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电子地图 > 宿迁市地图 >
泗洪县地图
泗洪县相关地区地图:

泗洪特产食品

泗洪大枣:泗洪大枣,又称“霸王枣”、“上塘贡枣”。所谓“霸王”,原因有二,一是其个大、味甜、质优;二是相传西楚霸王项羽喜吃此枣,故名“霸王枣”。又因此枣早期在上塘镇一带特产,故又称“上塘贡枣”。1982年以来,泗洪在上级科研部门的关心下培育出了泗洪大枣的新品种。新品种果实近圆形,果顶凹,果面不平,单果重平均45克,大者71克,成熟为深红色,肉酥脆甘甜,核小,九月中旬成熟,成熟期遇雨不裂口。经有关部门科学测定,新品种泗洪大枣含可溶性固形物在30.5%以上,含蛋白质2.2%,还含有铁、磷、钙等人体不可缺少的矿物质元素,同时含有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和丰富的维生素。在每百克鲜枣中,含维生素Bl0.06毫克、维生素B20.04毫克、维生素C580毫克(为苹果的76倍)、维生素P(芦丁)3000毫克,另外还含维生素A、维生素E等。因此,泗洪大枣具有活维生素丸的美称。泗洪大枣花期长,花量极多,是优质的蜜源。经有关单位检测证明,枣花蜜仅次于荔枝蜜居第二位。枣木为优质硬木,是雕刻、制作工具以及车、船重要部件的首选材料。皮可入药,枣核是生产活性炭的好原料。劣质果可提取香精,嫩叶还可加工为保健茶叶。泗洪大枣还具有多种药用保健作用,其叶、果、花、皮、根、刺及木材均可人药。据《本草纲目》记载:"大枣味甘无毒,主心邪气,安神养脾,平胃气,通九窍,助十二经……""干枣润心肺,止咳,补五脏,治虚损。"古今临床证明,红枣对治疗肝炎,降血压、补血、强脾、健脑具有特殊效果。近年来研究发现,枣果中含有保持毛细血管畅通,防止血管壁脆性增加的物质芦丁,以及抗癌物质磷酸腺苷和儿茶酚。由此可见,枣是良好的保健佳品。民间传说的"枣久食轻身延年""日食三枣不见老"的传说,是有科学道理的。泗洪大枣不仅是鲜食枣的佼佼者,还可以加工成醉枣、蜜枣、夹心枣、枣汁、糖水罐头等。1996年,江苏省农林厅将泗洪大枣列入"江苏十大名果",并建立发展基地。1999年泗洪大枣再次荣获"江苏名果"桂冠。
洪泽湖大闸蟹<!--end-->,产于洪泽湖,自古闻名遐迩,其蟹个体硕大、壳青肚白,雄者脂白如玉,雌者脂黄如金,一到金秋,肢体肥大,肉质细嫩,成为美食家们不可多得的鲜美佳肴。俗说:"蟹肉上宴百味淡",意思是宴席上只要上了螃蟹,其它菜肴就显得没有味道了,这说明螃蟹在美食中所占的地位。《红楼梦》中有持螯赏桂的诗句,诗曰:"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旺。脐间积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这两句诗道出了蟹的鲜美和食蟹人的浓厚兴致。洪泽湖史有悬湖之称,为地上湖泊,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全湖面积2271平方公里,其中40%隶属泗洪,这为泅洪发展水产业,特别是螃蟹养殖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洪泽湖大闸蟹壳似鸭蛋壳,蟹肚似洁玉白,营养极为丰富。据科学分析,每百克洪泽湖大青蟹蟹肉中,含蛋白质14克、脂肪5.9克、碳水化合物7克、热量]39千卡、灰分1.8克、钙129毫克、磷145毫克、铁13毫克、核黄素o.71毫克,与每百克瘦猪肉相比,螃蟹的碳水化合物、钙、铁的拥有量分别为猪瘦肉的6倍多、1,1倍多和32倍多。螃蟹壳还可以人药,有散淤、续筋、接骨、抗结核的功能。螃蟹的食用史,最早见于《诗经》。明代李时珍将食蟹之法归为五种:"以蟹生烹盐藏槽收酒浸酱汁皆为佳品。"其中生烹就是我们最常用的蒸和煮了。煮蟹之法甚为简便:先将锅中注入冷水,加以紫苏生姜,然后将洗刷一净的螃蟹不加束缚地置于其间,随着水温由低至沸,大闸蟹就青衣换红妆了,不多时便满屋飘香,使人垂涎欲滴。泗洪县洪泽湖大闸蟹,已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为了打出自己的优势、亮出自己的品牌,泗洪县沿洪泽湖乡镇围网养殖的仿野生大闸蟹已经国家工商行政部门登记、注册为"金水"牌洪泽湖大闸蟹。
