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省电子地图 > 淮北市地图 > 濉溪县地图 >
铁佛镇地图
铁佛镇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文化

明末筑土为寨,寨侧有井,名观音井,其泉甘美清冽。咸丰十一年(1861辛酉)春,入陕太平天国义军朱统领(朱义宣)部未破此寨。1933年红四方面军亦依寨之险要而扎营于寨中,现存战场遗址。大东门石刻对联:道德为藩篱不需雄兵百万,诗书作甲胄甚来猛将三千。横额是“天生重关”。1984年建电视差转台于寨上,功率3瓦,覆盖铁佛场区。登山而眺,纵观全乡,极目数十里外通平两县的千峰万峦。东嘴山:亦名岳家山,铁佛治南4公里处。山体东西走向,西北面被溪子河下游切断,南面被刘家河切断。该山跨越曲滨、双泉、铁佛三乡,东北面属铁佛乡管辖。东面系绝壁陡崖,上有东嘴寨,下有长岭寨。1933年川军范绍增部驻此,五月红军特务连夜袭此寨大捷。现属白土垭村辖。

镇情概况

铁佛镇位于淮北市濉溪县城西南部约23公里处。东距宿州市45公里,西距永城市15公里。境内地势平坦,宿永公路、濉岳公路、白铁公路交叉贯穿,规划筹建中的泗许高速公路将横穿该镇南部,交通便利。全镇下辖37个村,11.9万人,25.3万亩可耕地,总面积223.03平方公里。境内地势平坦,泗永路、濉岳路、白铁路交叉贯穿,规划筹建中的淮(阴)许昌高速公路将横穿我镇南部,交通便利。铁佛镇古称铁佛寺,传说是由从天而降的一尊铁质佛像而得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镇境内地势平坦,沱河从西到东穿境而过,新建沟、青沟、隋堤沟等6条主干大沟横穿东西。土地肥沃,全镇可耕地面积21.8万亩,是典型的农业大镇。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目前全镇已形成16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万亩无籽西瓜生产基地、万头畜牧养殖生产基地8个。

概况

铁佛镇位于盱眙县西部,距县城27公里,北距宁宿徐高速公路10.3公里,东与兴隆乡接壤,乡域西南被淮河环抱,隔河与安徽省明光市相对,有召四、花园嘴两个B级渡口可供行人和中小型车辆通过,水陆交通比较便利。在全县2006年度考核中荣获乡镇先进集体奖,同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2003-2005年度淮安市文明镇和2006年度招商引资十强乡镇。

经济发展

全镇其中耕地面积44981公顷,辖14个村,1个渔场,115个村民小组。常住居民6804户,社会总人口33422人。全镇粮食总产量31961吨,其中小麦总产量10732吨,水稻总产量14728吨,玉米总产量4736吨。油料总产量6282吨,其中花生总产量4664吨,油菜总产量1618吨。在全县三个文明目标综合考核中,铁佛镇获得先进集体“二等奖”和“升位奖”。2008年该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5亿元,同比增长272%,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2.96亿元,同比增长164%,民营经济增加值达17000万元,同比增长142%,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75%,148%,113%。农民人均纯收入4025元,增长1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社会继续保持稳定。?,该镇通过因地制宜、典型引导、行政推动、市场运作的方式,建立召四中药材协会和邹黄花生协会。注重培育“两大工程”,即2000公顷花生和200公顷中药材。同时,在发展农产品流通加工上做文章,扶持壮大了一批龙头企业,如民禾米业有限公司、东方龙米面加工厂、新大新精米厂,延伸了产业链。打破传统的“一稻一麦”模式,农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铁佛镇每一个工业企业都由1名镇领导挂包。工业企业加强营销力度,扩大产品销售,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实现工业总产值1个亿。特别是3个列入市统计的企业产销两旺,实现全年销售收入3357万元、利税315万元。一批具有铁佛标志性的产品,如猫牙米、民禾牌米、仙墩湖牌虾蟹等绿色无公害产品已走向外地市场。全镇上下将主要精力用于招商引资抓工业,一方面选派人员分3个组确立主攻浙江,定点招商;另一方面派人到工业企业做好“帮办”,营造“亲商、安商、富商”氛围。全年引进16个项目进县工业园区,当年引进当年开工的11个,其中主体工程竣工的8个,当年投产3个。招商引资工作得到县委、县政府的肯定,被淮安市委、市政府评为“2003年招商引资先进集体”。?,全镇劳务输出成绩突出,实现县外输出9207人,其中有组织输出2250人,拓宽了农民致富的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

行政区划

现辖蒋庄、道口、尤庄、周圩、范娄、岗孜、刘楼、张楼、朱庄、店孜、王尧、卧龙、米庄、罗庄、黄集、李集、王娄、赵集、铁佛、蒋埝村,赵楼、张庄、七口、黄庄、岳集、茂卜、油榨、朱庙、大王、古城、孟楼、崔楼、梁楼、暗楼、张楼、梁庄、邹楼37个行政村。

