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贵州省电子地图 > 黔东南州地图 > 雷山县地图 >
桃江乡地图
桃江乡相关地区地图:

名优特产

1、窑头蔬菜,2、水西坝“黄金条”(腌制胡罗卜干),3、桃江紫皮大蒜,4、板栗,5、黎明水产

各行政村概况

今桃江乡,明清是属洒源堡,建国初期分为水西乡河洒源乡,1958年合并称“桃江公设”,1984年改称桃江乡:现辖5个行政村,窑头村、水西坝村、洒口村、中源村、清源村。全乡共11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100多户,总人口18000多人,拥有国土面积81220公顷,共中林地面积63883公顷,耕地面积615公顷。
1、窑头村:窑头村地处桃江河畔,东与龙南县综合大市场隔江相望,西邻渡江镇果龙村和连塘村,北连水西坝村,是该县闻名的蔬菜生产基地,下辖20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768户,人口2960人,党员61人,村民代表36人,全村有山地面积2500亩,耕地1310亩(其中鱼塘149。5亩)。经济以农业为主,蔬菜为主导产业,是该县城镇农民主要的蔬菜供应基地之一,蔬菜产品远广州,东莞、珠海、南昌等地,2006年农民人均收入2300元。
2、水西坝村:水西坝村地处县城北面,东南邻桃江河,北靠洒口村,西接窑头村,山地面积3600亩,耕地面积2355。21亩,山地石头较多,大部分生长的林木为松树、杉树,少量媛坡地宜开发种植脐橙、山花梨等果树,耕地除种植水稻外,大多数可种萝卜、大蒜、地薯等蔬菜作物,主导产业主要以水产养殖、生猪饲养为主,现水产养殖水同约380多亩,年出栏生猪3000多头。全村有380个自然村落,1587户农户,6178人,其中:青壮年劳力3200多人,大多数农户家庭靠以外出务工和从事土木工程建筑或经商为主要经济来源;水西坝村设立了1个党总支,下设有石桥、水西、黎明三个党支部,20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48人,其中在职党员6人,无职党员64人,60岁以上党员30人,离退休党员35人,外出流动党员13人。
3、洒口村:现有党员66人,下设5个党小组,洒口村地处县城北面,东南邻桃江河,全村总户数642户,总人口2640人,下辖24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590亩,山地大部分生长的林木为松树、杉树,少量缓坡地宜开发种植脐橙、山花梨等果树、耕地除种植水稻外,大多数开种罗卜、西瓜、大蒜、地薯等蔬菜作物,主导产业主要以水产养开支、生猪饲养为主,现水产养殖面积约380多亩,年出栏出猪3000多头,大多数农户家庭靠以外出务工和从事土木工程建筑或经商为主要经济来源。洒口村村部建设情况:建筑面积264.04平方米。二层,占地面积205.4平方米,总投资112217元。(每平方425元,包括水电),资金来源下投6万自筹3万损赠2.5万。
4、中源村:地处桃江乡西北部,东邻洒口村,南邻渡江镇,西邻清源村,北与全南县接壤,沿洒源河两边而立。现中源村系原樟树、中源两村于2001年合并而成,明清时属洒源堡,建国初期为洒源乡,1958年合并为桃江公社。现中源村辖20个小组,总户数966户,人口3860人,党员86人,农村低保户24户、86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分散供养五保户1户1人。城市低保13户、14人,7个小组基本完成“三清三改”与道路硬化,拥有土地面积3万多亩,其中林地面积3万多亩,耕地面积3000多亩,退耕还林699亩,工业原料林1920亩。全村有王、刘、郭、袁、朱、肖、曾、张、林、赖、廖、十一姓组成,以刘、王两姓为主。农民以种植水稻、脐橙、蚕桑、大蒜、花卉苗木、西瓜为主。蚕桑面积400多亩,脐橙800多亩,花卉苗木200多亩。全村75%的劳动力外出务工。拥有自己的公司、工厂的老板:刘观胜拥有几家大公司、刘庆九拥有几家大公司、王彬塑胶厂、刘佳体佳源针织厂、刘秋生拥有几家大公司,外商兴办工艺品厂一家,茵茹繁殖大户两户。本村矿产资源丰富,有钨、铀、石灰石等矿。
5、清源村:清源村地处桃江乡最边远山区,东邻中源村、南与渡江镇交界、西与安基山交界、北与全南县八一场交界、距乡政府12公里。清源村共有党员43名,其中正式党员40名,预备党员3名、8个党小组、全村681户,共2882人,15个村民小组。本村人多地少,现有耕地1386亩,主要种植水稻,改革开放以来,主要以外出务工经商为主,青年男女进厂务工,中老以耕田、养蚕、轩业为主,山地面积30120亩,山林较多,大部分生长的林木为松树、杉树、毛竹、宜开发种植脐橙等果树,全年人均2160元。

旅游景点

1、下左龙光围:龙光围坐落在该乡境内的清源村下左坑,距县城约12。5华里,东、南、西三面为大山环抱,北面有一山道接桃洒公路通往县城,沿途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整座围屋用麻条石浆砌而成,此围建于清嘉庆戊午年,结构坚固,用材考究,造型美观,历史悠久,属目前龙南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客家围有炮楼,高约6米,墙厚0。8米,围屋占地面积近三个道劲正楷字,西边还开有一拱门供出入,据当地群众介绍,因其所处位置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加之用材和结构坚固异常,曾被中共信南县委所领导的红军游击作为战斗指挥所使用。2、清源“显应坛”,3、窑头“竹林新村”,4、水西坝关帝庙,5、洒口“龙头飞瀑”,6、洒口“仙人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