天岗湖银鱼<!--end-->:位于泗洪县西南岗的天岗湖有一驰名中外的特产--“天岗湖银鱼”。一寸左右长,通体光滑透明,玲珑剔透,如冰雕玉刻,不见肠骨。头部有两个极小的黑点,那是它的眼睛,眼圈还有一道金色镶边,实在是一件极精美的工艺品啊!天岗湖银鱼,春夏之交时,成群结队到芦苇和水草茎叶上产卵。五、六月间是银鱼的捕捞期,捕捞后需晒干保存。天岗湖银鱼营养丰富,每百克银鱼中含有蛋白质8.2克,脂肪0.3克,碳水化合物1.4克,钙250毫克,磷102毫克,铁0.5毫克,同时还含有维生素B1、B2、尼克酸等多种营养成份,肉质细腻,洁白鲜嫩,可烹制出多种味美可口的菜肴和鲜汤。银鱼干在烹制前,需用水浸泡一下,然后与鸡蛋合炒,鲜嫩味美;文火干炸银鱼,色泽金黄,香松脆酥;用银鱼闷蛋,肥、香、鲜、嫩;以银鱼作馅,制作银鱼包子,其味更佳;以银鱼作汤,味道鲜美,闻之生津。银鱼的营养价值高,且易消化吸收,是老年人、产妇、病人、儿童的营养佳品。港澳同胞和国外友人对之都有特别的兴趣。天岗湖银鱼是泗洪的一大特产,与“双沟大曲”和“空心挂面”并称“泗洪三宝”。天岗湖银鱼只有一寸左右长,通体光滑透明,玲珑剔透,如冰雕玉刻,不见肠骨。头部有两个极小的黑点,那是它的眼睛,眼圈还有一道金色镶边,实在是一件极美的工艺品啊!天岗湖银鱼,春夏之交时,成群接队到芦苇和水草茎叶上产卵。五六月间是银鱼的捕捞期。捕捞后需要晒干保存。
归仁绿豆饼:提起泗洪县的归仁镇,有些人便会想起归仁的特色食品绿豆饼。归仁绿豆饼,是一种直径2.5厘米左右的绿豆糊滴出来的小饼。别小看这小小的豆饼,它能集炸、炒、炖、烩、烧于一身,既可当主食,又可作菜肴。这种土特产品不仅在泗洪家喻户晓,而且名扬省内外,凡是外地来的宾朋或客商,只要品尝过归仁绿豆饼的,无不啧啧称赞,甚至要带些回去和亲朋共享;在外地工作的泗洪籍的人,也都念念不忘归仁绿豆饼,总希望经常尝尝家乡的这种美味佳肴。归仁绿豆饼并非所有绿豆都能制作,只有一种名曰明绿豆的才是归仁绿豆饼的正宗原料。明绿豆为泗洪县有名的特产之一,它光泽明亮,碧绿如玉,其形像精工雕琢的玉珠,所以人们又称它为明珠绿豆。这种绿豆集食用、药用于一身。相传清朝康熙皇帝南巡至泗州境内时,因受酷热,中暑病倒曹家庙,多亏及时用明绿豆熬制绿豆汤为他解暑,才使病情由剧而缓;后,泗州知州莫之翰将圣驾接至州衙,又命厨师用明绿豆熬煮“绿豆泥”进奉圣上。康熙帝因病已愈,加上食了从来没有吃过的绿豆泥,心中十分高兴,对绿豆泥赞口不绝,称赞明绿豆为“豆中之宝”,要求泗州乡农广为种植,选取上等精品送入宫中享用。从此,明绿豆便身价百倍。归仁绿豆饼就是用这种明绿豆拉Z昔、浸泡、磨糊、滴鍪煎制而成的。相传,归仁绿豆饼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有一户江姓豆类作坊,不仅经营黄豆制品,如豆腐、豆腐干、千张、黄豆芽等,也经营绿豆制品,如粉丝、绿豆牙等。一次在做绿豆粉丝时,因一连二十多日阴雨,粉丝无法晾晒,江家就将泡过的绿豆磨成糊状,再将制作煎饼的鏊子烧热,在上面擦上少许豆油,将绿豆糊,一点点滴在上面,这就成了一个个小园形的绿豆饼,吃起来,味道鲜,但口感不太好,因豆饼中有豆皮,后来经过反复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使绿豆饼越做越精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制作工艺:第一、浸泡。首先将绿豆放在清水里淘干洗净,然后将其倒在清水里浸泡。浸泡的时间视温度高低而定,夏天天热温度高,一般浸泡四个小时,冬天天冷,温度低,浸泡时间需十小时左右。第二、搓豆昔。将浸泡好的绿豆从水中捞起,用手将浸泡过的绿豆皮搓掉,然后再将整绿豆搓成豆醋。第三、杀沫。将搓好的豆豆昔,置放在容器中,放入热的豆油或猪油,再用手搓,经过热油搓制的豆Z苜发光、发亮,其目的是用经过搓制的豆豆昔膺豆糊没有泡沫。第四、磨绿豆糊。将经过搓制的豆豆昔用小水磨磨成细豆糊。第五、滴煎。先将鏊子烧热、擦油,然后将绿豆糊一滴一滴地滴在鏊子上,小火煎制,反复翻动,至豆饼两面煎黄为止。经过这五道工序,正宗的归仁绿豆饼就制成了。归仁绿豆饼的特点是:外观沽黄、透亮,品尝豆味纯正,手感润滑,且折不断。如今,归仁绿豆饼已占领泗洪市场,而且外销上海、苏州、常州、南京和淮阴等地,成为归仁一项重要的致富项目。

