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滩乡地图
寺滩乡相关地区地图:
基础设施
公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1994—2000年,修通乡村道路18条,100千米,村村通车。先后架通宽沟至新墩湾17.8千米、永泰至老虎沟21千米、三道土尚至古墩组5千米农电线路,户户通电。兴水、保水改变了干旱面貌。1999年,完成山灌区渠道衬砌100千米。在杨家庄配套机井1眼,种植当归、党参等中药材180亩,初见成效。1998—2000年,实施旱砂地滴灌技术,寺滩乡开挖水窖1528眼,配套滴灌设备700套,滴灌砂田3000亩。铺压砂田28000亩,治理沟坝地6500亩,对寺滩乡19处泉水全部进行维修,截引永泰水磨沟泉水,杨家庄打深井4眼,西刘庄打机井1眼,增加水浇地1200亩。
主要优势
1、寺滩乡地域辽阔,草场资源丰富,发展畜牧业潜力较大。寺滩乡有可开垦土地面积近10万亩,集中连片,主要有寺滩、黄崖滩、南滩、庙井滩、杨家庄、焦家庄和永泰川。历史上就因极度干旱缺水,被称为“拉羊皮不沾草”的不毛之地,许多广袤的土地至今未能开发利用。这既是当前的劣势,也是未来发展的优势所在。2、川区改造水源,集雨滴灌,实施旱砂地节水灌溉措施,人均滴灌砂地达到1.5亩,总面积达到1.8万亩,以种植籽瓜、红葱等经济作物为主。3、农业结构调整以畜牧舍饲养殖为主,产业化经营,已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境内石膏、煤、石英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以寿鹿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为代表的旅游业在甘肃省闻名,将成为促进农村经济走向繁荣的桥梁和纽带。
模范村庄
寺滩村位于景泰县寺滩乡政府驻地,离县城约25公里,是寺滩乡最大的行政村,地处干旱川区。寺滩村有10个村民小组,592户,2507人,总耕地面积12690.6亩,其中旱地4942.4亩,砂地6067.2亩,水地1681亩。其中:一期灌区六个组,自流灌溉1020亩,提灌114亩,十支灌区三个组,547亩。设有一个党支部,十个党小组,共有党员63名,其中男党员54人,女党员9人,人均纯收入在1500元左右,寺滩村退耕还林5569.07亩,共养羊2100只,猪613头,共有小四轮拖拉机316台,汽车27辆。寺滩村寿鹿山下新打的一眼机井,出水量30方/小时。水质好,既能解决人畜饮水,又能解决灌溉土地,还可以开发搞纯净水。有大量的石膏资源,现已在村区域内建成8个石膏粉厂,年生产量在10万吨,有石膏窝点20多个。旱砂地面积大,适应于种植西瓜、籽瓜,胡麻,红葱,小麦,特别是旱砂地西瓜和籽瓜,味道香甜,可加工罐头,饮料。
社会事业
1、学校教育。寺滩乡设中学2所,完全小学19所,村校9所,共有教师267人。在校学生3877人,其中中学生1160人,小学生2717人。中学占地面积为7436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090平方米,小学占地面积为12438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1823平方米。2、医疗卫生。寺滩乡卫生院1990年改建,占地面积2820平方米,建筑面积982.39平方米,有医师12人,卫生护理员4人,有病床10张。寺滩乡有村卫生所19个,个体诊所5个,有乡村医生33人。设分门诊4个,分别设在九支、东梁、宽沟、疃庄4村。
名胜古迹
寿鹿山省级森林公园——寿鹿山坐落于景泰县西部的寺滩乡境内,属祁连山脉东延端,距景泰县城39公里,白银113公里,兰州140公里。寿鹿山森林公园总面积17万亩,森林覆盖面积3.7万亩,是一片古老的天然森林。由于山中出没的主要动物为白唇鹿,因此得名寿鹿山。山中主要植物有青海云杉、祁连圆柏、油松、落叶松、祁连杜鹃、腊梅、高山柳等,主要动物有马麝、丛林猫、岩羊、狐、蒙古兔、苍鹰、猎隼、雉鸡等。主要景点有“寿鹿八景”:群峦耸秀、崖畔虹桥、风幡兆瑞、天梯云路、古洞仙踪、石泉泻玉、夜半涛声、炎天飞雪。这里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夏天青山叠翠、鸟语花香;秋季万紫千红、层林尽染;冬来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登临山顶,但见云雾缭绕,野花幽香,似有“登天梯、踏云路、入仙境”之感,是一处避暑、休闲、度假的绿色宝地。
经济发展
20世纪90年代,寺滩乡继续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实行第二轮土地承包30年不变。一期灌区大面积推广间套带种植,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付庄建成300亩科技示范园。同时发展养殖业。实施集中规划,统一建设,分户养殖肉鸽、舍饲养羊工程,建成养鸽点3个(寺滩、郭台、永川村)60户;舍饲养羊2个村(付庄、永川)。灌区早熟地膜洋芋播种面积稳定在4000亩左右,年产商品洋芋1万吨旱砂地黑瓜籽播种面积稳定在1.5万亩,年产黑瓜籽1000吨以上;建成1万亩旱砂地红葱种植基地,年产红葱1万吨;规划退耕还林还草10万亩,2000年被甘肃省上列为退耕还林还草示范点,退耕1万亩。其中还林4000亩,栽植山杏8万株,沙棘5万株;还草6000亩,种植紫花苜蓿,可年产优质饲草3000吨左右;寺滩乡年均存栏羊只10万只,出栏4万只;发展肉鸽养殖村2个,2000年底养殖肉鸽1万对,2001年发展到2万对;在地处寿鹿山深山区的村种植当归、当参、黄芪、红芪等中药材1000亩以上,引进试种其他药材;寿鹿山天然蘑菇品质优良,营养丰富,是美味的山珍佳肴。山区退耕还林还草。2000年,为实施天然林保护口程,改善生态环境。在寿鹿山林缘区、新墩湾、宽沟、单墩、疃庄退耕还林还草9840亩,其中还林3800亩,还草6424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