浦乡;1987年成立南浦村委会;1989年成立南浦管理区;1998年撤区建村,成立南浦村民委员会。目前,总辖区面积3.9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11亩,其中鱼塘2732亩,基地1279亩;宅基地350亩,其他1514亩。村委会现有住户1600多户,常住人口6300多人,流动人口约2000人,下设11个村民小组和1个股份合作社,南浦村党总支部现有党员130名,下设党支部4个(东大党支部、上三北党支部、圩西金党支部、三沙党支部)。当前,本村委会积极推进社会建设,本着“立足社区,服务社群”的宗旨,以创建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健康发展的自然村为目标。从实际出发,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大力发动村民,积极参与和推进先进卫生村的创建活动,使村集体的建设得到全面发展。在村容村貌方面,为了向村民提供一个优美整洁、无毒、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村委会狠抓基础设施建设,贯通了村内的大小道路,同时实现了全面硬底化,先后建成了东头路、五一路、天期路等,使镇内公共巴士可以经村内往返,大大方便了村民的出行。现有市场1个、公园1个,标准灯光球场4个,中心舞台1个,有较好的环境卫生、绿化、美化,并配备了一支环卫队伍。在农业方面,村委会按照市提出的“建设、发展、改革”三大战略转移,以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努力加快村的建设和发展,完成4000多亩的旧基塘改造,积极引导农户从事以养殖鳗鱼、桂花鲈、白对虾为主的优质种养殖,拥有1000亩的优质水产养殖场、200多亩无公害蔬菜基地,为建立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创造良好的种、养殖环境,开辟了农业发展新天地。在工业方面,我村的工业基地正在加紧兴建,在努力配合镇建设工业基地的同时,借助均荷路的开通和接壤江门市的优越地理条件,加快村新工业基地的开发,扩大招商引资力度,全面提升我村工业发展的水平,目前我村辖区内的大小企业共有30多家,主要生产小家电、牛仔服装、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等,为我村的经济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