行政区划

2003年泗洪县行政区划一览(根据江苏省2003年底村及村以上代码整理),青阳镇(居委会:城东、城西、城中、城南、青阳、青南、桥南、新村、健康、蓝天、绿园、府苑、洪盛、洪泵、新星、孙何、三里、北新集、早陈、董沟、老庄、阮庄、黄台;村委会:大刘庄、邓庄、汴河、徐沟、秦沟、洪桥、周李、宏伟、小楼、大新;原种场),双沟镇(居委会:双沟、双东、双南、双北、双淮、苗庄、西岗、花园;村委会:李庄、罗岗、毛嘴、草湾、高套、周冲、汤南、刘符套),上塘镇(居委会:上塘;村委会:马庄、石庄、垫湖、谷墩、胡桥、响桥、郑集、马巷、桑园、大向、大周、大傅、向阳、陈吴、瓦坊),魏营镇(居委会:魏营、前营;村委会:刘营、欧岗、涧圩、庞塘、宋桥、陈冲、豆冲、涧东、涧北、王拐;红旗水库管理所),临淮镇(居委会:临淮、小街;村委会:二河、溧河、徐圩、骈台、团结台、洪胜、胜利),半城镇(居委会:半城、雪北、雪南;村委会:唐庄、前洼、洪安、穆墩岛、安河口),孙园镇(居委会:孙园;村委会:大李庄、梁圩、薛岗、崔集、张塘、双桥、李庙、洋井、中洼、只头、张王、孙楼、大江、大盛),梅花镇(居委会:梅花;村委会:赵庄、从庄、段庄、郭嘴、凤墩、川城、大罗、万全、前老),归仁镇(居委会:归仁、富仁路;村委会:刘大庄、沙庄、杨圩、黄八圩、泗河、安河、山河、潘山、苏洼、七里、陈怀、姜冯、墩伦、凌汪、张宅、江韩、大口),陈集镇(居委会:陈集、陈盛;村委会:王庄、庙庄、仓圩、陆圩、闸塘、鲍河、红庙、闸口、徐园、龙潭、陈中、王堡、河东、伏尧、旗杆、仓王),金锁镇(居委会:金锁;村委会:金镇、沈庄、徐庄、孟桥、周河、新河、何宅、曹宅、河南、白庙、韩湾、大门、双乔),朱湖镇(居委会:朱湖;村委会:朱北、许圩、黄圩、庄塘、臧桥、太山、马宅、吴湾、鱼行、新行、苗圃、新洪),界集镇(居委会:界集;村委会:杨岗、吕岗、曹圩、颜圩、王墩、杜墩、李塘、王滩、姬楼、山头、安东、黄泥),太平镇(居委会:太平、太河、太兴;村委会:周嘴、谢嘴、许台、高集、洋沟、香城、桥口、裴南、南谢、沉涝;娥眉养殖场、陈门养殖场),龙集镇(居委会:尚嘴、滨湖;村委会:龙集、孙庄、金圩、东嘴、河口、应山、洪湖、杨邵、姚兴、勒东),四河乡(村委会:淮丰、淮胜、淮建、新淮、迎淮、中潼、潼河、雪一、雪二、雪三、雪四、雪五村委会;养殖一场、养殖二场),峰山乡(居委会:峰山;村委会:前窑、吴庄、宋庄、黄岗、周王、塔河、后窑、张郭、王套),天岗湖乡(村委会:王集、潘岗、汤庄、大陈嘴、姚宋、陈宋、上钱、崇潼、赵马、沈行、联淮),车门乡(村委会:车门、朱庄、王沟、岗朱、陈龙、团结、大刘、马公),瑶沟乡(村委会:瑶沟、崔庄、大庄、秦桥、傅圩、官塘、周塘;畜牧队、专业队、石庄队、石桥队、五队、六队、七队),石集乡(村委会:石集、孙台、张圩、柳山、毛山、汤杨、瓦房、新汴;李台养殖场),城头乡(村委会:城头、戚台、邱台、姚台、湖滩、徐莫、马楼;林业一场、林业二场、林业三场、林业四场、林业五场、林业六场、林业七场、林业八场、林业九场、迎湖示范园),陈圩乡(村委会:陈圩、穆庄、王岗、刘西嘴、颜莲、陈南、张秦、顾北、大王、祖姚、何邵、刘宋;马浪湖林场),大楼乡(村委会:大楼、花庄、周庄、陈嘴、丰湖、侯路、黄吴、面西、宏图),重岗乡(村委会:袁集、余庄、朱圩、顺河、梁庙、后陈、英李、中韩),曹庙乡(村委会:曹庙、瓦庙、陈大庄、尤岗、武岗、朱家岗、盛圩、毕沟、梨园、后钟洼、唐杨),江苏省五里江农场,江苏省洪泽湖农场,2004年,将泗洪县的陈集镇划归宿城区管辖。2004年底泗洪县行政区划一览:辖14个镇、11个乡。青阳镇面积108.64平方千米,人口151174人。双沟镇面积86.00平方千米,人口50646人。上塘镇面积132.99平方千米,人口51690人。魏营镇面积106.15平方千米,人口35008人。临淮镇面积47.16平方千米,人口12416人。半城镇面积83.00平方千米,人口17571人。孙园镇面积101.00平方千米,人口44768人。梅花镇面积96.00平方千米,人口30187人。归仁镇面积117.00平方千米,人口54411人。金锁镇面积78.00平方千米,人口40152人。朱湖镇面积73.70平方千米,人口36329人。