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沟镇地图
双沟镇相关地区地图:
襄阳食品工业园
襄阳食品工业园位于诸葛亮躬耕之地的襄州区东部—双沟镇,是全省第一批38家重点乡村工业园之一,是经国务院审核保留的全省140家开发(园)区之一。2008年襄阳市委市政府确定为襄阳市食品加工区,占地300公顷,其中双南片区占地1300余亩。工业园双南片区位于双沟镇城区,是双沟镇政府所在地,被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科技部六部委确定为国家级重点镇,被农业部命名为“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汉十高速公路、316国道穿境而过,距襄阳飞机场10公里,距铁路货运站11公里。是鄂西北粮油集散地,是湖北省的重要服装出口基地之一。襄阳食品工业园所在双南片区资源丰富,盛产小麦、水稻和玉米,位于襄阳、枣阳两大粮油主产区中间地带。电力供应充足,水资源充沛,唐、白、滚三河在境内交汇,流入汉江,基础设施完善,双南片区内家家通自来水,户户通水泥路,同时绿化面积达70%以上,风景优美,景色宜人。近年来,双南片区立足村情谋发展,围绕资源上项目,发挥特色壮产业,通过不断努力,目前已形成粮油加工区、服装纺织生产区、商贸区、水果蔬菜脱水加工区、塑料化工生产功能区、居住区等六大功能区。园区内企业已达40多家,从业人员3100多人形成纺织制衣、粮油加工、酿酒饲料、竹木家俱等10大系列,200多个品种的发展格局。城镇建设日新月异,配套设施日益完善。先后修建了全省乡镇最大的全封闭式农贸交易市场、鄂西北最大的蔬菜批发大市场、双南行政办公小区双东工业小区等。
行政区域
辖2个居委会(双东、双西居委会)、24个村(任小庙、贾庄、吴寨、王各、刘庄、孟大、纪楼、位庄、柴楼、亮湖、贾集、王庙、李庄、孙集、邹李、闫庄、三官、夏楼、周大、苍谷、黄湾、尧湾、后王、刘巴村),总人口8.7万人。
自然状况
镇域内地势平坦,属暖温带平原,半湿润季风气候,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东北风,平均风速为3.29米/秒,年平均降水量900mm,最大日降雨量233mm,汛期为7—9月份,最大降雪深度21cm,年平均气温14℃,年日照时数为2390小时,无霜期270天左右,地面平均高程27米左右。全镇境内主要河、沟有废黄河和徐沙河、新源河。有4条大沟,通向废黄河、徐沙河,中沟13条,形成大、中、小沟相通。水利设施比较完整,大中沟桥82座,机电灌站18座,排水闸16座等,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常年地下水位3.5米左右,地表为第四纪地层覆盖,地表多为亚沙土、亚粘土,承载力一般为8-15T/平方米。双沟镇受郯庐断裂带影响和故黄河隐伏活动性不明断裂带影响,属地震高裂度区,地震基本裂度为8度。
历史传说
双沟亦称“双溪”、“双河”,这些地名源于镇区北边靠近故黄河堰的两条奇特的小河沟。这两条小河沟虽然相距仅仅只有百来米,但水流方向却是相反的。南边的一条河沟水向东流,北边一条河沟水向西流,而且最终都汇集到镇外西大沟,又向西南安徽省灵壁方向流去。在没有称呼双沟之前的此地,只有王庄、张庄、高康庄等几个小村庄。每个小村庄只有十户八户人家。因这里是南来北往的商人水陆运输的必经之地,随着生意人逐年增多,居住的人烟也逐年增加。生死病老,人间常事。原在城区北边的故黄河堰下,是一片长满芦苇、杂草的荒滩地,后来就自然成为埋死人的乱葬岗子。说来也巧,有一天,南海观音菩萨到北海去参加聚仙会路过了此地,她按下祥云往下一望:“怎么能让死人与活人住在一块儿呢?”于是就动了恻隐之心,用手指向下一划,地面上立刻出现了一道小河沟,这就自然把阴宅和阳宅分开了。这道小河沟就是南边的那一条,由于观音菩萨是从西向东划的,所以水流的方向也是向东的。俗话说,天上方一日,人间已百年。观音菩萨三日聚会结束,当返回南海又途经此地时,再次按下祥云往下一看,却发现她上次划出的河沟北边又居住了人烟,而且是一片低矮的茅草小屋,衣着破烂的穷苦的人家。于是她手指一动,在居住人烟和乱葬岗子之间又划了一道河沟,这就是现存北边的那条河沟。这条河沟,观音菩萨是自东向西划的,所以水流的方向也是向西的。后来,随着集市面积的不断扩大,自然地把原来的几个小村庄连到了一起,原来几个小村庄的名字也就分不清了。那些做生意的远近客商,也就自然称呼这里为双沟集,久而久之,双沟的名字就这样叫开了。有正史考证,其实这两条小河沟是在早年黄河决口泛滥而形成。大约在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黄河从河南澶渊(濮阳西南)决口,黄水过处便形成一条大河,即今日的黄河故道。从那时起在一百多年间,因黄河屡次决口,泛滥的黄水又从故道南侧冲泻形成两条大沟,在两条大沟之间即黄河故道南二里许便形成一个冲积高滩,后来在这高滩上陆续有人家居住,也就自然的将该地名称呼为双沟。解放前,双沟镇区大王庙戏楼的大门上有一副对联,至今双沟人还清楚记得:“黄河北去流双水,徐郡东来第一楼。”这也是对双沟地名的真实记载。
特色产品和资源
巩固、拓宽林果基地建设,以草湾百亩林果示范园为核心区,向高速公路和宁徐公路两侧辐射、延伸。2003-2004年通过对草湾、周冲等村部分土地的流转,拓植林果1000亩,品种主要有李子、油桃、凯特杏、大枣等;利用河道纵横、水域宽阔的优势,引导农民从事水产养殖,2004年底全镇有围网养殖面积3万亩,内塘养殖2300亩,网箱养殖面积12万平方米,并且申报了1万亩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全镇水产品年产量6870吨。
醉猿传说
公元195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的专家们,在疏浚淮河流入洪泽湖湖口的双沟下草湾河床施工现场,意外地发现了距今约1500万年前的古猿化石,经专家们进一步探源考证发现,江苏泗洪双沟镇一带,早在旧石器时代就生活着一批猿人,他们采集野果,堆于洞穴,经淮水浸泡自然发酵后,野果及其流出的液体,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醇香。猿人纷纷饱尝之后,竟一一醉卧不起。百万年沧海桑田,当醉卧的猿人们重浴阳关时,在他们骨骼上浸透着的酒的醇美印迹,一下子震惊了整个世界,于是,中国大百科全书中便多了一个词条---醉猿化石。于是全世界都心悦诚服地承认酒的源头在中国;于是中国所有关于酒的记载和传说都一下子变得苍白而又荒谬。从此,这块依傍在洪泽湖与淮河交汇的三角小洲被酒类学家称之为中国酒的源头,被诗人称为醉猿洲。
概况
双沟镇位于淄川城区北端。辖双凤社区居委会;十里铺、孟机、小庄、牟村、杨兰、凤凰、华坞、南铺、小赵庄、双河、白沙、辛庄、西张、双沟、东张、藏梓16个村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