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电子地图 > 汕头市地图 > 龙湖区地图 >
外砂镇地图
外砂镇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概况

外砂镇:相传北宋此已形成沙滩,位于辟望港(今澄城镇)之外围,故名。南宋末(公元1279年)始有福建莆田乌衣巷等地居民迁此定居。外砂镇地处粤东平原韩江出海口、汕头国际机场所在地、澄海区与汕头经济特区相衔接的黄金地带,是汕头市区东部唯一的出入口,区位优势、交通条件十分突出。一座“以工业为主体,工农贸协调发展”的汕头市卫星城镇基本形成。

行政区划

外砂镇下辖17个村委会:林厝村李厝村蓬中村下蔡村仁和里村五香溪村凤美村大衙村南社村凤窖村东溪村富砂村金洲村内陇村华埠村龙头村华新村

基础建设

汕头市国际机场坐落境内,324线国道贯境而过,汕汾高速公路和正在筹建的汕梅高速公路都在境内设有出入口;全镇实现村村通水泥路,主干道均架设路灯;拥有镇性自来水厂2座,供水量4.8万吨,完全满足生产、生活用水;全镇每年工业用电量达6000万千瓦时;城市建设初具规模,城市化率57.7%,绿化覆盖率29.04%,城镇建成区面积4.13平方公里,被省政府定为中心镇。建设中的蓬南、盛发、蓬盛、迎宾4个工业区面积达到5000亩。内有锦骏花园一期、锦骏花园二期,虹璟湾,海富花园三期等高档住宅区。
社会事业:全镇现有中学3所、小学16所、幼儿园29所、卫生院1所、省级文化活动中心1个、中心敬老院1所,正大体育馆坐落在外砂境内。群众性的文体活动比较活跃,有“灯谜之乡”美称。
教育情况:1、学校情况:全镇中学3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2所,在校高中生470人、初中生3951人;小学18所,在校学生11081人;幼儿园39所。2、教师队伍:教职员工864人(不含临时人员),其中在职768人(正式教职工685人,临时工83人),离退休96人。
工业区:全镇有4个工业区,总面积3905亩,其中莲南工业区原被列为澄海市级重点工业区,面积1101亩;盛发工业区950亩,迎宾工业区783亩,蓬盛工业区1071亩。目前,已建成镇性道路28公里,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并在镇各主干道设置路灯,在国道4个主要路口设置警示灯。建有2个垃圾处理场和若干个垃圾转运站;自来水厂2座,占地面积29亩,日设计供水量4.8万吨。2000年完成农村电网改造,2002年全镇用电量达5010万千瓦时。电话普及率90%以上,为汕头市电话镇。有线电视、调频广播普及至各村各户。

经济状况

200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4.78亿元,比增20.53%;国内生产总值6.46亿元,比增10.69%;税收和镇级财政收入分别为2761万元和1029万元,分别比增10.85%和11.63%;农村人均收入4798元,比增2.51%。
工业:全镇有工业企业1265家,其中三资企业10家,私营企业85家,个体企业1156家,基本形成了毛织服装、食品、饲料、玩具、化工、机械等门类的生产格局。毛织服装和潮汕小菜成为两大支柱产业。潮式毛衫久负盛名,拥有同类企业700余家,年产值超过13亿元,2002年被广东省定为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单位。“蓬盛”、“乐田”、“玉蕾”、“发运”等品牌成为广东省著名商标。蓬南工业区工业区位于外砂镇中心黄金地带,东至仙洲路,西连迎宾北路,南接蓬发大道,北靠东社路。规划用地面积2650亩,分为工业、商住金融、文化教育医疗、市政公用设施、仓储停车、公共绿地等功能小区,已建成面积323亩。该区距汕头机场不到2公里,濒临324国道,汕汾高速公路出入口位于园区旁边,汕头火车客货运站、深水港近在咫尺,交通十分便利;区内给排水、电力供应、通信线路、道路系统的规划建设日臻完善;全区地势平坦,地质条件优越,自然环境优美。
农业:2008年该镇有耕地面积14052亩,被省定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面积2800亩,列入汕头市“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的面积6444亩。全镇拥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00余家,是汕头市食品专业镇,南社村为市农副产品加工专业村,“玉蕾牌”潮汕橄榄菜和白糖贡菜通过产品原产地认证,在粤东地区唯一获此殊荣。全镇年“三鸟”饲养量110多万只,五香溪村是远近有名的“百禽之乡”,共有饲养专业户68户,家禽年饲养量超过35万只,总收入在1600万元以上。
第三产业:市场流通活跃,初步形成了蓬中综合市场、李厝配菜市场和迎宾路商业街、文祠路购物街“二市二街”的商贸格局。餐饮服务和仓储货运等第三产业日益壮大。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有蓬沙书院、王天性纪念馆、长寿庵等文物古迹。

地方名人

蔡金辉:1934年生于泰国,祖籍广东省澄海市外砂镇(属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下蔡村,全泰国最大的、而且在国际塑胶界享有名望的塑胶粒经销商,蔡金辉是烈成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蔡金辉从放牛娃做起,当过学徒、铺前店员、廊主(经理)、小贩,二十四岁做老板后,在商场上打拼了几十年。
谢易初:谢易初(1896—1983年)原名谢进强,外砂镇蓬中村人,爱国华侨、实业家。27岁赴泰打工,后集资创办正大公司,经营菜籽、饲料,几经艰苦创业,发展成为正大国际投资有限公司。1950年偕夫人回国,先后担任国营澄海农场技术员、副场长、国营白沙农场副场长、县人委委员、县侨联主席、省政府委员、全国侨联委员等职。在农场任职期间,将全部工资赠给澄海农场兴办福利事业。他大搞农业科研,除引进优良蔬菜品种外,还与干部职工一起探索试验,先后培育、选育出“澄南”水稻、白沙早白玉米、白沙早花椰菜11号、白沙杂交早萝卜、白沙中花椰菜、白沙早椰菜、鸡心早大菜等一大批优良品种,其中部分良种还远销东南亚各国。1965年重回泰国。晚年,谢易初热心支持家乡文化福利事业,先后出资参加捐建澄海县华侨医院、澄海华侨中学等。为纪念谢易初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精神,澄海县华侨中学把他临终时嘱咐子女所赠建的科学馆命名为“易初科学馆”。

社会荣誉

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单位,广东省中心镇,广东省潮式毛衫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单位,广东省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镇,潮汕风味菜生产基地,汕头市食品加工专业镇,蓬中村:广东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五个好党支部,大衙村:广东省“生态示范村”、广东省旧村改造试点,广东省著名商标:蓬盛、玉蕾、发运、乐田