界集镇面积89.60平方千米,人口40008人。太平镇面积72.51平方千米,人口31983人。龙集镇面积87.42平方千米,人口39288人。四河乡面积62.22平方千米,人口33392人。峰山乡面积56.83平方千米,人口24802人。天岗湖乡面积84.53平方千米,人口31549人。车门乡面积78.02平方千米,人口28185人。瑶沟乡面积56.64平方千米,人口23518人。石集乡面积89.40平方千米,人口21205人。城头乡面积143.00平方千米,人口18169人。陈圩乡面积88.22平方千米,人口35498人。大楼乡面积71.27平方千米,人口24400人。重岗乡面积87.38平方千米,人口27045人。曹庙乡面积86.66平方千米,人口35500人。2005年8月7日,泗洪县人民政府《关于部分乡(场)镇行政区划调整的通知》(洪政办发[2005]50号):将大楼乡、重岗乡与青阳镇合并设立青阳镇,镇政府驻青阳;将五里江农场划入青阳镇行政区域。行政区划调整后,青阳镇行政区域面积283.48平方千米,人口21.05万,辖24个居委会、27个村委会。

工业经济

200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99个,实现增加值16.6亿元,涉及粮食加工、白酒制造、纺织服装、木材加工、印刷包装、机械制造等行业。个体工商户累计达15818户,新增7569户;私营企业累计达2596户,新增692户。
酿酒业:是泗洪的支柱产业之一。泗洪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含有多种微生物和矿物质,属天然优质酿酒水源。早在唐代即有“淮上行船望双溪(双沟镇古称),但闻酒香十里堤”的民谣。清雍正十年(1732年),双沟镇“贺氏槽坊”所产大曲酒名驰冀北,味占江南。宣统二年(1910年),双沟大曲在南洋劝业会名酒展评中,荣膺第一。是时,境内大小槽坊数以百计,仅双沟即达40余家,其中双沟“全德”、“上涌源”、“广盛”,青阳“隆源”、“同和”等数家较为著名。民国初年酿酒业犹盛,50余家槽坊曲酒大多销往外埠。抗日战争期间,中共淮北苏皖边区各级民主政府制定法令保护工商业,积极发展酿酒业。陈毅将军常用双沟酒犒劳将士和招待外国友人,盛赞双沟大曲“不愧天下第一流”;张爱萍、刘玉柱等称誉隆源坊为“抗日饭店”。建国后,人民政府首先创办国营双沟酒厂。目前,全县拥有酿酒企业93家,白酒年生产能力38万余吨,以苏酒、双沟、牡丹、山河、分金亭、宿迁人为龙头的十六大系列、1500多个品种白酒,畅销海内外。酒产品多次荣获过国际、国家和省部奖,畅销国内,远销日本、美国、东南亚及欧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江苏双沟集团拥有3700多名职工,占地130万平方米,年产大曲酒产销最高、江苏省获国家优质酒奖牌最早的企业。连续6年跻身中国最大工业企业500强。主要产品双沟大曲以优质高粱为原料,并以品质优良的小麦、大麦、碗豆等制成的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传统混蒸工艺,经人工老窖长期适温缓慢发酵分层出醅配料,适温缓慢蒸馏,分段品尝截酒,分级密闭贮存,经过精心勾兑和严格的检验合格后灌装出厂。双沟大曲以“色清透明、香气浓郁、风味纯正、入口绵甜、酒体醇厚、尾净余长”等特点著称,在历届全国评酒会上,均被评为国家名酒,荣获金质奖。1994年由中国食品协会,中国质量管理协会等单位组织的全国名优白酒检评中,双沟大曲继续保持国家名优酒称号。双沟集团1999年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0年又被评为“全国质量管理先进单位”,2001年荣获“中国十大文化名酒”称号。在全国同行业中首批通过国家方圆标志认证和质量体系认证。