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电子地图 > 宿迁市地图 >
宿豫区地图
宿豫区相关地区地图:

旅游设施

总述:宿豫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景色宜人。风光旖旎、烟波浩淼的骆马湖、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皂河乾隆行宫、省级嶂山森林公园和晓店湖滨浴场等重点旅游观光景区,是中外游客旅游休闲的理想场所。
龙王庙行宫:位于宿豫区境内皂河镇西北20公里处,始建于公元1684(清康熙二十三年),后经雍正、乾隆、嘉庆年间的多次修宿豫游览景点——龙王庙行宫复和扩建,形成了占地2.20公顷、三院九进的北方官式建筑群。系清代帝王为祈求龙王“安澜息波、消除水患”而建的祭祀建筑,故名“敕建安澜龙王庙”,后因乾隆帝6次下江南回銮途中,5次宿顿于此,并建亭立碑,故又称为“乾隆行宫”。
千鸟园广场:千鸟园位于宿豫区江山大道西侧,韶山路南侧,西临湘江路,南临泰山路,占地面积12.67公顷。该园兴建于2000年6月,为进一步完善美化园区环境,2004年9月,区委、区政府聘请南京明宇环境艺术设计有限公司对千鸟园维修改建进行设计,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园区内供水、排水和照明系统,修建公厕两座,对园区内道路进行了修补,将园内喷泉改为旱喷,并矗立九柱以示宿豫人民誓当淮北领头雁之意。千鸟园是城区居民健身、休闲、观光、娱乐的首选之地。
中运河风光带:2002年,宿迁市人民政府将运河景观走廊的建设确定为“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并将城区段东岸工程交由宿豫区人民政府组织实施,由宿迁市宿豫区水务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承建,建设完成后由宿迁市宿豫区中运河物业管理公司负责管理。

地方特产

丁庄金针菜:宿豫县种植黄花菜历史悠久。传说三国时当地流行血吸虫病,华佗前往为民治病,后人见黄花菜的形状恰似华佗治病的金针,遂将其称作金针菜。该菜名气最大的是产于丁嘴乡的“丁庄大菜”。它身条粗壮,嘴乌体亮,肉厚味美,健体安神,营养丰富。“丁庄大菜”先后参展于南洋劝业会、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中国农业展览会和广州商品交易会等。“吉字”牌金针菜为省优质产品。
白果:白果为宿迁一大特产。白果,即银杏。白果树亦称公孙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素有“活化石”之称。白果不仅是上好的食用佳品,还具有极佳的保健功能。银杏叶可提取黄酮素,可制各种保健食品,也是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是心血管疾病治疗和保健的良药。

人文历史

宿豫区具有3000多年黄淮河下游流域的文明史。境内皂河乾隆行宫为满清遗存,乾隆曾赞誉此地为“第一江山春好处”。古往今来,宿豫文化悠久,名人辈出。曾哺育出西楚霸王项羽、南宋的魏胜、明朝的刘江与晚清的杨泗洪,号称抗御外侮的“宿迁三杰”;解放军炮兵创始人朱瑞将军等。清朝为民请命而蒙冤入狱的宿迁诗人老秀才张忭;忧国忧时的现实主义女诗人倪瑞璇和曾当选江苏省第二届众议院议员的举人卢瀚荫等;中共宿迁县委党组织创建人马伦为革命英勇献身,给宿豫历史增添光荣篇章;刘少奇、陈毅、邓子恢、粟裕、张爱萍、张震、李一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该地领导革命,浴血奋战。舍己救人小英雄韩余娟诞生于该地,原国家主席李先念为其题词:“向少年英雄韩余娟学习”。