陕西乾县铁佛寺

铁佛古寺:铁佛古寺位于铁佛寺古镇街道东500米处,占地三十馀亩,有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铁佛殿、藏经楼、法堂、伽蓝殿、相师堂、斋堂、两层东西配楼(僧寮)、东西方丈室、流通处等建筑,布局紧凑,建造精巧,已成远近闻名的弘法清修的净土道场。1992年复从外地请求铁佛一尊,於1995年建成大殿(铁佛殿)一座供奉,使铁佛寺名副其实,恢复其本来面貌一角。前不久雕刻卧佛一尊,安放于法堂,已于1996年春天开光。1986年,县政府准铁佛寺正式对外开放,如今皈依寺中的三宝弟子数以万计,遍及全国各地。该寺除开展常规佛事活动外,每年还举行六次佛七,尤又四川、香港、山西、河北、北京、辽宁、甘肃、宁夏等地居士为叁加者达数千人,铁佛古寺开寺住持政文法师,1912年出生,山西太原人,1935年在北京广济寺受具足戒正文长老在兼任山西太原市佛协会长、白云寺方丈“住持”期间,於2000年农历正月十四日安祥圆寂,终年八十有九,戒腊六十六夏,师一生爱国爱教,深受四众崇敬,铁佛寺四众弟子将灵骨迎回安奉,为铭记老和尚功德於不朽,镌石立碑永留始末於千古云尔,正文大师圆寂后在山西五台山火化得千二百余枚舍利,其中白色带绿的舍利三十枚。只见洁白如玉,仿若翡翠。更有黑色念珠舍利子二十余枚。只见形如念珠,小于黄豆,中有圆孔,令人称奇。这正是这位高僧一生修为之见证。诸大苦行之结晶舍利子现存于铁佛寺村清凉山舍利塔下。据史料记载从明代至今铁佛寺古镇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九月二十及正月十五都有佛会及物资交流大会并有秦腔剧团等演出助兴,同时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信徒及客商参加;每年正月初一都举行迎新年祈福法会。乾县铁佛寺开设铁佛寺世界语教学佛法从印度及周边国家传入中国并发扬光大,使中国成为印度之后的佛教大国,文字及语言翻译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拥有佛法三大语系的中国,更不会将佛法作为自己的专利而封闭在国内。由于难以逾越的语言隔阂,世界上不少人士仍对稀有的佛法可望而不可及,因而我们每一位佛弟子都有义务在自己修学之余对外介绍和弘扬佛法。对国外人士弘扬佛法,首先需要跨越的就是语言障碍。世界语上有近七千种语言在使用中,我们不可能为弘扬佛法掌握所有的语言,同时,用国际世界语佛学会秘书长山口真一同修的话讲,中国是东南亚各国佛教的发源地,但其它国家的人士为学佛而精通汉语很困难。这就需要一种共同的语言媒介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目标。提到语言媒介,多数人的第一概念就是英语。国家对英语教学是极其注重的,然后这种语言对我们东方人来说,虽然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的成绩和效果却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对于东方佛弟子来说,更难省出自己全部用于佛法修学时间完全投入语言学习中。波兰大夫柴门霍夫博士1887年创造的国际辅助语--世界语正好用来方便地消除人们进行国际交流的困难。世界语虽属人造语言,但它的主权却属于全人类。它的发展不仅不与民族语言冲突,而且对民族语言还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更难得的是,这种语言好学好用,学习者完全有能力在尽短的时间内掌握语言的应用。一般中国人只要认真学,一年半载就可以掌握一般性的基础和用法,很好地应用于国际交流。因此,世界各国将世界语广泛运用于包括宗各教在内的各种领域。然而,佛学界对世界语的应用起步较晚,造成世界语界多见外道资料而少见佛学资料的局面。虽然近年内国际世界语佛学会和日本世界语佛学会开始行动,但因为参与者人数毕竟有限,事情做得并不多。末学出家前喜欢世界语写作,曾通过世界语学过基督教,学佛后同样希望通过世界语学习佛法。遗憾的是,自己当时的所求未能如愿以偿,于是一直向往将来有机会通过世界语打开一条介绍佛法的新途径。这种向往正好与国际世界语佛学组织的宗旨和目标不谋而合,因而出家后经过世界语和国内外世界语界佛学人士策励,重新拿起世界语用于佛学资料的翻译,加入国际佛学组织,并开办了世界语佛学网站第一期世界语班已圆满结束。世界语普通班已正式开课,前期学习教材为《希望》,之后会根据实际情况加入别的文字和影像教材。目前已到的学友有数十位。2010年04月西安世界语协会会长王天义先生,巴西世界语者阿尔德林先生,俄罗斯世界语者、旅行家Dima,西安世界语者徐阳(徐升之子)以及协会工作人员等陪同下,前往乾县铁佛寺与妙慧老师会面.2010年6月18日-22日法国和波兰世友来铁佛寺作客。当时用世界语举办一些教学和交流方面的活动。交流内容有佛学文化,国外慈善活动报告等,世界语写作和翻译等地址:713307陕西省乾县铁佛寺释永根,

熨斗山

铁佛治西8公里处,因山形如熨斗而得名。山体南北走向,脉自香炉山而来。山上居熨斗山村,森林覆盖面占全村30%。相传,早年有熨斗寨(已毁),北面有白咀寨。熨斗山南、北两侧均是悬崖,成为自然的村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