江苏分金亭集团是集酿造、运输、商业、贸易、第三产业等多元化于一体的国家大型企业,现有职工4000人,固定资产3.0亿,自1992年起产销量连续六年位居全国同行前列,1989年以来连续八年跻身中国500家大企业饮料食品业经济效益最好厂家,进入中国轻工业200强和江苏省最佳工业企业50强被评为国家一级计量合格企业并通过国家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江苏分金亭集团主要产品有白酒、保健酒、洋酒、矿泉水、米酒五大系列40多个品种,其产品先后获得市优、省优、部优、消协推联品和消费者信得过产品等多项殊荣,分金亭牌系列白酒被评为江苏名牌产品分金亭注册商标被评为江苏省著名商标,分金亭牌俄得克酒被全国轻工总会授予优秀新产品一等奖。分金亭系列产品年销量10万吨,产品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并远销中亚地区,以其质优价廉品位纯正而被誉为“人民心中的金牌”。
生态农业:泗洪位于江苏省西北部,淮河下游,东临洪泽湖,西接安徽。是全国的生态示范县、商品粮基地县、贡米之乡,“上塘贡米”历史上为皇帝专用,米质上乘,据说为上塘居委会、向阳村一带特殊的土质,特有水源使然。
【米中极品-垫湖仙米】简介:由泗洪县垫湖农产品合作社生产的这种“贵族米”,可谓我国最贵的大米了。最近几天,上海、南京等各路订单纷纷飞向泗洪,首批5000袋“贵族米”供不应求。11月23日至25日,在第五届江苏名特优农产品(上海)交易会上,这种标有“高端米品──半糯米”字样的5公斤装“垫湖仙米”刚刚亮相,就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眼球。据专家介绍该大米从稻种培育到生产加工享受了特殊的待遇。所使用的稻种是由留日博士、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作所所长王才林教授经过多年努力选育出来的半糯性稻种。今年五月,江苏省驻泗洪扶贫工作队确定扶贫项目,在清代曾作为贡米基地的泗洪县上塘镇垫湖村选择100亩生态稻田进行试种。整个栽培过程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全国著名的水稻栽培专家吴永祥研究员具体指导。采用稻鸭共作技术生产,既在水稻田里放养鸭子,通过鸭子食草、虫,以及鸭子粪便肥田,减少化学投入品使用量。鸭子在水稻田里游动,产生中耕混水现象,刺激水稻根系生长。通过在水稻田里装诱蛾灯进一步扑杀害虫。在水稻成熟后,采用联合收割机收割水稻,使水稻不落地,减少污染。最后该批水稻由日本进口设备加工,采用古朴的环保纸质包装。该批大米外观晶莹剔透、粒粒如玉,而且生态品质好,营养丰富,做成的米饭入口绵香,回味悠长
民营经济:积极营造浓烈的创业氛围,大力培育和弘扬创业精神,坚决破除依赖政府、守土恋家、小富即安等各种保守落后意识,激发全社会创业、兴业的热潮,使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创大业成为新时期泗洪人的鲜明风貌。切实贯彻“六放”的要求,转变观点,优化服务,落实好各项鼓励私营个体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在税费征收、信贷支持、技术改造、人才引进等方面营造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保护私营个体经营者的合法权益。集中力量抓好优势产业,形成规模化的企业集群、区域化的产业基地。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千方百计化解私营个体经济融资难的问题,千方百计扶持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做大做强。截止到2007年底全县私营企业累计数2596户、从业人员数56207人,个体工商户累计数15818户、从业人员数16573人,其中07年:新发展私营企业数692户、从业人员数12573人,新发展个体工商户数7569户、从业人员数7650人。
