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电子地图 > 梅州市地图 > 丰顺县地图 >
汤南镇地图
汤南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状况

该镇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加快基础设施,创造条件,积极发展工业生产促使该镇经济稳步、健康发展。汤南镇以“崇商重企”的理念,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吸引客商,利用外资,增强企业活力,促进汤南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汤南镇共有企业614家,2006年、2007年汤南镇社会总产值分别2.07亿元和2.1亿元,工业总产值6882万元和7007万元,农业生主总值5697万元和5902.5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645.8元和3748.7万元。

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有了新的突跛。2006、2007年来,汤南镇计生工作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加大宣传力度,落实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狠抓计划生育集中服务活动和开展计生优质服务,通过全镇干部共同努力下,扭转了计生不利的局面。2006年,计划生育率达86.82%,人口出生率、节育率分别控制在12.24‰和88.04%以内;2007年,计划生育率达86.86%,人口出生率、节育率分别控制在12.03‰和89.24%以内。

政区人口

2006年、2007年全镇总人口分别是45630人和46954人,汤南镇行政辖8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汉族,语言为潮汕话,是著名的侨乡。

基础设施

2006、2007年,汤南镇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一是不断加大新城区建设、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建设和镇农贸市场建设改造工作力度。通过筹集资金,对鸡笼山灌渠进行全面清理,完成海沟改造工程和海沟新路征地,水泥硬底化建设正在进行之中。二是投入资金50多万元对榕江北河汤南河段河道及其它河堤进行全面清理和防堤除险加固,确保排洪行涝畅等,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三是镇道隆烟村龙河大桥至206国道路段和隆烟村至新铺村路段道路改造正在紧锣密鼓筹集资金。四是镇中心小学教学楼投入竣工使用,使汤南镇的教学条件得到改善,县职业学校落户汤南镇,规划、建设正在进行中。五是长坑村饮水工程、滤水池建设正在进行。

汤南概况

汤南镇位于梅州市最南端,是梅州市的“南大门”,距丰顺县城5公里,揭阳市25公里,广梅汕高速公路和铁路、国道206线、S225线贯穿镇境,交通较为便利。全镇总面积52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1.5万亩,水田0.85万亩,旱地0.65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34亩。汤南镇解放前称为揭阳西门外上洋罗,解放后改辖丰顺县,属丰顺汤南区。汤南镇下辖8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总人口46954人,语言以潮汕话为主,是著名的华侨之乡。汤南镇地势平垣,处汤坑平原,榕江北河贯穿其中;属于南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汤南镇地热资源丰富,温泉储量居全县前列;主要矿藏有瓷土、石矿等,主要工业产品有米面制品、饲料产品;主要农业产品有荔枝、龙眼、甜玉米、甜竹笋等,传统特产有萝卜腌制品、面线等。汤南镇除了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外,还有许多如龙上古寨、上围古寨和逸老庵等历史悠久的文化古迹,这些古建筑造型古朴,历尽岁月沧桑,处处散发着浓郁的历史韵味。龙上古寨位于汤南镇新铺园村,为汤南罗氏始祖罗安创建于南宋景炎年间,占地面积16373平方米,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古寨建筑规模宏大,寨内建有三街六巷十二祠堂七十二合院,最多的时候曾居住过4000多人。寨内的龙上古祠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较完整保存着明代建筑艺术特点,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据《丰顺县志》记载:龙上古祠曾出文武进士3名,文武举人19名。上围古寨坐落于汤南镇新楼村,始建于清顺治十年(公元1652年),至康熙八年(公元1670年)建成,历时18年,至今有340多年历史,是汤南镇另一座著名的城堡式古建筑。它与龙上古寨在建筑风格上一脉相承,但规模更大,设计更合理,保存更完好。寨内建有三条大街六条通巷,构成八卦九宫格局。寨内通风透气、光线充足,冬暖夏凉,居住环境优越。历史上,上围古寨曾出过太平天国“奋王”罗大纲等10余位知名人物。逸老庵则修建于明末清初,是该镇隆烟永丰村人、明末吏部员外郎、“潮州竹林七贤”之一罗万杰的隐居地。据统计,汤南镇现存两百年以上历史的古代建筑达10余处。此外,汤南镇还是一个体育强镇,体育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群众体育氛围好。2000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2004年被广东省体育运动委员会授予“广东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2006年被授予“广东省体育先进镇”称号。

自然环境

汤南镇地势平垣,处汤坑平原,榕江北河贯穿其中;属于南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汤南镇地热资源丰富,主要矿藏有瓷土、石矿等,主要工业产品有米面制品、饲料产品;主要农业产品有荔枝、龙眼、甜玉米、甜竹笋等,传统特产有萝卜腌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