历史沿革

宿豫区在上古历史上是中原黄河流域钟吾诸侯国属地。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在“宿预县”条目中注为:周朝东周春秋时宋人迁宿之地故名。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宋闵公令宿国迁于宋国内地,以为附庸。其迁居之地,约在今淮北地区中部。宿州即以古宿国而命名。另有宿国迁至今江苏省宿迁县境说。秦时设下相县,公元405年(晋朝东晋安帝义熙元年)设宿豫。公元762年(唐代宗宝应元年)为了避讳皇帝唐代宗李豫由宿豫改称宿迁,一直沿袭至1987年撤县建市(县级)。199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宿迁市,原县级宿迁市更名为宿豫县,隶属于宿迁市;2004年3月,宿豫撤县设区。

美食文化

宿豫饮食:饮食宿迁历史上为旱作物产区。居民以小麦、玉米、高梁、甘蔗等为主食,麦、玉米、高梁可磨为面粉,可磨成稀糊状烙煎饼。境内人以吃面食为主,并有吃煎饼的习惯。自大面积旱田改水田之后,逐渐改以吃大米为主。长期以来,城乡居民养成一天只吃两顿饭的习俗,城市居民吃早点,农民在夏季大忙时,增一顿午饭,即食随身携带的煎饼,城市居民逐渐养成一天吃3顿饭习惯,但早餐仍很简单。境内居民多喜食葱、蒜、辣椒。冬季到来之前,多习惯腌制大白菜、雪里蕻(俗称腊菜)、萝卜、大头菜等蔬菜以备冬天食用。宴请客人,农村中喜庆事常用8碟8碗,丧事用8大碗或10大碗。城市居民喜庆事,至建国初仍沿袭先上果碟子(即干果、水果、点心等),由客人带回。后果碟渐为香烟,洗衣粉,糖果乃至面食及其他实用物所替代。菜肴一般为4冷碟、4热碟、4大盘、1汤,俗称“8碟5簋”。后冷碟渐增为6个、8个、10个甚至12个。丧事宴客不用果碟,多为10大碗,后逐渐类同于喜事宴席。境内宴席习惯于认定某一碟菜全体集中吃,再集中吃另一碟,先集中吃冷碟,次吃热菜,后吃大盘,最后喝汤,主食为米干饭和面卷为主。民间正规的婚丧喜庆宴桌,以一圆桌坐11位客人为标准。官方设宴以一圆桌坐10位客人为标准。
大兴饮食:过去大兴人民饭食主要是山芋,稀饭、煎饼、酱豆,一日二餐,早饭上午10-11点,晚饭下午3-4点。由于60年代大兴大搞旱改水、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现科学种田,种植杂交水稻后,产量成倍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多数百姓为一日三餐,主食以大米代替杂粮,鱼肉是百姓餐桌上的常菜,但是煎饼还是人民喜爱的主食,酱豆是百姓喜爱的小菜。

城区建设

宿豫区环抱地级宿迁市,是地级宿迁市“一体两翼”的东翼,被称为宿迁的“浦东”。宿豫区位优势明显,处于沿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和陇海经济带的交叉辐射区,位于苏鲁豫皖淮海经济区的中心。京沪高速、宁宿徐高速、徐宿淮盐高速所组成的高速公路主干网把宿豫区带入全国高速路网,综合京杭运河和铁路、航空的优势,拉近了宿豫与渤海经济区和长江三角洲的距离。宿豫产业特色明显。工业上初步形成食品、纺织、建材、化工四大支柱产业,丝绸、服装、制鞋、体育器材等出口创汇水平居苏北前列;农业上基本形成蚕桑、水产两大主导产业和畜禽、蔬菜两大优势产业。宿豫经济开发区、张家港宿豫工业园区、宿迁彩塑工业园区建设日新月异,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宿豫新区建设突飞猛进。行政办公区、商贸区、工业园区、教育园区、居住区建设初具规模,建成区规模达31平方公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逐渐确立。宿豫曾被国家和省授予全国产粮百强县、商品粮基地县、商品猪基地县、山羊板皮生产基地县、低芥酸油菜生产基地县、平原绿化先进县、节水灌溉示范县及江苏省农业生产示范县、水稻肥床旱育稀植示范县、“基础教育先进县”、“全省科技先进县”和“省级初步卫生保健达标县”等先进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