旅游资源:该县为把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打响泗洪旅游品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一个主导、两种资源、三色旅游、四类文化、五大产品”的战略思路,积极构建泗洪旅游开发的新格局,确立了未来10年的旅游产业战略规划。“一个主导”即在政府主导下发展旅游业;“两种资源”即充分利用洪泽湖丰富的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三色旅游”即开发绿色生态旅游、红色经典旅游和古色文化旅游;“四类文化”即以古猿遗址、古徐国为代表的古人类文化;以泗洪特色文化为代表的地方民俗文化;以洪泽湖大闸蟹、龙虾为代表的美食文化;以双沟酒为代表的美酒文化;“五大产品”即湿地景观、鹭鸟景观、森林景观、生态休闲、红色经典五大产品。泗洪自然风光秀丽,生态优越,美不胜收,旅游资源丰富。境内全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烟波浩淼,珍禽聚栖,渔舟帆影,美不胜收。穆墩岛是洪泽湖上唯一的岛屿,相传宋代抗辽女将穆桂英曾在此建墩点将、演兵。如今,岛上渔村烟柳、堤岸泊舟,一派古老淳朴的渔村景象。登岛远眺,水天一色,大湖风光,万千气象,可领略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景观。国家级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是洪泽湖唯一一片天然湿地分布区,是江苏省首批环境教育基地,万亩芦苇、千亩荷花,泛舟其间,香气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区内有水生动植物210种,鸟类15目14科194种,属于国家一类保护的有大鸨、白鹳、黑鹳和丹顶鹤四种。城头鸟类保护区是鸟类的天堂,占地1.3万亩,是全国唯一的湖边森林,这里气候温和,林湖相依,有白鹭、牛背鹭、苍鹰等100多种鸟类在此栖息、生活、繁衍。阳春百鸟和鸣,盛夏乳燕奋飞,深秋旅鸟迁徙,寒冬雄鹰翱翔,一年四季,鸣声不绝。洪泽农场白鹭自然保护区是白鹭的家园。农场东大堤景区,树木茂密,灌木丛生,每年有30多万只白鹭、苍鹭、灰鹭、夜鹭及其他珍贵鸟类来此栖息、繁殖,群鹭相聚,鸟鸣四起,蔚为壮观。新开发的洪泽湖至二嘴湖生态旅游业,依托200多公里长的湖、河岸线上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泛舟洪泽湖,赏荷、观鸟、品蟹。位于双沟镇东南8公里处的下草湾文化遗址,向人们静静地诉说着泗洪古老、悠久和灿烂的文化历史。世纪公园内的千禧塔矗立于古汴河与老濉河的交汇处,集唐明与现代不同风格于一体,构思独特,别具一格,将泗洪的古老文明与现代气息有机融为一体。进入新世纪,泗洪依托自身优势,确立了“醉猿故里,酒香沁人;湖清河秀,生态乐园”的旅游业发展方向,一座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城市正在淮北大地崛起。

经济概况

“十一五”末,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1亿元,五年翻一番。增长13.6%,其中,一产增加值41.3亿元、二产增加值73.31亿元、三产增加值66.3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0%、19.2%和12.8%,一、二、三产结构比重为22.8:40.5:36.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1亿元,其中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48.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8.8%和3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8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3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9%和15.3%;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21.81亿元,比年初增加26.63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3.23亿元,比年初增加11.9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03.86亿元,比年初增加31.99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大关,达3073美元。财政总收入32.04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3.41亿元,年均分别增长48%和47%,连续五年荣获省政府“财政收入增收表彰单位”称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95元,均实现五年翻番。2011年1—8月份,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25.81亿元、同比增长22.5%,一般预算收入9.89亿元,增长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16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931元,分别增长17.6%和20.9%。截至8月份末,泗洪全县各项存款余额136.9亿元,比年初增加16.1亿元,增长13.3%。各项贷款余额115.63亿元,比年初增加12.99亿元,增长12.66%,其中,工业贷款余额25.1亿元,比年初增加4.74亿元,增长23.3%。工业贷款占总贷款的21.7%,新增工业贷款占新增贷款的40.3%。

城建交通

城建:2009年,县城区总体规划面积283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面积3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6平方公里,详规覆盖率达100%;城区绿化面积1119.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9.56%;城市化水平达35.2%。城区人口34万,人均住房面积24.88平方米;“十纵十六横”的道路骨架基本形成,路网密度达14%。
交通:泗洪地处苏皖交界,位于南京、徐州两大都市圈交汇中心地带,是沿江经济带、沿海经济带、东陇海经济带交叉辐射区。水陆空交通便捷,四通八达。公路:邻近的京福、京沪高速公路使泗洪跻身于北京、上海“半日经济圈”,纵贯全境的宁宿徐高速公路使泗洪与南京近在咫尺,徐宿淮盐高速公路从北部穿过。铁路:规划建设中的宿宿淮铁路穿境而过。水路:境内7条流域性河道与洪泽湖、京杭运河连接。据南京港港口200公里,连云港港口220公里。航空:邻近的徐州观音机场、连云港白塔埠机场和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全方位架起了泗洪通向海内外的空中彩虹。

历史沿革

殷商时,境内属徐。西周至春秋末期,因徐都迁入而成为徐国政治中心。西汉以前,曾隶属徐、吴、越、楚、西楚等诸侯国。东汉至南北朝,属临淮、淮陵、安远、朱沛等郡;继属北徐州、南徐州、东徐州、东楚州等州地。北周以后,大体为泗州本州(即泗州直管区)。中华民国建元,改泗州为泗县,境内之。1940年10月,中共皖东北地委和专署(后改为淮北苏皖边区党委和行政公署)建立,境内先后设置了泗南、泗宿、泗阳、洪泽等敌后抗日根据地边区县。今泗洪县域濉河以南属泗南县,濉河以北属泗宿县,东北部属泗阳县,沿洪泽湖部分乡镇属洪泽县。1947年6月,泗南县与洪泽县湖西部分合并,建立泗洪县,至11月撤销,恢复泗南县和洪泽湖管理局建制。1949年4月29日,以泗南县、泗宿县的大部分区域及洪泽湖管理局、泗阳县龙集、界集区等地合并正式建立泗洪县。1955年3月,泗洪县由安徽省宿县专区划归江苏省淮阴专区。1970年属淮阴地区。1983年属淮阴市。1996年8月后属宿迁市。县政府所在地为青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